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模型的双边贸易流量计量研究_对包含中国数据样本的适用性检验
- 格式:pdf
- 大小:164.58 KB
- 文档页数:6
【摘要】本文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对中国与RCEP 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中国与RCEP 伙伴国之间总体贸易效率较低,贸易潜力巨大,国别之间差异显著:与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的贸易效率较高,与缅甸、越南、柬埔寨的贸易效率较低。
关税壁垒、班轮运输、政府支出、自贸协定的签订及其深度分别对贸易效率存在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影响。
推动自贸协定的深度应当是下一步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RCEP;中国;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贸易效率;贸易潜力一、引言及文献综述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中、日、澳等10个成员国范围内率先生效。
不少学者针对RCEP 成员国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进行探究,所用方法多为引力模型和随机前沿模型。
周曙东和郑健(2018)、王俊和王青松(2021)认为中国与RCEP 成员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效率较低,但是贸易潜力巨大。
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的情况在不同产业间有所区别。
数字产品出口方面,中国与RCEP 伙伴国出口效率较低但是潜力较大,且不同出口国之间存在异质性,发达国家的出口效率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李丹和武杰,2022);农产品市场上,中国与RCEP 成员国之间普遍存在着贸易效率和贸易额不对等的问题(陈雨生和王艳梅,2021),农产品贸易存在巨大潜力,但是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贸易效率有针对性地投入以实现出口市场拓展的效率最大化(李明等,2021)。
反观当下,反全球化浪潮正不断兴起,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骤增,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深水期。
习总书记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作为当前中国加入的最大规模的贸易协定,RCEP 恰能为开放型经济建设提供重要抓手,因此,明晰中国与RCEP 各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确定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将有助于中国充分利用RCEP 带来的广阔市场。
二、中国与RCEP 伙伴国的经济基础1.互补性分析出口相似度指数衡量两国在世界市场或第三方市场出口的相似性。
基于新型引力模型的国际贸易量实证研究分析赖雨盟【摘要】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人均GDP等新变量,来构建新型引力模型,同时使用中、美、日、韩、德五国相关数据对新型引力模型进行计量回归分析.通过资料查阅、数据选取、模型构建以及结果分析等相关研究,对引力模型有了比较新颖的认识,探寻出了影响双边贸易量的其他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对外经贸》【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新型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量【作者】赖雨盟【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上海201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40.2一、前言Tinbergen和Poyhonen是最早将传统引力模型应用于研究国际贸易量的两位学者。
在此之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用引力模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不断丰富了引力模型的理论内涵。
我们已知,传统的引力模型表示为:相应的回归方程为:ln(Fij)=β0+β1ln(Mi)+β2ln(Mj)-β3ln(Dij)+εij。
Fij表示ij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G表示一个常数,Mi表示i国的经济规模,以i国GDP表示,Mj表示j国的经济规模,以j国GDP表示。
而Dij表示ij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ηij表示误差项,β0、β1、β2和β3表示相关系数。
本文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均GDP等其他变量,构建了新型引力模型,并通过计量分析进行验证,探寻影响国际贸易量的其他关键因素,具体的新型引力模型将在下文讲述。
二、相关文献综述引力模型作为国际贸易学中重要的模型,关于它的相关研究众多,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诸艺璇,刘艺璇,秦梦鸽(2019)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利用FAO等数据库的数据,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
[1]钱进(2019)利用扩展引力模型,对中国为“轮轴”的亚太自贸区贸易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其认为,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并主导亚太自贸区的建设,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贸易环境,促进双边贸易增长。
基于引力模型重新推导的双边国际贸易检验作者:李翔飞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12期摘要:国际双边贸易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本文详细的论述了基于引力模型重新推导的双边国际贸易检验。
关键词:引力模型;非对称性;对称性;流量贸易模型引力模型是研宄国际贸易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它可根据研宄者的需要设定一定的条件,在所设定的模型条件下对贸易和很多别的经济活动,利用现实数据进行验证和预测。
因此,引力模型作为分析双边贸易量的重要工具已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引力模型简介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又称重力模型。
它是应用两区间出行数与出发区的出行发生量和到达区的出次吸引量各成正比,与两区间的行程时间(或费用、距离等)成反比的关系建立的未来交通分布预测模型。
引力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基本形式保持不变,只要对参数和分量的定义作出适当的改变,就可将引力模型应用于不同的问题。
同时,引力模型是应用广泛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它是用来分析和预测空间相互作用形式的数学方程,已被不断拓展,运用于许多研究领域,如研究空间布局、贸易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成果。
二、计量分析1、样本选择。
本文使用两个样本,一个是非对称样本,即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四大经济体与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墨西哥、智利、秘鲁、伊朗、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尼日利亚、马来西亚、科威特、卡塔尔、埃及、阿尔及利亚共26个国家之间每对主体之间的双边贸易。
另一个是对称样本,即OECD发达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法国、韩国这四个国家与英国、日本、荷兰、加拿大、德国、新西兰、意大利、瑞典、挪威、西班牙、葡萄牙共11个国家之间每对主体之间的双边贸易。
2、非对称样本的模型估计。
对面板数据常用的估计方法是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
无论是固定效应回归还是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均假设对被解释变量而言不同个体拥有的可观测解释变量是相同的;但对许多问题,不同的个体影响同一被解释变量的重要解释变量未必相同。
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极值边界分析王立平;韩笑【摘要】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一直非常显著,因此对贸易出口量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依据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极值边界分析方法(Extreme Bounds Analysis , EBA ),采用2003~2012年省际区域面板数据,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各省外商直接投资、进口额、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最终消费是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稳健性(Robest )”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 Exportation is one of the three engines which drive the national economy . Since China’ s export trad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economic , an intensive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trade export volume is essential .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 this article extends the trade “gravity model” by using the extreme bounds analysis (EBA ) .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2003~2012 provincial paneldata , to make the empirical test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rade export volume in China . Th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at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f each province ,value of import ,value of grossoutput ,fixed-asset investment (FAI) ,tax rev-enue , and final consumption ar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obustness” of trade export volume in China .In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 relevant policy proposals have been mad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8页(P73-80)【关键词】贸易出口量;引力模型;极值边界分析模型;“稳健性” 检验【作者】王立平;韩笑【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230601;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52.62引言对外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World Economic Research 世界经济探索, 2017, 6(1), 1-13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7 in Hans. /journal/wer https:///10.12677/wer.2017.61001文章引用: 黄满盈. 引力模型在服务贸易流量研究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述评与展望[J]. 世界经济探索, 2017, 6(1):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Application of Gravity Model in Service Trade Flows ResearchManying HuangSchool of Management,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Received: Mar. 3rd , 2017; accepted: Mar. 19th , 2017; published: Mar. 22nd , 2017Abstract Improving China’s service export market struc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In this field of study, gravity model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prospect. Based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gravity model, the correction and expansion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of gravity model, the improvement of estimation method of gravity model, the specific factors of impact on trade in services and so on,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so as to master the latest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later research. KeywordsGravity Model, Trade in Services, Literature Review引力模型在服务贸易流量研究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述评与展望黄满盈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收稿日期:2017年3月3日;录用日期:2017年3月19日;发布日期: 2017年3月22日摘 要改善中国服务出口的地区市场结构对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引力模型在该领域的研黄满盈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前景。
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双边贸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往来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本文旨在基于贸易引力模型,深入分析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及贸易潜力,以期为进一步深化双方贸易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介绍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现状,包括双边贸易额、主要贸易品种、贸易结构等。
随后,将重点介绍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双边贸易流量分析中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适用于中国与东盟十国农产品贸易的引力模型,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将通过引力模型估计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流量,并探讨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
本文还将基于引力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潜力,评估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本文将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中国与东盟十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中国与东盟十国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及潜力逐渐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特点。
例如,一些学者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贸易规模、结构和主要商品种类。
这些研究揭示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开始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来分析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
贸易引力模型起源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后被经济学家用于解释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