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金属矿山危险源辨识及预先危险分析体系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62.56 KB
- 文档页数:4
露天矿山危险源辨识流程及内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露天矿山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环境,其作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潜在的危险源,对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露天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分级报告【文本内容】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和利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其中露天煤矿的安全问题尤其突出。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进行露天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分级报告是必要的。
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1. 数据采集与分析首先,我们需要采集并分析相关的煤矿安全数据,包括历史事故记录、煤矿地质条件、设备状况、作业流程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煤矿的安全风险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2. 风险辨识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进行风险辨识工作。
通过与煤矿工作人员的沟通和实地考察,我们将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高风险区域、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不当等。
同时,我们还将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
3. 风险评估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我们将对每一个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的依据包括风险的概率、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后果等。
通过风险评估,我们可以对煤矿的安全风险进行量化和排序,为后续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
二、分级报告1.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我们将对煤矿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
普通而言,风险分级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高风险等级表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即将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中风险等级表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控;低风险等级表示存在较小的安全隐患,但仍需要继续进行风险管理。
2. 报告撰写根据风险分级的结果,我们将撰写相应的分级报告。
报告将包括以下内容:- 风险分级结果及依据:详细介绍煤矿的安全风险分级结果,包括高、中、低风险等级的说明和依据。
- 风险控制建议:针对高风险等级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风险控制建议,包括改进设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等方面的建议。
- 监测和管理措施:对中、低风险等级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监测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安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3. 报告呈交最后,我们将向煤矿方呈交分级报告。
露头煤矿风险辨识评估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露天煤矿进行风险辨识评估,以确保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2. 背景介绍露天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方式,存在着一系列潜在的风险。
由于地质条件、设备状况、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不确定性,煤矿生产运营中存在许多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
因此,进行全面的风险辨识评估是必要的。
3. 风险辨识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以下两种主要的风险辨识方法:3.1. 风险清单法通过收集同类型煤矿事故案例以及专家经验,构建了一份涵盖各个方面的风险清单。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结合该清单,对矿区进行系统地巡查,记录和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3.2. 事件树法以不同的生产环节为切入点,构建了事件树模型,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
通过追踪每个环节的风险来源、潜在失效和后果,识别关键风险点,并评估其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4. 风险辨识结果与分析根据风险辨识方法,我们针对露天煤矿的特点和生产运营过程进行了风险辨识,得出以下主要风险点:4.1. 坍塌事故风险露天煤矿由于地质条件不稳定,存在地质灾害的风险。
主要包括滑坡、坍塌等。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并对生产进度产生重大影响。
4.2. 爆炸事故风险露天煤矿在爆破作业过程中容易导致煤尘爆炸。
爆炸事故可能造成火灾、毒气泄漏等严重后果,并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
4.3. 运输事故风险煤矿运输过程中使用的车辆和机械设备可能出现故障,引发交通事故。
此外,不合规的操作和管理也可能导致运输事故的发生。
5. 风险管理措施针对辨识出的主要风险,我们提出以下风险管理措施:5.1. 风险治理体系的建立煤矿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制定相关标准和规程,并定期进行检验和评估。
5.2. 事前预防措施的加强针对地质灾害风险,煤矿应加强地质勘测,合理选择开采区域,采取支护措施并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对该露天矿山是否为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该矿山为露天开采,因此,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1、压力容器依据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压力容器或压力容器群达到下述情况时即构成重大危险源。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高,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压力×体积)≥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
本矿山使用的压力容器主要有空压机、氧气瓶和乙炔气瓶。
用上述规定衡量,空压机附件储气罐为压力容器,但为非毒性介质和非易燃介质;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均为国家规定标准件,体积远不到1 m3,压力和体积的乘积远小于100MPa·m3,所以均构不成重大危险源。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的规定,对该矿山生产过程中,各系统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即矿山危险源。
矿山危险源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大的能量,一旦导致事故,往往造成严重伤害与损失;同一作业场所可能有多种危险源存在,而对这些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又都比较困难。
该矿露天开采主要存在坍塌、爆破伤害、高处坠落、火灾、淹溺、机械伤害、触电与雷击、火药爆炸、物体打击、压力容器爆炸、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其分布状况见表所示。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场所一览表3、露天边坡滑坡或坍塌露天开采过程中,最常见的事故是边坡滑坡、坍塌事故,主要由下列因素引起:1)岩石性质不稳定(砂质岩石、泥岩、辉岩);2)地质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层理、断层、破碎带、不稳定的软土夹层、遇水膨胀的软岩层);3)雨水冲刷致使岩石遭到破坏,而形成局部或大面积边坡滑坡、坍塌事故;4)开采技术不合理(边坡角、边坡形式、开采程序、推进方向及开采工艺);5)管理缺陷(超挖底角、在边坡上堆置废石);6)工作面形成大块浮石、伞檐体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彻底;7)排土场设计不合理或堆置不当。
xxxx矿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第01次编制)编制人:xxx审核人:xxx批准人:xxxxxxx矿业有限公司2013年1月20日发布前言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安全标准化体系建立与保持的基础,对评价出的较大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是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关键,是体系的灵魂。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在体系建立和保持过程中的充分有效性是安全标准化体系建立与运行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有效性、针对性、可靠性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为了做好采剥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初始评价)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公司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人员、生产部等单位,联合组建了工作小组,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通过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多次修改,形成了《xxxx矿业有限公司露天生产系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初始评价)》,作为公司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决策依据。
目录第1章矿山概述................................................................1.1企业概况 .................................................................1.2矿区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1.2.1矿区交通位置............................................................1.2.2项目周边环境............................................................1.2.3自然地理及经济情况......................................................1.3总平面布置..................................................................1.4矿山开拓系统................................................................1.5采矿与剥离..................................................................1.6防尘........................................................................1.7防排水系统..................................................................1.8废石场......................................................................1.9爆破器材库..................................................................1.10矿山供电、供水、压气.......................................................1.11安全生产管理............................................................... 第2章矿山危险源辨识..........................................................2.1危险源定义 ...............................................................2.2危险源辨识定义 ...........................................................2.3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2.4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2.5危险源辨识方法 ...........................................................2.6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类....................................................2.6.2危险源辨识方法 .......................................................2.6.3危险源辨识的确定要点 .................................................2.7危险源辨识 ...............................................................2.7.1生产过程(流程)危险源识别 ...........................................2.7.2作业活动危险源识别 ...................................................2.7.3生产设施危险源识别 ...................................................2.7.4生产设备危险源识别 ...................................................2.7.5职业卫生危险源识别 ...................................................2.7.6交通、运输危险源识别 .................................................2.7.7周边环境危险源识别 ...................................................2.7.8工作或活动的次生风险 .................................................2.7.9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带来的危险源识别 .....................................矿山管理过程危险源识别 ...............................................2.8采剥区预先危险性分析......................................................2.9重大危险源辨识 ........................................................... 第3章风险评价................................................................3.1风险评价的定义 ...........................................................3.2风险评价的依据 ...........................................................3.3风险评价的范围 ...........................................................3.4风险评价的方法 ...........................................................3.5风险识别与评价 ...........................................................3.5.1露天生产系统生产运行风险识别与评价 ...................................3.5.2关键设备风险识别与评价 ...............................................3.5.3生产设施风险评价风险识别与评价 .......................................3.5.4工程地质风险识别与评价 ...............................................3.5.5职业卫生风险识别与评价 ...............................................3.5.6交通、运输风险识别与评价 .............................................3.5.7危险物料风险识别与评价 ...............................................3.5.8火灾风险识别与评价 ...................................................3.5.9水灾风险识别与评价 ...................................................紧急情况风险识别与评价 ...............................................矿区周围作业风险识别与评价 ...........................................法律、法规、标准需求的风险识别与评价 .................................3.6作业条件分析(LEC) ......................................................3.7风险分级 .................................................................3.8.1风险分级的原则..........................................................3.8.2风险分级................................................................3.8关键任务、关键流程与关键设备识别..........................................3.9.1关键任务识别............................................................3.9.2矿山运行关键流程识别....................................................3.9.3关键设备(设施)识别.................................................... 第4章风险控制措施............................................................4.1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4.2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4.2.1安全管理制度 .........................................................4.2.2安全管理记录 .........................................................4.3矿山运行的风险控制措施....................................................4.3.1采场风险控制措施........................................................4.3.2凿岩爆破作业风险控制措施................................................4.3.3铲装作业风险控制........................................................4.3.4运输作业风险控制措施....................................................4.3.5排水设施风险控制措施....................................................4.3.6安全防火措施............................................................4.4职业卫生风险控制措施......................................................4.5设备管理 .................................................................4.6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4.7加强变化管理 .............................................................4.8.1设计变更管理 .........................................................4.8.2人员变化管理 .........................................................4.8.3法律法规的变化管理 ...................................................第1章矿山概述1.1企业概况本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是xxxx矿业有限公司,公司于2003年6月9日取得了由昆明市禄劝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1628万元,该公司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新希望化工投资有限公司。
露天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分级报告前言露天煤矿是指煤层露出地面并经过开采,作为国内最重要的煤炭供应来源之一,露天煤矿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露天煤矿自身开采难度大,矿井进排风条件和破碎机械设备过程中的损伤等因素,导致其风险较大,对人身和设备安全产生潜在影响。
因此,对于露天煤矿安全风险的辨识与评估是提高煤矿开采质量和企业运行效益的必要手段。
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辨识是指识别某种危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事故的可能性,并分析其对矿井运行的潜在威胁以及可能的后果。
辨识安全风险首先需要已知有哪些潜在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在露天煤矿中,常见的危险源包括:煤尘爆炸、煤层爆炸、坍塌、塌陷、矿井火灾、泥石流等。
这些危险源通常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程度,分为技术危险源和管理危险源。
技术危险源主要是指在采矿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设备损坏、作业不当等技术原因而产生的各种安全事故风险。
而管理危险源则是指在煤矿管理和运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规范、决策失误、监督不力等管理原因而产生的安全风险。
对于危险源的辨识,需要通过对煤矿采掘过程、设备设施运行状况、人员行为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调查,得出具体统计数据和信息。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根据危险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对其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尽可能清楚地了解风险的大小和性质,以便进行下一步针对性的控制和防治措施。
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定性风险评估法:这种方法按照风险级别来进行分类,通常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从而得出较为粗略的风险描述。
2.定量风险评估法:这种方法按照概率统计学模型来对风险进行分析,并得出定量的结果,常用的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和事件树法等。
3.专家评估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专家的判断和经验来对风险进行评估,需要确保评估的专家具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安全风险分级安全风险分级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煤矿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分级,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治和控制措施。
煤矿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控制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是建立煤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如何在实施中将煤矿企业的特殊性、复杂性与执行的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是煤矿企业应关注的问题。
一、危险源的存在危险源是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
作为一种特殊行业,煤矿的劳动对象和工作场所主要在地下,而且处在不断的变化和移动中,恶性隐患、事故多,频次高。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是煤矿公认的五大自然灾害。
随着矿井开采的推进,不少矿井又出现了冲击地压、地温等自然灾害,进一步增大了煤矿安全工作的难度。
所以,必须尽力识别造成事故的危险源,对其风险进行评价,并策划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的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危险物质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指危险源所处的物、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如矿山压力、温度、煤尘、瓦斯等。
危险源总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电器失爆、火花(摩擦与漏电)、支柱初撑力不足、工程质量差等因素作用下,危险源将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二、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评价1.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在没有触发之前是潜在的,经常不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加以辨识。
对于煤矿来讲,进行危险源辨识可采用以下步骤:组成由各专业技术部门人员组成的安全技术委员会,组织有现场安全管理经验、熟悉业务和工艺流程的专业人员,收集本专业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及其他安全管理文件;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确定本矿的主要危险源,各部门在本部门的工作范围内进行危害事件排查,分析危害事件发生的根源,识别存在的危险源,编制《危险源清单(初稿)》;将《危险源清单(初稿)》汇总讨论并下发征求意见,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正后,返回主管部门,提出专业的《危险源清单》;各专业及部门的《危险源清单》上交安全技术委员会汇总,经矿长办公议会研究通过,由矿长批准发布;《危险源清单》发布后,应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危险源的特性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金属和非金属矿山是具有重大危险源的工业场所。
它们承载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但同时也潜藏着各种风险和威胁。
为了保障矿山工人的安全和健康,需要对矿山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
本文将探讨金属和非金属矿山的重大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金属矿山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类:首先是地质灾害。
金属矿山多位于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岩溶、地震等。
这些灾害对矿山内部的巷道、工作面等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风险,矿山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灾害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固巷道支护、防灾堰塞体等。
其次是火灾和爆炸。
金属矿石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可燃物质,如油脂、煤粉等。
如果矿山内部的通风不良、防火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矿山应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并严格执行火灾防护措施,如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设施、设置灭火器材等。
再次是矿井塌陷。
金属矿山采矿过程中会破坏地下岩层的稳定性,导致矿井塌陷。
矿井塌陷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为了防止矿井塌陷的发生,矿山应进行合理的开采设计和施工,并加强对矿井稳定性的监测和预警。
最后是有害气体。
金属矿石中常常含有一些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氰化氢等。
如果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这些有害气体会对矿工的健康造成危害。
矿山应加强有害气体的监测和防护,如进行通风清洁、佩戴呼吸防护器材等。
非金属矿山的重大危险源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类:同样是地质灾害。
非金属矿山位于各种地质环境下,如山区、地下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同样存在。
非金属矿山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灾害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加固巷道支护、排水系统建设等。
火灾和爆炸。
非金属矿石中同样存在一定比例的可燃物质,如煤粉、油脂等。
非金属矿山应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并采取火灾防护措施,如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设施、设置灭火器等。
有害气体。
非金属矿石中也含有一些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硫醇等。
第62卷 第5期 有 色 金 属(矿山部分) 2010年9月 露天金属矿山危险源辨识及预先危险分析体系的研究张金山,孙晶,白豹(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摘 要:本文通过对露天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影响因素的分析,对露天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并运用预先危险分析安全评价方法,建立露天矿危险源辨识及预先危险分析体系,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管理效果。
关键词:露天矿;危险源;事故;预先危险分析中图分类号:T D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172(2010)05-0068-03Study of Hazard I dentificati on and Preli m inary HazardAnalysis System in Open p it Metal M ineZHANG J inshan,S UN J ing,BA IBao(School ofM ining Engineering,I nner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Baot ou 014010,I nnerMongolia,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i m pact fact ors of safety p r oducti on in the open p it metal m ine,the hazards are classified i 2dentificati on in the safe p r oducti on p r ocess,in order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p reventive measures .U sing the safety evalua 2ti on of p reli m inary hazard analysis,hazard identificati on and p reli m inary hazard analysis syste m had been established for open p it m ine 1Key words:open p it m ine;hazard;accident;p reli m inary hazard analysis作者简介:张金山(1959-),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矿业系统工程。
留英、日访问学者,曾主持和参与完成16项科研项目。
0 引言我国金属矿山大多以露天矿为主,全国2/3以上的省份都有金属矿的分布[1]。
近年来,我国矿山企业重大事故不断发生,给企业和职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使人们明确地认识到工矿企业生产中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应该对其进行辨识和控制。
通过有效的管理技术手段,消除或减轻事故的危险,防止其可能造成的灾害,对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露天矿极易发生边坡滑坡、坍塌;火灾、爆炸等由人和环境不同因素所引起的安全事故。
因此,我们要尤其加强对露天矿山所存在的危险源的有效辨识,结合露天矿实际的人员配备条件、机器装备条件、自然地质条件等,对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以达到预先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从而保障职工安全的目的。
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危险源是风险后果产生的根本原因,危险源的存在导致风险的存在[2]。
而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风险的实际发生,即潜在的风险变成了实际的事故。
如结构不稳定或边坡角过大的边坡是危险源,当雨水或暴风雪发生时,边坡由稳定状态转为不稳定状态,当水或风雪的破坏与稀释程度大于边坡的稳固系数时,边坡就会产生滑坡、甚至坍塌,此时潜在的风险就会转化为事故。
若发生边坡滑坡、坍塌的三个致因条件(雨水暴风雪、结构因素、边坡角过大)没有任何一个满足,那么风险即为潜在的风险,不会转化成事故。
因此风险管理的根本是控制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发生。
若能辨识出所有现存的和潜在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那么就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当然这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即当设备、工艺、地质等条件发生变化时都应进行危险源辨识,且经常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危险源没有辨识出来。
矿山企业应建立有利于危险源辨识的奖惩制度。
2 露天矿危险源辨识的方法露天矿危险源辨识是在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本企业实际的人员配备条件、机器装备条件、自然地质条件等,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系统地辨识存在于露天矿上的危险源及其起因和后果[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有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目的性和适用范围。
下面介绍几种可用于建立体系的危险源辨识方法[4]:1)向企业员工询问、交谈长期负责某项工作的员工,往往能够准确指出其工作中的危害。
根据其指出的危害,可初步分析此项工作中所存在的危险源。
2)现场实地考察通过对工作环境的实地考察,可以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这就要求从事现场勘查的人员对安全技术生产规范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并具备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知识。
3)查阅相关记录查阅矿山曾经发生过的事故、职工的职业病档案等,可从中发现危险源。
4)根据外部资料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及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露天矿所存在的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5)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对企业职工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解,知晓其具体的负责项目,可从中发现危险源。
6)安全检查表(SCL)从矿山企业已经制定的安全检查表中可确定存在的危险源。
7)事故(故障)树分析(FT A)事故树分析又称为故障树分析,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顶上事件),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底事件)[5]。
3 危险、有害因素对矿山安全生产影响分析311 露天矿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和事故发生条件的分析露天矿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可概括为以下五大块:1)地质安全因素,包括地层、地壳活动、主要岩层分布状况、褶皱断层分布情况;2)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包括大的沟谷、和地表水体、地下涌出水的分布对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3)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包括边坡角的设计、施工环境对安全生产的影响;4)气象因素,包括高温、严寒、沙尘、暴雨、暴雪及解冻期对安全生产的影响;5)矿床开采安全因素,包括最终边坡角的可靠性、排水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爆破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以上因素都作为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潜在的危险产生因素。
水文情况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利于潜在的危险源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许多不安全因素耦合在一起的结果[6]。
当具备事故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时,事故就必然会立即爆发。
研究事故发生的条件对危险源的辨识有很大帮助。
312 露天矿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矿山开采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源自矿山自然安全条件、生产作业方式、工艺设备以及人员的作业行为等各个方面。
准确辨识危险和有害因素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必备条件。
通过询问交谈、现场考察、查阅资料与对安全检查表分析,归纳总结出露天矿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1)水灾:洪水、地下水涌入采场;洪水涌入工业场地。
2)火灾:电气设备、变压器、电缆沟、控制室起火;汽车、材料库、油库、办公区起火等。
3)边坡滑坡、坍塌:采场工作帮、非工作帮;排土场边坡。
4)爆破作业及爆破器材爆炸伤害:爆破作业现场、爆破器材运输或存放中发生。
5)压力容器爆炸:氧气瓶、乙炔瓶等。
6)机械伤害:挖掘机械、装载机械、穿孔机械、水泵及其它机械设备启动、运转环节和部位发生机械伤害。
7)电气伤害(包括雷电):露天采场和工业场地所有供、配、输、用电场所、设备及线路发生伤害。
8)车辆装载运输伤害:采场装载、卸载;排土场卸载点、运输道路及转弯、交叉点发生车辆伤害。
9)人员滑跌、坠落:采场边坡;排土场边坡;人行横道、台阶、平台、斜梯等高出作业场所。
10)拖拽、轧压、碰撞:运输车辆、装载机、潜孔机、挖掘机、缆线等。
96 第5期 张金山等:露天金属矿山危险源辨识及预先危险分析体系的研究图1 事故发生的条件F i g11 The cond iti on s of acc i den t occurrence 11)物料搬运、坠落、飞溅、物体撞击:搬运作业、运输车辆、装载机物料坠落与飞溅;运输车辆卸载地点;边坡上部物体坠落。
12)粉尘:爆破、装载、运输、卸载作业;采场扬尘。
13)噪音:机械运转时所发出强烈噪声。
313 露天矿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是在以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相应的对每个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讨论,确立事故发生的诱导(触发)因素,预测事故可能发生的后果,并选择事故的危险等级。
4 建立露天金属矿山危险源辨识及预先危险分析体系 根据上文的总结与分析,可将露天矿危险源辨识及有害因素分析体系分为四个部分,如图2:事故发生条件选择模块:此模块通过选择事故发生的因素(自然/人为),并具体指定各种因素的子条件(自然条件、物质特性、物质状态、安全防护、安全管理),以确定此事故发生的具体条件。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危险源辨识表)模块:此模块设置录入事故序号、危险及有害因素、存在的场所及部位,自动生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帮助工作人员查找、添加、更改危险源信息。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模块:此模块设置录入事故序号、危险有害因素、触发(诱导)因素、事故可能造成的结果、危险等级,自动生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可帮助其它在岗员工明确各种事故的起因,认识事故发生的后果与严重性,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重视、避免事故的酿成。
预先危险分析表模块(PHA):此模块是采用安全评价方法-预先危险分析法,将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表与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表模块自动合成,根据每件事故发生的后果与危险等级,选择相应的安全措施,预测潜在风险转化为事故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减小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图2 露天矿危险源辨识与预先危险分析系统F i g12 Hazard i den ti f i ca ti on and preli m i n ary hazardana lysis syste m i n open2p it m i n e5 露天矿危险源辨识与预先危险分析系统的研发工具 该系统的研发可采用较为先进的B/S模式,以及运用Active Server Pages310、II S510、Adobe D re2 a mweaver CS3、S QL Server2005等开发工具研制本系统。
(下转第77页)07有 色 金 属(矿山部分) 第62卷 线在横梁上刻好参照基准,确保更换后钢罐道的垂直度和平行度;同一提升间的两罐道接头位置,严禁位于同层梁上;钢罐道的垂直度不大于±5mm;同一提升容器两罐道面的水平间距偏差不大于±5 mm;同一提升容器相对两罐道中心线的重合度不超过4mm;钢罐道接头错位不大于1mm;罐道卡同定的罐道接头位置与梁中心偏差不大50mm;钢罐道接头间隙2~4mm;钢罐道与罐道卡子斜面接触良好,卡子前爪与轨腰间隙和卡子内侧与钢轨底外侧间隙各为10~20mm;罐道卡子和铁夹子连接螺栓为双母,单垫、螺栓露出螺母2~4螺距;缺口板焊接时,焊缝高度为焊件的最小厚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