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9.36 MB
- 文档页数:20
成功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远期随访张现朝;侯亚敏;欧知宏;侯子山【摘要】目的:了解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后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的远期变化情况.方法:入选自2000-01至2012-01我院成功完成PBMV 764例连续病例,术前FTR≤2级为轻度,FTR≥3级为中重度.每1年门诊随访一次,将FTR仍为0级或减轻至少l级(重度FTR减轻至少2级)的患者称为逆转组,将FTR未减轻(FTR为0级除外)或加重或FTR≥3级的患者称为未逆转组.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FTR未逆转的影响因素.结果:764例成功完成PBMV的患者随访1年内、1~3年、3~5年、5年以上FTR程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但中重度FTR(反流≥3级)患者在随访期间所占随访人群比例呈增加趋势(分别为7.1%、8.7%、15.8%、19.0%).随访结束时,轻度FTR患者中逆转组逆转比率略高于中重度FTR患者(54.9%与46.1%,P<0.05),发生≥3级FTR患者明显低于中重度TFR患者(3.1%与53.9%,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轻度患者中,心房颤动(房颤)、再狭窄为患者成功PBMV后FTR未逆转的预测因素;在中重度患者中,房颤、术前伴重度FTR及再狭窄为成功PBMV后FTR未逆转的预测因素.结论:大多数二尖瓣狭窄伴FTR≤2级的患者成功PBMV后FTR长期稳定于轻度及轻度以下;二尖瓣狭窄伴FTR≥3级的患者成功PBMV后应长期监测FTR进展情况,尤其对于合并房颤、术前伴重度FTR患者,FTR的进展与再狭窄密切相关.【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年(卷),期】2013(028)007【总页数】5页(P532-536)【关键词】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三尖瓣反流【作者】张现朝;侯亚敏;欧知宏;侯子山【作者单位】276003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76003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76003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76003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大多数需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
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最全版)一、前言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是一种可致残甚至是致命的疾病。
如不及时治疗,二尖瓣狭窄进行性加重可导致严重症状及并发症出现(如:肺水肿、体循环栓塞、肺动脉高压)。
急性风湿热后形成二尖瓣狭窄估计至少需要2年,通常需5年以上的时间。
多数患者的无症状期为10年以上[1]。
根据北美洲对1 000例急性风湿热儿童2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65%的患者在从最初的风湿热痊愈后才出现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而在这些患者中单纯二尖瓣狭窄的发生率达到12%[2]。
在我国,根据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人数达到了250万[3]。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目前仍有大量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我国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病率1.8‰,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3[4]。
先天性畸形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内膜炎为二尖瓣狭窄的罕见原因。
二尖瓣狭窄早期表现为瓣膜交界边缘处发生水肿和渗出,随后纤维蛋白沉积使瓣膜边缘增厚,瓣膜交界处逐渐粘连、融合,进而二尖瓣口变小形成二尖瓣狭窄。
纤维性病变还可累及瓣下腱索和乳头肌,使其缩短和粘连,这也是导致二尖瓣狭窄的重要因素[5]。
正常成人二尖瓣瓣口面积为4~6 cm2。
当瓣口面积<2.0 cm2时,即发生有意义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瓣口面积减小至1.5~2.0 cm2属于轻度狭窄,1.0~1.5 cm2属于中度狭窄,瓣口面积<1.0 cm2时属于重度狭窄[6]。
当严重狭窄时,左心房压需高达20~25 mmHg(1 mmHg=0.133 kPa)才能使血流通过狭窄的瓣口。
升高的左心房压会导致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升高,从而发生劳力性呼吸困难[1]。
当左心房压超过30 mmHg 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等临床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心脏瓣膜病指南中并未再提出以上分级,而是根据二尖瓣瓣口面积的大小,将二尖瓣瓣口面积≤1.5 cm2定义为"严重狭窄",因为这种情况通常表示在正常心率时二尖瓣跨瓣压力梯度>5~10 mmHg。
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解读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是一种可致残甚至是致命的疾病,虽然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但是并不能解除狭窄瓣膜对血流的阻碍。
自1984年日本学者Inoue等[1]首次报道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以来,PBMV已逐渐成为MS的首选治疗方法。
我国自1986年首次开展PBMV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无论是技术还是器械均已成熟。
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组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组织全国专家,在近年临床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对这一领域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决策、治疗方案、特殊患者处理、围手术期药物治疗、二级预防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参考国际相关指南,达成共识,编写了2016年中国PBMV指南。
我院于1988年开展PBMV至今累计完成2000余例,作为此领域的拓荒者之一,我们对PBMV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决策[2-9]、房间隔穿刺的定位方法[10]、特殊患者处理[11-13]以及并发症的防治[14]等问题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下面我们仅对2016年中国PBMV指南适应症及禁忌症的推荐进行解读及质疑。
PBMV适应症[15]推荐如下:1、有症状的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形态良好且无禁忌,推荐PBMV(Ⅰ,A);2、无症状的重(极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形态好且无禁忌,PBMV是合理的(Ⅱa,C);3、有症状的轻度MS,如运动时有显著的MS血液动力学证据,可考虑行PBMV(Ⅱb,C);4、有症状的中重度MS,心衰严重,瓣膜形态可且无外科手术计划或外科手术风险高危,可考虑行PBMV(Ⅱb,C);5、无症状的中、重度MS,瓣膜形态好伴有新发房颤且无禁忌,可考虑行PBMV (Ⅱb,C);6、PBMV术后、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者,瓣膜形态好且无禁忌,可考虑行PBMV(Ⅱb,C);7、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反流、轻中度主动脉瓣病变,LVED≤55mm,可考虑行PBMV(Ⅱb,C)。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疗效观察刘君实【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1993(17)3【摘要】本文报道1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接受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后的近期疗效和90天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脏杂音明显减轻或消失。
左房平均压由3.28±0.76KPα降至1.48±0.53KPα(P<0.01),二尖瓣跨瓣压差由2.65±1.30降至0.38±0.26KPα(P<0.01),二尖瓣瓣口面积由1.06±0.21cm^2增至1.72±0.16cm^2(P<0.01)。
术后90天复查无再狭窄发生,心功能改善,二尖瓣瓣口面积及左房内径均稳定于术后近期水平。
本文结果表明:国产球囊扩张导管可成功应用于PBMV。
该疗法疗效可靠、严重并发症少,较外科手术安全。
并有康复快、不需开胸、可反复进行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总页数】1页(P142)【作者】刘君实【作者单位】不详;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2【相关文献】1.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远期疗效观察 [J], 张领;李满生;李新峰2.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83例疗效观察 [J], 袁红梅;申屏秋3.超声心动图对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病人筛选和疗效观察 [J], 刘彩虹4.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中重度关闭不全疗效观察 [J], 张学洪;邱波;陈斌5.右心导管定位房间隔穿刺点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疗效观察 [J], 谢东明;危小军;廖伟;钟一鸣;廖祥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合并肺高压(PH)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短期疗效黄晨旭;林颖;张蕾;沈志云【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RMS)合并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PBMV治疗的患者,并根据PBMV术前所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pulmonary artery mean pressure,PAMP)将患者分为两组:PH组(PAMP ≥25 mmHg)和非PH组(PAMP<25 mmHg),采用右心导管经胸/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57例患者.术后两组患者的二尖瓣瓣口面积(mitral valve area,MVA)、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PAMP、左房平均压(left atrial mean pressure,LAMP)、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其中PAMP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PH组患者PAMP、LAMP、PASP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非PH组患者(P<0.05),但PH组患者术后MVA仍小于非PH组,LAD、PAMP、LAMP、PASP仍高于非PH组(P均<0.05).结论无论术前肺动脉压是否正常,PBMV可有效降低RMS患者的肺动脉压,短期疗效较好;应在肺动脉压升高之前行PBMV,从而预防肺血管不可逆的改变.【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9(046)004【总页数】5页(P499-503)【关键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肺高压(PH);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短期疗效【作者】黄晨旭;林颖;张蕾;沈志云【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RMS)是发展中国家不容忽视的心脏疾病[1],也是导致心力衰竭和卒中的主要原因,其特征为左心房排空受阻、左心房平均压(left atrial mean pressure,LAMP)进行性升高并导致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2]。
经皮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并发症及预防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成形术;并发症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是风湿热的后遗症,亦有老年退行性和儿童先天性病变[1]。
持续性炎症、多发性骨髓瘤、左心房粘液瘤、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可导致,且以女性患者居多。
当其狭窄时必然导致血流不畅,引起肺静脉和肺动脉压力升高并随着狭窄程度的严重而增加,最终将影响左心射血功能。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外科直视分离术、闭式分离术、瓣膜置换术等。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以其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点成为目前治疗MS的首选方法。
本文就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及预防综述如下。
1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原理是利用向球囊内快速加压充液,通过球囊机械的膨胀力使二尖瓣沿着阻力最小的粘连交界处向瓣环方向裂开,并可压碎瓣叶内小的结节状钙化灶从而使二尖瓣口面积增大[2]。
随着瓣口面积的增加,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跨瓣压差、左心房压及肺动脉压均下降,心排血量增加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
其最常用的介入治疗过程主要是:①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静(动)脉,准确定位房间隔;②应用改良Inoue穿刺方法先确定卵圆窝的位置,再行房间隔穿刺;③用扩张管扩张股静脉和房间隔穿刺孔;④选择合适的Inoue球囊导管,采用逐步递增法扩张二尖瓣至满意效果[23]。
二尖瓣成形术除了选择Inoue球囊外,还可利用金属扩张器(metallic commissurotome,PMMC)和双球囊技术(multi track double balloon,MTDB),均可取得较好的即时效果[4]。
影响PBMV疗效的主要因素有:①病例选择。
关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疗效研究
于文信;方唯一
【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5(017)002
【摘要】1988.8~1993.5完成二尖瓣球囊形成术(PBMV)115例,其中111例成功(成功率94.5%),根据我们的经验,PBMV是治疗风湿性MS的有效方法,它能明显的改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可使二尖口面积增加1倍左右,心功能改善1~2级,对获双侧交界裂开的病人,其疗效与OMV相似,如包括不同程度交界裂开的病人在内,则其总体效果与CMV相同。
PBMV治疗风湿性MS的主要机制是使粘连的交界裂开,而风湿
【总页数】4页(P116-119)
【作者】于文信;方唯一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部分联合瓣膜病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远期疗效观察 [J], 张领;李满生;李新峰
2.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远期疗效观察 [J], 张领;李满生;李新峰
3.老年与中青年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效果比较 [J], 侯亚敏;
张现朝;朱文彬;邵明凤;侯子山
4.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合并肺高压(PH)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短期疗效 [J], 黄晨旭;林颖;张蕾;沈志云
5.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中重度关闭不全疗效观察 [J], 张学洪;邱波;陈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中度返流的临床研究林德智;张晓东;郑远明;倪卫;粟惠君;李华英【期刊名称】《四川医学》【年(卷),期】2002(023)009【摘要】目的探讨评价二尖瓣狭窄(MS)并中度返流(MR)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简化改良lnoue法对25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中度返流者行PBMV治疗,并进行术后随访,包括临床症状、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口面积判断近、远期疗效.结果超声心动图(UCG)二尖瓣瓣膜评分≤8分,PBMV术后二尖瓣瓣口面积由0.83±0.21cm2增至1.98±0.26cm2(P<0.01);心功能由2.80±0.24级增至1.50±0.40级(P<0.01).UCG二尖瓣瓣膜评分>8分,PBMV术后二尖瓣瓣口面积由0.80±0.22cm2增至1.98±0.26cm2(P<0.01);心功能由2.82±0.24级增至2.30±0.40级(P<0.01).结论风心痛二尖瓣狭窄并中度返流、瓣膜条件好者,PBMV近、远期疗效满意,未见严重并发症.【总页数】2页(P917-918)【作者】林德智;张晓东;郑远明;倪卫;粟惠君;李华英【作者单位】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6;R541.2【相关文献】1.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中度返流PBMV治疗29例分析 [J], 程明尧2.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狭窄伴中度返流 [J], 李华泰;尹秋林;洪浪;曹平良;魏云峰;洪明3.合并主动脉瓣返流的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 [J], 项军4.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狭窄伴返流(附52例分析) [J], 汤涌;戴剑;黄进;吴晓馗;杨明智5.风心病重度二尖瓣狭窄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临床分析 [J], 王桂云;丽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