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ppt
- 格式:ppt
- 大小:3.75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由于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组织的损伤,造成慢性腰痛,出现以第三腰椎横突处明显压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亦称第三腰椎横突滑囊炎或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
因其可影响邻近的神经纤维,故常伴有下肢疼痛。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者常见。
:释义·腰椎横突位于腰椎两侧,无骨性组织保护,其中第三腰椎横突最长,上有腰大肌、腰方肌起点,并附有腹横肌、背阔肌的深部筋膜。
当腰腹部肌肉强力收缩时,该处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因此,第三腰椎横突上附着的肌肉容易发生牵拉损伤,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肿胀、充血、液体渗出等病理变化,继而发生滑膜、纤维组织、纤维软骨等的增生,临近腰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受到刺激,日久神经纤维可发生变性,产生腰部和臀部痛,引起腰骶肌痉挛。
急性扭伤时可使第三腰椎周围的肌肉筋膜被撕裂,出现损伤性炎症。
若治疗不当可引起横突周围瘢痕粘连、筋膜增厚、肌腱挛缩等病理变化,并产生相应的症状。
风寒湿邪侵袭,由于一侧腰背肌紧张或痉挛,可引起对侧或同侧肌肉在牵拉的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影响下损伤。
中医学认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肾虚腰府失养所引起的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中医将其归为“腰痛”的范畴。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病史腰部长期劳损或者腰部单一姿势时间过长。
释义·腰部长期劳损或腰部单一姿势时间过长可引起腰背筋膜或肌肉紧张,使同侧或对侧横突尖处的软组织撕裂而受损伤,并出现渗出、出血、水肿,反复劳损积累可引起横突周围软组织粘连、肌筋膜增厚、肌肉挛缩等病理变化,使穿过其中的神经血管受到炎性刺激和机械性挤压而产生疼痛刺激症状。
3.1.2 症状体征以腰部慢性、间歇性酸胀、疼痛乏力为主症。
酸痛部位广泛,但不能指出具体的疼痛点,腰部容易疲劳。
单一姿势难以持久维持,劳动后腰部症状明显加重。
查体:慢性期无明显体征;急性发作时,腰部肌张力增高,运动功能受限,第三腰椎横突的顶端有压痛,呈结节状或条索感;下肢腱反射对称,皮肤知觉、肌力、直腿抬高试验均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