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葡萄胎一例报道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1.20.1141高危型绒癌3例和侵蚀性葡萄胎1例报道卢静,江敬红,邬东平Report of Three Cases of High Risk Choriocarcinoma and One Case of Invasive Hydatidiform Mole LU Jing, JIANG Jinghong, WU Dongping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WUDongping,E-mail:*************Funding: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Seed Fund Project (No. znpy2018087)Competing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妇科肿瘤;化疗;手术中图分类号:R737.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收稿日期:2020-09-27;修回日期:2020-12-26基金项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znpy2018087)作者单位:430071 武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通信作者:邬东平(1967-),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肿瘤研究,E-mail: *************作者简介:卢静(1988-),女,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及生殖医学研究·病例报道·0 引言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 e s t a t i o n a l t r o p h o -blastic neoplasia, GTN )是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一组少见的恶性疾病。
异位葡萄胎1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10-29T10:23:37.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8期供稿作者:王彩红文海燕向微[导读] 诊断与治疗因异位葡萄胎发病率极少,无明显特异性,且患者多急诊入院,治疗一般均为手术治疗,如术中发现为葡萄胎样组织,应尽量切净病灶,尽量少挤压病灶以防滋养细胞扩散和转移,病灶周围最好用5-FU浸润化疗。
王彩红文海燕向微(厚街医院妇产科广东东莞 523000)【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042-02异位葡萄胎是指葡萄胎发生的部位在盆腹腔,如输卵管、卵巢、阔韧带及盆腹膜表面。
该病发生率极低,其症状主要有停经、下腹痛及阴道流血等,与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相似,但其病理完全符合葡萄胎的改变,容易引起妇科医生误诊。
现将我院收治的1 例异位葡萄胎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36岁,因“停经35天,下腹痛1天,加重4+小时”于2012年6月15日入院。
平素月经规则,周期28~30天,经期4~6天,末次月经2012年5月11日。
停经33天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
于14日晚上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隐痛,未及时就诊。
于15日约16:30自觉腹痛加剧,以右下腹痛明显,伴肛门坠胀感,无阴道流血等,遂来院检查,行盆腔B超提示:右侧附件区可见一大小约30×32mm包块,考虑异位妊娠可能性大,盆腔腹腔积液。
后穹隆穿刺抽出1ml暗红色不凝血。
门诊拟“异位妊娠”收治入院。
既往体健,孕6产1。
入院查体:T37℃,P2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急性病容,心肺查体未见异常。
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
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式,宫颈光滑,举痛明显,子宫正常,质中,活动可,有压痛,右侧附件区增厚,压痛明显,左侧附件未触及异常。
入院后患者腹痛渐加重,考虑异位妊娠破裂可能,决定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盆腹腔大量积血,子宫外观、大小正常,右侧输卵管间质部有一大小5×6cm紫蓝色包块,表面有一1×1cm破裂口活动性出血,术中诊断为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决定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并于妊娠部位系膜注射甲氨喋呤(MTX)50mg。
妊娠合并部分性葡萄胎1例作者:李娜徐爱玲牛小慧刘桂芝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18期妊娠合并葡萄胎发生率为1/100000~1/10000,按病理和细胞遗传学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合并妊娠( CHM)及部分性葡萄胎合并妊娠( PHM),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部分性葡萄胎合并存活胎儿病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G2P1,2016年足月顺产一男婴,现身体健康;此次因停经14周,B超提示胎盘异常回声4天入院。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8年5月12日,停经40余天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持續1月余好转。
入院前4天自诉受外伤后出现阴道出血伴腹痛不适,产检B超示胎盘增厚回声异常:部分性葡萄胎?,我院复查彩超示中期妊娠,单活胎,BPD23mm,FL12mm,胎盘大小14.2cm×4.4cm,内见多个无回声,呈蜂窝状部分性葡萄胎可能。
入院查体:T 37.2℃,P108次/rain,BP 124/79mmHg,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妇科检查:子宫孕3月余大小,官底脐平,宫口闭,阴道壁无紫蓝色结节。
胸透未见异常,血B-HCG 359042.00mIU/mL。
初步诊断:1.中期妊娠(宫内孕14WG2P1)要求终止妊娠 2.部分性葡萄胎?,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患者要求终止妊娠。
予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药物流产,口服米索前列醇片0.6mg后出现下腹憋痛,伴阴道大量出血,遂急诊行剖宫取胎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孕5月大小,表面光滑,色粉红,妊囊完整娩出,囊内为一长约10cm胚胎,同时可见大量水泡组织,直径0.1-2cm不等。
取水泡样组织送病理检查示部分性葡萄胎。
术后第1日复查血B-HCG49637.11mIU/mL,术后第5日复查血HCG5478.11mIU/mL,术后2周复查血HCG125.60mIU/mL,术后6周HCG降至阴性,至今仍在随访中(见附图)。
2 讨论妊娠合并葡萄胎的临床类型妊娠合并葡萄胎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合并胎儿存在的葡萄胎发生率为1/100000~1/10000次妊娠,发展至中期甚至晚期妊娠更罕见。
妊娠合并部分性葡萄胎1例并文献复习
孔思怡;王宁;殷广洁;王言奎
【期刊名称】《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8(005)004
【摘要】妊娠合并葡萄胎是一种罕见疾病,其发生率为1/100000~1/10000,主要依靠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合并妊娠(CHM)及部分性葡萄胎合并妊娠(PHM),后者仅部分绒毛有水泡状改变,滋养细胞增生,胎儿染色体核型大多为三倍体,通常于妊娠早期死亡或合并严重畸形,临床上罕见.本院收治一例部分性葡萄胎合并妊娠,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孔思怡;王宁;殷广洁;王言奎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 266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 266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
【相关文献】
1.剖宫产瘢痕妊娠合并部分性葡萄胎与侵蚀性葡萄胎鉴别一例并文献分析 [J], 刘燕;朱劲松;魏敏;王振威;王晓慧
2.中期妊娠合并部分性葡萄胎1例 [J], 唐帅;周圣涛;宋亮;潘小玲
3.双胎妊娠合并部分性葡萄胎胎儿存活产后肺转移一例 [J], 侯东升;孙茜;杨兴升;刘颖;刘冉;罗霞
4.部分性葡萄胎伴正常胎儿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刘昕;张友忠;陶国伟;展新风;孟丽华
5.部分性葡萄胎与双胎妊娠胎儿存活1例并文献复习 [J], 何敏敏;吴新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活胎并葡萄胎妊娠超低出生体质量儿1例报道
吴宏丽;焦培艳;朱笑银;丁静;唐利玲;周春兰
【期刊名称】《护理学报》
【年(卷),期】2006(013)006
【摘要】单活胎并葡萄胎妊娠为临床罕见病例,发生率约为1/10000~100000次妊娠。
临床将出生体质量低于1000g的早产儿称为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0.1%~0.2%。
我科2005年11月收治1例单活胎并葡萄胎妊娠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53)
【作者】吴宏丽;焦培艳;朱笑银;丁静;唐利玲;周春兰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广东,广
州,5105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超声诊断单胎活妊与部分性葡萄胎共存1例 [J], 娄洪亮
2.产前超声诊断晚期妊娠活胎合并葡萄胎1例 [J], 陈昌宇;解丽梅
3.妊娠合并葡萄胎早产活婴1例报道与经验总结 [J], 邱芳群
4.B超诊断1例妊娠晚期葡萄胎 [J], 杨书林;李正洪
5.ASPP1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表达下调与超甲基化、凋亡活动及葡萄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J], 郝志敏;朱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葡萄胎1例病例分析患者女,27岁,因“停经3月余,阴道流血5天”入院。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经量中等,无痛经史。
LMP:2016.11.16,停经后早孕反应明显。
5天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B超检查提示“葡萄胎”。
患者近一周偶有咳嗽,无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3年前孕足月因“羊水过少”剖宫产,手术顺利。
入院查体:T 37.1℃,P 112次/分,R 20次/分,BP 135/85mmHg,腹部:腹部膨隆,无腹式呼吸,腹壁柔软,下腹部见一长约10cm纵形陈旧性瘢痕,无腹部压痛,宫底脐下2指,质软。
妇检:外阴呈已婚式,阴道通畅,阴道壁光滑,内见少量血性分泌物,有异味;宫颈着色,中度糜烂,无触血。
宫体前位,大小:增大如孕16周,质软,活动度尚可,无压痛。
双侧附件区稍增厚,未扪及明显包块,无压痛。
血HCG1523500mIU/ml,B超:宫腔内蜂窝状组织,147×145×84mm,考虑葡萄胎,双侧卵巢囊肿。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血常规:红细胞2.64×1012/L,血红蛋白82.0g/L,红细胞压积23.600,血小板143×109/L。
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结节,性质待查。
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纠正贫血,在备同型红细胞悬液、抗生素预防感染后行葡萄胎吸宫术,吸出组织物约2400ml(组织物及血),手术顺利,组织物送病理。
术后复查血常规:红细胞1.92×1012/L,血红蛋白62.0g/L,红细胞压积17.100。
为纠正贫血,分两次共予输同型红细胞悬液8u。
术后1天复查血HCG443580mIU/ml,术后5天复查血HCG113242mIU/ml。
第一次葡萄胎吸宫术后病理示:“宫腔刮出物”完全性水泡样胎块,伴滋养叶细胞中度增生。
复查血常规示贫血明显好转,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肌酶谱均未见明显异常。
1周后查体:T 35℃,P 79次/分,R 20次/分,BP 130/85mmHg,腹部平软,无压痛,宫底耻上未及。
宫颈癌合并葡萄胎误诊为合并子宫肌瘤1例分析对于宫颈癌合并葡萄胎的确诊,若围绝经期女性,以月经出现不规律、盆腔包块及腰痛到医院就诊,应及时做一些相关检查,排除妊娠和妊娠相关疾病,以免误诊,并行手术及对症治疗,术后应定期随访。
标签:宫颈癌;葡萄胎;子宫肌瘤;误诊宫颈癌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居首位,全世界每年有20多万妇女死于宫颈癌[1]。
宫颈癌的产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
HPV是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致癌病毒,在99%的宫颈癌中可检测到高危型HPV DNA[2]。
葡萄胎是一种良性滋养细胞肿瘤,故又称良性葡萄胎[3]。
宫颈癌合并葡萄胎更为罕见,本院迄今仅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3岁,以“发现盆腔包块6年,腰痛1个月,发现宫颈病变3 d”为主诉于2013年7月22日入院。
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期7~8 d,月经周期30 d,经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2013年6月14日;6年前患者在妇女疾病普查时,B超检查发现患有“子宫肌瘤”,肌瘤直径1.5 cm,患者未引起注意,此后再未做妇科检查;近2个月患者曾有接触性出血2次,量极少,未就医;1个月前自觉腰骶部酸痛,于2013年7月16日因月经未来潮,乳房胀痛不适,就诊于本院行彩超检查提示为子宫肌瘤(60 mm×50 mm×44 mm),内膜显示不清(图1)。
妇科检查发现宫颈光滑,宫颈口含纳0.5 cm×1 cm大小的赘生物,色泽同宫颈组织,质地略脆,触血(+),当时疑为“宫颈尖锐湿疣”,予以取出送病理检查,3 d前病理回报结果为“宫颈腺癌”(图2);今日门诊以“宫颈腺癌、子宫肌瘤”收住院;患者停经后无恶心、呕吐、厌食等早孕反应,平素无阴道不规则流血及流液史,无腹痛,无发冷发热,近1年体重减轻2.5~3.0 kg,饮食、睡眠、尿便正常。
既往史:患有糖尿病17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但平时未监测血糖值,无其他病史。
罕见葡萄胎一例报道
【关键词】葡萄胎;报道
腹患者、26岁、已婚,初产妇。
病史:末次月经2009-7-15,停经26+4周,阴道多量流血1+小时于2010-1-21入院。
自述停经3月时当地医院B超提示前置胎盘状态。
停经4月阴道少许流血一次,无腹痛。
孕4月感胎动,孕期无特殊不适,入院前1小时无诱因出现阴道多量流血,顺腿流,色红伴血块,偶感下腹胀,感头昏、心慌,昏倒一次,几分钟后清醒,自觉胎动正常,急诊来我院,门诊以6+月孕先兆流产、前置胎盘收入住院。
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36.5度,脉搏9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毫米汞柱;发育正常,贫血貌,查体合作,全是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外观无畸形,甲状腺未扪及肿大,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全腹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生理性弯曲,双下肢无水肿。
产科检查:宫高24厘米,腹围85厘米,胎心110次/分,腹部未扪及宫缩,外阴及大腿内侧布满血迹,卫生巾及内裤被血浸湿,阴道口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无阴道流液。
辅助检查:胎儿B超提示:宫内孕、单活胎、胎儿双顶径6.9厘米,羊水暗区3.5厘米,胎盘成熟度Ⅰ-Ⅱ度,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胎盘内囊性暗区:血窦?血常规提示血色素55克/升,红细胞1.87×1012/升。
入院诊断:1.妊娠26+4周孕1产0先兆流产;2.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3.失血性贫血。
入院后处理:卧床休息、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完善相关检查,备血、输血,急诊剖宫取胎,在术前准备过程中再次出现阴道大量流血,呈股状涌出,称重法估计阴道流血1100毫升。
术中见子宫壁苍白、稍水肿,子宫下段未形成,羊水0级,量约1500毫升,以左骶前位娩出一男婴,外观无畸形,早早产儿,身长35厘米,体重1200克,出生时苍白窒息,仅有微弱心跳,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自然剥离娩出完整,检查胎盘约30×20×5厘米,1/2胎盘苍白水肿,组织脆,部分胎盘组织见水泡状物,最大水泡约3厘米,将胎盘送病检,子宫收缩尚可,宫颈内口处活动性出血,立即宫腔纱布填塞,手术顺利,术后静脉滴注头孢替唑及甲硝唑预防感染,输血及血浆等治疗,恢复良好,7天伤口拆线出院。
胎盘病检提示:母体面见部分绒毛间质高度水肿,血管消失,滋养细胞轻度增生。
病变符合部分性葡萄胎。
送检胎膜及脐带未见异常。
出院诊断:1.妊娠26+4周孕1产0剖宫取胎;2.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3.葡萄胎合并正常胎儿;4.失血性贫血(重度)该病例系葡萄胎罕见的临床表现:葡萄胎合并正常胎儿,此现象偶有发生,它既可以在双胎中发生,也可以存在于单胎妊娠中,常
是双胎时一胎为葡萄胎,另一胎为正常胎儿,也可能是胎盘形成后发生水泡状变,而不是双胎中一胎发生葡萄胎。
参考文献
[1] 张惜阴,主编.实用妇产科学.第二版第三篇妇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