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反思)(精品)语文园地七
- 格式:doc
- 大小:24.03 KB
- 文档页数:7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15篇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1本单元的作文教学是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
因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也是抓住特点说说自己熟悉的动物,跟作文内容息息相关。
所以我的教学设计思路依然是把单元口语交际和作文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形成一条连贯的作文教学指导思路,节省教学课时。
首先我非常感谢同级组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面我谈谈本堂课的体会和想法。
作文指导我一直遵循一个原则:以生为本。
通过各种手段,大胆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首先,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向孩子们展示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动物图片,大大激发了孩子们观察周围动物的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孩子们事先按兴趣自由分组,观察制作了精美的ppt和手抄报。
因为准备充足,孩子们上课发言大胆积极,畅所欲言,自由奔放,言语间流露出对动物的`强烈喜爱之情。
同时我也在上课的前一天,事先布置了几个优秀的孩子写写自己观察的动物,要求他们必须抓住某一个特点来写。
上课的当天把他们的习作搬上了我的教学ppt习作范文。
上课看到这些优秀的习作片段原来来自自己身边的同学,孩子们的兴奋和荣耀可想而知,而且这些优秀孩子谈起习作方法来也比较得心应手,条条是道。
美中不足就是时间还是把握欠当,前松后紧。
尤其是在孩子们演示自己的动物ppt时拖的时间过长,抓住特点不够,留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自由习作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2围绕主题“认准目标、执着追求”,《语文园地七》中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和大人一起读”五个版块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由部件组合和拆分成新字的方法,认识8个生字,引导学生体会到汉字构字的美妙与乐趣。
区别四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义,能准确选择组词填空。
了解8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正确、美观地书写“床、左、居、包”四个生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语文园地七的教学反思(通用18篇)再看看小林和小东同学的发现,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他们的发现。
然后,让师生归纳小结阅读方法。
如: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最后,让学生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的读书方法。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做有心人,多发现,多收获。
语文园地七的教学反思 6《语文园地》是一个单元总结和提升。
本单元共安排了三个版块的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第一板块“交流平台”意在通过交流发现总结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概括能力。
第二板块“词句段运用”安排两项内容。
第一项是成语,意在感受词性的不同;第二项是句子的不同说法,表达的意思相同,情感却不尽相同。
第三板块是“日积月累”,通过诵读《别董大》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培养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教学效果依据学生的积累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本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预设的环节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聚焦第一板块:交流平台。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本单元的话题是什么?最后归纳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创设情境展开交流,其他学生静心聆听,感受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自由标画重点词句,并抄写一遍加深印象。
抽选几篇课文,引导学生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来理解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
2、聚焦第二板块:词句段运用。
此环节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完成第一部分内容。
首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先读准字音,同桌检查。
接着出示要求: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借助相关的材料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归纳总结,这些词语都含有正义感、表达赞扬、称赞,表示支持等等,属于褒义词。
试着创设情境说一段话或一句话,运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在历练中感受词语的情感。
第二步完成第二部分内容。
自由读要求,同桌交流训练点是什么?按照要求放声朗读,体会两组句子语气上的不同。
学生大声朗读,师巡视,抽查学生理解的情况,及时地引导。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口语交际”安排的是《劝说》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习作”是写《国宝大熊猫》,目的是让广大少年儿童了解国宝大熊猫,要珍惜爱护稀有动物。
“交流平台”是让学生在写作中积累平时的语言。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四句俗语。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结合推普,培养口语交际意识。
我校是语言文字示范学校,要求学生在校交流时得用普通话。
因此,教师可把推普工作做到班里,创设一种以说普通话为荣的环境,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交谈,一律使用普通话。
这就为学生提供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便于随时随地进行训练,培养说话的语调和语感,达到交谈自然大方,并养成口语交际的习惯。
2.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说、爱说、乐说。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
”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如“实物演示”、“渲染音乐”、“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生活情境”等,激发学生想说、爱说、乐说的兴趣,真正地做到“我口说我心”。
3.注重参与,多种互动形式交流。
(1)生生互动。
口语交际课的生生互动多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
在口语交际中,把优、中、差生按比例合理搭配成交际小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机会练说,让学生在问、说、议、评、辩中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师生互动。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应特别关注那些平时不善于交谈的学生,多给他们交流的机会,多些“夸张式”的表扬,多给他们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群体间的互动。
群体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互问互答,表演,争辩,比赛等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4.激活思维,促进创新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发展和创新是新时期教育的主题。
想象是创新之母,给学生提供空间大胆想象,然后进行口语交际,既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96页语文园地七之“日积月累”(八字成语)一、课内学习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拼音】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 lái tǔ yǎn【释义】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比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扰樱的应对方法。
【出处】出自元代无名氏《大战邳彤》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拼音】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释义】原义为不敢进入虎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
后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也比喻不进行认真的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相。
【出处】出自晋代范晔的《后汉书·班超传》3.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拼音】yǎn jiàn wéi shí,ěr tīng wéi xū【释义】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
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
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出处】出自汉代刘向的《说苑·政理》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拼音】jìn zhū zhě chì,jìn mò zhě hēi【释义】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出处】出自春秋孟子的《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二、课外拓展1.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语文园地中,我并未做过多的讲解,而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研读、感悟、比较等学习方式,初步体会到了积累好词佳句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学会如何运用。
我在教学时,也时时刻刻将字、词、句做综合的练习,而不是割裂开来分别讲解。
在考查积累时,我尤其注意学生的理解运用,并在说、写训练中不断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运用能力,带领学生真正经历认知自主建构的过程。
但是,在针对“日积月累”部分的教学时,我发现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不够,理解感悟还比较模糊。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语文园地七【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会在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
语言运用:试着仿写句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学习写作“寻物启事”。
审美创造: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八个成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围绕习作中如何让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展开交流。
教材呈现了两个泡泡:一个以《鹿腿和鹿角》一课的“没精打采”为例,引导学生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另一个以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为例,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仿写课文中的精彩句子。
关注词句段运用:第一题是仿照课文《海底世界》用问句作为开头说一段话,在运用中欧体会文章用问句开头的作用。
第二题是学写寻物启事。
寻物启事属于应用文的一种,一般包含标题、正文、书名和日期,正文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丢失的物品及特征,自己的联系方式,最后要表达谢意。
书写提示以几个字为例,提示了笔画较少和较多的字的书写要领。
关注八字成语: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组八字成语。
八个字组成的成语,前后四个字表达的意思是相关联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是连起来使用的。
【教学目标】1.围绕如何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展开交流,增强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的意识。
2.了解用问句做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3.认识寻物启事的写法,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则寻物启事。
4.能正确书写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把“止、露”等8个字写规范,写匀称。
5.熟记并记诵4个成语,知道它们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写寻物启事。
【教学难点】了解用问句做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围绕如何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展开交流,增强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的意识。
2.了解用问句做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七电子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语文园地七”,主要内容包括:电子版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口语交际以及拓展阅读。
具体章节为第七单元的语文园地,详细内容涵盖了对本单元重点词语的复习、课文的深入理解、以及以电子版形式呈现的互动课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正确读写,理解重点词语的用法;通过电子课件,提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课文阅读理解内容,通过口语交际练习表达,提升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通过课文学习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电子版课文的理解与运用,以及课件的互动操作。
教学重点:单元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深层含义理解,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白板、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学具:学生平板电脑、学习手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自然风光的短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课件,包含自然风光与环保主题。
提问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呈现电子版课文,指导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对重点词语进行解析,通过生字卡片强化记忆。
电子白板互动,标注重点句型。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典型例题,通过课件展示,详细讲解。
引导学生参与解题过程,进行思考与讨论。
4. 随堂练习(10分钟)课堂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平板电脑完成互动练习,即时反馈。
5. 口语交际(10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围绕环保主题进行口语表达。
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型。
6. 拓展阅读(5分钟)提供相关的电子版拓展阅读材料。
学生自主阅读,交流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课文主题,左侧列出重点生字词,右侧展示课文结构框架,中间区域突出环保主题,辅以互动课件中的关键词和图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并解释本课的生字词。
语文园地七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1. (1)小明这次只考了50分,他没精打采地走在回家路上。
(2)这次高考,她虽然名落孙山,但她并没有灰心丧气,决定复习一年再考。
(3)黄河源源不断地奔涌着,永不停息。
(4)徐悲鸿是一位名扬中外的画家,以画骏马最为有名。
(5)我不过是对他作了善意的批评,但他就此耿耿于怀,认为是和他过不去。
2. (1)中秋夜,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2)天上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深蓝的夜空。
(3)夏天的太阳好像一个大火球烧烤着大地。
(4)天上的白云好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
(5)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6)天上的彩虹好像一座七彩的桥。
(7)树叶一片片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
(8)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9)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3. 你可知道,枫叶有多可爱吗?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一片灿烂燃烧着的枫树林,从远处望,犹如一座火焰山。
走进枫树林,热情洋溢的枫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向我们点头微笑,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捡起一片枫叶,细细地观察起来,一片枫叶上有七个小小的叶瓣组成,它的边有些毛糙,红色的茎细长细长的,像一只张开的手掌,枫叶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变化的色彩,春天的枫叶是绿色的,可是一到秋天就渐渐变成红色,火红火红的,像一个魔法师,美艳极了。
4. 寻物启事
今天上午早操时间,因本人不慎,在操场丢失米黄色塑料文具盒一个,内有自来水笔、圆规、三角尺等。
那位同学拾到,请交给中队辅导员老师,谨表谢意。
三年级一班李晓慧 2018年5月27日
5.(1)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些。
(2)笔画较多得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些,缩小笔画间距。
6.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7.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山河易改,本性难移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