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03.00 KB
- 文档页数:15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10~111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材简析:复式条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基础上实行的教学。
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制作方法以及对这种统计图的分析预测。
本课的学习,不但能够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是今后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对应的统计图,能对统计结果实行简单的分析或解释。
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培养数据意识,发展统计观点。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并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发展统计观点,用统计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练习纸,水彩笔,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谈话:小明家准备利用假期外出旅游。
出发前,小明查阅了很多资料,还把收集到的一些数据制成了统计图。
出示:北京和桂林各个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
提问: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从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当学生说到哪个城市的平均气温情况,就把那副统计图放大,在课件上标出同学们所说的各个部分合所获取的信息)板书:条形统计图提问: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市呢?【说明:引导学生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为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做好必要的认知和情感准备。
】二、设置疑问,激发需求1、在一副条形统计图中只能比较图中的信息,无法比较两幅图中的信息。
提问: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小是哪个季度?是多少?2、两幅统计图放在一起能够比较但是速度比较慢,难比较。
同时出示两幅统计图,限时出示,时间到,课件上的统计图消失。
知道答案的同学请举手(知道答案的同学很少)。
提问:这么多同学没有找到答案,你们是什么原因啊?(虽然这样的两幅图放在一起,但是不能很快地比较出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情况)板书:不易比较3、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能把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情况画在一幅统计图上,就便于比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