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通用版
- 格式:docx
- 大小:76.57 KB
- 文档页数:29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1. 介绍重大危险源是指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特定条件或因素。
准确辨识、评价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对于维护安全和预防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评价工具以及监控机制。
2. 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重大危险源是首要任务,它有助于将注意力聚焦在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上。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1.风险矩阵分析:将风险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量化,以决定哪些风险是最重要的。
2.事件树分析:利用系统事件和可能的结果来辨识潜在的风险源,以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3.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故障模式及其影响,辨识可能的危险源。
选择适合的方法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是关键,因为不同的行业和组织可能面临不同类型的危险源。
辨识过程需要涉及相关的领域专家,并需要考虑过往的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3. 重大危险源评价重大危险源评价是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评估其潜在风险的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重大危险源评价工具:1.风险矩阵评价:基于风险矩阵的辨识结果,将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确定为低、中、高或极高,以帮助确定重点风险。
2.风险管控层次评估:通过评估控制措施的完善程度和有效性,对危险源进行分级评估。
3.定量风险评估:利用统计方法和建模技术,对危险源进行数值化的风险评估。
评价结果可以帮助组织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和优先级,以制定合适的风险控制策略和应急预案。
4. 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危险源监控是对已评价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以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以下是几种重大危险源监控的方法和技术:1.实时监测:使用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实时监测系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持续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危险源的变化和异常情况。
2.值班巡检:安排专人进行定期的巡检,以确保重大危险源的正常运行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风险评估追踪: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以检测潜在风险的变化和演化。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通用版)(1)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要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由于工业活动的复杂性,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控制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①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
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
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②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d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e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③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企业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通用版)根据国家安全监察局《关于认真抓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上级《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为切实做好重大危险源的排查治理工作,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措施。
一、职责范围总经理对本公司所服务矿井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总工程师负责本公司所服务矿井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工作,并负责督促矿井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制定治理方案。
各分管副经理负责分管范围内矿井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工作,并负责督促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矿井按照确定的隐患治理方案进行整改治理。
各专业处室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矿井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工作,并参与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制定治理方案。
安全处负责各矿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二、管理内容1、大风、冰雪天气,2、爆破器材库,3、锅炉房,4、地表水,5、煤尘超限爆炸,6、岩溶水突水,7、老空积水,8、煤炭自燃及其它火灾。
以上8项重大危险源由安全处进行登记、建立档案,各处室组织有关人员每月下矿进行一次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安全处登记、存档。
三、排查、登记、申报1、以总工程师为主,分管副经理及各处室配合,对本公司所服务范围内矿井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排查。
排查的依据为《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重大危险源是指对企业正常运营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因素。
为了防范和控制重大危险源对企业和职工的威胁,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
本文旨在提供一种范文模板,指导企业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
二、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是对企业内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为了确保辨识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本制度规定以下步骤和要求:1.组织架构(1)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组成;(2)重大危险源辨识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2.辨识方法(1)辨识小组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辨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勘查、文献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等;(2)辨识小组应采用系统性、科学性和全面性的方法进行辨识工作。
3.辨识内容(1)重大危险源辨识应包括对各个作业环节和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2)重大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企业内外各种因素对危险源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和管理的因素等。
4.辨识结果(1)辨识小组根据辨识的结果,将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和排列;(2)辨识结果应编制成报告,并交由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和监管。
三、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是指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过程。
为了确保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本制度规定以下措施和要求:1.责任分工(1)企业应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权限,确保各级管理层有能力、有责任、有权限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管理;(2)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岗位,负责统筹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2.监控方法(1)企业应采用多种监控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查、现场巡查、隐患排查和定量评估等;(2)监控方法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风险等级选择和确定。
3.监控措施(1)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监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检查制度、风险评估制度和隐患整改制度等;(2)监控措施应具体明确操作方法和责任人。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引言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各行各业都涉及到了重大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存在的原因和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监控,以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所谓“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重大威胁的设施或活动。
如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处理、高空作业、钢铁、火力发电、矿山开采等行业和活动。
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指分析危险源对生产、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找出存在的隐患并制定措施加以排除和控制。
重要性重大危险源辨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是防范事故的前提。
准确地辨识出重大危险源,可以及时发现和查控隐藏的安全隐患,从而排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方法重大危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有:风险评估法、分析树法、逻辑树法、事件树法等。
其中,风险评估法是最常见的方法。
它是通过对危险事故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后果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相关的风险程度,然后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重大危险源评价重大危险源评价是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其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进行合理的估计,进而制定相应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重要性重大危险源评价是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价,可以更好地控制危险源对环境和人体的不良影响,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方法重大危险源评价要充分考虑安全潜在危害的影响因素,对其严重性、可能性、频度、持续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
评价方法一般包括实地勘察、资料搜集、检查审核、风险评估、技术分析等。
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危险源监控是指通过监测、分析和评估,对危险源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重要性重大危险源监控是预防危险源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它能够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危险源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减少人身和财产的损失。
方法重大危险源监控的方法一般包括现场巡查、实时监测、远程监控等。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一)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管理1、危险源的辨识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包括各种专项施工)。
1.1、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进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
要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应收集与本组织的活动、人员、设施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1.2、危险源辨识小组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还应组建好辨识小组。
辨识小组各专业人员都应有人参与。
如安全、消防、动力、电气、设备、土建等专业。
这样,辨识时可以尽量将各专业中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完全。
1.3、危险源辨识要求:a、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考虑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人员(包括合同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考虑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设施;d、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异常(如停机检修)和紧急(如火灾)状态;e、考虑过去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如由于技术、资源不足仍未解决的或停止不用但其危险依然存在)、现在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
1.4、辨识方法1.4.1、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用《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1.4.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1.5、辨识类别1.5.1、根据本企业及施工现场的特点,将危险源产生的事件或事故分为以下类别: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粉尘、噪声、振动、车辆伤害等。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表金属表面处理表面预处理63 防护不当物体打击现在正常3 6 7 126 3 否防腐剂喷涂作业64作业环境通风条件茶或个人防护不当中毒或窒息或职业现在正常3 6 7 126 3 否埋件埋设埋件吊运65 绑扎不规范或吊运不规范起重伤现在正常3 3 15 135 3 否焊接固定66 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当高处坠落现在正常3 6 7 126 3 否构件安装构件堆放67 构件放置不规范坍塌现在正常3 3 15 135 3 否构件吊装68 绑扎不规范或吊运不规范起重伤现在正常3 3 15 135 3 否构件固定69 防护不当高处坠落现在正常3 6 7 126 3 否小型电动机具操作电钻操作70 操作不当或防护缺陷机械伤害或触电现在正常3 6 7 126 3 否角磨机操作71 操作不当或防护缺陷机械伤害或物现在正常3 6 7 126 3 否冲击钻操作72 操作不当或防护缺陷物体打击或触现在正常3 6 7 126 3 否切割机操作73 操作不当或防护缺陷物体打击现在正常3 6 7 126 3 否加强岗位操作安全教育培训,按要求做好防护设施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
通用工程作业刚元波温冬冬陆勇浆砌石挡墙施工砂浆搅拌机砂浆搅拌83 设备安全防护不到位、绝缘不良砌石作业石块搬运及砌筑84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高处临边防护不到位机械伤害、触电其它伤害高处坠落现在现在正常正常4242隧洞施工生活营地或办公管理施工指挥管理施工现场办公钻孔台车及作业人员洞内照明通风前方管理人员指挥作业现场办公办公用电复印作业档案资料管理8687888990919293台车无临边防护、人员未系安全带高处坠落现在正常42加强日常安全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安全状态良好。
督促做好高处临边防护、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教育。
刚元波陆勇刚元波陆勇线路绝缘不良、使用碘钨灯、突然断电、照明不良触电、其它伤害现在正常15 90通风不良、有毒有害气体、粉尘违章指挥或个人防护不当房屋处于施工危险区线路不规范或超负荷用电复印产生粉尘或防护缺陷明火或照明线路不良中毒、窒息、职业病其它事故其它事故触电火灾职业病火灾现在现在将来将来将来将来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正常42督促做好台车临边防护、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教育,督促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____,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三条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构,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第四条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部门,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监控评估第五条各部门应对重要的设备、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
第六条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包括:(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四)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五)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第七条应该每两年至少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第八条安全评估工作应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
第九条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一)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四)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五)重大危险源等级;(六)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七)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八)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第十条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所属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份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
该制度范本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危险源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析,以确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危险源辨识的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规模,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类别;2. 列举每个危险源类别下的具体危险源;3. 采用专业工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系统辨识,包括物理危险、化学危险、生物危险、设备危险、工艺危险等;4. 归纳总结危险源,生成危险源辨识报告。
三、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确定各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
危险源评价的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危险源评价的目标和方法;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观察,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3. 运用定量或定性的工具和方法,对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4. 生成危险源评价报告,包括评估结果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重大风险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水平。
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具体内容如下:1.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标准和判定方法;2. 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详细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3.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监测和巡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4. 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和复查,及时更新管理措施。
五、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1. 引言1.1 管理目标1.2 适用范围2. 危险源管理的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2.2 综合管理2.3 法律依据3.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3.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步骤3.2 危险源评价的目标和方法4. 重大危险源管理4.1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4.2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4.3 重大危险源的监测和复查5. 安全培训和教育5.1 员工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5.2 安全培训的计划和实施6. 安全责任和奖惩制度6.1 安全责任的界定和分工6.2 安全奖惩制度的规定7. 事故报告和调查7.1 事故报告和登记7.2 事故调查和分析8. 制度执行和监督8.1 制度执行的程序和要求8.2 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估9. 附则9.1 重大危险源清单9.2 参考文件9.3 修订记录六、结论本文介绍了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了一份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319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通用版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通用版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渐渐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
例如汽车的发明,用计算机监控的生产装置等。
这些无疑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方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实惠。
但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生产又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例如:(1)20xx年2月23日,广州增城市福和镇一私人化工厂发生氯气泄露事故,导致上百名村民出现轻重不同的中毒症状。
附近8个村约二三千名村民连夜紧急撤离。
(2)20xx年9月21日,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一家化工厂储藏在库房的约300t硝酸铵爆炸,死亡29人,受伤2442人。
从这些重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体现出重大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化工厂对重大危险源没有保持足够的警惕性,管理不善造成的。
重大事故的主要类型一是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泄露,引起大范围内的人员死亡、中毒和环境污染;二是可燃物质大量泄露,遇火源引起火灾和爆炸。
重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使我们痛苦地认识到现代化工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潜在的危险性非常巨大。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区范围不断扩大。
化工厂四周的居民密度越来越大,最终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一旦事故发生,不仅给化工厂内部带来损失,而且也使周边的居民的健康生命和环境遭受巨大的危害。
它所带来的灾难性和社会性,所表现的技术性已经超过了事故本身,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人类安居乐业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因此,作为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举措之一的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成为现代大中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重大危险源在没有触发之前是潜在的,常不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辨识。
1.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的哪些区域、部分是危险源,其危险的性质、危险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事故触发因素等。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理论方法主要有系统危险分析、危险评价等方法和技术。
表1列举了部分系统分析方法的目的、分析结果、所需资料和特点。
实际中可根据生产系统特点由表1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
2.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程序(见图1)和内容。
图1 危险源辨识程序图表1 系统分析方法的目的、分析结果、所需资料及特点安全检查表目的主要用于确保有关规定和标准得以实施,某些情况下,将检查表分析方法与其他安全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去发现只用安全检查表分析可能无法发现的危险。
分析结果分析人员确定标准的设计或操作以建立安全检查表,然后用它产生一系列基于缺陷或差异的问题,所完成的安全检查表包括对所提问题的回答,分析结果将作出与标准或规程是否一致的结论。
此外,安全检查表分析通常提出一系列提高安全性的可靠性的可能途径。
所需资料一份适当的安全检查表、工程设计程序和操作方法,待分析系统的基本知识。
特点方法简单,用途广泛,没有任何限制。
事故树分析目的识别导致(设想)事故的设备故障和人为失误的组合。
分析结果发现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人、环境和部件等方面)以及相互关系,从而(可定性和定量的)得出系统失败的可能方式和防止事故的可能措施(途径)。
所需资料详细的装置或系统功能图、工艺图和操作程序,以及各种故障模式和它们的结果;系统培训和富有经验的分析人员。
特点使用布尔逻辑门产生系统故障模型来描述事故的各种原因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简明形象。
FTA非常适合高度复杂性的系统。
原因后果分析目的同时识别潜在事故的原因和后果。
分析结果描述事故顺序图和对潜在事故的定性说明。
所需资料可能导致事故故障的工艺过程的波动知识;影响事故后果的安全系统和紧急处理预案资料;产生所有故障的原因。
特点将FA和ET组合而成的分析方法。
可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原因-后果图显示事故发展(后果)与它们的基本事件之间的关系。
(1)分析系统的调查在进行危险源调查之前首先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例如,是对整个企业还是某个分厂或某个生产工艺过程。
(2)危险源的调查调查的内容有:①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工艺布置、设备名称、容积、温度、压力、工艺设备的固有缺陷,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等。
②作业环境情况:安全通道情况,生产设备的结构、布局、作业空间布置等。
③操作情况: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工人接触危险的频率等。
④事故情况:过去事故及危害状况,事故处理应急方法,故障处理措施。
⑤安全防护:危险场所有无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安全标志,煤气、物料使用有无安全措施。
(3)危险区域的界定既划定重大危险源点的范围。
在确定危险源区域时,可按以下方法界定:①按危险源是固定还是移动界定。
如运输车辆,分厂内的搬运设备为移动式,其危险区域随设备的移动空间而定。
而锅炉、压力容器、储油罐等则是固定源,其区域范围也是可以固定的。
②按危险源是点源还是线源界定,一般线源引起的危险范围较点源的大。
③按危险作业场所来划分危险源的区域。
如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有触电危险的场所,有高处坠落危险的场所,有腐蚀、放射、辐射、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等。
④按危险设备所处位置作为危险源的区域。
如锅炉房、油库、氧气站、变配电站等。
⑤按能量形式界定危险源。
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险源和其他危险源等。
(4)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一定数量的危险物或一定强度的能量,由于存在条件不同,所显示的危险性也不同,被触发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
存在条件分析包括:储存条件(如堆放方式、通风等),物理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设备状况(如设备完好程度、设备缺陷等),管理条件等。
触发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操作失误、不正确操作、粗心大意等)和管理因素(如不正确管理、不正确的训练、指挥失误、错误安排等)。
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参数(气温、气压、湿度)变化、雷电、雨雪、地震等。
(5)潜在危险性分析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其表现是能量和危险物质的释放,因此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可用能量的强度和危险物质的量来衡量。
具体分析可根据使用的危险物质量来描述危险源的危险性。
表2是国际劳工局建议的鉴定重大危险装置的重点物质标准。
表2 国际劳工局建议用以鉴别重大危险装置的重点物质①一般易燃物质:氨500t 易燃气体200t氯25t高易燃液体50000t二氧化硫250t②特种易燃物质:硫化氢氨500t氰氢酸20t环氧乙烷50t二硫化碳20t③特种炸药:氟化氢硝酸铵2500t氯化氢250t硝酸甘油10t三氧化硫75t三硝基甲苯50t⑤特种剧毒物质:④特殊有毒物质:甲基异氰酸150kg丙烯腈200t光气750kg(6)危险等级的划分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发生事故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
危险源分级实际上是对危险源的评价。
等级划分的原则是突出重点,便于控制管理。
综合上述方法及劳动法要求,柳化重大危险源界定如表3所示。
表3 柳化重大危险源界定表序号设备名称物质存量(流量)危险等级1造气半水煤气柜一氧化碳、氢气1000m³特别危险2合成塔氢气、氨气13万Nm³/h 特别危险3尿素塔二氧化碳、液氨18万Nm³/h 特别危险4甲醇库甲醇580m³特别危险5甲醛库甲醛360m³特别危险6驰放气柜氢气、甲烷气200m³高度危险7提氢塔氢1000Nm³/h 特别危险8液氨库液氨700m³高度危险9厂区油库汽油、柴油215t高度危险10大力加油站汽油、柴油22t+13t高度危险11硝酸铵库硝酸铵600t一般危险12多孔硝铵库多孔硝铵600t一般危险13甲醇槽甲醇液体1000m³高度危险(注:在实际工作中,应采用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有关危险物质的临界量来判定。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收集设备、设施的设计、运行与重大危险源的有关数据,依据科学理论的方法进行严谨的评价。
找出其中的缺陷、人机失误的因素和安全防范的重点。
1.危险评价的程序危险评价主要由下列相关的步骤组成。
(1)编制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由建设工程项目的概况、开展评价工作的主要依据、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因素、评价工作的范围和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工作计划和进展等方面的内容组成。
在编写的方案中,主要危险源是否确切,评价范围和单元的确定是否符合评价任务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是能否定量分析所评价的建设项目等,对评价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2)确定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安全标准。
(3)危险分析。
识别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危险性,包括新的潜在危险和原有危险的变化情况,然后将识别的危险进行分析和变化,建立评价模式,并得出系统的危险性量化值。
(4)危险评价。
在危险确认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结合效益、费用、可靠性、危险度等指标及经验数据,求出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和最优工作评价。
(5)在技术和经济上难以或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应对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反复评级,以达到最优化或安全标准的目的。
2.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及特点。
几种评价方法与特点见表4所示。
表4 评价方法与特点见表确定评价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对象(系统)的特点根据评价对象的规模、组成部分、作业条件等情况,选择评价方法。
(2)根据系统的规模、复杂程度选择通常应先用简捷的方法进行筛选,然后确定需要评价的详细程度,再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
(3)根据评价对象的工艺类型和工艺特征选择评价方法大多适用于某些工艺过程和评价对象,如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适用于机械电气系统评价等。
(4)评价对象的危险性据过去的统计资料,对危险性较高的对象往往采用系统的、较严格的评价方法(如事故树、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方法等);反之,倾向采用经验的、不太详尽的评价方法(如直观经验分析、检查表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