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的不良反应
- 格式:docx
- 大小:16.35 KB
- 文档页数:2
静滴甘露醇的注意事项静滴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工具,用于急性心血管疾病和颅脑损伤等病症的治疗。
在使用甘露醇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首先,使用静滴甘露醇前必须了解患者的病历和过敏史。
甘露醇是一种糖醇,对甘露醇过敏的患者是禁用的。
此外,对于存在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肺水肿等病症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甘露醇。
其次,在静滴甘露醇前应检查患者的适应症。
甘露醇一般用于急性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但并不适用于一般脑水肿、气胸、肺栓塞等情况。
使用前应确保患者满足适应症,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在静滴甘露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液注射速度。
鉴于甘露醇的渗透压较大,注射速度过快可能导致静脉曲张,甚至心血管系统的过负荷。
通常情况下,推荐的输液速度为120滴/分钟,具体速度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此外,还需要注意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
静滴甘露醇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过度利尿等。
因此,在使用甘露醇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并定期检测患者的尿量、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情况。
最后,在使用静滴甘露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的护理措施。
例如,在注射甘露醇之前,应正确选择和消毒注射点,并使用无菌注射器、针头进行操作,以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特别是静脉注射点,一旦发现红肿、疼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总之,静滴甘露醇在临床上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正确了解患者的病历和过敏史,确定适应症,控制注射速度,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护理措施,这些都是确保使用甘露醇的安全和高效性的关键。
同时,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以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静滴甘露醇不良反应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性的组织脱水剂,临床上应用广泛,那么你知道静滴甘露醇不良反应有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静滴甘露醇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静滴甘露醇不良反应1 甘露醇致肾损害甘露醇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中,肾损害最为常见。
甘露醇致肾损害与使用剂量呈正相关,随着用量的增加,甘露醇在体内积蓄,将出现少尿、无尿、血尿、肾功能受损,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一般认为甘露醇日剂量应<200g,年老及肾功能欠佳者日剂量应<150g 为宜,肾衰者甘露醇日剂量一般不得超过50g。
除与剂量相关外,甘露醇所致的肾损害尚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肾功能状况以及合并用药等因素有关。
如脑血管病患者在使用甘露醇治疗时,由于其高血压及全身动脉硬化的病理基础,本身已有潜在的肾功能损害,更易导致肾功能衰竭。
老年人肾脏萎缩,肾血管硬化,肾功能处于退行性变阶段,肾脏功能降低;小儿肾脏发育欠成熟,肾贮备能力较低,颅内高压时往往伴有神志不清,不能配合治疗,最易发展成肾功能衰竭。
2 甘露醇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体液失衡甘露醇注射速度过快,可产生一过性头痛、视力模糊、头晕等症状。
这与大脑脱水、颅压低有关,也可能是由于电解质紊乱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
造成体液失衡是由于甘露醇经肾小球过滤,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导致水和电解质经肾脏排出体外,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3 甘露醇致过敏反应甘露本身并无抗原性,但可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为抗原性物质,从而使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后致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疹、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甘露醇所致过敏反应可能与患者体质有关,一般用药量不大即可产生过敏反应。
如1例患者在静脉注射甘露醇时发生广泛性荨麻疹样风团疹,同时伴呼吸急促,双手颤抖等现象。
甘露醇也可导致严重过敏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致严重后果。
如有2例颅外伤患者在应用少量甘露醇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血压降低、意识不清等症状。
甘露醇也会发生过敏反应,你知道吗?甘露醇为低分子化合物,快速静滴后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水分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
此药物不良反应小,脱水效果好,常用量安全,是临床上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物之一。
但注射过快可出现暂时性头痛、眩晕、视力模糊。
肾功能不全者要慎用。
甘露醇过敏现象发生少,但偶也有发生,注射时必须引起注意。
患者在应用甘露醇时没有合用其他药物,出现口舌发麻、胸闷、心悸、脉搏快而弱、全身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此变态反应确属甘露醇引起。
输注甘露醇出现过敏反应的症状(案例)病例1:甘露醇输注20分钟后出现,患者主诉胸闷、耳鸣、全身皮肤瘙痒、继而出现颈部、胸前区多处皮疹。
病例2:输入甘露醇10ML 后患者颈部出现针尖大小的皮疹继而蔓延全身,患者主诉剧痒,继而皮疹迅速扩大融合成红色风团,并伴有头晕、心悸、脉搏快而弱、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考虑过敏性休克。
甘露醇的致敏原理及急救措施致敏原理:甘露醇作为小分子抗原物质,与体内组胺、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IgE 抗体分子结合,使之释放活性介质、组胺、5 一羟色胺、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等,导致I 型变态反应发生。
急救措施:立即停止输注甘露醇,遵医嘱给予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注射液、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抗休克及抗过敏等药物的治疗,必要时留取输液器及剩余液体做细菌培养,查看有无病原体。
输注甘露醇注意事项1. 甘露醇过敏现象发生少,但偶也有发生,注射时需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反应。
2. 使用前检查瓶口有无松动,肉眼观察有无浑浊及结晶,并查看有效期。
3. 认真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特别是对青霉素和其它药品过敏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加强巡视。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5. 滴注时观察输液速度及有无液体渗出,以免发生局部缺血坏死、6. 若患者出现口舌发麻、胸闷、心悸、脉搏快而弱、全身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液,维持静脉通道利于病人抢救用药。
滴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滴注甘露醇是一种药物治疗方法,常用于临床上解决体液不足、急性颅脑损伤、眼压升高等问题。
甘露醇具有渗透性,可在体内增加血浆渗透压,促进体液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从而增加尿液量和有效循环血量,并减轻脑水肿。
然而,在滴注甘露醇之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了解和遵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首先,滴注甘露醇前应了解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是否有心血管系统疾病、肾功能损害风险、颅内压增高或任何对甘露醇过敏等情况。
如果患者有上述情况,应特别注意使用甘露醇的剂量以及滴注速度,并在必要时进行监测和调整。
其次,滴注甘露醇时要注意剂量和滴注速度的控制。
一般来说,甘露醇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具体的疾病情况进行调整,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滴注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血液渗透性增加过快,引发副作用,如全身水肿、电解质紊乱等。
因此,在滴注过程中应逐渐增加滴速,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监测相关指标,如心率、血压、尿量等。
此外,滴注甘露醇时要监测和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甘露醇具有利尿作用,可增加尿液排出,因此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并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此外,滴注甘露醇还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
因此,在滴注甘露醇过程中,应经常检测电解质水平,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治疗。
在滴注甘露醇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
甘露醇的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因此如果患者有肾功能损害,可能会影响甘露醇的排出,增加药物的积聚和毒性。
在滴注甘露醇前,应首先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并根据结果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甘露醇以及合理的剂量。
此外,滴注甘露醇也可以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
在滴注过程中,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反应,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终止使用甘露醇,并寻求医生的协助。
总之,滴注甘露醇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上所述的注意事项。
甘露醇注射液的副作用及血管防护甘露醇是从褐藻细胞中提制的一种脱水剂,在医疗中可以起到利尿、组织脱水等作用。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等各种水肿病症。
由于甘露醇的高渗性和微粒成分,快速静滴时局部浓度较高,可造成血管壁细胞脱水、变性,从而影响细胞功能,导致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痛等症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造成输液困难。
一、甘露醇的药用机理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很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
用20%的甘露醇溶液注入静脉后,由于它在体内很少被分解,造成一时性的血液渗透压提高,以使组织中的水分进入血液,从而使组织脱水,减轻组织的水肿。
二、甘露醇的副作用1、心脏的影响要甘露醇发挥利尿作用,必须浓度高、速度快,而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容易造成水分和电解质发生紊乱,还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导致心脏负荷加大,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心律失常等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因此,用药前应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若病情需要,应慎用,并且用量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重点放在心率、血压的变化,尽早预见甘露醇对心脏的损害,加强预见性治疗。
2、肾脏的影响长期、大剂量的使用甘露醇可引起渗透性肾病,临床上出现少尿、血尿、蛋白尿及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等肾脏损害,甚至发生急性肾衰。
其病情发展迅速,而且在整个病情进展过程中可随时发生各种并发症,如不能尽早发现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将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故在使用甘露醇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尿量及颜色,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检查血生化、肾功能、血气分析及尿常规,以便及时发现。
肾损害一经发现,应立即停药。
3、静脉的影响甘露醇可使静脉收缩、变硬,导致静脉周围组织损害,引起无菌性静脉炎。
4、颅内压的影响反复大量应用甘露醇,脱水速度快,可造成与颅内压增高相似的低颅压综合征,出现头痛、呕吐、躁动、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甘露醇注射液的注意事项
一、适应症和用途范围
甘露醇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高颅压和急性肾衰竭等疾病。
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按照医嘱的用药剂量和频率进行注射。
二、药物不良反应
1.### 嘌呤代谢紊乱可能出现尿酸升高的情况,诱发痛风,患者需密切监测尿酸水平。
2.### 血容量增加过度使用甘露醇可能导致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出现心衰、心律失常等症状。
3.### 酸碱平衡紊乱使用甘露醇可能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酸碱平衡失调,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
三、禁忌症
1.### 脱水患者对于脱水患者,使用甘露醇可能加重脱水情况,禁止使用。
2.### 显著高渗状态对于有显著高渗状态的患者,如严重高渗性脱水、昏迷、肾功能衰竭等,不宜使用甘露醇。
四、注意事项
1.### 浓度和速度在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使用速度进行注射,避免过量使用或快速推注,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2.### 监测尿液情况患者在使用甘露醇期间应密切监测尿量和尿比重等情况,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3.### 注意肾功能患者有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使用甘露醇需谨慎,避免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4.### 避免过敏对甘露醇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相应处理。
5.### 耐药性问题长期大剂量使用甘露醇可能导致耐药性,应适时调整用药方案。
五、存储方式
甘露醇注射液应存储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请注意避免儿童接触。
以上为甘露醇注射液的注意事项,使用前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就医。
甘露醇的药理机制、特点及其副作用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163是尿素的三倍,PH值为5-7;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定;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此外,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作用广泛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防止半暗区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故近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4-6小时;常用剂量为克/kg •次成人一次用量;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钾,诱发或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及过敏反应外还具有下列并发症:⑴使脑水肿加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有赖于BBB Blood Brain Barrier,血脑屏障的完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脑组织内的水分,而对病损的脑组织不仅没有脱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对于脑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区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甘露醇分子易由血管内进入缺血区细胞间隙,同时由于甘露醇不能够被代谢,过多的积聚导致逆向渗透,从而使缺血区水肿加重;临床动物试验也证实5次以前有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作用;5-7次后水肿反而加重;⑵颅内压反跳明显:当血液内的甘露醇经肾脏迅速排出后血液渗透压明显降低从而使水分从血液内向脑组织内移动颅内压重新升高;⑶颅内再出血加重:以往的观点认为脑内出血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大约为30-40分钟,随着血凝块的出现而停止;但随着影象学的不断发展和CT、MRI应用于临床后发现,大约有38%的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尤其是在6小时内继续扩大其扩大范围是约为33%;除了与机体本身的因素外,主要与不恰当的使用甘露醇有关;甘露醇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①甘露醇使血肿外的脑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加大,脑组织支撑力下降,从而使早期血肿扩大;②另一方面由于甘露醇将脑组织液迅速吸收入血液内发生短时的高血容量,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活动性脑出血;其脱水剂的应用原则是: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并密切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药;2有意识障碍者,提示病灶范围较大,中线结构已受影响,可给予20%甘露醇125毫升,静脉滴注,q4-6h,并观察病情和意识障碍的动态改变,注意用药后症状是否缓解,以便调整用量和用药间隔时间;3若病人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和肌张力逐渐降低,出现对侧锥体束征或去大脑强直样反应时,为病灶扩大或中线结构移位加重的征象;除应给予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进行积极的脱水治疗外,并应加用速尿40mg,并可短期内加用地塞米松10~2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2次,以上两药可同时或交替应用;4临床症状较轻,病人神志清楚,无剧烈头痛、呕吐,眼底检查未见视乳头水肿者,尤其是腔隙性脑梗死或小灶脑梗死可暂不用脱水剂;5脱水剂一般应用5~7天;但若合并肺部感染或频繁癫痫发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水肿加重,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可适当延长;应用脱水剂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是否已达到了脱水的目的,又要预防过度脱水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如血容量不足,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损害等;总结:1、用药时机:不推荐甘露醇用作预防脑水肿;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发现血肿明显扩大的患者比例较高;血肿的扩大至少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凝血功能、出血部位以及血肿形态等因素有关;而一旦怀疑有活动性出血,甘露醇的使用应十分谨慎;因为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导致临床症状恶化;有人建议脑出血患者首次CT检查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4~48小时后复查CT;若病情及血肿大小均稳定,则可使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药物,以帮助减轻脑组织水肿;目前,对甘露醇的使用时机还没有统一的观点,还有待于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我们认为对脑出血患者甘露醇的应用时机,应考虑患者病情及血肿的大小及部位等,注意个体化;对于脑出血:这个时间窗应是指从血管破裂出血开始到形成凝血栓子不再出血为止;在这段时间内应用甘露醇是危险的;因为高渗的甘露醇会逸漏至血肿内,血肿内渗透压随之增高,加剧血肿扩大,对脑细胞损害加重,并有可能酿成恶果;一般6h后使用,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只要有活动性颅内出血,甘露醇应用就是禁忌;2、滴速问题: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疗效会越好;然而要注意患者的基础疾病;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滴速过快可能导致致命疾病的发生;短暂的血容量升高可能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过多的利尿可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可引起血粘稠度增高,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梗塞;过快的滴速可能对肾功能有损伤作用;一般要求在20min内滴完;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3、用量问题:甘露醇作为降颅压药应用于临床由来已久,但对其用药剂量尚有争论,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①使用甘露醇主张大剂量kg;Wise等曾认为大剂量kg为有效剂量,有效时间为4~6小时;通过动物实验监测颅内压发现甘露醇降颅内压最佳剂量亦为kg,但有效时间90~120分钟;他们认为对重症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如需要迅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时,甘露醇剂量以kg为宜,用药时间应在120分钟内重复给药;但也有人认为,甘露醇的剂量最大只能达每6小时1g/kg,没有必要再加大剂量或缩短用药间隔,超过此剂量不能增加脱水作用,而只能增加副作用;②有人主张使用小剂量甘露醇~kg;认为小剂量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且可避免严重脱水、渗透失衡以及在大剂量时发生甘露醇外渗;临床观察均发现采用kg的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与大剂量相仿,且无毒副作用发生;采用首剂甘露醇kg,以后每2小时给kg或直到血浆渗透压超过310mOsm/L,这种有规律和频繁使用甘露醇,颅内压变化较平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肾功能的损害,大剂量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小剂量甘露醇扩容、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且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作用与大剂量相似,因此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安全有效的;用量小脱水降颅压作用就小,用量大、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应增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认真对待;小灶出血,可用20%的甘露醇125~150ml较快速静滴,每日2次或q8h;比较大的出血灶或严重的缺血性脑水肿可用到125-250ml q4-8h,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倾向的要慎用;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用速尿或/和白蛋白;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肾疾病应优选速尿;一部分动物试验证明125ml与250ml其脱水作用无明显差异,但也有试验表明剂量大者脱水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有量效关系;最佳能够使病人血浆渗透压300-320mOsm/L之间;4、使用多长时间:一般7±3天,个别严重者14±3天;5、甘露醇的反跳机理及防范措施:甘露醇的半衰期为±h,分布容积Vd为,药物动力学特性表现在体内消除快,分布不很广泛;蔡明虹等11研究表明,脑脊液中甘露醇的排出比血清中甘露醇的排出慢,甘露醇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并在脑脊液中滞留,当血中甘露醇浓度降低时,脑脊液中甘露醇仍保持较高浓度,形成新的渗透梯度,从而引起脑压反跳,反跳时间多在给药后1小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剂量组760mg/kg用药1~小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反跳现象,测脑脊液中甘露醇浓度±mmol/L;而低剂量组400mg/kg无反跳现象,脑脊液中甘露醇浓度较低为±mmol/L,且脑压下降百分率优于高剂量组;颅内高压患者静注甘露醇降脑压时,剂量以400mg/kg,输入速率不要超过50mg/kg▪min为宜,这样既可达到最佳降压效果,又可防止脑压反跳;。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渗透性利尿剂,常用于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水肿、肺水肿、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一、适应症:1.急性脑水肿:甘露醇可通过渗透作用降低脑内液体含量,减轻脑组织的水肿,从而减轻颅内压力。
2.肺水肿:甘露醇可通过渗透作用减少肺血管内液体,改善肺泡间负压,从而帮助患者排出多余的肺水肿液。
3.肾功能不全:甘露醇可通过增加肾小管腔内的溶质渗透压,增加尿液排出量,减轻肾小管和间质的水肿。
二、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剂量选择:- 急性脑水肿:初始剂量为0.25-1g/kg,静脉缓慢注射,可重复应用。
- 肺水肿:剂量为0.5-1g/kg,静脉缓慢注射,可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病情调整剂量。
- 肾功能不全:剂量为0.25-0.5g/kg,静脉缓慢注射,可重复应用。
2.注意事项:-使用前应谨慎评估患者的血容量状态和心脏功能,如果存在血容量不足或心脏负荷过重的情况,应慎用甘露醇。
-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尿量等,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对于存在肝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低钠血症、高渗透压症等情况的患者,慎用甘露醇或需要减少剂量。
-甘露醇溶液不稳定,需密闭保存,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三、药物相互作用:1.甘露醇与一些药物会产生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药效改变。
临床应注意以下情况:-与镁剂同时使用可能增加甘露醇的利尿效果,需谨慎调整剂量。
-与肾上腺素类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风险,需谨慎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压。
-静脉注射甘露醇时,不宜与碳酸氢盐类药物合用,以免发生沉淀。
四、不良反应:1.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口干、尿频、电解质紊乱等。
大剂量使用时,还可出现心律失常、高渗透压状态等严重不良反应。
2.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尿量、血压、电解质水平等指标,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总结起来,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渗透作用改善水肿情况。
甘露醇的不良反应
有些人对甘露醇并不会陌生,对甘露醇有一定的了解,那知道甘露醇的不良反应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甘露醇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甘露醇的不良反应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
①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②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寒战、发热。
(3)排尿困难。
(4)血栓性静脉炎。
(5)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6)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7)头晕、视力模糊。
(8)高渗引起口渴。
(9)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
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
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
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
甘露醇的禁忌症
①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②严重失水者;
③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④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
甘露醇的注意事项
(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
(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
(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
(5)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6)下列情况慎用: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
(7)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发生。
(8)随访检查:①血压;②肾功能;③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④尿量。
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
适当控制用量。
甘露醇能透过胎盘屏障,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