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旅游学基础理论与及研究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5.11 MB
- 文档页数:81
《旅游学概论》笔记第一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1.3旅游的类型与分类1.4旅游的社会经济影响第二章:旅游市场与需求分析2.1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2.2旅游需求的特点与影响因素2.3旅游者行为分析2.4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第三章:旅游资源与产品3.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估3.2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征3.3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管理3.4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四章:旅游业的组织与管理4.1旅游企业的类型与功能4.2旅游业的管理模式与结构4.3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管理4.4旅游业的营销策略第五章:旅游政策与法规5.1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5.2旅游法规的内容与作用5.3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5.4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第六章:未来旅游发展趋势6.1数字化与智能旅游6.2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6.3文化旅游与体验经济6.4全球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第1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观光、探险、文化体验等目的,暂时离开通常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并返回的活动。
旅游的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目的性:旅游是有明确目的的出行。
过程性:包括出发、旅程和返回的全过程。
临时性: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年。
动态性:旅游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时间、空间及个人因素影响。
旅游的特征:文化性:旅游活动常常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体验。
经济性: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性:旅游活动通常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休闲性:旅游旨在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旅游者的分类:按目的: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等。
按出行方式:跟团旅游、自助旅游、背包旅游等。
旅游的价值: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
经济价值: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价值:增进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
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旅游形式不断演变。
原始社会:人类为生存迁徙,旅游活动以寻找食物和栖息地为主。
旅游学概论教案【旅游学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了解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了解旅游学对旅游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旅游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课堂教学,讲解+小组讨论);2.旅游学的研究内容(课堂教学,讲解+案例分析);3.旅游学的研究方法(课堂教学,讲解+小组讨论);4.旅游学对旅游实践的指导作用(课堂教学,讲解+学生发言)。
三、教学重点:1.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旅游学在旅游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四、教学难点:1.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如何将旅游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1.教案、PPT;2.课件、案例。
六、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或呈现一幅旅游景区的照片,引发学生对旅游的思考,了解他们对旅游的认识和旅游的重要性。
2.讲解旅游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5分钟)通过讲解旅游学在旅游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其与旅游的关系,向学生介绍旅游学的定义。
然后,追溯旅游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旅游学的研究是如何逐渐形成的。
3.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旅游学的研究内容(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旅游主题,如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通过讨论,总结出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并向全班汇报。
4.讲解旅游学的研究方法(20分钟)通过讲解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让学生了解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方法进行旅游学的研究。
5.展示旅游学对旅游实践的指导作用(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旅游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旅游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6.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概括旅游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强调旅游学对旅游实践的指导作用。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旅游学有了基本的认识,理解了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了解到旅游学对旅游实践的指导作用。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材内容及体系建设研究
旅游学概论课程体系的构成
1、旅游学的概念:
旅游学是由社会科学得来,它以旅游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批判性地探讨旅游运动及其影响。
它与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结合,将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应用,以较全面、系统、综合的方法研究旅游现象和其影响,为制定旅游政策、可持续发展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旅游学的历史发展:
旅游学的历史发展起源于1950年,这一时期旅游学以有偿报酬及未有报酬旅行为主要研究方面,并很快的在1951、1954年提出了旅游学的本质:旅游现象的研究,以及旅游现象影响的分析,从而使旅游学迅速发展。
3、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旅游者及其特征、游客投入、目的地及关联经济环境等以及旅游行为(包括经济购物、社会活动、休闲娱乐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及其管理,以及旅游文化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4、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描述性研究、历史性研究、实
验研究、调研等多种方法。
通过这些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旅游现象及其影响问题,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5、旅游学的价值取向:
旅游学的价值取向指的是旅游学在有价值的环境中发展的指导,旅游的健康发展就是要保护旅游者的消费权利,确保被旅游影响群体的权益保护,做到有序、受管理的旅游,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6、旅游学的贡献:
旅游学是将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学科,它贡献于旅游现象的解释和理解,客观地揭示了旅游过程及效果,它所发掘的旅游有用信息为旅游发展提供直接及间接的帮助,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学概论》课程介绍一、课程概述《旅游学概论》是一门介绍旅游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的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旅游的定义、发展历程、影响因素、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以及旅游市场的特点等内容。
同时,本课程还将介绍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日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内容1.旅游概念与发展:介绍旅游的定义、类型、特点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分析旅游对经济、文化、环境等领域的影响。
2.旅游经济学:介绍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关系,解析旅游经济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讨论旅游对经济增长、就业和贸易的影响。
3.旅游市场与消费者行为:分析旅游市场的组成、运作机制和特点。
研究旅游者的行为决策过程,包括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产品购买等方面的因素。
4.旅游规划与管理:探讨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介绍旅游资源评价、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等内容。
5.旅游文化与社会:研究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旅游现象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讨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6.旅游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旅游研究的能力。
包括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
三、教学方法1.授课:采用讲解、示范、举例等方式,讲解旅游学概念和理论框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2.研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较小的团体中共同研究、探讨和解决问题。
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实践活动:组织旅游实地考察和实践实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同时,学生也将利用实践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探讨旅游业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综合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实践作业和期末考试等。
其中,平时成绩考核包括课堂作业、小组研讨和实践报告等。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1.《旅游学导论》周恩来中国旅游出版社2024年版2.《旅游经济学》王庆华中国旅游出版社2024年版参考书目:1.《旅游学理论与实践》王宏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2.《旅游规划与管理》罗伟杰中国出版社2024年版3.《旅游市场学》王刚暨南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六、预期成果通过学习《旅游学概论》课程,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1.理解和运用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
旅游学概论教案教案标题:旅游学概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理解旅游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
3. 掌握旅游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
4. 培养学生对旅游学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1. 旅游学的定义和范畴a. 介绍旅游学的定义和范畴,包括旅游的概念、旅游业的组成部分等。
b. 分析旅游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2. 旅游学的发展历程a. 回顾旅游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旅游学的起源、发展阶段和重要里程碑。
b. 分析旅游学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包括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3. 旅游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a. 探讨旅游学的学科特点,包括跨学科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
b. 介绍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
4. 旅游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a. 简要介绍旅游学的相关理论,如旅游动机理论、旅游目的地选择理论等。
b. 分析旅游学的实践知识,包括旅游规划、旅游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PPT、教材和多媒体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阐述。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旅游学的相关问题和案例分析。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旅游实践和案例,加深对旅游学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旅游学概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和写作作业,检查学生对旅游学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期末考试:组织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旅游学概论的整体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旅游学概论的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3. 实地考察地点:选择旅游景点或旅游企业作为实地考察的地点。
教学时长:本教案建议设置为12学时,每学时45分钟。
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闻芳旅游学概论【实用版】目录1.旅游学的定义与意义2.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3.旅游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正文闻芳的《旅游学概论》一书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旅游学的相关知识。
旅游学是一门研究人们旅游行为、旅游需求、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学科。
旅游学不仅仅是对旅游现象的简单描述,更是通过深入研究旅游现象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作用,从而指导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旅游者行为、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业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现象,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共同推动着旅游学的发展。
旅游学的发展历程可谓悠久。
从 19 世纪末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逐渐兴起,到 20 世纪中叶旅游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渐形成,再到 21 世纪初旅游业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学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者对旅游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乌尔里希·温德尔、艾利·松德、罗伯特·麦克金托什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繁荣。
未来旅游学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个性化和智能化。
旅游学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如何利用新技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以及如何为不同类型的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平台的搭建,旅游学还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总之,闻芳的《旅游学概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旅游学的平台。
通过学习旅游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旅游现象,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