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倒与对敲
- 格式:pdf
- 大小:67.66 KB
- 文档页数:2
对倒的手法有哪些对倒即对敲,是主力最常用的做盘手法之一。
主力之所以喜欢对倒,就是因为可以制造放量拉升的假象,从而吸引跟风盘,进行骗线。
当跟风盘看到某支股票大幅拉升时候,忍不住追涨,结果这是主力自买自卖的表演,在拉到高位时开始进行派发,跟风盘最终被套得严严实实。
当跟风盘看到某支股票大幅下跌时,以为是变盘信号,忍不住加入杀跌队伍,结果遇上主力的独角戏表演,在砸到低位时开始检便宜货。
那么对于广大短线投资者来说,该如何分辨主力对倒呢?(1)看大单通常情况下,主力凡是要进行对倒操作,肯定会在委买、委卖上面挂上大单,然后自买自卖。
当对倒拉升股价到高位之后,主力会将委买上面自己挂的大单撤掉,同时砸出大卖单将跟风盘的买盘吃掉,从而达到派发的目的;当对倒打压股价到低位之后,主力会将委卖上面自己挂的大单撤掉,同时大笔买入将跟风杀跌盘的筹码吃掉,从而达到吸货的目的。
(2)看走势因为委买、委卖的挂单信息是公开的,所以往往很容易被主力利用作便捷交易通道做文章,为此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拉升、打压之后的走势来分辨是否对倒。
比如在“大买单”涌出之后,股价不涨反跌,u 在“大卖单”涌出后,股价不跌反涨。
这些都是主力的对倒行为。
通常情况下,在个股建仓之后的拉升过程中出现对倒,短线投资者足无需惊慌的。
但是个股股价在连续大涨之后在高位出现对倒,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前期的大牛股,在连续调整一段时间之后,尾盘突然放量对倒拉升,甚至冲击涨停板,之后不断有大卖单出现(图3-4-7),这是典型的主力对倒拉高出货的行为,碰到这种对倒拉升的股票次日低开的可能性比较大,投资者需要警惕。
图3-4-7文章由第三方提供,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阅读者应独立判断并自担风险。
对倒是什么意思对倒与对敲的区别
对倒是什么意思
对倒:是证券市场主力或庄家在不同的证券经纪商处开设多个户头,然后利用对应帐户同时买卖某个相同的证券品种,以达到人为地拉抬价格以便抛压或刻意打压后以便低价吸筹。
对倒与对敲的区别:
对敲:指的是主力在自己管理的多个帐户之间进行买卖,也就是自己买自己卖,是主力的惯用手法,其目的用在震仓或吸引跟风盘或拉升股价。
对倒:指的是主力与主力之间通过协商,一方把筹码倒给另一方,通常发生在某一个价位区域,但实际成交的价格与协议的价格有相当差异。
对倒是什么意思?对倒与对敲的区别?以上是雪山贷小编讲述的关于对到的解释,仅供参考。
什么是对倒?
就是主力资金利用自己控制的多个账户之间相互买卖,使得股价出现短时间剧烈波动且成交量异常放大的情况,从而达到引诱跟风盘出货的一种手段。
对倒行为一般出现在流通盘不大(5亿股以内)的个股中,根据做盘的性质,主力对倒行为可以分为拉升和出货两种性质:
1、对倒拉升:
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筹码,建仓完毕,通过对倒拉升的方法迅速拔高股价脱离成本区,主力控盘度较高的个股会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类似的操盘行为。
2、对倒出货: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上涨后,主力获利丰厚并开始高位出货;但如果出货迹象过于明显,对股价的杀伤力较大,则会导致买盘不足;所以稳住股价可以更好地出货。
现实如何操作呢?就是尽量让股价在一个区间反复振荡(或缓慢下跌),同时主力会采用电脑拆单交易“即大单拆成无数个小单”的方法迷惑投资者,让个股DDE数据(Level-2)呈现净流入的,以吸引抄底盘跟风,最终达到派发筹码的目的:
从上图(600243青海华鼎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主力运作的3个阶段:
第一阶段:“收集”筹码,股价走势和成交量较为平淡
第二阶段:“对倒”拉升,拔高股价,成交量快速放大
第三阶段:“对倒”出货,股价跌幅较缓(同期上证指数大幅下跌)第四阶段:“出货”完成,股价遭遇滑铁卢式的快速下跌。
主力一般都是怎么对敲出货的?并不是所有的主力都对敲出货,但这种手法确实比较常见。
我们通过交易的龙虎榜,可以发现很多蛛丝马迹。
很多主力会通过多账户操作,制造出有大资金出但也有大资金进入的迹象,有些主力则比较随意,同一账户进进出出,当天会有买入和卖出,都上龙虎榜交易席位。
我们要理解,对敲本身是无法出货的,对敲的目的是制造出成交量放大的假象和资金活跃的假象,以此来吸引其他资金,或者说散户跟风去接盘。
我们先看看几种常见的对敲方式。
涨停板对敲出货很多人看到这个一定会非常诧异,因为在印象中,涨停板是没有必要对敲的,次日可以高开,肯定能有更好的价格去出货,何比当天在涨停的价格上就出货呢?主力贪婪吗,其实不贪婪,主力在低位收集了大量筹码,没必要在涨停板再收集过多的筹码,放一部分打板资金进入,有利于未来的出货,也降低了成本。
假设涨停板之前,主力买入了该股3000万资金,涨停板有散户排队买入3000万,主力完全就有可能把这3000万的散户资金放进来,然后再挂单封板。
结果是什么?主力今天一毛钱没花,或者说盘内还有赢利,就拉出了一个涨停。
前期获利的散户都抛了,新入场的散户成本就是今天的涨停价,抛压自然也就小了。
主力在涨停上的对敲,其实就是这个意图,让散户高位换手接盘,抬升散户成本,减少抛压方便拉升。
所以即便后面还有上涨空间,主力也会在涨停板上对敲出货,降低自己的仓位,尽可能的持币而不是高位去要散户手里的筹码。
跌停板对敲出货这种情况也很常见,跌停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大量的买单,眼看就要开板,很多散户跟风买入。
开板一段时间后,再度出现大量抛盘,最终以跌停的结局收尾。
第二天再度低开,甚至再度跌停封板。
这种跌停板对倒出货的主力,一般早就已经把本赚出来的,剩余的筹码只要能脱手,都是利润。
没有一个主力愿意在高位接盘的,当主力发现即便大盘上涨,散户的抛压仍然大于买盘,导致股票出现下跌,这个时候,就会开始比谁跑的快了。
毕竟高位散户的成本相比主力更高一些,所以会选择对倒拉升做最后一波,然后就是对倒出货。
纯⼲货!极少⼈知道的主⼒对倒出货⼿法,图⽂详解,真正看懂的都是⾼⼿!主⼒对倒的⽬的是为了阶段性减仓和出货,在所有的出货⼿法中,对倒出货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规模的出货动作,所以成为主⼒的⼀种选择。
对于这种最明显的出货⼿法,我们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持有这样的股要及时出局,没有这样的股票就需要回避买⼊操作。
下⾯就来具体分析对倒出货的⼿法。
当经过⾼位的对倒震仓之后,股价再次以巨量上攻。
这时主⼒开始出货,从盘⼝看往往是盘⾯上出现的卖⼆、卖三上成交的较⼤笔⼿,⽽我们并没有看到卖⼆、卖三上有⾮常⼤的卖单,⽽成交之后,原来买⼀或买⼆甚⾄买三上的买单已经不见了,或者减少,这往往是主⼒运⽤微妙的时间差报单的⽅法对⼀些经验不⾜的散户布下陷阱,散户吃进的单⼦往往是主⼒事先挂好的卖单,⽽接主⼒卖出的往往是跟风的散户。
如和胜股份2⽉15⽇的⾛势明显就是主⼒对倒拉⾼出货的盘⼝⾏为,盘中通过多次⼏笔⼤单的对倒拉⾼后,采取中⼩单派发的出货⽅式达到⾼位减仓的⽬的。
我们再来看看对倒出货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有⼀定的共同特征。
如图:佛塑股份7⽉1⽇对倒出货情况。
我们来看看对倒出货的共同的特征。
分时特征:对倒前分时基本会出现快速拉升⾛势,⽬的就是在对倒前尽可能的吸引市场跟风资⾦。
然后超⼤卖单低价砸出,把途中所有买单吃掉,还有没有成交的⼤卖单挂在卖⼀的位置,然后分时停⽌波动,成“⼀”形态,对倒完毕后下跌,或还有跟风资⾦继续推⾼分时,当对倒完毕后出货完毕后分时必然出现下跌⾛势。
这就是分时特征,对倒前快速拉升和“⼀”形态。
盘⼝挂单特征:最明显特征就是在同⼀价位成交,有买不完的卖单,吃完了⼜出来是盘⼝成交的主要特征。
还有就是买盘挂有相当数量的买盘,⼀般都是超⼤买盘,主⼒⽤此⼿法吸引市场资⾦关注和参与,造成买盘活跃假象,要成交只有买进卖⼀的单⼦。
还有就是成交单⼦基本都是以红盘出现,⼀般红盘代表主动买进,正是因为这些红盘吸引市场的关注和参与,红盘主⼒可以通过操作来实现的。
什么是对敲的意思概念介绍主要过程对敲主要是为了制造无中生有的成交量以及利用成交量制造有利于庄家的股票价位。
那么你对对敲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对敲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对敲对敲也称为相对委托或合谋,是指行为人意图影响证券市场行情,与他人通谋,双方分别扮演卖方和买方角色,各自按照约定的交易券种、价格、数量,向相同或不同的证券经纪商发出交易委托指令并达成交易的行为,即一方做出交易委托,另一方做出相反交易委托,依事先通谋的内容达成交易。
对敲,即主力在多家营业部同时开户,以拉锯方式在各营业部之间报价交易,利用多个帐号同时买进或卖出,人为地将股价抬高或压低,以便从中获益。
当成交栏中连续出现较大成交盘,且买卖队列中没有此价位挂单或成交量远大于买卖队列中的挂单量时,则十有八九是主力刻意对敲所为,此时若股价在顶部多是为了掩护出货,若是在底部则多是为了激活股性。
对敲是交易所会员或客户为了制造市场假象,企图或实际严重影响股票、期货价格或者市场持仓量,蓄意串通,按照事先约定的方式或价格进行交易或互为买卖的行为。
通俗地说是自买自卖,左手出右手进,筹码从甲乙两个(或是多个)仓库之间来回倒。
电子现货中也有同样的情况,电子现货之家中有介绍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9(a)(1)条、香港《证券与期货条例》第274条(1)、我国《证券法》第77条对这种行为进行了规定。
台湾《证券交易法》第155条第1项第3款就对敲行为进行了规定。
相对而言,英国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第118条和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市场滥用》守则的规定比较笼统。
对敲主要是为了制造无中生有的成交量以及利用成交量制造有利于庄家的股票价位。
庄家操盘常用对敲,过去一般是为了吸引散户跟进,而现在则变成了一种常用的操盘手段,建仓时对敲、震仓时对敲、拉高时对敲、出货时对敲,做反弹行情仍然运用对敲。
对敲构成要件1、主观上,双方具有通谋的故意,具有制造证券市场假象、诱导投资公众做出错误的证券投资判断、企图获取利益或避免损失的目的2、客观上,双方具有通谋行为和委托事实,通常而言,交易双方的委托在时间、价格、数量上虽不要求绝对一致,但要求具有相似性。
庄家对倒目的分析在分析股票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很多股票会出现大规模的或小规模的对倒动作,至于对倒的功能和目的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出货,有的认为洗盘,有的认为调仓,还有比较夸张的认为是建仓。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庄家对倒目的所在,既然出现对倒的状况,庄家必然想通过对倒来达到一定的目的。
对于任何的庄家行为,其目的基本就是下面四个建仓,拉升,出货,和洗盘。
首先我们看庄家对倒建仓的,当然在底部的时候有时会用跌停对倒建仓,但是对倒建仓实属另类,不详细分析了。
其次是调仓,很多分析说是拉升前调仓或者什么换庄,对庄家操作来说,操作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如果计划都没有还是什么庄家,那么在拉升之前建仓必然会考虑账户筹码问题,还有必要在拉升之前进行调仓让市场发现吗?让市场买掉他好不容易收集的筹码,显然基本的逻辑都不符合。
那有没有换庄的可能性,可能性是有的,但是极小,换庄只是银行账户和证券账户的小事情,有必要一定把我的筹码一定倒在你的帐号里吗?账户密码给你简单吧!说到这里,插点闲话,有人问我对盘口挂单数字密码有没有研究,就是操盘手通过挂一定的单数沟通操作,还真有人专门研究,我只知道无聊的操盘手会挂上带4,8的单子气人,至于什么数字密码真是没那个闲心研究。
道理很简单现在通信这样发达,网络都可以及时沟通,还需要像中世纪那样靠密码沟通,还有如果真有这样的加密系统,你研究也研究不明白什么意思,还有什么研究意义,很多人总是把精力放在无聊的事情上,真是恐怖。
再次看看对倒洗盘,洗盘最好的方法和选择就是下跌,只要一下跌,必然很多不稳定筹码会获利了结或者止损出局,还用的着对倒洗盘,还交手续费,还流失筹码,傻子才会这样干!最后对倒出货,阶段性减仓。
对倒出货可以出现股价运行任何阶段,之所以选择对倒出货,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出货动作,对倒买盘出现,吸引资金跟风,这样才能爆量,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出货动作,一般多出现在大盘变盘下跌过程中,或者庄家已经有大幅获利,也会用这样手法出货,对于对倒出货的股,要及时回避。
2016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对敲注会考试被称为最难考,如今已进入考前冲刺阶段,不妨回忆一下往日里复习的重要考点、知识点。
注册会计师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对敲”,希望广大考生们以此为标准来要求自己。
想了解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讯息,请关注我们。
2016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对敲1.多头对敲多头对敲是指同时买进一只股票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它们的执行价格、到期日都相同。
适用范围多头对敲策略对于预计市场价格将发生剧烈变动,但是不知道升高还是降低的投资者非常有用。
组合净损益组合净损益=执行日组合收入-初始投资①股价<执行价格:(执行价格-股票售价)-两种期权(购买)价格②股价>执行价格:(股票售价-执行价格)-两种期权(购买)价格多头对敲的最坏结果是到期股价与执行价格一致,白白损失了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购买成本。
股价偏离执行价格的差额必须超过期权购买成本,才能给投资者带来净收益。
多头对敲锁定最低净收入(0)和最低净损益[-(P+C)]2.空头对敲是同时出售一只股票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它们的执行价格、到期日都相同。
适用范围空头对敲策略对于预计市场价格比较稳定,股价没有变化时。
组合净损益组合净损益=执行日组合收入-初始投资①股价<执行价格:-(执行价格-股票售价)+两种期权(购买)价格②股价>执行价格:-(股票售价-执行价格)+两种期权(购买)价格结论空头对敲的最坏结果是到期股价与执行价格不一致,无论股价上涨或下跌投资者都会遭受较大的损失;最好的结果是到期股价与执行价格一致,投资者白白赚取出售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收入。
【提示】股价偏离执行价格的差额只要不超过期权价格,能给投资者带来净收益。
对敲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在⼈们进⾏炒股的时候,会涉及到很多关于股票的名词,其中就包括对敲。
对敲其实就是⼈为地将股价抬⾼或压低,这样可以从其中获得利益。
那么对敲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呢?下⾯店铺的⼩编就给⼤家介绍⼀下,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1、主观上,双⽅具有通谋的故意,具有制造证券市场假象、诱导投资公众做出错误的证券投资判断、企图获取利益或避免损失的⽬的。
2、客观上,双⽅具有通谋⾏为和委托事实,通常⽽⾔,交易双⽅的委托在时间、价格、数量上虽不要求绝对⼀致,但要求具有相似性。
对敲的识别是怎样的⼤部分个股主⼒机构在操纵⽬标股票价格时,⼀般情况下会跟着⼤盘的波动顺势⽽为。
这种顺势⽽为的操作体现在以下三⽅⾯:跟着⼤盘股指中长期⼤⽅向波动运作;跟着⼤盘股指起伏波动进⾏⾼抛低吸操作;看⼤盘短线表现,甚⾄看股指盘中表现灵活顺势操盘。
同样,⼤部分个股主⼒机构在运作某只股票时,在⼤部分的交易时间⾥也会根据⼤盘的波动顺势⽽为去操作。
以⼀只股同⼀个主⼒在⾥⾯运作⼀年时间为例,在这⼀年时间中⼀般有80%的交易是操盘⼿顺势操盘的,⼤概有20%的时间可能是逆市操作。
逆市操盘包含长期逆市操盘、波段逆市操盘、短线逆市操盘三种。
⼀般情况下在盘⼝出现最多的是短线逆市操盘。
⼀般技术分析⽤在⼀只股票主⼒机构逆市操盘严重阶段时往往是不具实践性或者说失效的。
那么同样在主⼒顺势操作⼀只个股时,也存在⼀般技术分析不具实践性或者说失效⽆效的时间段。
⼀般属于这⼏种情况:极端⾏为中的连续涨停和跌停;主升浪阶段和股价进⼊急跌阶段。
极端⾏为如果属主⼒有计划的刻意操作,⼀旦主⼒操盘⼿拟定好操盘计划并下定决⼼实施,那么在拉升时股价上⾯出现什么压⼒位,什么套牢盘等等都阻挡不了该股价格的上升。
这期间股价持续上扬,上升幅度等很⼤程度掌握在主⼒操盘⼿的操纵中。
这时是主⼒操盘⼿操作⾏为严重影响该股价格,再到该股的价格影响技术形态或技术指标。
这包括该股的趋势、形态、K线上升⾓度等。
对倒:是证券市场主力或庄家在不同的证券经纪商处开设多个户头,然后利用对应帐户同时买卖某个相同的证券品种,以达到人为地拉抬价格以便抛压或刻意打压后以便低价吸筹。
对倒与对敲的区别:
对敲:指的是主力在自己管理的多个帐户之间进行买卖,也就是自己买自己卖,是主力的惯用手法,其目的用在震仓或吸引跟风盘或拉升股价.
对倒:指的是主力与主力之间通过协商,一方把筹码倒给另一方,通常发生在某一个价位区域,但实际成交的价格与协议的价格有相当差异.
关于如何判断主力对敲
主力对敲的手法通常有两种,最常用的手法是使用两条交易跑道,同时对某一只股票发出买卖指令,价位与数量大致相同,这时庄家不预先挂单,因此有时大家在盯盘中会发现委托盘中的买、卖单都很小,成交量中却突然冒出大笔成交。
另一种手法就是主力事先在委托盘中挂出一笔大的买单或卖单,然后一路打下去或买上来,迅速吃掉预埋的委托单,从而造成虚假的成交量。
由于许多投资者经常是孤立的、静止的看待成交量,即只注重当日的成交量与价位,主力就投其所好,大量的利用对敲制造骗局和骗线。
又由于对敲与普通的大手成交具有相同的形式,比较容易隐蔽,难以辨别,因此给投资者造成不少麻烦。
我们认为,研判主力对敲主要应该从成交量的放大情况以及价量配合的情况入手,主力对敲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成交量的增加,但是由于掺杂了人为操纵的因素在里面,这种放量会很不自然,前后缺乏连贯性;在价量配合上也容易脱节,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留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从每笔成交量上看,单笔成交数较大,经常为整数,例如100手、500
手,买盘和卖盘的手数较接近,出现这样的情况,通常买卖方都是同一人,亦即是对敲行为。
2.在邻近的买卖价位上并没有大笔的挂单,但盘中突然出现大笔成交,
此一般为主力的对敲盘。
3.股价无故大幅波动,但随即又恢复正常,如股价被一笔大买单推高几
毛钱,但马上被打回原形,K线图上留下较长的长影线,这种情况多为主力对敲。
4.股价突破放量上攻,其间几乎没有回,股价一路攀升,拉出一条斜
线。
这明显有人为控制的痕迹,往往为主力对敲推高股价,待机出货。
5.实时盘中成交量一直不活跃,突然出现大手笔成交,这种成交可能只
有一笔或连续的几笔,但随后成交量又回到原先不活跃的状态,这种突破性的孤零零的大手成交量是主力的对敲行为。
6.当卖一、卖二、卖三挂单较小,随后有大笔的买单将它们全部扫清,但买单的量过大,有鸡用牛刀之感,且股价未出现较大的升幅。
这种上涨状态的大手成交是主力的对敲。
7.当股价出现急跌,大笔成交连续出现有排山倒海之势,往往是主力为洗盘故意制造恐怖气氛。
8.股票刚启动上攻行情不久,涨幅不大,当天突破以大笔的成交量放量低开,且跌幅较大,此为主力对敲洗盘行为。
9.整日盘中呈弱势震荡走势,买卖盘各级挂单都较小,尾盘时突破连续大手成交拉升,这是主力在控制收市价格,为明天做盘的典型对敲行为。
10.上一交易日成交并不活跃的股票,当天突破以大笔的成交放量高开,此为主力为了控制开盘价格的对敲行为。
关于如何判断主力对倒
比如原来的接抛盘基本上都是二位数,也就是几千股,但突然间二位数全部或者是几乎全部都变成了三位数,这就是典型的挂单突增。
多空双方几乎是绝对不可能在同一个时刻进入操作状态的,所以挂单突增是一种典型的非自然交易状态,它值得我们关注。
从概念上说,接抛盘多是说明交易比较活跃,买卖双方参与意愿很强。
但现在这些接抛盘是突然出现的,所以这只能是主力的单方面所为。
市场显然不可能因为挂单突然增加而突然冲进来很多买单或者卖单,所以主力一直将挂单放在那里是毫无意义的。
单子是用来进行交易的,因此主力的后续动作就一定是自己交易这些单子,起码是其中的相当一部分。
主力自己交易就是对倒,对倒的目的往往是拉升股价。
如果我们继续观察就会发现随后交易开始活跃,成交量比前面明显放大,股价出现上涨。
当然这只是一次盘中的预备上涨时段,是一个很小的环节,对判断股价未来的走势所起的作用有限,但如果正在考虑买入这家股票的话,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买点。
挂单突增一般出现在指数盘中下跌以后的回稳阶段。
如果指数接着出现一波更猛烈的下跌,那么主力即使不逆势拉升,起码也会维护原来的价位,等到指数回稳后再拉升。
由于接抛盘一起挂有明显的造市假象,而且主力会进行对倒交易,所以主力应该不在建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