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医疗典型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6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医院”)于2010年2月1日收治了一名患有肺炎的患者李某。
入院后,医院对李某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诊断,确诊为重症肺炎。
经过一周的治疗,李某病情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于是,医院决定对李某进行手术治疗。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医生操作失误,导致李某肺部感染加重,病情恶化。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李某病情仍未得到控制,最终不幸去世。
李某的家属认为,医院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导致李某死亡。
于是,李某的家属将医院告上法庭,要求医院承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二、案件审理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李某的家属提交了以下证据:1. 医院的病历记录,显示李某在手术过程中肺部感染加重;2. 医生的手术记录,显示手术过程中存在操作失误;3. 李某的死亡证明,证明李某因肺部感染死亡。
医院则辩称,手术过程中确实存在操作失误,但该失误并非导致李某死亡的直接原因。
李某的死亡是由于其本身病情严重,手术仅为辅助治疗手段。
法庭审理后认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操作失误,且该失误与李某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医院承担李某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医疗法律纠纷案件,涉及医疗损害赔偿问题。
以下是对本案的分析:1. 医疗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过错;(2)患者人身损害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3)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行为具有违法性。
本案中,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操作失误,属于医疗过错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之一。
2. 医疗过错行为的认定医疗过错行为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行为。
医药领域反面典型案例剖析一、长生生物疫苗造假案。
1. 事件回顾。
长生生物那可真是在医药界捅了个大篓子。
本来疫苗是保护人们健康的重要防线,特别是对孩子来说,那是至关重要的东西。
可长生生物呢,竟然在狂犬疫苗和百白破疫苗上造假。
狂犬疫苗是被动物咬伤后防止狂犬病的关键药品,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
这就好比给大家的安全盾牌上弄了个大窟窿。
2. 原因剖析。
利益熏心:为了节省成本,多赚钱,就开始在生产环节偷工减料,搞那些歪门邪道。
就像一个贪心的厨子,为了多赚点钱,把该用好肉做的菜,换成了烂肉,完全不顾食客(患者)的健康。
监管缺失:相关的监管部门可能也没有做到位。
就像在一场足球比赛里,裁判睡着了,那球员(药企)可不就开始乱来了嘛。
这里面可能存在监管的漏洞,没有及时发现长生生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猫腻。
3. 危害影响。
对民众的危害:那些打了假疫苗的孩子和民众,可能就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对于孩子来说,这可能会让他们暴露在可怕的疾病威胁之下,家长们那是心急如焚啊。
而且,这件事一出,民众对整个疫苗行业的信任都大打折扣,好多家长都不敢带孩子去打疫苗了,就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对行业的冲击:整个医药行业,特别是疫苗领域,形象一落千丈。
其他正规的疫苗企业也受到了牵连,大家都开始怀疑疫苗的安全性,这就好比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二、权健保健品骗局。
1. 事件回顾。
权健打着保健品的旗号,搞了一大堆的事情。
它号称自己的产品能治这个病、那个病,从癌症到一些小毛病,就没有它不能治的。
实际上呢,很多都是虚假宣传。
它还有那些什么火疗,把人烧伤的案例都不少,这哪是什么治病救人的方法,简直就是危险的把戏。
2. 原因剖析。
虚假营销手段:权健采用了一种传销式的营销手段。
他们忽悠那些代理商,说这产品多好多好,能赚大钱。
然后这些代理商又去忽悠消费者,一层骗一层。
就像一个金字塔骗局,最上面的人赚得盆满钵满,下面的人被忽悠得晕头转向。
钻法律空子:保健品的管理在当时可能还不是特别完善,权健就钻这个空子。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医疗器械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生产的某型号医用X射线机(以下简称“X射线机”)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然而,2019年,该公司生产的X射线机因存在质量问题被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食药监局”)查处。
二、案件经过2019年3月,某医院在采购该公司生产的X射线机时,发现该机器存在故障,无法正常使用。
医院立即向食药监局投诉,要求对该产品进行检测。
经食药监局调查,发现该公司生产的X射线机存在以下问题:1. 机器内部电路板存在短路现象,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2. X射线发生器存在泄漏现象,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辐射伤害;3. 机器操作面板显示不准确,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食药监局依法对该公司进行查处,要求其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并召回已售出的X射线机。
同时,食药监局对该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10万元。
三、案件处理结果1. 该公司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并召回已售出的X射线机,对消费者进行赔偿;2. 该公司对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加强内部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3. 食药监局对该公司进行行政处罚,罚款10万元;4. 食药监局要求该公司提交整改报告,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产品质量。
四、案例分析1.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问题对消费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案中,不合格的X射线机可能导致医生无法准确判断病情,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医疗器械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2. 食药监局在医疗器械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案中,食药监局及时查处了不合格产品,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同时,食药监局对医疗器械企业的行政处罚,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3. 医疗器械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本案中,该公司因内部管理不善,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企业应从源头上加强质量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医疗行风建设正反面典型案例
正面案例:
1. 坚持诚信行医,维护患者权益
医生某长期在临床工作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对每一位患者都尽职尽责,深受患者信任和好评。
2. 廉洁自律,拒收红包
护士某在护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坚决不收患者的红包,展现了高尚的职业道德。
3. 勇于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某医院通过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优化诊疗流程,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反面案例:
1. 违反诊疗规范,造成医疗事故
医生某在给患者进行手术时,未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2. 收受回扣,损害患者利益
医生某在药品采购过程中收受回扣,导致医院采购了质量不过关的药品,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3. 医疗资源分配不公,损害公共利益
部分医院存在“以药养医”的现象,导致部分紧缺药品价格虚高,增加了患者负担。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医疗行风建设中,正面案例可以发挥示范作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反面案例则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提醒行业人员时刻保持警醒,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医院”)于2018年3月1日接收了一名患者(以下简称“患者甲”),患者甲因突发心脏病入院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院对患者甲进行了多项检查,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医院为患者甲制定了治疗方案,并进行了手术。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主刀医生(以下简称“医生”)操作失误,导致患者甲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情恶化。
患者甲家属对医院的治疗结果表示不满,认为医院存在医疗过错,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案例经过1. 事件发生后,患者甲家属向医院提出赔偿要求,要求医院承担因手术失误造成的损失。
医院对家属的要求表示拒绝,认为手术失误是由于医生操作失误所致,与医院无关。
2. 患者甲家属将医院诉至法院,要求医院承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法院受理案件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了审理。
3. 在庭审过程中,患者甲家属提交了以下证据:(1)病历资料,证明患者甲在入院时病情严重,需要手术治疗;(2)手术记录,证明手术过程中医生操作失误,导致患者甲出现严重并发症;(3)相关专家证人证言,证明患者甲的病情恶化与手术失误存在因果关系。
4. 医院对家属提交的证据进行了反驳,认为手术失误是由于医生个人原因所致,与医院无关。
医院还提交了以下证据:(1)医生资质证明,证明医生具备手术资质;(2)医院管理制度,证明医院对医生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和监管;(3)手术记录,证明手术过程中医生操作规范。
5. 法院审理后认为,患者甲的病情恶化与手术失误存在因果关系,医院应承担相应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1. 医疗法律关系本案涉及医疗法律关系,即患者与医院之间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和约定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患者有权要求医疗机构提供符合要求的医疗服务。
2. 医疗过错本案中,医院和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
首先,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失误,导致患者甲出现严重并发症;其次,医院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医生的错误操作,导致患者甲病情恶化。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美容行业在我国迅速崛起。
然而,由于行业监管不严,部分美容院和个体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隐患。
本案例将围绕一起美容院违规注射事件,探讨医疗美容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事件经过2021年3月,某市消费者李女士(化名)在某美容院接受了玻尿酸注射美容服务。
注射后不久,李女士出现了面部肿胀、疼痛等症状。
经过多方求医,最终被诊断为玻尿酸注射后感染,导致面部皮肤坏死。
李女士遂将美容院告上法庭,要求美容院承担赔偿责任。
经调查,该美容院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其负责人也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美容院在未具备合法资质的情况下,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给消费者李女士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
三、法律分析1.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十七条,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不得开展医疗活动。
本案中,美容院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即开展医疗美容服务,违反了该规定。
2.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三条,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
本案中,美容院未具备合法资质,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违反了该规定。
3. 《侵权责任法》: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条,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美容院在未具备合法资质的情况下,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给消费者李女士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四、法院判决法院审理认为,美容院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给消费者李女士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其行为已构成侵权。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美容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判决美容院赔偿李女士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0万元。
五、案例启示1. 加强行业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XX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优秀的医疗团队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然而,近年来,该医院在医疗机构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医疗纠纷、违规收费、医务人员违规操作等,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声誉。
为了规范医院管理,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院形象,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对该医院进行了调查处理。
二、案例经过1. 医疗纠纷事件2018年3月,患者李某因感冒到XX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在治疗过程中,李某病情恶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经抢救无效,李某不幸去世。
患者家属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死亡,遂向医院提出赔偿要求。
医院认为,患者病情恶化与自身疾病有关,与医院诊疗行为无关,拒绝赔偿。
2. 违规收费事件2018年5月,患者王某在XX医院进行手术,术后发现医院多收取了部分费用。
王某认为医院存在违规收费行为,遂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
经调查,医院确实存在违规收费行为,对王某进行了退费处理。
3. 医务人员违规操作事件2018年7月,某患者在XX医院进行化疗,由该院一名主治医师负责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该医师未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患者家属认为,医师存在违规操作行为,要求医院给予赔偿。
医院承认医师存在违规操作行为,但认为患者病情加重与自身疾病有关,与医师操作无关,拒绝赔偿。
三、案例处理1. 医疗纠纷事件处理针对李某的医疗纠纷事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调查。
经调查,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死亡。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医院向患者家属支付赔偿金,并给予医院警告。
2. 违规收费事件处理针对王某的违规收费事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调查。
经调查,医院存在违规收费行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医院退还王某多收取的费用,并给予医院警告。
3. 医务人员违规操作事件处理针对患者化疗过程中医师违规操作事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调查。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纠纷和法律风险问题逐渐增多。
本案例将分析一起因医院管理不善导致的法律风险案例。
二、案例描述2019年5月,患者李某因突发心脏病入住该医院急诊科。
入院后,医生为李某进行了紧急手术,但术后李某出现昏迷症状,经抢救无效死亡。
李某的家属认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死亡,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
经调查,发现以下事实:1. 患者李某入院时,医院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未能及时发现其心脏病病情的严重性。
2. 手术过程中,医生未严格按照手术规范操作,导致手术风险增加。
3. 术后,医院未对李某进行严密观察,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4. 医院未按规定进行病历书写,病历资料不完整。
三、法律风险分析1. 医疗责任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权承担无过错责任。
本案中,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死亡,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医疗纠纷处理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
本案中,医院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可能导致纠纷处理不公,引发新的法律风险。
3. 医疗保险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四十六条,保险公司应当依法承担保险责任。
本案中,若患者家属向保险公司索赔,医院可能因未按规定处理医疗纠纷,导致保险公司拒绝赔偿,从而增加医院的经济负担。
4. 医疗监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
本案中,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可能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罚,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形象。
四、案例分析及建议1.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医疗规范,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我国医药十大营销案例出炉引言医药行业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医药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来推广和销售产品。
本文将介绍我国医药行业中的十大营销案例,探讨成功的背后原因和经验。
1. 京都康哲公司的创新战略京都康哲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制药领域的公司,其成功的营销案例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公司通过创新的研发以及积极与学术界合作,成功开发出多个重要药物。
同时,京都康哲公司还注重与患者和医生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持续的市场推广和宣传活动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 上海复星医药的品牌塑造上海复星医药是我国医药行业的知名企业之一,其成功的品牌塑造案例值得学习和借鉴。
复星医药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不断提升研发和生产能力,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好评。
此外,复星医药还通过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等手段,积极塑造企业形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
3. 药明康德的全球化战略药明康德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组织,其成功的全球化战略为其他医药企业树立了榜样。
药明康德通过品牌战略和市场定位等手段,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并与全球多家知名医药企业进行合作。
同时,药明康德还积极参与国际医药行业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 康恩贝的渠道营销策略康恩贝是一家专注于中药制药的企业,其成功的渠道营销策略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康恩贝通过建立多个销售渠道,如药店、超市和网络销售等,将产品推广到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中。
此外,康恩贝还与医疗机构和医生进行合作,建立了稳定的销售网络,提高了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5. 江苏恒瑞医药的低价策略江苏恒瑞医药是我国医药行业的佼佼者之一,其低价策略成功地打开了市场,并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恒瑞医药通过高效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将产品的价格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购买。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药品的民营企业。
近年来,甲公司凭借其研发实力和优质的产品质量,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然而,在一次药品销售过程中,甲公司因涉嫌侵犯乙公司(以下简称“乙”)的专利权,被乙公司起诉至法院。
以下是该案件的具体情况。
二、案情简介1. 专利权背景乙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药品研发的企业,其研发的某新型药品于2018年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
该专利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型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2. 侵权行为甲公司于2019年开始研发一款与乙公司专利产品相似的药品,并在2020年投入市场销售。
经调查,甲公司的药品在成分、疗效、制备方法等方面与乙公司的专利产品高度相似,涉嫌侵犯了乙公司的专利权。
3. 诉讼过程乙公司于2021年将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甲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就专利权的有效性、侵权行为的存在及赔偿金额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三、案例分析1. 专利权的有效性本案中,乙公司的专利权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符合我国《专利法》的规定。
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对乙公司专利权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但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观点。
因此,法院认定乙公司的专利权有效。
2. 侵权行为的存在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构成侵权。
本案中,甲公司的药品在成分、疗效、制备方法等方面与乙公司的专利产品高度相似,足以认定甲公司实施了侵犯乙公司专利权的行为。
3. 赔偿金额的确定在确定赔偿金额时,法院综合考虑了以下因素:(1)乙公司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2)甲公司因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益;(3)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后果;(4)专利权的价值。
根据以上因素,法院最终判决甲公司赔偿乙公司经济损失100万元。
四、案例启示1. 企业应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本案中,甲公司因忽视知识产权保护,导致自身陷入侵权纠纷。
第1章东华区域平台案例
1.1海淀区智慧卫生项目
海淀智慧卫生项目是典型的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的“智慧卫生”项目。
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全市范围内的大融合。
海淀区项目部署在阿里云平台上。
建设内容: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区域一卡通、卫生综合管理、卫生决策支持、手机移动应用)、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妇幼保健系统、疾病控制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卫生监督系统、120急救系统)
建设范围:2013年12月签约,共接入4家公共卫生机构(疾控中心、海淀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海淀医学救援中心),7家区属医院,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亮点:对接了医疗,疾控、卫监和基层等,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市范围内卫生机构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1.2桂林市区域医疗协同服务信息平台项目
桂林市区域卫生项目是我们公司的第一个BOT落地的项目,由我们公司承担全部前期建设费用。
系统验收后,每年缴纳一定的租赁费用,即可获得所有服务,合同期满后,软件归客户所有。
系统建设的核心是以居民健康卡建设为核心,优化就诊流程,实现信息共享协同,信息惠民。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卡、双向转诊、预约诊疗、区域影像中心等)医疗共享协同系统、药品管理和卫生综合管理系统建设。
建设范围:2014年5月签约,涉及范围包括桂林市卫生局及其所属的7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
亮点:通过一张卡,实现全市统一就诊,费用结算。
减少了医院的排队次数,优化了就诊流程。
1.3宝安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
九家医院包括宝安区中医院、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宝安区慢病院、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宝安区计生专科医院。
宝安区智慧医疗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区县级医院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和院内集成平台;二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包括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医疗协同(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区域一卡通系统,,实现区县级医院上联区域卫生平台和合作三级医院,下联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做到信息互联互通。
1.4广东省干部保健系统
广东省干部保健系统是全国首批建设的干部保健系统,管理对象以在职和退休干部为主,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全科医学理论为指导,采集保健对象在各定点医院的诊疗数据、体检数据,为每一位保健对象建立完整连续的干部健康档案。
为保健对象就医和日常保健提供支持。
建设内容:干部保健信息管理平台、健康评估与监护管理、干部保健辅助决策管理和应急医疗保障
建设范围:2014年5月签约,以省卫生计生委干部保健局为中心,连接5家定点医院,后期扩展到16家保健基地医院。
亮点:完美的解决了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问采用USBKEY+VPN的方式访问,根据角色和保健对象级别不同,控制访问策略,精确到秒。
隐私数据加密、分离存储。
1.5衢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卫生主管
部门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医疗卫生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实现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管理,居民可通过健康门户实时查询个人健康信息;同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平台实时掌握全市卫生信息,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建设内容: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医疗服务一卡通系统、健康门户系统、智能提示系统和卫生统计决策分析系统
建设范围:2013年11月签约,接入机构包括4家市属医院、2家公共卫生机构(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6各区级平台(衢江区、柯城区、龙游县、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
1.6深圳南山区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
深圳市南山区区域卫生信息化以区属医院信息化建设为核心,采用的是大家集中的方式进行建设,通过区域HIS系统的建立,使得各医院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数字化医院系统升级改造。
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共享、知识共享和资源共享,利用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网络门户等手段,实现区域内的协同医疗服务
建设内容: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和区域HIS系统
建设范围:4家区级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南山区蛇口医院、南山区西丽医院、南山区妇幼保健院)、社康服务中心、卫生管理机构(卫生局、医保局、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慢性病防治院)、电信、银行、居民(病人)等。
亮点:整个区域平台采用“一个数据中心,多家医院”的应用架构模式,解决了数据采集问题;通过组织专家委员会,梳理全区就诊流程,形成标准,解决了数据质量问题。
1.7南通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南通市区域卫生交换平台,通过对南通市医院信息平台和南通市社区平台的数据进行采集,最终实现南通市卫生数据的集中存储、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建设内容: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区域卫生业务管理、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医院信息平台
建设范围:2012年签约以来,接入了市属医院、5个县(市)平台、两个外省平台(上海、北京)
亮点:通过运行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各个节点的监控实现自动化管理,自动监控运行状态,异常报警,快速定位系统问题。
变反应式管理,为主动管理,根据运行状态,对风险进行提前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