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分辨技术的任意控制顶点曲面光顺
- 格式:pdf
- 大小:700.71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次1.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图形设备和系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发布的图形标准;人机交互接口技术;基本图形实体、自由曲线和自由曲面的生成算法;图形变换和裁剪;曲面和实体造型算法;颜色、光照模型及真实感图形显示技术与算法等内容。
结合讲课的内容需要经过一定量的编程实践才能掌握,加深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处理图形的全过程,并能利用综合图形环境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2.试阐述图形、图像的本质要素。
图像可以看作是由许许多多个点组成的,这是计算机表示图像的基本思想。
即在计算机中,通过取样把图像进行分割,分成一个个的点,并给每一个点赋予一个颜色值。
在图像处理中,我们把这些点称为像素。
因此,数字图像是离散的。
计算机图形又称矢量图形,是由数学方法描述的。
无论放大到多大,其输出质量都非常好。
我们可对矢量图形进行位置、尺寸、形状、颜色的改变,图形仍能保持清晰、平滑,丝毫不会影响其最终的印刷质量。
3.计算机图形学的相关学科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与计算机图形学密切相关学科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
它们研究的都是与图形图象处理有关的数据模型、图象再现的内容,它们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4.什么是像素点?1、计算机图形的种类从本质上讲,主要有两种计算机图形:一种为位图图像,即是把图像分割成若干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称为一个像素点,由这些像素点排列组成的栅格,.被称为“光栅”,计算机通过表示这些像素点的位置、颜色、亮度等信息,从而表示出整幅图像。
2、数字图像将图像分割成非常细小的点,称为像素点,像素点的值表示该点图像的亮度.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利用光合(A)与蒸腾(E)之比获得的水分利用效率(WUE=AE),通常称为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与δ13C不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像素点是显示器显示画面的最小发光单位,由红、绿、蓝三个像素单元组成,在彩色显像管中,电子枪通常有三支排列成三角形的单色电子枪组成,称为△(delta)配置,而显示器的荧光层也采用三位一体的荧光体,即含有红色、绿色、蓝色荧光体,它们的排列方式和电子枪的排列方式相同,这三种基色通过不同的亮度组合即可产生各种颜色。
基于线性假设的多分辨光顺精度控制
纪小刚;薛杰;杨艳;何雪明
【期刊名称】《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35)11
【摘要】在二进小波光顺算法和任意分辨率小波光顺算法研究及软件编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多分辨光顺过程中的精度控制问题.该方法对给定的任意光顺精度,通过线性假设预估控制精度对应的小波尺度,并通过迭代消除线性假设带来的误差,从而能够确保在满足光顺精度的前提下,用最少的控制顶点确定光顺曲线,并获得最好的光顺效果.整个光顺过程不存在插值与逼近等近似算法,光顺后的曲线仍然能够进行精确重构,符合小波分析的思想和精髓.
【总页数】7页(P1128-1134)
【关键词】逆向工程;多分辨分析;光顺;小波;计算机图形学
【作者】纪小刚;薛杰;杨艳;何雪明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先进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72
【相关文献】
1.基于假设检验数据融合的控制回路非线性检测 [J], 龚琨;张琳;彭月玺;钟丹;谢磊;顾涤枫;陈小强
2.基于实测控制点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正射纠正精度分析 [J], 吴海平; 郝继坤
3.基于线性预测模型的虚拟干涉仪高分辨高精度测向方法 [J], 安玉元;贾朝文;胡留春;张学帅;刘翔;鄢勃;李燕平
4.基于非线性轴位控制的单轴机床弹性摩擦精度控制研究 [J], 李锐;孟亮
5.扫频非线性对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测距精度和距离分辨力的影响 [J], 陈祝明;丁义元;向敬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曲面质量检查标准—A/B/C三级曲面检查和定量分析标准前言为了使公司在汽车曲面光顺技术规范化,做出本曲面光顺标准.内容:本标准对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要求:1)A,B,C三级曲面的划分;2)曲面光顺的评价;3)曲面光顺的精度;目录1 综述 (1)2 数模精度误差可交付标 (6)3 曲面质量..........................................。
...。
. (8)4 曲面连续均匀过渡与质量 (13)5 需符合工程制造标准的要求 (19)6 模具拔模的工程制造需符合的要求 (24)7 A/B/C级曲面的定量化评价和检测标准………….。
261 综述1.1 A级曲面阐述A级曲面:对于高可见区零件(汽车全部外表面(槽孔少可见区小面可以为B级面)及仪表板上及前表面,门内饰板上部等),曲面的质量要达到大的特征面及90%的高反光面,特征面在分块线(分缝线)处在高可见区要2阶曲率及2阶曲率以上曲率连续,少可见区或不特别重要的零件分块线(缝隙处)区可小区域1阶曲率连续(如果是造型因素不连续也可以例外)。
B级曲面: 少可见区域的曲面或达不到A级要求的较好曲面,称为B级曲面,如门框面及、仪表板下表面、顶棚、门内饰板下半部面等都属于B级面中的较好的面的95%部分。
B面中95%大面和明显区域特征面间拼接处位置偏差小于0。
01mm,角度偏差小于0.1度,且要1阶连续或1阶以上曲率连续。
且必须为单片面(v和u 方向控制点不超过六个,过渡区域不超过八个)。
C级曲面:极少可见区域或不可见区域的曲面,称为C级曲面. 曲面的质量要达到如下所述的1阶连续或1阶以上连续,局部极少可见区或不可见区域要达到0阶连续或0阶以上连续。
所有种类曲面,都要满足如下一些要求:设计部门从美学角度通过的造型形状面数模要符合所有已知的结构工程、制造工程和人机工程标准及人类能力因素(Human Factors Criteria),以及保持造型特征或属性不可变的性质,并保证不可丢失特征或加特征.并且要满足所有的模具制造工程和工装夹具的要求。
计算机图形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一 填空题(15分)1、 投影可以分为 投影和 投影。
__________投影视觉效果更有真实感,而且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精确的尺寸和形状;2、确定图形中哪些部分落在显示区之内,哪些落在显示区之外,以便只显示落在显示区内的那部分图形。
这个选择过程称为_______。
3、基本几何变换是指________ 、 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三种变换。
4、 在多面体的隐藏线消除中,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为了减少求交的工作量,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5、 几何建模技术中描述的物体信息一般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6、 在Z 缓冲器消隐算法中Z 缓冲器每个单元存储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7、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
用于减少或消除这种失真现象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
二 简答题(20分)1、 什么是计算机图形学?举出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4个应用领域(5分)2、 以纹理映射的方式实现物体表面细节的绘制,涉及三个空间和两种映射分别是什么(5分)3、 多边形扫描转换的扫描线算法中,活性边表结点的数据结构保存哪些信息。
(4分)4、 XOY 平面上特征多边形顶点P 1(0,0),P 2(1,1),P 3(2,-1),P 4(3,0)确定一条三次Bezier曲线P(t),]1,0[ t 。
用递推(de Casteljau)算法求解P(1/2)。
(6分)三(8分)1、在真实感绘制技术中,简单光照模型的反射光由哪几部分组成?2、对于用多边形表示的物体,在光照计算时需要进行明暗处理,为什么?3、采用Gouraud 明暗处理模型计算如图所示点P 的颜色值。
四(10分)如图所示,采用Cohen-Sutherland 算法对线段进行裁剪时,1、线段端点P点和Q点的编码各是多少2、此时是否需要与窗口的边界进行求交运算,为什么(利用编码解释)?3、如需要,可以与窗口的哪些边界求交,为什么(利用编码解释)?五(15分)采用Bresenham算法转换直线段,起点x0(2,1)、终点x1(12,5)。
计算Laplace网格变形的三维模型配准杨军;张瑶【摘要】针对非刚性变形的模型间的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骨架子空间变形技术和Laplace网格变形的配准方法.对源模型和目标模型执行迭代最近点算法使两模型姿态相同的部分对齐;采用骨架子空间变形技术计算La-place网格变形所需要的控制点;通过执行Laplace网格变形对源模型进行非刚性变形并使其与目标模型完全对齐,实现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实现较大尺度变形的模型间的配准,不仅适用于两个姿态不同的完整模型,也适用于姿态不同的整体与部分模型间的配准.【期刊名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9)010【总页数】7页(P1702-1708)【关键词】模型配准;ICP算法;Laplace-Beltrami算子;骨架子空间变形;Laplace网格变形;非刚性;完整模型;部分模型【作者】杨军;张瑶【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4配准技术是当今数字化检测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实现零件检测、模型评估、误差分析以及数据拼合等的前提条件,最早出现于医疗诊断和图像处理领域[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逆向工程[2]、虚拟现实[3]、机器人[4]和柔性装配[5]等领域。
配准技术已成为三维模型空间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模型配准分为刚性配准和非刚性配准。
刚性配准是计算三维空间下的刚性变换(如旋转和平移),可以看成两个输入对象在三维刚性变换作用下的匹配问题。
刚性配准需要求解的参数简单,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计算,可用于零件的检验。
而非刚性配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每个模型局部的姿态变化,是一种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匹配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如何准确区分开模型间姿态相同和不同的部分,以确保不对相同部分进行变换,对不相同的部分进行非刚性变形;另一方面,如何计算非刚性变形是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这是因为该变形中的局部旋转变换的计算本身就是非线性的。
汽车车身曲面光顺中控制顶点的排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的设计也越来越注重美学,这也促进了汽车车身曲面的光顺化。
汽车车身曲面的光顺化能够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外观美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在汽车车身曲面的光顺中,控制顶点的排列显得尤为重要。
控制顶点,即表示汽车车身曲面的关键位置的点。
控制顶点的排列影响着车身的光顺度、曲率连续度等关键指标。
因此,在设计汽车曲面时,在决定控制顶点的排列时,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到车身曲率的变化。
车身曲率会随着曲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因此,在控制顶点的排列中,需要遵循曲率变化的规律,将控制顶点沿曲线分布,以确保车身曲面尽可能地光顺。
其次,需要考虑车身曲面的整体平滑程度。
在排列控制顶点时,需要考虑整车车身曲面的光顺程度和连贯性,避免控制顶点的过多或不足造成外观不自然的情况。
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顶点的密度,不宜过于密集,否则可能会影响汽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度。
第三,需要考虑车身细节。
在控制顶点的排列中,还需要考虑到车身细节部件的曲面,如车门、天窗、进气口等。
这些细节部件的曲面也需要光顺,为此,需要在它们的曲线中加入一些关键控制顶点以使其光顺。
最后,需要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进行优化。
在汽车车身曲面的光顺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十分关键。
通过 CAD 技术,可以对控制顶点进行快速排列和优化,以达到车身曲面尽量光顺连续的效果。
总之,在汽车车身曲面的光顺设计中,控制顶点的排列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遵循曲率的变化,考虑车身曲面整体平滑程度和细节,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优化。
只有这样,汽车车身曲面才能光顺自然,更具美感和科技感。
作为汽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汽车车身曲面的光顺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外观的美感和风格,并且会对车辆空气动力学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设计汽车车身曲面的过程中,控制顶点的排列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控制顶点的排列决定了汽车车身曲线的光顺程度和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