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潮汐要素复习整理

潮汐要素复习整理

潮汐要素复习整理
潮汐要素复习整理

潮汐原理复习思考题整理

(第四章~第五章)

第四章

1.什么是中期观测资料分析和短期观测资料分析,以及调和常数求解的实际步骤

中期观测资料分析:属于不同群的分潮的会合周期最长为1个月,因此把长度长于一个月但不足一年的观测记录称为中期观测资料

短期观测资料分析:观测的时间长度只有一天或几天

调和常数求解的实际步骤:

?中期观测资料分析(TB P103-107)

1)区分主分潮和随从分潮2)取L 段观测记录,式(4.4)可以写为(4.6)

3)将式(4.6)的余弦函数展开得到(4.7)

4)式(4.7)是包含2(P+Q)+1个未知数的由

()

1

L

l

l

M

=

个方程组成的矛盾方程组

5)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矛盾方程组的法方程(4.10)

6)当L=1时,法方程(4.10)变为TB P106

7)引入Q个随从分潮与相应的主分潮的差比关系后,将给出另外2Q个方程(4.11)

8)进一步求得(4.12)

?短期观测资料分析(TB P116-119)

1)潮汐调和常数的初算2)潮流调和常数的计算

3)噪声方差的估计4)不合理数据的舍弃

5)调和常数和余流的计算6)潮流椭圆要素的计算

2.短期资料观测引入的参数D 和d 代表什么含义,具有什么作用?

振幅系数D 和迟角订正d

用准调和分潮表达式比用调和分潮表达式要简单的多,不但可以简化许多分析过程,而

且对分析实际潮汐特征也能使得问题变得更容易。

3.什么是准调和分潮,它和调和分潮有什么区别

?实际准调和分潮的振幅和相角与 A 小时前的引潮力准调和分潮相应量有关,与其余时刻,特别是与当时引潮力则没有关系,故A 叫做准调和分潮的潮龄

?区别

4.了解潮汐和潮流的自报TB P119

第五章

1.潮汐特征值的含义TB P120-121

2.对于不同潮汐类型港口潮汐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期中整理

1.名词解释

TB P13

?视运动——太阳、月球等天体的真实情况运动反映在天球上的运动情况

?平太阳——假想的一个在黄道上匀速运动的辅助点A 与太阳同时经过近地点和远地点;另外假想一个在赤道上匀速运

动的辅助点B 与A 同时通过春分点,则B 称为平太阳

?天顶距——天顶与任一天体的角距离θ

?回归年——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

2.潮汐不等现象 复习资料 第一章/4

3.简述引潮力分潮和实际分潮二者的关系

引潮力分潮可以展开为许多余弦振动之和,每一个振动都对应某一频率做周期变化的引潮力。实际分潮则是海水产生同频率的震荡,作为对引潮力的响应。在某一定地点的海面高度变化也包括了这个频率的成分,可以写作Hcos α,它代表了实际潮汐的一个分潮。

4.分潮点和回归潮,及其形成机制 复习资料 第一章/4-2)

5.太阳和月球引潮力的关系

太阳引潮力大小略小于月球引潮力的一半

33333'/()0.45923'

'u Sa Ma S R s u M R ER ER ===≈

6.引潮力一般展开式如何展开为引潮力第二展开式

?引潮力一般展开式→引潮力第一展开式

以时角A 和赤纬δ 来代替天顶距θ

?引潮力第一展开式→引潮力第二展开式

对月球赤纬δ 和时角 A 进一步展开,随时间变化的因子进一步展开为月球真实经度λ ,平太阳时角T 和经度h 以及白道赤道交角I ,白道赤道交点在赤道和白道上经度ν 和ξ 的函数 7.分潮命名原则

?达尔文分潮

TB P32

(1)下标 a ,sa ,m ,f ,1,2,3分别代表的大概周期为一年,半年,一月,半月, 一天,半天,1/3天等

(2)有的分潮加方括号,表示展开式中具有这一角频率的项不只一个,这些项合 起来可以看成一个分潮。

(3)有些分潮的名称加圆括号,表示海洋中观测到的分潮实际上主要不是游引潮力直接作用引起的,只不过它的频率刚好与引潮力的这一项相同。

?从属分潮(天文气象复合潮和浅水分潮)

TB P63-64

8.已知潮流调和常数,确定潮流额椭圆要素 TB P66-68/(3.15)-(3.21)

9.证明:2

'

sin 1

(sin )[]2sin N

j jj

j

n N j

N t B n t

N t

σσ

σ=-=

=-∑ j=1,2

……k 见推导整理资料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倍角公式

?三倍角公式

?半角公式

?和差化积

?万能公式

2

2tan

2sin 1tan 2

a

a a

=

+ 2

2

1tan 2cos 1tan 2

a a a

-=+

?

积化和差2

2tan

2tan 1tan 2

a a a

=

-

?诱导公式

?其他公式

sin()sin a a π+=- cos()cos a a π+=- tan()tan a a π+= cot()cot a a π+=

sin()sin a a -=- cos()cos a a -=

tan()tan a a -=-cot()cot a a -=-

sin()sin a a π-=

cos()cos a a π-=- tan()tan a a π-=- cot()cot a a π-=-

sin(2)sin a a π-=- cos(2)cos a a π-= tan(2)tan a a π-=- cot(2)cot a a π-=-

sin()cos 2

cos()sin 2tan()cot 2

cot()tan 2a a

a a a a a a π

ππ

π+=+=-+=-+=- sin()cos 2

cos()sin 2tan()cot 2

cot()tan 2

a a

a a

a a

a a

π

π

π

π

-=-=-=-= 3sin(

)cos 23cos()sin 23tan()cot 23cot()tan 2

a a a a

a a

a a

π

π

π

π

-=--=--=-=

波浪理论(Wave Theory) MT4指标

波浪理论(Wave Theory) 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在上世纪20年代,有说30年代发明了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Theory),具体日期已不可考证。和江恩理论(Gann’s Theory)一样,它是金融市场最早期的市场分析工具之一,发展至今已接近百年,早期市场在电脑化之前分析工具有限,波浪理论历史悠久,虽然理论根据不可深究,但是使用者众多,沿用至今仍被不少人奉为金科玉律。视为最值得信赖的金融市场分析工具之一。 艾略特认为金融市场里的群众心理重复在乐观和悲观之间波动,而这种波动是循一定周期重复的,也就说市场中牛、熊市互替是有一定规迹可循的,在一个周期里共有8个波浪,这些波浪又被分为主趋势区5个和纠正趋势区3个二部分。 波浪 有二种:波浪走势和价格趋势相同的被称作趋势波(Impulse Wave)相反的被称作修正波(Corrective Wave),每个趋势波可细分为5个子波(上图中的1-5),其中3个是趋势波(波浪1,3,5),2个是修正波(波浪2,4)每个修正波又可细分为3个子波(上图中的a ,b, c),其中2个是趋势波(波浪A ,C)1个是修正波(波浪B)每个子波根据属于趋势或修正又可被分为5个或3个孙波,一个完整的3代周期包括了89个趋势波和55个修正波。

一个周期中的8个波各有特点 1波开始的时候很少会很明显的,这时大众的心态和上一周期结束时没有多大区别,2波的修正幅度不能超过1波的顶端,一般修正幅度不会超过1波的61.8%,3波是最长、最强的一个波段(但有研究者认为在期货市场中5波最长)常常会超过1波的1.618倍。4波修正幅度不会超过3波的38.2%,5波是主趋势中的最后一波,许多动量指标(Momentum Indicators)开始出现背离(Divergence)现象。 A波起价格开始逆转(Reversal);但是纠正趋势区的波浪比主趋势区的更难辨认,有很多人会误认A波只是另一个纠正波,B波也常被误认为是趋势波,或是头肩形中的右肩,到C波出现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能确认趋势已经逆转了,C波至少有A波那么长,有时更延伸超过A波的1.618倍。 艾略特波浪理论最大的缺点就是波形难以确认,没有丰富的经验是很难把这个理论运用好的,如果使用波浪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知识渊博,那就大可不必了。

第二节___我们怎样学地理(地图三要素)练习题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地图三要素)练习题 ⒈地图上的比例尺及其三种表示方法;比较各图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大小及其与地图详略的关系;比例尺的有关计算。 ⒉地图上方向的三种确定方法及其实际应用;在地图上确定风向、河流的流向或其他两项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方向。 ⒊地图上的图例及常见图例的识别;地图上的注记及其标注方法;用图例和注记指导正确地读图。 一.选择题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应看地图的情况是() A、所有地图 B、不带经纬网、指向标的地图 C、带经纬网的地图 D、带指向标的地图 2、杭州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则西安位于杭州的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3.当你到一个城市旅游时,你选择那种地图较为合适()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城市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图 4.下列有关地图论叙不正确的是() A、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B、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 C、地图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D、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5.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绘制中国地图比山东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绘制山东省地图是,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了,比例尺大了 C、绘制泰安市地图时,图的内容较山东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泰安一中中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详细 6.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政区和交通图”上,量得山东与北京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A、150千米 B、600千米 C、1500千米 D、6000千米 7. 地图是认识地理的重要工具,识别比例尺是基本技能之一,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 大的是() A.1:10 000 B.十万分之一 C.1:1000 D.1:1 000 000 8. 将数字式比例尺1:20000改写成文字式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2千米

波浪要素与流场测量实验指导

波浪要素与流场测量实验指导 波浪要素的测量 一、试验时间: 二、实验地点: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实验中心实验大厅 三、实验人员: 四、实验仪器设备:水槽、造波机、防波堤模型、浪高仪、数据采集仪、秒表、米尺、照相机。 五、实验要求: 1、了解认知风浪槽结构,如图一所示,实验风浪水槽为40m(长)X 1m(高)X0.8m(宽),实际有效长度为37m。 图一 实验布置图 2、了解掌握风浪槽各个结构作用及操作流程 造波机:造波机在风浪的最前端,是制造波况的主要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可以制造规则波、椭圆波、不规则波、破碎波、孤立波、聚焦波。波况参数设置有:周期、波高、水深等等参数。 操作流程:严格按照造波机的开关机程序说明来执行。 效能网:在离造波机最远的地方,作用是减少多次反射。

3、了解测量仪器和采集仪器,并熟悉数据测量和采集 浪高仪:浪高仪为加拿大Richard Branker Research 公司生产的WG—50型。测量每个时刻波高的变化趋势:波高和周期。 采集系统:采集系统是武汉优泰软件有限公司生产的utelk采集系统T3232f以及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研究所制造的INV306智能信号分析系统。 数据采集:浪高仪根据生产厂商的率定,导线与电源盒需要一一的对应连接,并且检查信号通信质量。浪高仪信号经过utelk采集系统转化为软件所能认识的信号,在电脑端进行采集。utelk采集系统设定根据实验数据需要进行设定,主要设定参数有:时间函数、通道标识、采集通道数、设备,描述、报警值、细化、频谱参数、分析频率、平均与谱线数、工程单位、校正因子、采集控制、频响函数、抗混滤波、程控放大、触发参数等等。 4、数据分析 熟练掌握实验所测电压值转化为工程值方法及步骤(浪高已经经过率定:20mv电压值对应1mm水深工程值),提高对数据的真伪判别能力。 学会根据两点法分离计算入射波与反射波波高。两点分离法的理论基础:见附页。 为了简捷,选择吴宋仁教授主编的《海岸动力学》p51方法。假设反射波是稳定,由于反射波具有和入射波相同的波长和周期,故在离模型x=n*L/2,n=0,1,2,3……,处出现最大波高Hmax=Hi+Hrf,在x=(2n-1)*L/4处出现最小波高:Hmin=Hi-Hrf。其中Hi为入射波,Hrf为反射波,反射系数为 Krf=Hrf/Hi。 根据计算转化的工程值,图表及文字分析水力要素随波况变化的趋势,主要是反射系数随波高、波周期、波长、水深等要素的变化趋势。 5、上交实验报告及数据分析结果。 6、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对实验的兴趣。

潮汐规律

潮汐规律 潮汐即海水的涨落现象。白天海水的涨落称潮,夜间海水的涨落称汐。海钓不同于淡水钓,除了温度、气压、风向等影响外,与潮汐的关系十密切。 按海洋每天潮汐由小潮转向大潮,由大潮再转向小潮的反复循环规律,以农历为预测,一个月有二次由小潮到大潮循环期。沿海的渔民把每次的潮汐周期按每天列为从小半眼至十二眼(有时十三眼),由一眼水至七眼水是潮落潮涨每天递增过程,由八眼水至半眼水是潮落潮涨每天递减过程。每次潮汐周期末,即十二眼水当天,出现新的潮汐流(新潮水),而旧潮汐(老潮水)还有3-4天才完全退去,这样就形成了天的每天二次海潮汐的景象,小半眼水至二眼水就是每天二次潮水。小半眼水:潮涨潮落较小,今天起4天内,每天都有二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时,海水平面还在较高潮位中。半眼水:潮涨潮落较小,今天起3天内,每天都有二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时,海水平面还在较高潮位中。一眼水:潮涨潮落较小,今天起2天内,每天都有二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时,海水平面还在较高潮位中。二眼水:潮水开始每天增大。潮涨潮落较小,今天有二次潮涨潮落过程,退潮低水位海潮开始退得较低。三眼水:潮水每天都在增大。潮涨潮落开始大,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4-6米;

退潮低水位海潮开始退得较快较低。四眼水:潮水每天都在增大,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大。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5-6.5米;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退潮低水位海潮开始退得很快很低。五眼水:潮水每天都在增大,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大。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6-7米。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很快很低。六眼水:潮水每天都在增大,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大。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7-8米。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很快很低。七眼水:潮水今天达到最大,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大。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8-9米。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很快很低。八眼水:潮水今天从最大潮开始缓慢减少,但不明显,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小一点点。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8-9米。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很快很低。九眼水:潮水今天起从高潮位每天逐步递减中,当天潮水高潮水位比前一日减得明显,但还是在高潮位中,潮涨潮落比前一天小约o.5米。今天只有一次潮涨潮落过程,高潮与低潮落差,一般有7-8米。潮水高低潮相隔时间约11小时。退潮低水位海潮退得较快较低。十眼水:潮水今天

波浪有效波浪高度说明

有效波浪高度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 )气象观测(NWS)的海洋天气预报包含有主要风速与风向及有效波高信息。这里的“有效波高”并不像风信息那样为大家熟知。任何使用海洋天气预报的人需要对有效波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里首先回顾一下基本的海洋波浪类型。 波浪构成:波浪是由风作用在海面上形成的。浪高由下列三个因素构成:风速、风区长 度、风时。风区长度是状态相同的风作用海域的范围。高风速长时间作用在很长的范围内将 造成最大的波浪。由当地的风造成的波浪称为风浪。风浪一般波峰线短,周期小,在风速近 似15节时出现破碎现象。 风浪示意图 在开阔海域,波浪形式变得更加复杂。波浪仍然是由当地的风形成的,但一旦形成后, 海浪将传播几千海里的距离。波浪在传播处其生成区域后,不再是当地风的作用,这时被称作涌浪。与风浪相比较,涌浪有更大的波长及更平滑的波峰。随着时间的推移,涌浪将传播 很长的距离,与其它很远处风暴形成的浪相交汇,并向不同的方向传播,最后在海岸线处消 亡。因此,海洋表面包含有上千种相互作用的,在不同位置产生,并以不同速度向不同方向 运动的浪。这也就是所说的“波浪谱”:不同浪高、频率及运动方向的波浪的结合体。 波浪度量:波浪的特性取决于三个参量:浪高、浪长、浪周期(或频率)。第四个波浪 参量是波陡。浪高是波浪的波谷到波峰的距离。浪长是连续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波周期 是连续的波峰或波谷通过某一固定位置所花费的时间。与涌浪相比较,风浪有更小的浪高及 更小的波浪周期。 Wave length 波浪参数图示 波陡是波高与波长的比。波陡可以从浮标测量的波高与周期推导得出。当风浪高度与周 期值接近时(例如:六英尺,六秒)波陡将非常剧烈。当波陡非常剧烈时,小船将有可能翻 覆。当波浪从其发源地向远处传播时,其波长与周期都逐渐增大。因此,大于10或12秒的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知识讲解)-word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复习建议 掌握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及其应用; 掌握比例尺的计算、缩放及其应用; 了解常用图例、注记 知识清单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或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一般情况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________;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方,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_方;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确定。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________、文字式和线段式。 4.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大,内容愈粗略;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小,内容愈详细。 参考答案 2.左西右东、北、南、东西 3.数字式 4.小、大。 考点聚焦 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概念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 注意: 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 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③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典型例题】 在某幅地图上,60°N 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为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 B. 1∶15000000 C. 1/30000000 D. 解析:在本题中,图上距离已经给出,主要是要求出实际距离。要求出实际距离就必须知道三个知识点:一是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15°,二是纬线圈长度的变化规律:纬线圈的长度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三是赤道上经度相差1对应的弧长是111千米。由两地相差两个小时可知两地经度相差30度,在北纬60度的纬线上经度相差30度,相当于赤道上对应的15个经度度的间隔,因此实际距离为15×111千米,两地图上距离为11.1厘米,则比 0 400千米 800千米

波浪参数测量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海洋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6.04.09 成绩: 班级:学号:姓名:教师: 同组者: 具体实验内容:格式样板如下,字体均用宋体。 波浪参数测量实验 1、实验目的 周期、波高、波长是波浪的三个重要参数。本实验是要求学生掌握在实验室测定这三个参数的方法,并加深对波浪理论的理解。 2、实验原理 二维波波动方程为:ξ=asin(kx-σt),其中,a为波的振幅,k为波数,σ为圆频率;2π/σ=T为周期,2π/k=λ为波长。通过实际测量周期、波高、波长,即,可以得到波浪方程中振幅、波数以及圆频率值,并结合波速方程c=σ/k验证波长与周期、波速的关系。 3、实验仪器设备 (1)秒表;(2)波高仪;(3)米尺;(4)电脑 4、数据处理(包括标定系数的计算、波高、波周期、波长、波动方程等) 以序号为1的波浪参数为例: 振幅a=H/2=2.194/2=1.097 波数k=2π/λ=2*3.14/1.94=3.237 圆频率σ=2π/T= 2*3.14/1.362=4.611 代入波动方程得ξ=1.097sin(3.237x-4.611t)

5、问题 (1) 波长用平均周期可用下式推算:L d th gT L ππ222=,请用迭代计算法计算波长L (写出编程程序,以及运算结果) int main() { double t,d,L0,m,L1; scanf("%lf %lf",&t,&d); m=(4.9*t*t)/3.14; L0=m; L1=m*tanh((6.28*d)/L0); while(L1-L0>0.001||L0-L1>0.001) { L0=L1; L1=m*tanh((6.28*d)/L0); } printf("%lf\n",L1); return 0; } (2) 分析实验测量波长与理论计算结果的误差 在测量波长时,确定波峰时有太多的人为因素,例如估计波峰位置有一定的误差,测量波长时读数产生的误差。 (3) 分析随着造波频率的增大,波浪参数的变化规律 随着造波频率的增大,波高变大,周期变小,波长变小。

球面两点间最短航线-练习题

[专题要点归纳]: 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公式略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2)比例尺的缩放: 地图缩放的计算 1.比例尺的缩放 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常出现”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不分的现象。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几倍或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来多了几倍。例如:“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或“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同样,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1/5,则原比例尺乘以4/5;“缩小到”1/5就是原比例尺乘以1/5。 2.图幅的缩放 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则图幅则放大到原图的4倍 根据实地范围和图幅纸张大小确定地图比例尺: 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巳定,绘制地图时要求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范围的长度,得出长度比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地宽度,求出宽度比例尺,然后比较长度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者,可以采用比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决不能采用大于较小者的比例尺。例如:用长和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可根据纸张长度和中国东西距离(约5200千米)求出长度比例尺为l:5200 000,根据纸张宽度和我国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求出宽度比例尺为1:5500 000。比较可以得出,在这张纸上绘制的中国地图比例尺不得大于1:5500 000。 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例题1、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随机波浪谱

Jonswap 谱:联合北海波浪项目 峰形参数a σσ=(当m ωω≤时),b σσ=(当m ωω>时),因此该谱共有五个参量,它们都随各个谱而变化。对于平均的JONSWAP 谱: 3.3γ= 0.07a σ= 0.09b σ= 0.615 1.080.615 1.0883.7220 4.515.403(/)s U kX H m s --==??= 22/9.82201000/15.4039087.368X gX U ==??= 0.330.3322(/)()22(9.8/15.403)9087.3640.69145(/)m g u X rad s ω--==??= 0.220.220.076()0.0769087.3680.0102319X α--==?= 在m ωω≤时, 2222222exp[()/(2)]2 4524 exp[(0.69145)/(0.070.69145)]5exp[426.85695(0.69145)] 54 1 5()exp[()]4150.691450.01023199.8exp[()] 3.3410.285730.9827exp() 3.3m m m S g ωωσωωωωωαγ ωω ωω ωω ----?--=-=?-?=-? 在 m ωω>时, 2222222exp[()/(2)] 2 4524 exp[(0.69145)/(0.090.69145)]5exp[258.22211(0.69145)] 54 1 5()exp[()]4150.691450.01023199.8exp[()] 3.3410.285730.9827exp() 3.3m m m S g ωωσωωωωωαγωω ωω ωω ----?--=-=?-?=-? 22 exp[426.85695(0.69145)] 54exp[258.22211(0.69145)]5410.285730.9827exp() 3.3()10.285730.9827exp() 3.3m m S ωωωωωωωωωωω----?-?≤??=??-?>?? P-M 谱:又称ITTC 谱 4 5 0.78 ()exp[ 1.25( )]m S ωωωω = - 其中谱峰频率 1.253/0.59067(/)m rad s ω===

七年级地理地图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地理地图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地理地图知识点整理 1 地图:把大范围的地区如一个省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符号、颜色在平面上表示出来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⑴比例尺 a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缩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b大小: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所画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较详细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画实地范围较大,内容较简略 c表示方法:文字式-图上1c代表实地距离40 数字式-1:4000000(1=1000=100000c) 线段式-(厘米化千米去5个0,千米化厘米加5个0) ⑵方向: a一般情况下,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b指向标定向: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方法是将指向标平移到参照点再确定方向 c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与注记: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牢记P14常用图例) 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和说明山高水深的数字 3.地形图 ⑴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⑵分层设色地形图: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 ⑶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坡度陡缓 4.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海拔差 5.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地形: a.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内高外低 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d.鞍部:一对数值相等的等高线之间 e.陡崖:等高线重合处 f.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陡峻;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平缓 高原:海拔较高>500边缘陡峻,内部较平坦平原:海拔很低<200地面平坦、起伏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坡和缓 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地面起伏程度大 s(); 【七年级地理地图知识点整理】

专题训练二十:写作(一)小作文

专题训练二十:写作(一)小作文 考点精析: 小作文是近年来中考常见的作文试题,它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某种表达方式,在较短的篇幅中精心构思成文,以考查学生的作文能力。小作文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小”字上,它一般都有严格的字数限制,通常在200-300字,有极强的规定性、约束性,要求考生“带着镣铐跳舞”。因篇幅所限,其写作语言要求要言不烦,惜墨如金,根据题目指定的范围,大胆取舍,着力突出主要内容和内容的主要方面,使文章中心明确。小作文虽然“小”,但它仍是一篇完整的作文,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仍然要求有开头与结尾,有脉络与层次,有过渡与照应,以形成有机的整体。 相对于大作文,小作文的文体要求一般都比较明确,涵盖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文体,还有作文修改,题型丰富,方式灵活。 一、小记叙文。一般不要求有完整的记叙要素,而是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一个人的某个方面为中心,突出一种表达方式或一种描写方法,勾勒出一个精彩镜头,描绘出一个动人的画面,取得特写的表达效果。 二、小说明文。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注意恰当地选择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精心运用说明语言,表述清楚对象的特色。其主要方式有:1.说明统计图表:这是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注重实用、分析型的试题。2.介绍图画内容:一般是给一幅漫画,要求说明画面内容。3.介绍一种学习方法:或查字典的方法、或写作文的方法、或学习某一学科的方法等。4.介绍一本好书:或文学名著、或科技知识读本、或有关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读本等。 三、小议论文。要求熟练地掌握议论这种表达方式,阐明一种观点或阐释一个事理。主要形式为给材料作文,或写短评、读后感,或要求归纳论点、补写论据或续写。形式非常灵活,是写作考查的“重头戏”。可以是新闻热点的点评,名言警句的阐释,不良现象的针贬,人生哲理的品悟等等。 四、应用文: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练习的应用文有十几种,这些都曾经作为小作文的考试内容。近几年,大部分省市都不考应用文,所以这类试题有所减少。但是,从2001年起,全国不少省市又开始重新重视起了应用文的考查,这也是实用性语文教学观所致吧。 五、修改文章:俗话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很好的方法。 解题思路与技巧: 写好一篇小作文,首先要有平时大量的训练,其次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一、写小记叙文:注意题目要求,调动日常积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完成写作。 二、写小说明文: 1.说明统计图表:要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先分析统计数据,辨析各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其蕴含的规律,总结出图表的结论,然后举一二数据为例加以说明。2.介绍图画内容:先仔细观察,弄清画面各部分的关系,借用方位词准确全面地介绍画面内容。注意是“客观”说明,不要编故事。3.说明某种学习方法:说明的重点应包括方法内容、具体操作、实际效果等。4.介绍一本好书:要介绍书的主要内容,最吸引你的地方,书的价值,还要讲明你之所以喜欢它的原因。 三、写小议论文:写作时要考虑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因为其“小”,所以要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第一句话最好明确论点,然后展开论述,或举出一两个恰当的事例,或引用或强化中心。 四、写应用文:先明确考查的是哪一种应用文,再按照这种应用文的格式要求,下笔成文。另外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五、进行作文修改:应该说,修改作文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中考中的此类试题一般都有具体的题目。考生按照题目的提示进行思考,逐项答题即可。 典型例题:

随机波浪谱

Jonswap 谱: 峰形参数a σσ=(当m ωω≤时),b σσ=(当m ωω>时),因此该谱共有五个参量,它们都随各个谱而变化。对于平均的JONSWAP 谱: 3.3γ= 0.07a σ= 0.09 b σ= 0.615 1.080.615 1.0883.7220 4.515.403(/)s U kX H m s --==??= 22/9.82201000/15.4039087.368X gX U ==??= 0.330.3322(/)()22(9.8/15.403)9087.3640.69145(/)m g u X rad s ω--==??= 0.220.220.076()0.0769087.3680.0102319X α--==?= 在m ωω≤时, 2222222exp[()/(2)]2 4524 exp[(0.69145)/(0.070.69145)]5exp[426.85695(0.69145)] 54 1 5()exp[()]4150.691450.01023199.8exp[()] 3.3410.285730.9827exp() 3.3m m m S g ωωσωωωωωαγ ωω ωω ωω ----?--=-=?-?=-? 在 m ωω>时, 2222222exp[()/(2)] 2 4524exp[(0.69145)/(0.090.69145)] 5exp[258.22211(0.69145)] 54 1 5()exp[()]4150.691450.01023199.8exp[()] 3.3 410.285730.9827exp() 3.3m m m S g ωωσωωωωωαγωω ωω ωω ----?--=-=?-?=-? 22 exp[426.85695(0.69145)] 54exp[258.22211(0.69145)]5410.285730.9827exp() 3.3()10.285730.9827exp() 3.3m m S ωωωωωωωωωωω----?-?≤??=??-?>?? P-M 谱: 4 5 0.78 ()exp[ 1.25( )]m S ωωωω = - 其中谱峰频率 1.253/0.59067(/)m rad s ω===

《地图知识》系统知识点汇总

《地图知识》系统知识点汇总 《地图知识》系统知识点汇总 第六单元地图知识 [知识要点]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式子表示就是: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达方式: 1.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如图, 2.字式:用字写成图上1代表实地距离100。 3.数学式:用数字表示图上的比例尺大小。例如:1:1000000

根据比例尺,可以在地图上量算出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衡量,即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反之比例尺愈大。 二.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一般把它的上方定为北,下方定为南,左方定为西,右方定为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我们就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如图2 3.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批示东西方向,在经纬线成圆弧形的情况下,确定方向时要特别注意。如图3 三.图例和注记 1.图例:它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含义的说明,即地图上用表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各种符号和颜色叫图例。

2.注记:在地图上用说明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字,以及表示高、水深等的数字,都叫注记。 四.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它们均是表示地面高度的方法。 五.等高线和等深线 1.概念: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图可以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在一同幅图上,等高线愈密集,表示地表坡度愈徒;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地表坡度愈缓。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能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在地图上,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2.地形图: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图,为地形图。用等高线绘

波浪的基本知识

于老师好,各位同学好: 首先我们先来看几组照片。左边这幅照片是去年7月大连市的海滨浴场,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海滩逐渐被吞噬,沙子也被卷走了;坚固的防波堤也被巨大的海浪拍得支离破碎。因为公园遭海浪侵蚀后逐年亏损,几年下来已经亏损近700万元。右边这幅照片是被近岸浪破坏的渔场网箱,对当地的渔民也照成了极大的损失。 这是2013年3月烟台市,海浪对沿岸造成的破坏。我们可以看到广场的地面理石板、等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巨大的风浪还将海岸的石柱拍倒了2根,甚至弄断了铁链。 由此可见,海浪是海洋建筑物遭受的主要荷载之一,波浪力可造成建筑物的严重破坏。因此,了解海浪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波浪的计算方法,可以为海洋工程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合理可靠的数据,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波浪要素。 风浪、涌浪和混合浪是比较常见的三种波浪。风浪指的是在风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水面波动,其基本特征是:风浪中同时出现许多高低长短不等的波,波面较陡而且粗糙,波峰线较短,波峰附近有浪花或大片泡沫,此起彼伏,瞬息万变,初看无规律可循。涌浪是指风停止后在海面上继续存在的波浪或离开风区传播至无风水域上的波浪。其基本特征是:具有较规则的外形,排列整齐,波面较平滑,波峰线长。涌浪再传播进入另一个风场后的波浪,与风浪进行叠加形成

的波浪称为混合浪。 按照周期的不同,波浪可分为毛细波,重力波和长周期波。毛细波和重力波都是由于风的作用引起的,当风力很小时,海面上出现的微小皱曲的涟波就是毛细波,它的复原力主要以表面张力为主,其周期小于1s。当波浪尺度较大时,水质点恢复力主要是重力,这种波浪成为重力波,如风浪、涌浪、船行波等。其周期大于5分钟的成为长周期波,主要是由于日、月引力造成的潮波,其复原力除了重力还有科氏力。 海面上的波浪是一种随机现象,其波浪要素是不断变化的,称为不规则波。大洋中的风浪就是不规则波。为了研究波动规律,人们用一种理想的、各个波的波浪要素均相等的波浪系列来代替不规则波浪系列,这种理想的波浪称为规则波。实验室内人工产生的波浪就是规则波。离开风区后自由传播时的涌浪接近于规则波。按照波浪传播海域的水深可分为深水波,浅水波和极浅水波。一般相对水深,即水深与波长的比值大于二分之一时称为深水波。二十五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前称为浅水波,小于二十五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是极浅水波。后面这些与前面都是相对应的。 此外 ·根据一个波浪周期内水质点的运动轨迹是否封闭,可分为震荡波和推移波 ·根据波形是否向前传播,可分为前进波和驻波。 ·根据波浪是否破碎,可分为破碎波,未破碎波和破后波。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 一、教材分析: 《地图》是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内容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是地图的基本的要素,第二课时是地形图的判读。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质。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例尺计算,以及在地图上辩认方向。 过程与主法目标: 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地图中的基本要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地图三要素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故确定比例尺的运用和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辨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法为主,最终达到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具准备:各式地图(学生每人自带)、直尺、米尺、地球仪。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或“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学生猜地球仪或地图。 再设问:假如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旅游,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为了不迷路,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比较地球仪和地图的优缺点。 这样引入新课的目的是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2、新课教学 关于图例和注记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认识图例。我设置了一个小组竞赛的活动,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常见的图例,然后我用课件展示一些图例让学生说出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记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关于地图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桑美”台风的威力》,观察“桑美”的台风路径图。 思考:(1)、台风现在位于福建的哪个方向?

初中地理专题练习——地图三要素

张林自驾到北方地区某地旅游。下图为该景区导游图。读图,完成下题。 1.山峰位于景区 A.北部B.南部C.东部D.西部2.在图示景区内可能见到的景观 ①碧波万顷②雪山连绵③飞流直下④湖光山色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景区服务设施中,加油站最有可能位于 A.①B.②C.③D.④ 4.张林在自驾游中,经常使用电子地图。是因其 A.工艺先进,便于修改B.不易变形,不易损坏 C.内容更新快,操作方便D.可导航、定位,确定海拔高度

图为某同学读《海底两万里》时,在插图上绘制的“鹦鹉螺号”航行路线。读图,完成下题。 5.插图属于 A.国家图B.亚洲图C.世界图D.半球图 6.从航行路线图中可以看出“鹦鹉螺号” ①经过的海洋②航行的方向③潜行的深度④经过的海底地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图例是地图的语言,下列图例中表示城市的是 下图为某村附近地图,一辆汽车正在图中从A到B沿着公路行驶。据此完成小题。

8.汽车的前进方向是 A.向北B.向南C.向西南D.向东北9.AB段公路的长度约为 A.5千米B.8千米C.2千米D.1千米依据图1和图2提供的信息,完成小题。 图1图2 10.所表示地理事物详细的是 A.图1B.图2 11.比例尺较大的是 A.图1B.图2

2016年以来,城市共享单车在我国快速兴起。据图文完成题目。 12.图7是手机APP提供的共享单车位置电子地图,其特点有 ①信息量大,数据精度高②交互性强,实时更新 ③可附加多种智能化服务④与手机绑定,操作复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小芳在北京游览时,用到以下地图(图5)。读图完成11、12题。 13.甲、乙两图相比 A.甲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较小B.乙图的比例尺比较大C.甲图上表示的地理事物更加详细D.乙图表示的范围较大

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

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 1.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鼔、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 低纬、中纬和高纬: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南北半球划分: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南北半球的判断:度数后面跟N是北半球 度数后面跟S是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小于20°,一定在东半球 大于160°,一定在西半球 大于20°,小于160°,看度数后面跟W在西半球,跟E在东半球 经纬网的应用:A利用经纬网定位 B利用经纬网判方向 地理方向确定的基本原则

①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经线上,距北极点近者在正北方,距南极点近者在正南方 ②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纬线上,它们只有正东方或正西方的关系。具体比较时,应将两地置于经度差小于180°的范围(劣弧)内比较东西方向。 ③两点所在的经纬线均不相同:可将其先按纬度数进行南北方位比较、按经度和进行东西方位比较,然后叠加综合。 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时,若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两地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读方向 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离北极点近的地方为北方,从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南方;离南极点近的地方为南方,从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北方。 2、根据南北极点,在图的边缘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3、箭头所指方向为东,箭尾所指方向为西 C利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的距离 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约是111km 任意经线上纬度1°的实际弧长为111km 任意纬线上经度1 °的实际弧长为111×cos纬度km D利用经纬网确定对称点: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其经度相等,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2)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其纬度相等,经度相对,和为180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 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E最短航线 原则: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近(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大圆的劣弧。 明确两点:一、最短航线——球面大圆的劣弧段; 二、球面大圆——以球心为圆心的大圆 1)、若两地都在赤道上,赤道便是过这两地的大圆,最短航线,即为向正东或正西走。

潮汐推算

潮汐推算 潮汐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另外在第天也有涨潮发生,由于月球每天在天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 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总结经验出来许多的算潮方法(推潮汐时刻)如八分算潮法就是其中的一例:简明公式为: 高潮时=0.8h×[农历日期-1(或16)]+高潮间隙 上式可算得一天中的一个高潮时,对于正规半日潮海区,将其数值加或减12时25分(或为了计算的方便可加或减12时24分)即可得出另一个高潮时。若将其数值加或减6时12 分即可得低潮出现的时刻——低潮时。但由于,月球和太阳的运动的复杂性,大潮可能有时推迟一天或几天,一太阴日间的高潮也往往落后于月球上中天或下中天时刻一小时或几小时,有的地方一太阴日就发生一次潮汐。故每天的涨潮退潮时间都不一样,间隔也不同。 潮汐能是以位能的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海水涨落的潮汐现象是由地球和天体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在海洋中,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由于地球的旋转,这种水位的上升以周期为12小时25分和振幅小于1m的深海波浪形式由东向西传播。太阳引力的作用与此相似,但是作用力小些,其周期为12小时。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产生大潮(spring tides);当它们成直角时,就产生小潮(neap tides)。除了半日周期潮和月周期潮的变化外,地球和月球的旋转运动还产生许多其他的周期性循环,其周期可以从几天到数年。同时地表的海水又受到地球运动离心力的作用,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正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 除月球、太阳外,其他天体对地球同样会产生引潮力。虽然太阳的质量比月球大得多,但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也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得多,所以其引潮力还不到月球引潮力的一半。其他天体或因远离地球,或因质量太小所产生的引潮力微不足道。根据平衡潮理论,如果地球完全由等深海水覆盖,用万有引力计算,月球所产生的最大引潮力可使海水面升高0.563m,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为0.246m,夏威夷等大洋处观测的潮差约1m,与平衡潮理论比较接近,近海实际的潮差却比上述计算值大得多。如我国杭州湾的最大潮差达8.93m,北美加拿大芬地湾最大潮差更达19.6m。这种实际与计算的差别目前尚无确切的解释。一般认为当海洋潮汐波冲击大陆架和海岸线时,通过上升、收聚和共振等运动,使潮差增大。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或者说,与潮差的平方和水库的面积成正比。和水力发电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很低,相当于微水头发电的水平。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