化工仪表第一章 (俞金寿)过程自动化及仪表..
- 格式:ppt
- 大小:757.00 KB
- 文档页数:45
课程标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负责人:李燕霞参与者:王小平、康文芬 2014年11月《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标准【总学时】80【总学分】4【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第四学期,每周4学时【适用专业】化工机械与设备【教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三版),乐建波主编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我校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的核心课程与训练项目之一,是具体体现和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之一。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是以石油、化工、冶金、轻工等行业的自动化为背景,将化工原理、生产工艺与设备、仪表及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
它应用自动控制学科、仪器仪表学科及计算机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服务于化学工程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化工工艺技术人员在了解和熟悉生产工艺的同时,具备相应的自动控制的知识。
本课程强调工程观点,提倡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着重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训练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程任务本课程介绍常用化工仪表的基本常识、自动控制的基本规律和控制方法。
主要内容有:仪表的种类、控制方法、自控方案的制定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化工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它们在化工中的基本应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知识面,使学生掌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相关知识,具备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初步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二、课程设计本课程采用了综合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每个模块均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路,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降低理论重心,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每个模块实施时,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利于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自我实践。
课件教学教程•化工仪表概述•自动化基础知识•化工仪表测量原理与技术•化工仪表选型与安装维护目•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技术应用拓展录化工仪表概述定义作用分类特点化工仪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防爆防腐、适应性强等特点,能够满足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特殊要求。
化工仪表发展趋势网络化智能化化工仪表正逐渐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共享,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集成化自动化基础知识自动化概念及原理自动化定义自动化原理自动化系统组成要素控制器传感器与变送器执行器被控对象石油化工自动化技术在石油化工行业应用广泛,包括炼油、化肥、乙烯等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冶金工业冶金工业中的高炉、转炉、连铸等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以及轧钢过程的自动化电力工业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化工仪表测量原理与技术压力单位与测量方法介绍压力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常用测量方法,如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压力仪表分类及特点阐述不同类型压力仪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适用场景,如弹性式压力计、电气式压力计等。
压力传感器技术介绍压力传感器的种类、工作原理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如压阻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等。
压力测量系统组成及调试详细讲解压力测量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变送器、显示仪表等,并介绍系统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
温度单位与测量方法温度测量系统组成及调试温度仪表分类及特点温度传感器技术介绍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常用测量方法,如接触式测量法和非接触式测量法。
介绍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工作原理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如热敏电阻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
流量单位与测量方法流量测量系统组成及调试流量仪表分类及特点流量传感器技术物位单位与测量方法物位测量系统组成及调试物位仪表分类及特点物位传感器技术化工仪表选型与安装维护选型原则及注意事项选型原则注意事项安装前准备安装步骤调试方法030201安装调试方法与步骤维护保养策略及周期维护保养策略维护保养周期化工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可靠,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_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习题答案《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五版厉玉鸣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Ex1. 化工自动化是化工、炼油、食品、轻工等化工类型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
在化工设备上,配备上一些自动化装置,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直接劳动,使生产在不同程度上自动地进行,这种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化工生产过程的办法,称为化工自动化。
实现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意义:(1)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2)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3)能够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能力的目的。
(4)能改变劳动方式,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为逐步地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创造条件。
习题(第一章)Ex2.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一般包括自动检测、自动保护、自动操纵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习题(第一章)Ex3.闭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既有顺向控制又有反向联系的自动控制。
从信号传递关系上看,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
开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控制而没有反向联系的自动控制。
从信号传递关系上看, 未构成闭合回路。
Ex7.方块图是用来表示控制系统中各环节之间作用关系的一种图形,由于各个环节在图中都用一个方块表示,故称之为方块图。
Ex8.测量元件与变送器:用来感受被控变量的变化并将它转换成一种特定的信号(如气压信号、电压、电流信号等);控制器:将测量元件与变送器送来的测量信号与工艺上需要保持的给定值信号进行比较得出偏差,根据偏差的大小及变化趋势,按预先设计好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后,将运算结果用特定的信号送住执行器。
执行器: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相应地改变流入(或流出)被控对象的物料量或能量,从而克服扰动影响,实现控制要求。
习题(第一章)Ex9.被控对象: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将需要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或机器叫做~。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内要求保持给定值的工艺参数。
课程代码: 080642022课程英文名称: Process automation and instrumentation课程总学时: 56 讲课: 48 实验: 8 上机: 0合用专业:安全工程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 2022 年 7 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安全工程师在生产的组织、管理、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中提供与电气工程师、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技术协作的必要知识。
本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思维有序、有据,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有效的方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针对教学的基本任务,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应该环绕化工类专业实际工程需要所涉及的技术要求和技术难点为出发点。
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应该由课堂教学、习题、实验环节组成。
在技能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具有分析基本电路的能力;会使用化工生产中的常用仪表;具有基本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施说明教学过程中,即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理论教学时应该深入浅出,使学生充分、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化工专业的具体特点,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主要为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实践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理解本课程的主要理论,并能学以致用。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采用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去学习。
(四)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本大纲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教育目标而制定,所以对于化工专业而言,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的具体要求掌握。
实验根据课程的教学进度不同而安排,具有系统性,能使学生逐渐加深对本课程的认识。
(五)对先修课的要求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化工过程中经典“四大控制”的控制原理、控制方式、控制品质等以及仪表的种类、性能指标、作用原理等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48学时修读学期第4学期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合作开发企业一汽轿车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执笔人杨华、陈刚审核人杨华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教学方式,采取情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构建过程控制系统和综合分析能力。
本课程通过前修课程高等数学、电工基础、传感器与自动检测的学习,将传感器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应用和电学相关的简单电路知识融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使复杂的理论知识变的简单,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前修课程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等控制方案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的原理,并能进行初步设计。
为后续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实训、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
1.2设计思路整个课程设计一个大的总体项目——电加热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实施。
设计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的认识与描述、检测变送仪表、控制仪表、执行器及安全栅、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提高控制质量的控制系统、满足特定要求的过程控制系统共计六个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熟悉过程控制系统组成原理、学会仪表的使用、掌握系统调试方法,综合应用知识与各种方法,最终具备能够分析设计符合各种要求的综合过程控制系统的能力。
学习项目一预计参考学时为4学时,学习项目二预计参考学时为12学时,学习项目三预计参考学时为4学时,学习项目四预计参考学时为12学时。
学习项目五预计参考学时为10学时,学习项目六预计参考学时为6学时。
达到本学习领域的能力培养目标可获3学分。
2.课程目标在掌握过程控制基本理论和常用控制仪表知识的基础上,能熟练地使用与维护常用控制仪表,能熟练地运行与维护常用过程控制系统,较熟练地掌握简单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组织实施能力。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2.课程名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3.英文名称:Chemical Engineering Instruments and Automation4.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它应用自动控制学科、仪表仪器学科及计算机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服务于化学工程学科。
化工安全生产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过程特性及其数学模型,检测仪表及传感器,自动控制仪表,执行器,简单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新型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典型化工单元的控制方案等。
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基本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后,应使学生了解化工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及各环节的作用,能根据工艺的要求,与自控设计人员共同讨论和提出合理的自动控制方案等。
2.与相关课程衔接:该课程是分析化学、化工原理之后的一门必修课程。
3.学时:总学时32、周学时24.开课学期:第7学期5.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并与学生互动教学。
6.考核方式:考查;成绩组成:平时成绩40%和考试成绩60%7.教材:厉玉鸣主编,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五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8.教学参考资料:1)厉玉鸣主编.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四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杨丽明,张光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俞金寿.过程自动化及仪表.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绪论: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化工自动化的定义,实现化工自动化的目的,了解和掌握化工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及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教学重点:化工自动化的定义,实现化工自动化的目的。
教学难点:实现化工自动化的目的。
授课时数:2学时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教学目标:理解化工自动化的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表示形式,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