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与肉牛养殖技术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196.00 KB
- 文档页数:23
肉牛饲养技术指导明白纸一、母牛的饲养1、妊娠后期(产前2月)母牛的饲养管理:营养补充以全价精饲料为主,粗饲料以优质青贮、青干草为主,日粮饲喂量不能过重,加强母牛分娩前营养管理可提高其产奶量、防止产后体质虚弱。
参考日粮配方:精饲料(玉米60%、胡麻饼18%、麸皮19%、预混料2%、食盐1%)每天2㎏/头;粗饲料每天14㎏/头(青贮12.0、苜蓿2.0)。
2、产后母牛饲养管理:供给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全价精饲料,以青贮、青干草为主,春秋季要适量饲喂禾本科和豆科青草。
精料配方:(玉米60%、胡麻饼20%、麸皮16.5%、预混料2%、食盐1%、石粉0.5%)。
2.1、做好母牛和犊牛的产后护理。
产后1—2小时,让母牛饮温热麸皮水(麸皮1—2㎏、食盐0.2—0.3㎏、温水15—20㎏)。
2.2、产后1月内的高泌乳期,每天精饲料增加到3.5㎏/头,可增加母牛产奶量,促进犊牛发育;产后1—2月内每天精饲料增加到3㎏/头;产后3—4月的低哺乳期内,每天精饲料增加到2㎏/头;减少精饲料供给有利于母牛早期断奶及时受胎。
产后1—4月,饲喂粗饲料13㎏/头(青贮12.0、苜蓿1.0)此期间母牛膘情应控制在中等膘情(能看到3根肋骨最好)。
2.3、母牛断奶后(干乳期)每天饲喂精饲料1㎏/头、粗饲料14㎏/头(青贮及干草12.0、苜蓿2.0)二、育肥期牛的饲养增重期的精料参考配方:玉米72%,豆饼8%,棉籽饼15~16%,骨粉1.3%,食盐1.2%、添加剂1~2%.每80~100kg 体重喂1kg混合精料,精料约占总日粮的50~60%。
粗饲料以青贮玉米秸、氨化麦秸和酒糟等为主,粗饲料约占总日粮的40~50%。
管理上育肥牛不要喂太饱,喂至8~9成饱即可。
喂时先精料后粗料,日喂3次,定槽专人饲养,喂后放入室外运动栏内饮水。
做到室内、牛体环境卫生清洁。
2、肉质改善期:高档肉牛阉牛体重达到450~500kg时即可逐步换成肉质改善期的日粮。
肉牛饲养管理手册(二)第二章犊牛饲养管理技术第一节新生犊牛的护理1、犊牛生下后,立即用干抹布或干草将口鼻部黏液拭净。
2、若有假死(心脏仍在跳动),应立即将犊牛两后肢拎起,倒出喉部羊水,并进行人工呼吸。
3、脐带如已断裂可在断端用5%碘酒充分消毒;未断时先把脐部用力揉搓10多次(1—2分钟),再距腹部6—8厘米处用消毒剪刀剪断;然后充分消毒(碘酒或烧),一般不需结扎,以便干燥。
为防止被粪尿污染可用纱布把脐带兜起来。
4、冬天先擦干犊牛身上黏液再处理脐带,天气温暖时可让母牛自行舔干。
5、剥去软蹄、进行称重和编号(打耳号)。
6、犊牛站立时,要进行帮助,最后教其哺饮初乳。
第二节犊牛的饲养1、犊牛是指出生到3月龄或到4—6月龄的小牛。
⑴初生期①犊牛出生后7—10天以内称为初生期。
②肉用犊牛的哺乳可采取随母自然吸吮,哺乳犊牛的生长发育受母牛奶量的直接影响。
自然哺乳一般于6—7月龄断奶。
另外可采取人工哺乳的方法,引导犊牛由桶内哺饮母牛分娩5—7天以内产生的初乳。
采用的方法是一手持桶,另一手中指及食指浸入乳中使犊牛吸吮。
当犊牛吸吮指头时,慢慢将桶提高使犊牛口紧贴牛乳而吸吮,习惯后吸可将指头从口内拔出,并放于犊牛鼻镜上,如此反复几次,犊牛便会自行哺饮初乳。
如果犊牛拒绝吸吮,可用胃管强制饲喂。
③初乳每天分3次饲喂,饲喂时的温度应保持在35—38℃。
在初乳期每次哺乳后1—2小时,应饮温开水(35—38℃)1次。
④采用单栏露天培育。
⑵哺乳期①犊牛经过3—5天的初乳期限之后称哺乳期。
②在犊牛舍集中饲养或在室外犊牛栏内,由人工辅助进行喂乳。
在哺乳早期,犊牛最好喂其母亲的常乳,从10—15天开始,可由母乳改喂混合乳。
在此期间应注意逐渐改变(过渡4—5天)。
③在精饲料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提前断乳,哺乳期2个月,其各龄犊牛哺乳量每天为:5—30日龄1.5千克;31—40日龄1.25千克;41—50日龄1.0千克;51—60日龄0.75千克。
技术手册普瑞纳奶牛技术目录一.奶牛的生理1.奶牛的消化道结构特点2.奶牛的消化特点3.单位动物与反刍动物的区别4.奶牛1天的活动5.奶牛的生理指数二.优良的品种三.完善的管理1.犊牛的饲养管理程序2.育成牛的饲养管理程序3.干奶牛的饲养管理程序4.产奶牛的饲养管理程序四.彻底的防疫1.防疫方针2.常见疾病防治五.完全的营养1.粗饲料营养2.精料营养3.青贮的制作一.奶牛的生理1.奶牛的消化道结构特点奶牛是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不同,有4个胃,可利用单胃动物所不能利用的粗饲料转化成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
奶牛的消化道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止于肛门。
附属消化器官有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
牛的口腔是吞食、咀嚼、混涎和进行反刍的器官。
牛的唇不灵活,不利于食草料,主要采食器官是舌。
口腔中有很多唾液腺,分泌大量的唾液。
据统计,每日每头牛的唾液分泌量为100~200L,对奶牛有很重要的功能。
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特别是碳酸氢钠和磷酸氢钠,这些盐类负担着缓冲剂的作用,使瘤胃PH值维持在6.0~7.0之间,为瘤胃发酵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唾液中含有大量内源性尿素,对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的稳衡控制,提高对对氮素的利用效果。
奶牛的胃为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前3个胃没有消化腺体是无腺区,总称为前胃。
皱胃内分布有消化腺,机能与单胃动物的胃相同,所以又称为真胃。
猪的胃约占体重的4%,但羊、牛等动物的胃约占体重的25%~28%。
瘤胃(rumen)作为胃中第1胃,通过微生物引起瘤胃和第2胃中饲料发酵,饲料中可消化干物质70~85%在瘤胃内分解,并被牛吸收利用。
反复咀嚼、打嗝、混合饲料都与瘤胃直接联系。
犊牛的瘤胃不能用于发酵粗饲料,但随着生长,瘤胃就会有正常胃的功能。
所以犊牛出生时的胃与单胃动物相似。
网胃(reticulum)作为胃的第2 胃,与第1胃相连,具有第1胃的功能,具有“网”的功能,防止异物进入,网胃中常挂住金属或异物,这样的异物穿透胃壁可诱发疾病,严重时可穿刺心脏,导致牛死亡。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手册养牛能赚钱吗?养牛的市场和前景到底怎么样?养牛是一项长盛不衰的产业--------投资养牛是一种实业,只要你懂技术,再加上勤劳奋斗,人人都可以致富。
--------养牛市场前景广阔,长盛不衰,养牛绝对能致富!为什么要养牛?国家政策支持我国是农业大国,大力扶持养殖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带动农业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为此国家出台了各类政策扶持养殖业。
养一只肉牛最高可获得当地政府补贴200元,此外在牛舍的修建过程政府也予以一定的补助。
饲料资源丰富南方地区作物秸秆类继续过剩,南方草山草坡利用率逐步提高,加之玉米、青储饲料成本较低,大大降低了养牛的成本。
市场前景广阔由于牛生产繁殖周期较长,牛肉产量相对增长缓慢,而消费量增加较快,导致市场出现供不应求,预计今年牛肉的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我国牛肉产品在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上仍然具有较大比较优势。
牛肉价格上涨2013上半年,牛肉均价为5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增长47.3%。
肉牛养殖的效益明显。
肉牛规模养殖场出栏肉牛平均价格为23.60元/公斤,比上年同期上涨21. 9%。
平均每头肉牛利润为1648. 46元。
权威报告预测我国肉牛的存栏量逐年下滑,出栏牛头均产肉量基本不变。
近年牛肉产量的增长速度已经非常缓慢,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牛肉消费量稳步增加,这有助于保持牛肉价格的稳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肉食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对牛肉的需求量必将增加。
养牛失败的原因:1、养牛品种没选好:品种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牛的增重量、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
众多试验表明,喂养优良的牛,可使牛增重量增加1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15%以上。
2、饲料搭配不合理:饲料是养牛的基础,是养牛成败的关键因素。
通常饲料费用占养牛成本的70%-80%,所以怎样合理地选择、利用、开发饲料,提高饲料报酬率,降低耗料率,对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奶牛的饲养管理手册一.犊牛饲养管理0-2月为犊牛期,此时犊牛特点是组织器官发育不充分,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低;适应性较弱;皮薄、保护力差;神经系统反映功能不完备,极易因不良刺激而发病。
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前胃容积小,犊牛生后1-2周不反刍,第三周开始反刍,逐渐提高对植物性饲料的采食利用能力。
生长迅速,初期代谢旺盛,消化力强,生长发育速度快。
牛发育共同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越快,饲料报酬越高。
1.初乳的重要性犊牛在出生1小时内必须吃上初乳, 初乳富含在体内自然合成的天然抗体。
它除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富含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G抗体)、生长因子等活性功能组分,能攻击侵入人体的致病原,抑制病菌繁殖。
第一次饲喂时间超过8小时,常常由于空肠吸收上皮封闭而导致免疫球蛋白吸收不良。
出生后12小时内应获得4升高质量初乳,第一次饲喂初乳2升,间隔12小时再饲喂2升,但患有乳房炎的初乳不能饲喂犊牛。
犊牛在吃奶后的1小时给少量的温开水,切忌犊牛喂急奶,因为犊牛的瘤胃还没有发育,牛奶是通过食管沟进入的真胃,急奶容易在食管沟还没有完全闭合的状态下进入瘤胃,造成腹泻。
其次是犊牛餐具具要彻底清洗、消毒。
2.鼓励饲喂犊牛开食料早喂开食料的好处是瘤胃发育快,犊牛增重快,断奶应激小,为早转群打基础,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费用。
犊牛开食料的饲喂及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是促使瘤胃及瘤胃内乳头状突起发育的主要机制---而不是粗料或牛奶。
出生时瘤胃是无菌的-没有细菌,到1日龄,瘤胃内有很多细菌主要是需氧菌,随着进食干饲料,瘤胃典型菌群得以建立,同时促进了瘤胃的收缩,要知道牛奶是不会引起瘤胃收缩的,瘤胃生长取决于碳水化合物的发酵。
3.犊牛的断奶时间把握犊牛连续3天的精料的采食到2斤时就可以断奶,到第5周时应减少液体饲料的饲喂量,改为每天一次。
4.干草喂量的建议当犊牛已能吃到0.7-0.9公斤开食料时应自由采食干草。
牧场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手册(第一版)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前言XXXX年X月份,集团公司正式启动养殖模式变革以来,第X牧场、第X+1牧场相继完成了牧场奶牛及岗位人员的整合工作。
根据集团高层领导对公司畜牧养殖工作的整体规划,未来X 年,集团公司将新建X处规模化牧场并陆续投入使用,科学的标准化饲养管理成为当前牧场经营管理的新趋势。
可是,目前集团公司第X、第X+1牧场的饲养管理还处于粗放型和凭经验管理的状态。
牧场的硬件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如采用散栏式饲养模式、使用TMR全混合日粮、使用阿菲金信息管理软件等新技术,但是,牧场的软件建设、奶牛饲养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
因此,科学的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的推广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同时,牧场的饲养管理人员也急切的盼望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
抓牛先抓“胃”,抓奶先抓“配”。
科学的饲喂管理、良好的饲养条件和均衡的日粮营养可以保障奶牛瘤胃的正常发育和促进奶牛瘤胃潜能的发挥,提高饲料干物质转化效率,提高产奶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能提高奶牛繁殖力,提高产犊效益,二者相辅相成。
综合以上情况,集团公司根据各牧场的现状,借鉴伊利、现代、澳亚、辉山、飞鹤等国内大型牧场的饲养管理经验,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山东XXXX牧场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手册》(第一版),指导牧场的生产实践活动,以便最大程度的提高牧场生产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公司有机养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
本手册共包括六大章节和十个附录部分。
第一章为《奶牛饲料与营养》,第二章为《饲养管理与生产工艺》,第三章为《奶牛改良》,第四章为《卫生保健》,第五章为《繁殖》,第六章为《牛奶质量控制》。
十个附录部分包含与六大章节内容联系紧密的图表、方法说明及相关技术知识,供牧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
本手册内容可以配合牧场岗位SOP使用,共同促进牧场饲养管理水平的提升。
奶牛及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手册第一章奶牛饲养第一节奶牛品种一、荷斯坦奶牛原产地荷兰,因其风土驯化能力强,已遍布全球。
1、外貌特征:毛色为黑白花。
白花多分布牛体的下部,黑白斑界限明显。
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清秀狭长,眼大突出,颈瘦长,颈侧多皱纹,垂皮不发达。
前躯较浅、较窄,肋骨弯曲,肋间隙宽大。
背线平直,腰角宽广,尻长而平,尾细长。
四肢强壮,开张良好。
乳房大,向前后延伸良好,乳静脉粗大弯曲,乳头长而大。
被毛细致,皮簿,弹性好。
体型大,成年公牛体重达1000千克以上,成年母牛体重500—600千克。
犊牛初生重一般在45一55千克。
2、生产性能:一般母牛年均产奶量(305天)为6500—7500公斤,乳脂率3.6—3.7。
就整体看,北方的荷斯坦奶牛体格高大,偏于乳用,也有少部分是偏于兼用型。
南方的荷斯坦体格较小,多偏于乳用型。
二、西门特尔牛西门特尔牛为乳肉兼用品种。
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主要产地为西门塔尔平原和萨能平原。
在法、德、奥等国边邻地区也有分布。
现已分布到很多国家,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乳、肉、役兼用品种之一。
1、外貌特征:该牛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为白色,皮肢为粉红色,头较长,面宽;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曲,尖端稍向上。
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乳房发育好,成年公牛体重乎均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
2、生产性能:西门塔尔牛乳、肉用性能均较好,平均产奶量为4070千克,乳脂率3.9%。
该牛生长速度较快,均日增重可达1.0千克以上,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5%左右。
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
该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特点的典型品种。
第二节奶牛饲养管理一、怎样选购奶牛1、不到疫区购牛,避免引入传染性疾病。
2、根据奶牛的生理阶段,优先选购育成牛、青年牛和犊牛,尽可能不选购成牛年。
第一章优良品种的选择与繁育 (3)1.1优良奶牛的选择 (3)1.1.1 奶牛品种简介 (3)1.1.2 奶牛的选择技术 (2)1.2奶牛的繁育技术 (2)1.2.1 奶牛的发情签定技术 (2)1.2.2 奶牛选配的原则 (4)1.2.3 奶牛的人工授精技术 (4)1.2.4 妊娠检查与预产期计算 (4)1.2.5 接产与助产 (5)1.2.6 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措施 (6)第二章奶牛的营养与饲料 (7)2.1饲料的营养成分与功能 (7)2.1.1 水 (7)2.1.2 能量 (7)2.1.3 蛋白质 (7)2.1.4 粗纤维 (7)2.1.5 矿物质 (7)2.1.6 维生素 (8)2.2奶牛的营养需要 (8)2.3奶牛的常用饲料与营养成分含量 (9)2.3.1 什么是饲料? (9)2.3.2 饲料的分类与特性 (9)2.3.3 奶牛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 (10)2.4奶牛日粮配合技术 (11)2.4.1 日粮配合的原则 (11)2.4.2 日粮配合的方法与步骤 (12)2.5实用青贮技术 (12)2.5.1 青贮原理 (12)2.5.2 青贮设施 (12)2.5.3 青贮原料 (12)2.5.4 青贮的制作 (13)2.5.5 青贮品质鉴定 (13)2.5.6 取喂 (13)第三章奶牛的饲养管理 (14)3.1奶牛饲养管理的基础数据 (14)3.1.1 奶牛常规生理指标 (14)3.1.2 奶牛适宜环境温度 (14)3.1.3 每头奶牛全年的饲料消耗(贮备)量 (14)3.2奶牛饲养管理的一般要求 (14)3.3犊牛的饲养管理 (15)3.3.1 初生犊牛的护理 (15)3.3.2 犊牛的饲养 (15)3.3.3 犊牛的管理 (16)3.4后备母牛的饲养管理 (17)3.4.1 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 (17)3.4.2 青年母牛的饲养管理 (17)3.5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 (18)3.5.1 干奶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18)3.5.2 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19)3.5.3 泌乳早期的饲养 (20)3.5.4 泌乳中期的饲养 (20)3.5.5 泌乳后期的饲养 (20)3.5.6 泌乳母牛的管理 (20)3.5.7 挤奶方法与挤奶技术 (21)第四章奶牛养殖的环境控制与环境保护 (22)4.1奶牛养殖的环境控制 (22)4.1.1 奶牛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22)4.1.2 奶牛养殖设施的基本要求 (22)4.1.3 环境管理 (23)4.2奶牛养殖的环境保护 (23)第五章奶牛的卫生保健与疫病防治 (25)5.1奶牛的卫生保健 (25)5.1.1 奶牛场的卫生防疫措施 (25)5.1.2 乳房的卫生保健 (25)5.1.3 蹄部的卫生保健 (25)5.1.4 营养代谢病的监控 (26)5.2奶牛传染病的防治 (26)5.2.1 口蹄疫 (26)5.2.2 结核病 (27)5.2.3 布氏杆菌病 (27)5.2.4 炭疽 (27)5.3奶牛普通病的防治 (28)5.3.1 瘤胃膨气 (28)5.3.2 前胃弛缓 (28)5.3.3 瘤胃积食 (29)5.3.4 醋酮血病 (29)5.3.5 产后瘫痪 (30)5.3.6 乳房炎 (30)5.3.7 子宫内膜炎 (31)5.3.8 胎衣不下 (31)5.3.9 瘤胃酸中毒 (31)5.4寄生虫病 (32)5.4.1 牛泰勒焦虫病 (32)5.4.2 肝片吸虫病 (32)第一章优良品种的选择与繁育1.1 优良奶牛的选择1.1.1 奶牛品种简介1.1.1.1 我国主要乳用及乳肉兼用品种牛中国荷斯坦牛由国外引进的荷斯坦牛纯繁后代及与中国黄牛级进杂交选育后代共同形成的我国唯一的乳用品种牛,适于舍饲饲养,分布于全国各地,305天平均产奶量6359公斤,乳脂率3.56%。
养牛技术手册夏季怎样养奶牛奶牛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4—24℃。
夏季气温高又是微生物繁殖的旺盛季节,青草难以保鲜,青储饲料和干草易发霉变质,奶牛容易发生霉菌中毒或其他消化性疾病,故有“夏季奶牛难养”之说。
但是,只要措施得当,夏季奶牛仍然可以养好。
1.调节舍内温度夏天气温较高时,首先要把牛舍门窗打开,增加舍内空气流动;其次要用井水冲刷饲槽、粪沟及墙壁;三是要安装电风扇,疏散牛只,牛床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0厘米,并给牛体直接淋浴,以吸收体热,降温解暑。
2.注意降低湿度牛舍必须保持干燥,不积水,舍内通风要良好,使牛舍和拴牛处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3.调整日粮营养夏天饲喂奶牛的青饲料、精饲料要“少而精”,也就是饲料中的能量、粗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要多一些,但也不要过高,并且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纤维。
夏天精饲料的喂量要比平时增加20%,平时饲喂的豆饼如果占精饲料的20%,夏天可增加到25%—30%。
4.改进饲喂方法要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或增加夜间补料,或将精料改为粥料,这样可弥补奶牛因高温厌食而产生的采食不足,提高产奶量。
5.供足清凉饮水奶牛饮水不足,就会降低食欲,不仅影响产奶量,还会使奶牛体内的黏膜干燥,降低奶牛对疾病的抵抗力。
长期饮水不足,会使奶牛代谢紊乱,严重时甚至引起死亡。
泌乳牛的饮水量可按日泌乳量的3—5倍供给,夏天以让奶牛自由饮水为好。
6.搭建凉棚遮阴在炎热的夏天,为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可把奶牛转到凉棚里饲养或休息。
最理想的凉棚是东西长、南北短,单坡顶,南低北高,棚高2.8—3米,四周通风性好,舍内形成空气对流的穿堂风,以降低牛舍温度。
也可将牛拴在树荫下。
7.搞好环境卫生在夏季由于气温高,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比较活跃,因此,应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疫病的防治工作。
在喂饮和挤奶前,要用冷水洗刷牛体,对个别怕热的牛,可用冷水淋洗牛的头部和胸部,这样既能降低牛的体温,又保持了牛体卫生。
同时还要及时清除粪便,牛舍每周用5%的来苏儿或2%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一次,也可在牛舍里常撒些草木灰或石灰粉进行消毒、除臭、除潮,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肉牛养殖技术培训手册一、繁殖技术(一)繁殖生理概念知识1、性成熟:牛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公牛睾丸产生成熟的精子,母牛卵巢能产生成熟的卵子,母牛表现为从外阴部流出粘液、鸣叫、趴跨其他牛或其他动物邓发情症状称为性成熟。
2、发情:因牛卵巢内的卵泡逐渐发育,直至破裂排出卵子。
母牛表现鸣叫、阴部流出透明粘液。
3、发情周期:母牛性成熟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情,直到衰老为止,这种周期性的发情叫发情周期。
一般黄牛为18-24天,平均21天。
4、怀孕期:母牛的配种怀孕至产犊叫怀孕期,平均285天。
(二)牛的配种1、发情鉴定:主要表现为不安、外阴红肿;外阴部流出透明粘液;鸣叫;爬跨。
2、配种:①初配年龄:当母牛组织器官发生发育基本完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时,即可初配。
一般黄牛年龄在1.5-2岁为初配。
②经产母牛产后正常发情即可配种③配种方式:本交和人工授精④适宜配种时间:应在母牛发情较为末期时进行配种,即母牛发情后十几至二十日内配种。
二、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在怀孕前期,胎儿的绝对增重小,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不大,供给营养丰富的青干草即可满足需要,因此不补精料。
在怀孕后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营养需要量大,除供给青干草外,每天补喂精料,微量元素及钙磷组成的精料1-3斤。
怀孕母牛应做到以下几点:1、供给清洁饮水2、每周给牛体刷试一次,清除体表粪污物,寄生虫、促进血液循环。
3、保持舍内通风,冬防寒冻、夏防中暑,做到干燥、通风、清洁。
4、每天运动1-2次,每次自由运动1-2小时。
5、修蹄:经常观察牛蹄情况,发现牛蹄异常时,及时修型。
6、在阳光充足温暖的时候每月给牛进行1-2次洗浴。
三、牛接产技术。
(一)产前准备工作1、产房准备:预产前一周将产房清理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产房干燥、通风、透光。
2、用品用具及药品准备:产前一周将抹布洗净晒干,准备好急救药、消毒药、助产器等备用。
3、安排好值班人员和接产人员,接产人员责任心强、技术熟练。
奶牛及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手册第一章奶牛饲养第一节奶牛品种一、荷斯坦奶牛原产地荷兰,因其风土驯化能力强,已遍布全球。
1、外貌特征:毛色为黑白花。
白花多分布牛体的下部,黑白斑界限明显。
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清秀狭长,眼大突出,颈瘦长,颈侧多皱纹,垂皮不发达。
前躯较浅、较窄,肋骨弯曲,肋间隙宽大。
背线平直,腰角宽广,尻长而平,尾细长。
四肢强壮,开张良好。
乳房大,向前后延伸良好,乳静脉粗大弯曲,乳头长而大。
被毛细致,皮簿,弹性好。
体型大,成年公牛体重达1000千克以上,成年母牛体重500—600千克。
犊牛初生重一般在45一55千克。
2、生产性能:一般母牛年均产奶量(305天)为6500—7500公斤,乳脂率3.6—3.7。
就整体看,北方的荷斯坦奶牛体格高大,偏于乳用,也有少部分是偏于兼用型。
南方的荷斯坦体格较小,多偏于乳用型。
二、西门特尔牛西门特尔牛为乳肉兼用品种。
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主要产地为西门塔尔平原和萨能平原。
在法、德、奥等国边邻地区也有分布。
现已分布到很多国家,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乳、肉、役兼用品种之一。
1、外貌特征:该牛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为白色,皮肢为粉红色,头较长,面宽;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曲,尖端稍向上。
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乳房发育好,成年公牛体重乎均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
2、生产性能:西门塔尔牛乳、肉用性能均较好,平均产奶量为4070千克,乳脂率3.9%。
该牛生长速度较快,均日增重可达1.0千克以上,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5%左右。
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
该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特点的典型品种。
第二节奶牛饲养管理一、怎样选购奶牛1、不到疫区购牛,避免引入传染性疾病。
2、根据奶牛的生理阶段,优先选购育成牛、青年牛和犊牛,尽可能不选购成牛年。
3、尽可能购买一个牛场的牛,避免零散购买。
4、建议聘请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购牛质量把关。
二、饲草料配制及一般饲喂原则㈠、日粮配合原则1、适口性和多样性:适口性好,牛就能较多地采食;组成的饲草料种类多样化较种类单一的营养全面。
2、选择易消化、易发酵的饲料组织日粮,提高日粮的的可消化性。
特别是高产牛需要营养多、采食量大更应注意。
3、日粮容积和浓度:牛的采食量为每100公斤体重需2—3公斤干物质。
日粮容积大,采食量少,因瘤胃充满后就有饱感,不再进食。
当精料增加至占日粮的50—60﹪时,限制采食量就不是容积,而转为饲粮的浓度(即饲粮的能量)。
过多依赖精料,既不能提高生产,也违背经济原则。
㈡、精、粗料搭配要适当产奶牛精料与产奶比为1:2.5—3。
精料采食量不宜超过体重的2—2.5﹪;青粗料一般采食量约为体重的1.5—3.5﹪;青贮为2.2﹪;精料和粗料要适当搭配,一般泌乳中期比例在50:50左右,但是分娩前期乳牛,应在40:60为好,泌乳盛期为60:40,泌乳后期为30:70,干乳期可在25:75。
㈢、饲草的多样性奶牛是草食家畜,饲草料组成要符合牛的消化生理特点。
在奶牛的饲养上不能过分强调精料,必须解决好优质青粗料,应以粗饲料为主,搭配少量精饲料。
同时,饲草更应多样化,饲草料搭配不当,营养不平衡,影响了奶产量,也影响了奶品质。
㈣、具体措施⑴、在运动场设置水槽和食槽,保证奶牛在运动过程中自由饮水和采食粗饲料。
⑵、将优质新鲜牧草和秸秆按比例饲喂,一般一头奶牛日喂30-35千克新鲜青贮玉米秸和2.5-3.0千克干秸秆。
⑶、奶牛日均产奶10、15、20、25和30千克时,全价精料日喂量依次为4、7、9、11和13千克。
⑷、补饲鲜啤酒糟或其它多汁饲料。
啤酒糟含高水分、高蛋白和大量的酵母,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饲料成本。
⑸、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做好奶牛的保健工作,如:刷拭牛体、修蹄、洗尾、按摩乳房,防暑防寒等。
⑹、保持牛生活环境清洁、干燥、卫生,地面平整;夏季无污泥,冬季无冻粪块。
⑺、有条件的给牛设置沙床。
三、犊牛和育成牛的培育㈠、犊牛的培育犊牛是指是从出生到6月龄以内的牛,这个阶段的牛如果饲养管理不善,会使牛的成活率降低,生长发育不良,成长后繁殖受胎困难,生产性能低下。
1、哺初乳:刚产后母牛分泌的初乳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对增强犊牛的体质、提高抗病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在出生后1-2小时喂给初乳,第一次喂量为1-1.5公斤,以后逐渐增加,初乳温度为37-38℃.一般初乳喂到5-7天后,可改喂常乳或混合乳。
2、补饲:为满足犊牛营养需要,应及早补喂饲料。
当犊牛初生后一周,即可喂给优良干草、精饲料等,并让其自由采食。
精饲料应以犊牛精补料为宜,也可适当添加麸皮。
2周后添加胡萝卜、青干草。
这样,可促使瘤胃早日发育,及早反刍。
3、饮水:哺乳最初阶段应以温水,而以后逐渐过度到凉水,饮水要清洁、卫生,不要限制饮水。
4、断乳:当犊牛习惯采食一定量的精饲料(每天0.5公斤以上)和粗饲料后,即可断乳,一般哺乳期为60天左右。
体弱的犊牛可适当延长哺乳期。
断乳后所给精饲料应以优质犊牛饲料为主,数量应逐渐增加,优质粗饲料任其自由采食。
5、护理:犊牛每次哺乳完毕后,用清洁布擦去嘴边的乳渍,以防犊牛相互添吮吞下毛而在胃内形成毛球。
注意犊牛不得舔吮脐部、睾丸、乳头等部位,以免造成这些部位发炎而影响健康。
犊牛在3月龄时用去角器去角。
㈡、青年母牛的饲养管理要点在乳牛生产中,一般青年牛划分为发育牛(7-16月龄)和育成牛(17-30月龄)。
在此阶段内产犊后的母牛即为成年母牛。
1、饲喂原则:应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
牛的体膘保持适中,一般7-7.5成膘,防止过肥或过瘦。
2、定期测量体尺和称重:其目的是及时了解牛的生长发育情况,纠正饲养不当。
3、做好繁殖记录:生长发育良好的牛可在16月龄左右配种,但体重要达到370公斤以上。
如体重较轻,可推迟配种时间。
4、分群饲养:对已怀孕的育成牛,与其他青年牛分群饲养,由于孕牛本身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精饲料喂给量逐渐提高到每天4-4.5公斤,青贮饲料和优质粗饲料则由其自由采食。
四、泌乳牛的饲养泌乳期分为泌乳早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三个阶段。
泌乳早期一般是产犊后至泌乳3个月;泌乳中期是从泌乳3个月至7个月;泌乳后期为泌乳的最后3个月。
㈠、泌乳牛早期饲养1、饲养管理⑴、供给清洁而充足的饮水,特别注意不要让奶牛饮用污染后的水和冰冻水。
⑵、喂给优质、易消化的青粗饲料,如苜蓿干草、羊草、青贮等。
⑶、精粗料的喂量,一般根据奶牛的健康状、产奶量、食欲而定。
最好控制日粮的精粗比在50:50,最高不超过60:40,以免精料过大引起奶牛的多种代谢疾病(如酮病、酸中毒)。
⑷、适口性好,奶牛采食量大,此期一般要保持奶牛日粮的稳定,避免突然换料,优质的粗饲料可提高粗饲料采食量,同时可促进精补料的采食。
控制饲料水分含量,精补料尽量使用干拌料。
夏天尽量不直接喂青割饲料,青割饲料水分含量高,影响干物质进食量。
2、适时配种奶牛一般在产后40-70天配种比较适宜,最迟应不超过90天。
㈡、泌乳牛中期饲养1、饲养管理⑴、饲料调制:粗料适当加大喂量,精粗比干物质控制在40:60。
⑵、管理上做到三个稳定,即稳定环境、稳定饲料、稳定饲喂程序等。
⑶、注意环境变化,做好防暑,防寒及疫病防治,必须有运动场所。
2、泌乳牛中期应注的几个问题⑴、奶牛饲料干物质采食量不低于体重的4%。
⑵、要提高干物质采食量,高质量饲草是理想的粗饲料来源,最低占日粮干物质的40-45%,以维持高峰期产奶量。
㈢、泌乳牛后期饲养1、特点及目标产奶量进一步下降,每月下降7-8%,泌乳达到305天后需要干奶。
2、饲养管理⑴、饲料调制:增加粗料给量,精粗比干物为30:70,根据产奶进一步减少补料给量,奶料比一般在3.5:1左右。
⑵、保持奶牛适当增重,维持奶牛适当体况。
五、干奶期奶牛饲养干奶母牛是指在妊娠最后两个月停止泌乳的母牛。
此期很多养牛户认为干奶母牛不产奶,因而不重视。
其实,母牛干奶期饲养管理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胎儿正常发育和分娩及产后母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㈠、干奶干奶过程一般持续4-7天;干乳牛一般与泌乳分群饲养,并饲喂营养平衡日粮;在干乳后10天左右开始按摩乳房,每天一次,产前10天停止按摩;保证有至少7-9周的干奶期;加强皮肤刷拭,保持皮肤清洁,保证奶牛有足量的运动机会,一般每天不少于2-4个小时,但产前要停止运动。
干奶法:多用于中、低产牛。
其方法为:从干奶的第一天起,适当减少精料,停喂青贮等多水性饲料,控制饮水,加强运动,减少挤奶次数,由2次/日改为1次/日,逐渐变为隔日1次,一般经过5-7天。
㈡、产犊在产前1周,与其他牛分开并隔离饲养,不要拴系,勤观察;犊牛产出后马上用干净毛巾对小牛嘴和鼻进行清洁;用5%的碘酊消毒乳头和脐带,断脐要适中;小牛饲喂初乳并被母牛舔干,就将其转移至单独的培育棚舍;母牛产后饮水23-68升温水或麸皮糖盐水(36-38℃)。
㈢、高产干奶期奶牛饲养注意事项1、干奶天数要注意干奶时间依据母牛预产期和干奶期长短而定。
奶牛干奶期一般为2个月(60~70天),早期配种母牛、体质瘦弱的母牛、老龄母牛、高产母牛、以往难以停奶的母牛及饲养条件不太好的母牛,干奶期可以适当长一些,为60~75天,而膘情较好、产奶量较低的牛可缩短到45~50天。
但母牛干奶期最短不能少于42天,否则将影响下胎产奶量和奶牛健康。
2、饲料营养要注意在距离停奶1周时,开始调整母牛饲喂方案,同时改自由饮水为定时定量饮水。
在距离停奶3天,根据奶牛产奶量再次调整饲喂方案。
此时如果母牛产奶量仍很高,要减去全部精料,如果产奶量已不是很高,但日产奶仍在10公斤以上,可适当减去部分精料,当日产奶低于10公斤时,可不再调整精料喂量,但要对母牛适当限制饮水量。
3、牛群管理要注意在停喂多汁料的同时,挤奶次数可由原来的日挤3次改为日挤2次,逐渐可改为日挤奶1次。
同时每天可适当增加母牛运动时间,以增加消耗和锻炼体质。
另外还可配合改变挤奶时间,改变挤奶地点,改变饲喂次数,减少乳房按摩等措施,对母牛产生不良刺激,破坏在正常挤奶过程中形成的泌乳反射,但要注意乳房变化。
4、封闭乳头要注意在到达干奶之日时,将乳房擦洗干净,认真按摩,彻底挤净乳房中的奶,然后用1%的碘溶液浸泡乳头,再往每个乳头内分别注入干奶油剂或其它干奶针。
注完药后再用1%碘溶液浸泡乳头。
5、乳头清洁要注意干奶过程中,奶牛乳房充胀,甚至出现轻微发炎和肿胀,此时容易感染疾病,应特别注意保持乳房清洁卫生。
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勤换垫草,防止母牛躺卧在泥污和粪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