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网箱苗的投喂管理
- 格式:docx
- 大小:80.01 KB
- 文档页数:2
海参网箱保苗及日常管理技术
一、网箱保苗专题
放苗前参圈处理:(1)新圈放苗前3天使用水自然•解毒专用(每瓶3亩)进行解毒,水自然•EM(每桶8~10亩)配合水自然•海参专用(每包3~5亩)或渔水旺•速肥型(每桶10亩)使用,培养有益菌相、藻相,稳定水质;
(2)老圈放苗前4天使用底益净•除臭型(每包3~5亩),全池均匀抛洒,布网箱处重点使用,第3天使用底益净•降解型(每袋10亩)配合水自然•海参专用(每包10亩)全池抛洒,分解底部残饵、粪便,放苗前1天均匀泼洒水自然•解毒专用(每瓶3亩)解除水体毒素;
(3)放苗后使用益倍康•应激专用(每包2~3亩)和益倍康•噬菌专用(每瓶2~3亩)全池均匀泼洒,隔天再使用1次,增强参苗抗应激、抗病能力。
放苗后参苗处理:注意参苗的转料期,前期延续投喂苗室配比饵料,并拌料投喂益维多利•052(2~3克/公斤饲料)、益倍康•免疫专用(3克/公斤饲料),以增强体质,减少应激。
日常管理:(1)网箱的网衣、网片堵塞使用水自然•EM(每桶8~10亩)配合水自然•077(每袋50亩)进行分解,连用2天,防止网箱内缺氧情况发生;
(2)注意网箱下方改底,每隔10~15天使用底益净•除臭型(每包3~5亩)全池均匀抛洒,消除底质发黑发臭现象,第2天使用底益净•降解型(每袋10亩)全池泼洒,可有效分解底部残饵、粪便;
(3)每10~15天使用水自然•EM (每桶8~10亩)和水自然•海参专用(每包3~5亩)进行水质调控;
(4)高温及台风、暴雨前后泼洒益倍康·应激专用(每包2~3亩)和益倍康·免疫专用(每包2~3亩),提高参苗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海参网箱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概述:海参网箱养殖技术近年来受到海参养殖户的喜爱,这种养殖模式也逐渐兴起。
海参网箱养殖技术注意包括养殖场所的选择、网箱规格的确定、选种和进种、饲养与管理海参等方面,对此本文简单介绍如下。
1、选择适合的海域。
一般应选择水深在5米以上,并且受到风浪或者潮汐影响比较少的海湾,而且海湾的潮流要畅通、水质清洁干净无污染、饵料丰富。
2、选择网箱。
考虑到操作方便,网箱不要选太深的,一般情况下选择规格在三米左右的网箱较为适宜。
3、选择种参的间。
海水的温度决定了种参的购买时间,海水温度在18℃左右的时候比较适合养殖。
我国北方的部分地区,最适合的进种养殖时间是5月下旬至6月底。
4、选择种参类别。
种参选择有两种,分别是人工养殖的海参和自然海参,一般在养殖的前期选择人工养殖海参,后期选择自然海参。
5、尽量选择当地育苗场的海参苗,减少苗种因运输时间长,水质及温度差异大引起的应激而导致的损苗。
二、种苗放养1、放苗前饵料培养:通过窜水、补菌培养天然饵料。
2、放苗抗应激:连续3-5天使用“激活”(20个网箱/包),强化体质,**缓苗时间,**放苗成活率。
3、放苗时让苗尽可能地均匀分布。
4、放苗后如出现化皮及损伤现象,则及时使用刺激性小的水溶性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处理。
三、饲养与管理1、合理投喂观察海参吃料及排便状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1)网片干净没有天然饵料的情况下可适当投喂海泥和藻粉;(2)水质较肥的池塘,网箱内天然饵料较多可适当“以菌代饵”,使用“利饵多”及“利菌多”代替饵料;(3)网箱较脏的可适当投喂“利苗多”,减少因摄食有害物质及呼片引起的肠炎、缺氧、化皮等。
2、强化体质经常观察参苗状态,如出现活力不好的情况,泼洒“生命素+营养快线”强化参苗体质,**成活率及生长速度。
3、清理网衣为**网箱水流畅通,给参苗提供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可使用“速解安”配合毛刷定期清理网衣。
四、海参网箱养殖注意事项1、网箱的更换初期的时候,网箱选择那种两百目的类型,当海参生长到幼参的时候,网箱就更换为六十目的,当海参生长到0.3厘米的时候,就应该将网箱更换成四十目的,最后当海参生长到两厘米时,就应该食用聚乙烯网。
海参养殖之网箱保苗技术
缘起:前几日大风降温天气,为海参成参、参苗销售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整个海参市场行情较为低落,近几日,气温有所回升,海参各类价格也随着回暖,但价格仍不理想。
鉴于近几年海参苗室保苗行情低落,根源水产团队经过几年的收集与实践,初步整理了海参网箱保苗相关的养殖内容,借此平台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共同发展。
1.什么是网箱保苗?
网箱保苗是一种利用网箱参圈上部水体进行保苗的新技术,该技术消耗成本、人工少,遇到问题少,苗进入参圈后苗成活率较高。
2.如何开展网箱保苗?
网箱选择:
(1)大小:3m×2m×0.6m(长、宽、高根据池塘而定),保持网箱与池底有空间,一定不能接触海参圈底
(2)结构:框架四周固定4个浮漂,框架挂上聚乙烯网(6000头用40目),在网衣底部四周及中点部位拴上石块袋,使网箱在水中充分展开;网箱内有网片附着基,呈波浪形,用石坠保持,网箱表层一般都搭设防晒网(冬季可不搭);网箱串联后,在参圈两边固定。
放苗:(1)宜早不宜晚(20℃之前),放苗5-10天前将网箱固定于圈两侧并放入水中,保持网箱上表面与水面平齐,水深保持1米,每排网箱间隔2-3米,使网箱上附着硅藻等海参天然饵料;
(2)观察饵料附于网箱后,在晴天无风的天气放入适量(1000-2000个/m³)海参苗(5000-6000头),并遮盖防晒网,注意参苗适量,过多会导致海参圈底成参产量降低,密度若过大(>2000头/m³)或水不肥,可以投喂饵料。
海参网箱养殖概述海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丰富的海产品,具有抗衰老、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海参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为了满足对海参的需求,海参网箱养殖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海参网箱养殖的基本信息、优点和操作流程。
1. 海参网箱养殖的基本信息1.1 网箱海参网箱是一种专门用来养殖海参的容器。
它通常由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或纤维等制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耐腐蚀性。
1.2 养殖环境海参网箱养殖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
适宜的水温、水质、光照和氧气供应等因素对于海参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2. 海参网箱养殖的优点2.1 天然环境模拟海参网箱养殖可以模拟海洋中的自然环境,为海参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海洋的资源,同时也保护了海洋生态系统。
2.2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网箱养殖,可以控制海参的生长周期、数量和质量。
养殖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济实力,合理安排养殖计划,提高养殖效益。
2.3 便于管理和收获海参网箱可以方便地进行管理和观察。
养殖者可以及时发现患病或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收获也相对容易,不会造成粗放式养殖方式中的损失和浪费。
3. 海参网箱养殖的操作流程3.1 网箱的准备首先需要准备适当大小的网箱,可以根据养殖计划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数量。
3.2 网箱的搭建将网箱按照一定规格和布局进行搭建,确保网箱结构稳定和通风透气。
3.3 海参苗种的选购选择优质的海参苗种,确保健康、活力和生长潜力。
3.4 海参的投放将选购好的海参苗种投放到网箱中,注意投放密度和适应期的控制。
3.5 养殖管理定期检查网箱内的水温、水质等环境指标,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同时,保持充足的氧气供应和合适的饲料投喂。
3.6 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的检查和防治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和发生。
3.7 海参的收获根据养殖计划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海参的收获时间和方式。
注意收获工作的卫生和场地整理。
网箱海参苗技术要点1.海参的选种:选择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抗逆能力高的海参品种。
例如,采用简备科学优质的海参选育方法,选育出适应网箱养殖的强壮品种。
2.海参的产卵:网箱海参的产卵通常采用人工刺激的方法,通过向海参身体上注射催产剂或改变环境刺激的方式来促使其产卵。
产卵时刻需要掌握好,以确保幼苗的正常孵化。
3.幼苗孵化:将产出的海参卵精心收集,并在适当的水温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孵化。
为了保证孵化率和幼苗的质量,需要注意水温、水质、饵料等因素的调控。
4.幼苗管理:尽快完成幼苗孵化后,需要加强对幼苗的管理。
注意控制网箱中的水质、温度和pH值,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同时,要及时补充适当的饵料,如浮游生物、藻类等,以促进幼苗的生长。
5.疾病防控:网箱海参苗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
通过定期检查幼苗的身体状况、加强水质管理、合理使用药物等方法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6.饵料管理:为了促进幼苗的快速成长,需要提供适宜的饵料。
常用的饵料包括鱼粉、虾粉、虾子、藻类等。
根据幼苗的成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搭配饵料,并确保饵料的品质和数量。
7.适宜的密度:根据网箱的大小和养殖环境,合理确定幼苗的密度。
在保证幼苗生长的同时,要注意控制过高的密度,避免造成竞争、传染病等问题。
8.海参苗的转养:当海参苗长到一定大小后,需要进行转养,将其转移到更大的网箱或池塘中进行进一步养殖。
转养的过程需要注意适应期,逐渐改变养殖环境,使海参苗能够适应新的养殖方式。
9.养殖记录与数据分析:对网箱海参苗的养殖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生长情况、饲养量、水质状况等数据,以便后期进行分析和改进。
10.定期的监测与调整:对网箱海参苗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包括体重、长度、存活率等指标的测量。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效益。
总结起来,网箱海参苗技术要点包括选种、产卵、孵化、管理、疾病防控、饵料管理、密度控制、转养等方面。
秋季海参网箱保苗工作要点1.保苗前期环境分析:9月-10月这个阶段是整个网箱养殖产量高低关键时间。
可以说,网箱养殖苗种主要有两个生长阶段,一是在六月份投完苗到高温之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二是9月-10月份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但是,由于第一个生长阶段,苗种刚刚投放需要适应时间,同时还考虑高温的到来,饵料投喂量也是比较控制的(提前撑开肠道会大大降低苗种的抗应激性,还有如果投喂过多也会导致池塘水质恶化,不易调节),因此第一生长阶段只是最大限度保证苗种的生长状态和成活率。
所以很多有经验的养殖户,更喜欢选择在9、10月份增加饵料投喂,同时各种调水产品周期性使用,尽量保证水质环境的优良。
2.本阶段在投喂饵料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主料还是应当以配合料+海泥为主,辅之一些小料。
现在有很多养殖户为了方便,喜欢选择一些现成的成品配合料,效果也可以,但是经过多家比较,个人还是建议养殖户选择像鼠尾藻粉、马尾藻粉、蛎壳粉、大叶菜、海带、扇贝边等原料,在投喂时可以自己配制(配制比例根据苗种生长情况和摄食情况而定),相对成品配合料来说,原料配制的各种植动蛋白含量要更好一些,更有利于苗种的摄食和肠道吸收。
当然,单单主料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小料配合更好的让苗种吸收营养,提高饵料利用率,最大化增加饵料营养。
建议每1kg主料配合“速调速补海参专用”5-8g,“低聚糖863”10-15g,“营养快线”8-10g,“乳酸芽孢M3”10g左右,“水产诱食酵母”15-20g,“速调107”20-30ml,同时用“强效EM”发酵饵料,一天投喂一次,为下午5、6点钟。
3.管理和投喂的几点要点:有经验的养殖户一般都会在下午临喂料之前1个小时,抽箱查看苗种的生长状态以及肠道摄食情况,以方便决定饵料的投喂量,生长旺盛阶段可以酌情加料。
另外,由于此阶段饵料投喂量较大,整个池塘残饵粪便较多,很容易引起池塘水质恶化,建议“绿水解毒安”每10天左右全池泼洒一次,2亩每瓶,同时配合“速调107”+“利生素”,每10-15天全池泼洒。
海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技术操作要点一、网目规格及用途:200目筛绢网,用于幼体培育;60目筛绢网,用于幼体附着后,当体色由白变黑时的稚、幼参培育;40目筛绢网,用于产卵和当参苗体长为0.3cm时的参苗培育;直径为0.3cm聚乙烯网,用于种参和体长为2cm以上的参苗暂养。
二、种参:1、进种参时间:湾中海水温度达到18℃以上时为进种参较佳时机,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底。
2、种参来源:种参有两种选择,一种为养殖参,在5月下旬。
另一种为自然参,以海参性腺发育到后期,种参进池后当天或过一两天后即能产卵为最佳时机;3、种参数量:规格为3头~6头∕kg的种参,每立方水体需要种参大约0.5头。
4、种参运输:在汽车上装上盛有80%海水、容积为100升的塑料桶,每桶装种参30头~40头,盖上盖,用厚布遮住运输,这种运输方式适合路途耗时为2小时~3小时的短距离运输。
种参进来后,如果性腺发育到即将产卵的程度,应直接放入40目筛绢网兜并将其吊在网箱中以备产卵;如果种参性腺发育不是太好,可放入直径为0.3cm聚乙烯网箱中暂养,暂养密度通常为30头∕m3,并投喂饵料促熟。
5、产卵、孵化、附着将种参放进网箱后,每天需注意观察其性腺发育。
养殖参大都在圈中暂养,水位较浅,水温上升较快,性腺发育较快,其产卵要早一些,进箱当晚或过2天~3天即可能产卵;由于自然海区水温回升较慢,海捕参进箱后需投喂饵料暂养、培育,使性腺快速发育。
在水温为18℃时,受精卵大约经过2天即可发育为小耳幼体。
如果种参性腺发育成熟但产卵不集中,可采用阴干的方法刺激,使之集中产卵。
当卵全部发育为小耳幼体后开始定量,通常情况下,幼体密度应保持在20万~30万头/m3。
由于在自然海水中有许多藻类供幼体摄取,因此前期基本不用投饵。
在幼体发育到出现少量球状体时开始投放附着基,附着基的数量为4000个∕池(40个∕吊×100吊),由于在自然海湾进行生态育苗,作业受天气影响很大,因此下附着基的时机不可能像育苗室那样准确把握,否则天气一旦发生变化,无法向网箱中投放附着基。
【海参养殖】网箱苗养殖管理建议2019年网箱养殖进入了火热时期,受去年高温影响,海参圈池塘存苗量少,为了节省成本及受山东河北养殖带动,大连地区网箱苗养殖迎来热潮。
针对今年网箱苗养殖所遇到的问题汇总如下:1、网箱规格和苗种:参圈中的网线主要是两种规格,一种是宽:长:高为1.5×3×1米小网箱,另一种是3×6×1米大网箱,主要放养的苗种为升温苗、半升温苗、常温苗和海母苗,其中以常温苗放养成活率较高较为普遍。
2、养殖规格:放苗在1千头--1万头左右,其中放2000-3000头居多。
3、养殖时间:5月初—10月初(其中7月—8月为放苗集中期)。
4、养殖密度:以小规格网箱为例普遍每个网箱放0.2—1.5斤左右苗种,(小规格苗种放苗量少,大规格苗种放苗量多)。
5、养殖管理:放苗前期管理:首先放小规格苗种前使用茶皂素杀鱼等敌害生物,之后放苗3-7天左右前投放网箱和网片为宜(水质清瘦圈可适当提前放),放苗前使用“毒清”解毒调水稳定pH值,用“臭氧水安/爽底安”改底消毒,放苗前12小时泼洒“低聚糖863”增强海参体质,增加抗应激能力,促进肠道有益菌群恢复摄食。
放苗中期管理:网箱放苗后要保持网箱通透,增加网箱净化,防杂草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杆菌N9/利生素”,促进苗摄食,把网箱上沉积的有机质转化为海参饵料,防饵料霉变可以使用“强效乳酸菌脱酶剂”,处理网箱底黑海参肿嘴化皮掉头可以使用“杀菌红臭氧水安”。
放苗后期管理:网箱苗养殖后期普遍存在网片上没有料,而网衣上被有机质堵塞,所以要及时刷箱或者倒箱,为海参生长提供好的环境,饵料不足的网箱可以投喂发酵料作为饵料补充,“酵香源”优质的发酵饵料,可以配海泥按1:1.5比例直接投喂,一般3-5天投喂一次,(最佳摄食期时可以每天傍晚投喂一次)。
6、网箱苗的经济效益:网箱以不占用底面积空间,并且放苗成活率高,养殖成本低等优点逐步被大家认可,网箱苗养殖效益可观,养殖好的网箱养殖期3-4个月,苗普遍翻倍率在5倍以上,出苗规格在100头—500头之间(200-300头居多),价位在200元以上。
网箱养殖海参注意事项
网箱养殖海参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但是要想取得好的养殖效果,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以下是网箱养殖海参的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养殖场地。
网箱养殖海参需要选择水质清澈、水温适宜的海域进行养殖。
最好是选择没有污染的海域,保证海参的生长健康。
其次,选择合适的网箱。
网箱的选择应该考虑到海参的大小和数量,以及海域的水流情况。
网箱的大小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保证海参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再者,注意饲料投喂。
海参是底栖动物,主要以有机碎屑为食,养殖过程中可以适当投喂一些适当大小的有机物质,比如贝壳粉、虾皮等,但是投喂的量要适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水质污染。
另外,定期清理网箱。
养殖海参的网箱需要定期清理,清除网箱附着的杂质和海藻,保持网箱的清洁,以促进海参的生长。
此外,保持水质清洁。
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维持适宜的PH值和氧气含量,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最后,防范海洋灾害。
养殖海参的海域要防范风暴和台风等海洋灾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养殖设施的安全。
综上所述,网箱养殖海参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和网箱,合理投喂饲料,定期清理网箱和保持水质清洁,防范海洋灾害等。
只有做好这些注意事项,才能取得好的养殖效果。
威海西港水产有限公司海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技术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威海西港水产有限公司海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技术近几年,随着海参养殖热潮的掀起,潮间带围堰养殖、池塘养殖、底播增殖等多种方式的海参养殖来势迅猛,其所需要的大量海参苗基本上还是直接从育苗厂购买,室内育苗要经过越冬,成本较高。
并且由于室内育苗密度高,水交换不及时,苗种质量得不到保证,极易得病。
海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是指在自然海区利用网箱进行海参育苗、越冬。
所培育出的苗种有三大优点:1、这是一种节约型的育苗方式,其育苗成本根据威海西港刺参水产研究所的估算,只有陆地室内育苗成本的1/4~1/5,几乎不消耗能源;2、这是一种环保型的育苗方式:室内育苗因为海水、设备的消毒处理,育苗废水的大量排放,人工投饵的残饵等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这一切在海上网箱育苗中均可得到解决;3、这是一种健康型的苗种生产方式,海上网箱在自然生态条件下育出的苗与自然苗几乎一样,苗种病害少,苗体健壮,因而放养后成活率高、生长快。
我公司近几年在海参网箱育苗试验中获得初步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将其操作程序做了以下的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一)选址及网箱制作试验选用海区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潮流平稳,饵料丰富,受风浪、潮汐影响较小,干潮时水深不得低于5m。
网箱大小可根据海区情况自行设计。
因试验设在威海小石岛海域,试验选用网箱的规格为:5mⅹ5mⅹ3.5m(长ⅹ宽ⅹ高)。
网箱所用材料有木材、浮子、聚乙烯网、筛绢网(200目、60目)、聚乙烯绳、石块袋等。
网箱制作:用8根直径为20cm的圆木两两一边搭建成一正方形框架,用大规格螺栓固定,在两根圆木中间铺满长30cm,宽10cm左右的木板。
框架四周下面固定10~12个直径为30cm、高为80cm的浮子,使网箱可以在水中浮起。
将全部制作好的网箱拖运到选定的海区,两两相连,一排10个网箱,然后在海底打桩,用锚缆固定位置。
近年来海参网箱保苗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海参养殖产业中独占一席之地,笔者根据多年塘头走访经验,对网箱保苗投喂简单做一些总结。
1.投喂前管理。
建议网箱在放苗之前10天以上安装到参圈中,一是新网箱浸泡后可除去塑胶味道,让海参更容易适应;二是让网片提前挂上生物饵料,生物饵料的多少直接影响网箱内的环境,从而影响放苗成活率、小苗状态以及生长速度等。
网箱放苗密度一般为1000~2000只/箱,放苗规格在200~3000只/斤都有。
每个网箱一般长3米、宽1.5米、高0.8米,放苗前期网箱上面覆盖遮阴网,等海参苗适应环境以后,为了方便管理再逐步拆除。
2.网箱投喂的饵料。
传统的网箱饵料有大叶菜粉、海泥、配合料、海带粉等。
传统饵料因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投喂后海参苗生长速度较快,但同时污染速度也特别快,容易导致网箱不透水,养殖水质变差;另外,饵料易变质,会引起海参苗发生肠炎。
生态网箱饵料有“利苗多”“利饵多”“水产诱食酵母”等。
生态饵料因其特有的有益菌,能有效地利用网箱中自然生长的藻类、杂质,并促进海参苗肠道蠕动,增强海参体质。
同时,网箱环境受菌类净化,透水效果良好,保证了养殖水质。
3.养殖前期投喂。
建议刚刚放苗的网箱每个投喂50~100克的“利饵多Ⅲ”,可以加上200克左右的海泥作为辅料,5天投喂一次。
4.养殖中后期投喂。
养殖中后期随着网箱上面生物饵料的蓄积,此时投喂蛋白含量相对较低,乳酸菌、酵母菌含量较高的“利苗多”为宜。
“利苗多”可以很好地将网片上面的残饵粪便以及死亡的草和藻类转化成海参饵料。
用量为100~200克/箱,每3~7天投喂1次。
5.投喂误区。
多数养殖户认为自己的网箱中的死藻、杂质不能让海参摄食,直接投喂大量高蛋白含海参网箱苗的投喂管理量的大叶菜粉、海带粉等饵料,甚至有的人开始投喂配合料。
但是经过大量参圈网箱的观察和总结分析,投喂高蛋白含量的饵料后往往适得其反,并没有达到预期生长效果,反而将网片糊死,形成死水养殖,导致海参苗的损失。
海参网箱养殖技术围塘养殖是目前海参养殖的主要形式。
但是近年来面临的成本、质量、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单位水面投苗密度大、成活率底、产品品质低、产出率不高,成为制约围塘养殖的主要瓶颈之一。
特别是随着沿海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近海水面利用强度的日益提高,近海海水水质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时常发生的极端低温等气象灾害也对围塘海参养殖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浅海底播养殖是利用天然礁石或人工礁,供海参附着、栖息,任其自然生长。
其优点是对环境零污染,海参品质优良,等同于野生海参;缺点是海域中海参天敌众多,再加上海参逃逸等,导致成品海参回收率较低。
为推动海参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利用广阔开放海域,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一种新的海参养殖方式——海参网箱生态养殖的研究探索,并于2009~2011连续两年进行量产试验,均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 试验海区条件试验海区选择在辽宁省葫芦岛市觉华岛附近海域,北纬40°28’18”,东经120°46’08”。
这里远离大型河流河口,无淡水注入,岛上亦无任何工业污染,海水氮磷含量较高,水质肥沃,近海浮游生物达152种。
养殖区水深8~12米,海区底质为沙泥底。
浅海区有大量的马尾藻、大叶藻、龙须菜、石莼等多种大型藻类。
海水盐度28‰~32‰,溶解氧8.2~9.4mg/L,PH值8.3~8.7,海底水温2~26℃。
是适合海参生长繁育的理想之地。
2 试验设施本试验采用的是大型沉式网箱,网箱规格是以φ20螺纹钢为框架焊接而成的直径4m、高1.2m的圆柱体,中间焊接12根钢筋加固,底圆拉十字花加强,防止网箱变形。
外附8mm孔径黑色聚乙烯无结网,采用网箱笼式框架内置网衣技术,可有效避免网衣破损。
网内底层铺设塑料管式附着基,网底外和侧网围另加一层防护网,网箱顶端留一直径60cm袖口和一条长1m的30#大型树脂拉链快捷操作口,以便投料和分苗等工作。
网箱的布置方式如下图:3 海参苗试验用海参苗于每年5月下旬购自营口鲅鱼圈海参育苗室,平均40头/公斤,为越冬春苗,进苗总量为500公斤/年。
海参养殖的基本知识海参,作为一种珍贵的海产食品,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备受青睐。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海参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海参养殖的基本知识,包括海参的生活习性、养殖环境、养殖方式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
一、海参的生活习性海参喜欢栖息在清澈、流动、无污染的海域,对水温、盐度、溶解氧等环境因子要求较高。
一般来说,海参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5-25℃,盐度在28-32‰之间,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
此外,海参还具有底栖性,喜欢生活在沙质或泥沙质的海底,不喜欢强烈的光照。
二、养殖环境的选择1.养殖池的选择:养殖池应建在离海岸较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
养殖池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般为长方形或圆形,深度在1.5-2米之间。
2.水质要求:养殖用水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水质清澈、无污染、富含天然饵料。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的稳定。
3.底质选择:底质以沙质或泥沙质为佳,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在养殖前,应对底质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有害生物和病原体。
三、养殖方式1.池塘养殖:池塘养殖是最常见的海参养殖方式。
在养殖池中投放海参苗种,通过人工投喂饵料、调节水质和底质等方式进行养殖。
池塘养殖的优点是投资少、见效快,但受天气、水质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2.网箱养殖:网箱养殖是将海参苗种投放在网箱中进行养殖。
网箱养殖的优点是便于管理、便于收获,且可以充分利用海域资源。
但网箱养殖的投资较大,且受风浪、海流等海洋环境的影响。
3.筏式养殖:筏式养殖是利用浮筏或沉筏将海参苗种悬挂在海中进行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减少占用陆地资源。
但筏式养殖对技术和管理要求较高,且受海流、潮汐等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大。
四、日常管理1.投喂管理:根据海参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性,合理搭配饵料种类和投喂量。
一般来说,海参喜欢摄食小型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如小型甲壳动物、浮游虾或者专门的配合饲料。
海参池塘网箱养殖方法池塘选址首先,选择合适的池塘来进行海参养殖是至关重要的。
池塘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地势低洼,便于积水。
池塘底部应有一定的泥沙,有利于海参的栖息和觅食。
- 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质清澈。
可通过引水或自然流入保证水源的供给。
- 池塘面积要适中,便于管理。
一般建议每亩面积种植2000-4000只海参。
池塘准备在池塘建设之前,需要对池塘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1. 清理池塘底部的杂草、杂物和死物质,确保底部清洁。
2. 处理杂质水质,可以通过排水、放水等方法,清除有害物质。
3. 施肥养殖底物:将无害的污泥或其他残留物和饲料底物撒在底部,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池塘布置在准备好的池塘中进行布置:1. 安装网箱:将预先准备好的网箱放入池塘中,每个网箱大小一般为1米长,0.5米宽,0.3米高。
网箱之间的间距应适中,方便管理。
2. 加装护栏:在池塘边缘加装护栏可以防止海参逃跑或被外界捕捞。
海参选种在池塘准备好之后,需要选择适合养殖的海参种类。
一般常见的海参有黄海参、红海参、光皮海参等。
建议选择具有生长快、抗病性强的海参种类。
处理苗种在选好合适的海参种类后,需要进行苗种处理。
1. 浸泡:将海参苗种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大。
2. 清洗:清洗苗种表面的污物和残留饲料。
3. 消毒:将苗种放入盐水中进行消毒处理,时间一般为2-3小时。
养殖管理1. 饲料投喂:定期投喂适量的饲料,饲料要营养全面,养殖时可选择海洋生物饲料、虾皮、蛏壳等。
2. 水质保持:定期检测和调节池塘的水质,保持适宜的温度、盐度和PH值。
3. 清理底部杂物: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污泥和残留物,保持水质清澈。
4. 防病防虫:定期检查海参的身体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害和寄生虫。
5. 防逃措施:加装护栏等防止海参逃跑或外界捕捞。
收获与销售根据海参的生长周期,一般养殖一个周期为12-18个月。
在收获时,需要对池塘进行排水作业,并进行海参筛选、清洗和干燥处理。
海参网箱苗的投喂管理
近年来海参网箱保苗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海参养殖产业中独占一席之地。
虽然海参圈养殖网箱苗已经历了4-5个年头,但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投喂管理体系,今天笔者就根据多年塘头走访经验,对网箱保苗投喂简单做一些总结。
01、投喂前管理
建议网箱在放苗之前10天以上安装到参圈中,一是新网箱浸泡后可除去塑胶味道,让海参更容易适应;二是让网片提前挂上生物饵料,生物饵料的多少直接影响网箱内的环境,从而影响放苗成活率,小苗状态以及生长速度等。
网箱放苗密度一般为1000- 2000只/箱,放苗规格在200-3000只/斤都有。
每个网箱一般长3米、宽1.5米、高0.8米,放苗前期网箱上面会覆盖遮阴网,等海参苗适应环境以后,为了方便管理再逐步拆除。
02、网箱饵料的简单介绍
传统的网箱饵料有大叶菜粉、海泥、配合料、海带粉等。
传统饵料因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投喂后海参苗生长速度较快,但同时污染速度也特别快,容易导致网箱不透水,养殖水质变差;另外,饵料易变质,会引起海参苗发生肠炎。
生态网箱饵料有“利苗多”、“利饵多”、“水产诱食酵母”等。
生态饵料因其特有的有益菌,能有效的利用网箱中自然生长的藻类、杂质,并促进海参苗肠道蠕动,增强海参体质。
同时,网箱环境受菌类净化,透水效果良好,保证了养殖水质。
03、养殖前期投喂
辽宁绥中地区参圈水质一般都比较清瘦,虽然提前放入网箱,但是一般情况下生物饵料还是满足不了小苗的营养需求,所以建议刚刚放苗的网箱每个投喂50-100g的“利饵多Ⅲ”,可以加上200g左右的海泥作为辅料,5天投喂一次。
04、养殖中后期投喂
养殖中后期随着网箱上面生物饵料的蓄积,此时投喂蛋白含量相对较低,乳酸菌、酵母菌含量较高的“利苗多”为宜。
“利苗多”可以很好的将网片上面的残饵粪便以及死亡的草和藻类转化成海参饵料。
用量为100g-200g/箱,每3-7天投喂一次。
05、投喂误区
多数养殖户朋友认为自己的网箱中的死藻、杂质不能让海参摄食,直接投喂大量高蛋白含量的大叶菜粉、海带粉等饵料,甚至有的人开始投喂配合料。
但是经过大量参圈网箱的观察和总结分析,投喂高蛋白含量的饵料后往往适得其反,并没有达到预期生长效果,反而将网片糊死,形成死水养殖,导致海参苗的损失。
在这里提醒大家,养殖后期网箱经过长时间在水中的自然挂料,一般不会有网箱缺料,而是要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建议辅助投喂蛋白含量适中,且能促进消化的“利苗多”,提高饵料利用率,净化网箱环境,从而达到促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