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活动教案小兔迷路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8.06 KB
- 文档页数:2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班安全教育《迷路的小兔》教案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迷路时的安全自我保护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安全问题的关注,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幼儿学会在迷路时如何寻求帮助。
2. 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如何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2. 教育幼儿如何避免发生迷路的情况。
教学准备:1. 小兔手偶一个。
2. 故事课件《迷路的小兔》。
3. 安全标志图片若干。
4. 事先了解附近的环境及安全设施。
二、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故事导入:教师讲述《迷路的小兔》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小兔为什么会迷路?它遇到问题后是怎么做的?我们应该学习小兔的哪些品质?(二)活动展开1.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迷路时的安全自我保护方法,如:不慌张,寻找熟悉的地方或人求助,记住家长的手机号码等。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迷路时的情景,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解决问题。
3. 教师讲解如何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如观察周围是否有可疑人员、是否是自己熟悉的地方等。
4. 教师讲解如何避免发生迷路的情况,如:提前了解要去的地方,告诉家人或朋友自己的行踪等。
(三)活动总结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所学的知识点,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提高安全意识。
三、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但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胆小、紧张的情绪,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四、课后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在课后与家人分享本次活动的内容,让家人了解幼儿所学的安全知识,共同提高安全意识。
教师可组织家长参与安全教育讲座,进一步强化家庭的安全教育。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活动,观察幼儿在迷路情境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鼓励积极、勇敢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小兔迷路了》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
旨在通过讲故事和互动游戏,教育孩子如何保障自身安全,以及学习走失时如何自救。
教学目标•了解如何在走失时保护自己•学习紧急情况下寻找和求救的方法•掌握过马路的注意事项•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学材料•《小兔迷路了》故事书•假装手机、哨子、信号灯和逃生车的道具•信封(内含救援信息的纸片)教学过程1、开学召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积极欢迎,让孩子们逐渐进入课堂状态。
2、讲故事用《小兔迷路了》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一个小兔子如何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困境,并成功地寻找到父母亲去回家的故事。
在故事中,向孩子们介绍了如何识别身边的标志物,如何向陌生人寻求帮助和如何通过找寻路标找到回家的路等知识点。
3、情境模拟互动游戏故事完成后,老师可以模拟一个情境,让孩子们体会想象成为小兔子的经历。
孩子们将自己分为小组,以游戏的方式模拟小兔子走失的情境,通过相互帮助、提醒等方式快速安全地找到回家的路。
同时,孩子们还需要捡起标志物、避开道路上的障碍物和保护自己免受危险的侵害等,以此提高孩子们在面对紧急状况时的自我保护和处理能力。
4、道具与游戏针对小兔迷路找寻父母的情境,学会如何利用现有的道具和环境,给孩子们准备了手机、哨子、信号灯和逃生车等一系列道具。
通过讲解这些道具的使用方法,让孩子们了解何时需要使用这些道具并正确使用,这样他们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就可以尽可能地快速、有效地求救和找到更安全的地方。
5、交通安全意识为了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安全相关的知识,我们今天还特别加入了交通安全的学习,教授孩子们正确的过马路的方法,以及在路上如何保护自己不遭遇危险。
6、反思在最后一部分中,让孩子们思考本次课程中的所学所感所想,并通过探讨、讲述、互动等多种方式来反思和总结本次课程。
同时,老师也可以记录孩子们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程方案,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结本次课程旨在通过讲故事和游戏的方式,以及引入相应的道具,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正确的自救和保护自己。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兔迷路了》教学背景本次安全教育活动是在幼儿园大班进行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向幼儿传授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本次安全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如下:1.了解在户外玩耍时的安全基本要求。
2.培养幼儿在户外自我保护的能力。
3.提高幼儿防范自身意外伤害的意识。
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1:听故事《小兔迷路了》1.故事情境描述:小兔出门去玩,不小心走迷了路,遇到了好心的小鸟和大狼,最后顺利回家。
2.故事主题:外出玩耍时注意安全,发生意外时要及时寻找帮助。
教学活动2:情境模拟1.教师安排四至五名小朋友模拟在户外玩耍,其中有一名小朋友扮演小兔,其他小朋友扮演小鸟或大狼。
2.其他小朋友必须围绕小兔进行保护,并在小兔走迷路时帮助其寻找回家的方法。
教学活动3:小组协作游戏1.小朋友们分成三至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兔”,其他小朋友扮演“小鸟”或“大狼”。
2.教师提供不同的场景和难度,小组需要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帮助“小兔”安全回家。
教学特点本次教育活动的教学特点如下:1.以情境教学为主,通过“小兔迷路了”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们在娱乐的游戏中学会自我保护。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际情境模拟的方式,教孩子们如何在户外玩耍时保证自身安全。
教学反思本次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好的体验和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教育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具体实践内容。
建议可以增加一些实际操作性强的活动,提高教育效果。
2.小组活动部分,组内角色并不平衡,有些小组主要由几个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扮演核心角色,其他孩子参与度较低。
建议更好地设定小组任务,并适当减小固定角色的限制提高灵活性。
3.教师在故事讲解过程中,故事语言表达不够生动,有些孩子容易失去兴趣,建议增加一些幽默有趣或情感表达较强的故事内容,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迷路的小兔》我设计这节安全教案《迷路的小兔》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大班的孩子们学会如何在户外活动中保护自己,不轻易相信陌生人,遇到问题要勇敢求助。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能够说出求救的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会拒绝陌生人,并能够寻求帮助。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兔贴纸、安全知识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四、活动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迷路的小兔》,引导幼儿讨论小兔为什么会迷路,以及小兔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2. 讲解:通过故事情节,教育幼儿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遇到问题要寻求帮助。
3. 实践:模拟情境,让幼儿扮演小兔,遇到陌生人时如何拒绝和求助。
4. 互动:分组讨论,让幼儿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安全知识卡片,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会拒绝陌生人,并能够寻求帮助。
2. 活动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六、课后反思:这节课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遇到问题要勇敢寻求帮助。
但在实践中,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对于拒绝陌生人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七、拓展延伸:1. 家长合作: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拒绝陌生人,并在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
2. 校园安全演练:定期组织校园安全演练,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参观警察局:组织孩子们参观警察局,了解警察的职责,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安全教案《迷路的小兔》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大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迷路的小兔》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迷路时的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学会迷路时的应对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的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迷路的小兔》。
2. 角色头饰。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迷路的小兔》,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问题1:故事里的小兔为什么迷路了?问题2:小兔在迷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问题3:小兔是如何解决困难的?2. 基本部分: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迷路时的应对方法,如:找警察、打电话给家人、向陌生人求助等。
2. 情境模拟:教师设置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拟迷路时的应对过程。
3. 创作环节:教师提供创作材料,引导幼儿画出或制作自己喜欢的安全标志,如:警察、电话、家庭地址等。
3. 延伸部分:1. 家园共育:教师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区角活动:教师将安全标志作品展示在区角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学习。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迷路时的应对方法,通过情境模拟和创作环节,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但在引导幼儿表达自己感受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变化,给予更多表达机会,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家园共育方面也要加强,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六、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回顾:《迷路的小兔》的故事情节。
2. 安全知识讲解:警察、电话、家庭地址等安全知识。
3. 情境模拟:迷路时的应对方法。
七、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故事《迷路的小兔》,引发幼儿兴趣。
2. 讨论法: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大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迷路的小兔》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走失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 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学会在迷路时如何寻求帮助。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在面对陌生人时保持警惕,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2. 教育幼儿在迷路时,如何找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救助。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迷路的小兔》。
2. 安全标志图片。
3. 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迷路的小兔》,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基本部分:a. 讨论:故事中小兔为什么会迷路?小兔在面对陌生人时做得对不对?b. 讲解:如何在迷路时寻求帮助,如何与陌生人交往。
c. 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实地演练,掌握自我保护方法。
3. 巩固部分:a. 游戏:安全标志认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安全知识的记忆。
b. 实践活动:设置模拟情境,让幼儿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进行应对。
让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教学评价: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参与程度以及实践活动中的应对能力,评价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安全演练,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社区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安全意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所学的安全知识。
2. 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确保幼儿的安全。
3. 针对不同性格的幼儿,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让每个幼儿都能真正理解并掌握安全知识。
八、教学内容:1. 故事《迷路的小兔》的续写,让幼儿想象小兔在得到帮助后,如何回到家。
2. 安全知识的拓展,如火灾逃生、地震自救等。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兔迷路了》一、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识别安全隐患及如何避免危险;2.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知道在出现危险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3.提升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团队训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安全知识。
二、教学内容1. 背景介绍小兔和小鸟在外面玩耍,小兔不听小鸟的话,自己跑出去了,一走就走迷了路,小鸟向其他动物求助一起去找小兔。
最后小兔终于被找到,大家一起把小兔安全地带回家。
2. 安全知识讲解1.如何识别道路交通隐患:交通工具的种类、交通规则等;2.如何防止疫情: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聚集等;3.如何避免火灾:不触碰电器、不乱丢垃圾等;4.如何避免溺水:不随意进入未知水域、不靠近水缘等。
3. 核心任务1.解救迷路的小兔;2.制定逃生计划;3.共同应对不同危险场景。
4. 活动设计本次活动将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团队训练,在教室内进行协作游戏,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2.第二阶段:户外安全研究,观察外面的交通、建筑、路况等安全隐患;3.第三阶段:模拟考验,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孩子们对于安全知识很感兴趣,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讲解中认真听讲并互相帮助,对于活动设计也非常配合和积极参与。
不过,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将安全知识化繁为简,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另外,在活动设计中,应该注重保护孩子们的人身安全,严格执行安全保障措施,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6.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学到如何识别安全隐患和避免危险,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合作意识,是一次非常完美的教学活动。
希望本次活动能够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保证自己的安全。
大班安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迷路的小兔》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走失时的安全常识,知道向成人求助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交流,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在迷路时如何向成人求助。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交流,提高安全意识。
2. 让幼儿掌握在迷路时寻求帮助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迷路的小兔》。
2. 安全常识卡片。
3. 教学反思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故事《迷路的小兔》,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感受到小兔在迷路时的慌张和无助。
2. 讨论:1. 引导幼儿讨论小兔在迷路时遇到了哪些问题,让幼儿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讨论在迷路时如何向成人求助,让幼儿掌握向成人求助的方法。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小兔,模拟迷路时向成人求助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4. 安全常识卡片学习:出示安全常识卡片,让幼儿学习在迷路时的安全知识,引导幼儿提高安全意识。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在本次活动中学到的安全知识,引导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交流,提高安全意识。
6. 教学反思:教师填写教学反思记录表,总结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内容,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安全知识角,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学习安全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本次活动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
2. 多次重复教学内容,让幼儿巩固所学安全知识。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迷路的小兔》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迷路的小兔》及教学反思《大班安全教案《迷路的小兔》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安全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安全教案《迷路的小兔》含反思!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内容,分析图片中的人物、情节、角色以及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创编出故事的结尾。
2、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和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3、知道要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体验得到帮助及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情感。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电脑软件活动过程:1、老师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分析图片中的人物、情节、角色以及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
“图中的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2、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小兔迷路后,心情会怎样?我们一起帮助他吧!这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呀”3、引导幼儿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鼓励幼儿创编出故事的多个结尾,体验得到帮助及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情感。
“小兔迷路了以后,能找到自己的家长吗?它是怎样找到的?请小朋友帮它想想方法。
”4、总结,知道以后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教学反思:通过该活动,我觉得孩子的收获是很大的,以下是孩子的声音:A、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和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B、先在原地等一会儿,不要慌张,也许爸爸妈妈就在不远处。
C、如果走失的地方在商场或公园,可以找到公园的广播室,告诉工作人员你和爸爸妈妈的姓名,联络电话等,让工作人员帮忙广播寻找自己的父母。
D、要乖乖地听工作人员的话,和他们一起等自己的父母来接你。
大班安全教案《迷路的小兔》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877字。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小兔迷路了》及教学反思大班安全教案《小兔迷路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和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观察画面内容,分析图片中的人物、情节、角色以及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创编出故事的结尾,知道要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体验得到帮助及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安全《小兔迷路了》含反思教案吧。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小兔迷路了教案(附教学
反思)
大班安全活动小兔迷路了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观察画面内容,分析图片中的人物、情节、角色以及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创编出故事的结尾,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和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小兔迷路了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内容,分析图片中的人物、情节、角色以及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创编出故事的结尾。
2、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和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3、知道要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体验得到帮助及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电脑软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分析图片中的人物、情节、角色以及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
图中的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小兔迷路后,心情会怎样?我们一起帮助他吧!这是一件多好的
事情呀
3、引导幼儿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鼓励幼儿创编出故事的多个结尾,体验得到帮助及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情感。
小兔迷路了以后,能找到自己的家长吗?它是怎样找到的?请小朋友帮它想想方法。
4、总结,知道以后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活动反思:
通过该活动,我觉得孩子的收获是很大的,以下是孩子的声音:
A、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和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B、先在原地等一会儿,不要慌张,也许爸爸妈妈就在不远处。
C、如果走失的地方在商场或公园,可以找到公园的广播室,告诉工作人员你和爸爸妈妈的姓名,联络电话等,让工作人员帮忙广播寻找自己的父母。
D、要乖乖地听工作人员的话,和他们一起等自己的父母来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