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 格式:ppt
- 大小:13.57 MB
- 文档页数:12
全喂入和半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比较2001年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对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质量水平进行了跟踪调查,该项工作在江苏、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和四川6个水稻主产区开展,历时5个多月,700多名农机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参与了调查工作,足迹遍布100多个县(市),共对14个企业生产的14种机型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全喂入和半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使用质量和情况有以下特点:适应性在调查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中机手评价,仅适应泥脚深度15厘米的占56.4%,适应100~120厘米高作物的占21.9%,田间通过性满意的占74.1%,适应严重倒伏的占20.8%,留茬高度小于10厘米以下的占65.9%,与农艺不适应的主要问题是田块大小。
而在调查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中机手评价,仅适应泥脚深度15厘米的占34.6%,适应100~120厘米高作物的占59.4%,田间通过性满意的占43.8%,适应严重倒伏的占3.2%,留茬高度小于10厘米以下的占27.2%,与农艺不适应的主要问题是田间道路和田块大小。
调查中有82.2%的用户认为半喂入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能满足农艺要求,50.2%的用户认为全喂入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能满足农艺要求。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半喂入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适应的作物倒伏程度、田间通过性、留茬高度的控制比全喂入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好。
作业性能此次调查中,半喂入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机手中,69.8%认为总损失低,81.0%认为含杂率低,82.1%认为破碎率低,57.0%对其生产率满意。
全喂入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机手中,59.3%认为总损失低,60.9%认为含杂率低,65.3%认为破碎率低,52.1%对其生产率满意。
由此可以看出,用户对半喂入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性能评价高于全喂入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半喂入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性能明显好于全喂入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日本洋马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关键技术介一、半喂入式收割原理传统的联合收获机通常采用全喂入式收割模式,即在作物成熟后将作物整株割断,并通过输送器送到脱粒机进行脱粒清理等工作。
而半喂入式收割模式则不同,它将作物的穗部缩短并弯曲,通过链条或皮带等输送器将作物送到脱粒机。
这种收割方式既可以有效地减小机身尺寸,提高运输效率,又能够保持作物整体清洁度,提高作物品质。
二、适应性强的选穗系统在半喂入式收割模式下,为了避免收割机在穗部附近堵塞或切断作物,联合收获机需要具备适应性强的选穗系统。
由于不同作物之间存在种类差异,因此收割机需要能够适应不同作物的收割方式,同时还需要具备自动调整的功能,保证收割效率和品质。
为此,联合收获机通常会采用多种传感器来检测作物的种类、生长状态和密度等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动态调整收割机的运作方式和参数。
三、高效稳定的脱粒系统脱粒系统是联合收获机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
在半喂入式收割模式下,脱粒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稳定、清洁的特点。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联合收获机通常会采用多级轻度脱粒和强度脱粒相结合的方式来脱离作物的籽粒。
同时,还需要在脱粒机内部设置喷水装置,通过向作物加水来湿润作物,降低作物破碎率,并减少粉尘污染。
四、智能化控制系统联合收获机中智能化控制系统是实现全面协调控制的关键。
为了提高收割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智能化控制系统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实时监控,并调整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协调性,从而保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为减少人工干预,联合收获机还会配备具有自动纠偏和自动停机等功能的电子控制系统。
综上所述,洋马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实现联合收割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半喂入式收割原理、适应性强的选穗系统、高效稳定的脱粒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方面。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智能化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的不断提升,联合收获机将会更加高效、稳定、环保和智能化。
湖南农夫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技术参数一、概述湖南农夫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一种用于农田收割作业的机械设备。
它采用半喂入的方式,可以同时完成谷物的割取、脱粒和清理工作,提高了收割效率和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机器的技术参数。
二、外观尺寸湖南农夫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外观尺寸为长宽高分别为4.5米、2.5米和2.3米。
这个尺寸设计合理,方便在农田中进行作业,同时也便于运输和存放。
三、动力系统该机器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来源,内燃机的功率为75千瓦。
内燃机采用柴油作为燃料,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能够满足机器的工作需求。
四、切割系统湖南农夫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切割系统采用刀片旋转切割的方式,刀片的直径为1.2米,切割宽度为2.2米。
刀片采用优质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有效地切割农作物。
五、输送系统该机器的输送系统由输送链条和输送带组成。
输送链条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能够稳定地将切割下来的农作物送入脱粒系统。
输送带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能够有效地防止农作物的漏出。
六、脱粒系统湖南农夫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脱粒系统采用摩擦脱粒的方式。
脱粒器由摩擦轮和脱粒板组成,能够将谷物与杂质进行有效分离。
同时,脱粒器还配备有风机,可以将脱粒后的谷物和杂质进行分离,提高收割效果。
七、清理系统该机器的清理系统包括清选筛和风机。
清选筛能够将脱粒后的谷物和杂质进行分离,保证谷物的纯净度。
风机则可以通过风力将杂质吹散,进一步提高清理效果。
八、行走系统湖南农夫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行走系统采用履带式结构。
履带具有良好的抓地性能,能够在各种地形条件下稳定行驶,适应不同作业需求。
九、控制系统该机器配备有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机器的各项操作和功能的控制。
电子控制系统具有灵活性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工作效率。
十、安全系统湖南农夫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配备有多种安全装置,如断电保护装置、限位装置等。
这些安全装置能够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停机,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河北农机2010年第4期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特点与操作方法杭州市农业技术学校310018王春华1主要结构特点1.1割台割台动力单向同步输送,扶禾高度和速度要适时调节,满足不同高度作物、不同脱粒难度品种和倒伏作物要求,对严重倒伏作物也能轻松扶起并顺利输送。
切割装置采用动定刀组合及动刀左右双驱动机构,割台震动小,零部件不易损坏。
宽割幅,链条输送平滑均匀,不易堵塞。
1.2脱粒清选装置采用下脱式轴流二次清选机构,大直径超长单脱粒筒,凹板包角大,脱粒间隙可调,减少籽粒破碎率,提高籽粒清洁度。
上抬式脱粒筒,脱粒清选室可完全打开,清扫拆装和维修保养方便。
整体箱式大摇摆振动筛、多级筛分选、气选方式并用,提高清选能力,改善湿脱性能。
采用可更换的高强度的钢板筛网,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唇形加强板、加强筋等方式来增强对难脱作物品种的适应性。
1.3简便多样化的茎秆处理方式茎秆处理有切碎和条放两种方式。
圆盘切草刀采用齿形陶瓷制作,且采用双支承切断方式,延长了刀片的使用寿命。
茎秆排草两段输送,输送整齐,不易堵塞。
2作业开始时的调整在作业前,必须对机组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机器正常工作,且有良好的作业质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2.1作业前调试(1)割茬高度和割幅宽度。
割茬高度的调整主要取决于地面平整度、作物生长高度及作物是否倒伏等因素。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割茬高度—般控制在5~15cm 之间。
适当提高割茬高度有利于延长割刀使用寿命。
实际作业时—般不应进行满幅收割,而应空出5~15cm 的幅宽。
(2)作业速度。
—般情况下,可将副变速放到高速档,主变速位于最快的位置进行快速收割,但在作物潮湿、倒伏、高产难脱或地块高低不平时,应适当降低前进速度,降低的程度主要视作业质量而定。
(3)脱粒喂入深度。
脱粒喂入深度—般自动控制,通过调节自动脱粒深度传感器位置使穗头到达脱粒深度指示的位置,脱粒性能较好。
当收获过程中发现脱粒负荷较大时,可使用手动脱粒深度开关将脱粒深度适当调浅—点。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常见故障的排除等作者:来源:《农家科技》2013年第07期农田作业环境复杂、恶劣,再加上机具性能、维修保养等方面的原因,收割机在作业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机器的正常作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现就一些常见故障的原因、排除方法介绍如下:1.为什么收割时会发生漏割现象?故障原因:割刀有泥块或夹带草团,割刀磨损或刀片间隙过大,割刀行程调整不当。
排除方法:除去泥块或草团,更换或修理割刀,按标准调整好割刀行程。
2.收割机辅助输送部位为何容易堵塞?故障原因:作物因潮湿、倒伏等原因导致输送不整齐;输送链条过松张紧轮转动不灵活;上、下输送链运输不灵活;下导流杆与喂入链位置有差错。
排除方法:适当控制收割机的作业速度;张紧输送链条,检查张紧轮使之运转灵活;检查上、下输送链及下导流杆与喂入链的位置,使之保持正确的工作状态。
3.作物茎秆卷入脱粒室.造成脱粒负荷增大怎么解决?故障原因:压草板磨损或压草板弹簧松弛造成压草板与喂入链间有间隙;压草板导杆卡死压草板不回位;排草部分堵塞。
排除方法:调整压草板与喂入链间的间隙为零;检修压草板导杆,加注润滑油使之上、下运动自如;清除排草部位的堵塞。
4.为什么收割机脱粒不干净?故障原因:凹板筛压条(加强筋)及弓齿磨损严重;作物输送不整齐;脱粒深度过浅;喂入量过大;切禾刀磨损或损坏;滚筒转速达不到规定要求。
排除方法:更换压条或弓齿;尽量保持作物茎秆整齐输送和合适的脱粒深度;减小喂入量;更换已磨损或损坏的切禾刀;将滚筒转速提高到规定转速。
5.为什么作物脱粒后清洁度差7故障原因:作物潮湿,倒伏等;发动机转速较低;风扇风量太小;振动筛开度过大;送尘调节手柄开度过大;喂入量过大;脱粒深度过深。
排除方法:待作物符合条件时收割;提高发动机转速到规定要求;调大风扇进风口;调小振动筛筛片的开度;送尘调节手柄调向小的方向;降低作业速度或减小喂入量;调到合适的喂入深度。
倪建林榨油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螺旋榨油机多用于压榨大豆、菜籽、棉籽、花生仁、芝麻等,是农村小型油坊理想的榨油机械。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玉米种植中的使用难点与解决方案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玉米种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与传统的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相比,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玉米种植中的使用难点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使用难点1. 调整喂入系统: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喂入过程中,需要根据作物的高度和密度进行喂入系统的合理调整。
但是,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高度和密度的变化较大,调整喂入系统的复杂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难度。
2. 虫害防治: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玉米收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玉米螟虫等害虫的问题。
这些害虫不仅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对收割机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3. 故障排除: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作为一种复杂的农业机械设备,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
然而,由于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维护和修理知识的不足,故障排除变得更加困难,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解决方案1. 定期维护:为了确保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
这包括对刀具进行磨损检查和更换,清洁和润滑各个部件,检查电气设备等。
只有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才能更好地应对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 使用喂入控制系统:为了解决调整喂入系统的难题,可以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上安装喂入控制系统。
喂入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玉米的高度和密度,并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调整喂入系统的位置和速度,以确保作物的顺利喂入,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3. 综合防虫措施:为了解决虫害防治问题,可以采取综合防虫措施。
首先,可以在种植过程中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增强作物的抵抗能力。
其次,可以通过喷洒农药等方法进行虫害的防治。
此外,及时清理作物残渣和周围环境,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
4. 培训操作人员:为了解决故障排除的问题,可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机械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常见故障的排查方法,以及常用的维修和保养技巧等。
半喂入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综合比较及发展趋势目前联合收割机按谷物喂入方式划分,可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两种。
半喂入收割机作业效率高、田块通过性好、收谷干净,目前已在日本、欧美、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并完全取代了全喂入收割机。
在我国,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技术较落后、收割损失率较高的全喂入收割机相继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先进、操作方便、损失率较低的半喂入收割机。
另外,国家对现代农业生产投入日益增加,农产品价格不断上调,收割价格也在提升,购买收割机已成了农机用户的最佳选择,一些农机户纷纷到厂家排队购机,尤其是争先购买半喂入收割机,而全喂入收割机的销售状况却举步为艰。
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半喂入收割机与全喂入收割机在性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一、发动机性能;目前半喂入收割机大多采用进口柴油发动机,质量可靠,动力充足,耗油量相对较低,每亩油费在4-5元之间。
而全喂入收割机普遍选用国产发动机,动力匹配较高,动力损失较大,耗油量相对偏高,每亩油费都在8-10元之间。
如果以每台机每天收割40亩计算,仅此一项,半喂入收割机每天就可以节约油费160-200元。
二、技术含量;生产半喂入收割机大多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
行走采用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能较高。
转向采用液压方式,单手柄操作,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各关键部件上都安装了报警传感器,紧急情况时能报警停机,自动化程度较高。
安装有发动机负荷检测装置,能随时检测发动机负荷,从而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并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而全喂入收割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普遍采用机械操作,可靠性能和安全性能较低,转向则是采用双手柄或方向盘操作,灵敏度不高,转向困难,操作费力,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在作业中时常出现故障,影响了作业效率与机器使用寿命。
三、脱粒方式;半喂入收割机因只对穗谷部分进行脱粒,且普遍采用双脱粒筒,还原脱粒方式,脱粒干净,处理能力强,浪费少,湿脱性能强,且动力消耗小。
2024年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市场调研报告1. 市场概况1.1 定义和分类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一种用于农田收割作物的机械设备。
其特点是收割头部分进入农田,将作物收割并从机械后部排出。
根据不同的农田作物类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可以分为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等多个子类别。
1.2 发展历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应用于小麦收割作业。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作物类型的增加,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逐渐发展出了多种型号,能够适应不同农田作物的收割需求。
1.3 市场规模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田面积的不断扩大,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市场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
2. 市场驱动因素2.1 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促使农民转向机械化作业。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作为农田收割的重要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传统的人工收割方式逐渐被农民所抛弃。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应用,能够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成为农民的首选。
2.3 农田面积扩大随着农田面积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人工收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机械化收割方式能够提高农田作业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3. 市场竞争格局3.1 市场主要参与者目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内外知名农机制造商,如约翰迪尔、洛茨曼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
3.2 市场竞争特点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产品性能、价格和市场份额方面。
不同企业通过不断改进产品的性能和降低售价来争夺市场份额。
3.3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市场将呈现出以下趋势:•技术创新:研发更高效、更智能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环保节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广使用环保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引言: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如何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农田管理方式中,秸秆多数被当做废弃物处理或者直接焚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了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农业机械领域提出了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概念,通过将秸秆在地面上撒匀,然后利用联合收割机进行喂入,以降低成本并保护土壤。
本文旨在探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方式的介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是一种将秸秆在地面上撒匀,并利用联合收割机进行喂入的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具有以下优势:1. 降低成本: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不需要额外的收割和处理设备,减少了机械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本。
2. 保护土壤:秸秆在地面上撒匀,可以形成覆盖层,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
3. 提高土壤质量: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持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1.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是植物的残体,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营养物质。
将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输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质量。
2. 改善土壤结构:秸秆在地面上形成覆盖层,可以减少降雨对土壤的冲刷,防止土壤侵蚀。
同时,秸秆可以增加土壤的疏松程度,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3. 促进土壤生物活性:秸秆还田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土壤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改善土壤质量。
4. 降低土壤温度:秸秆覆盖可以降低土壤的表面温度,减缓土壤的蒸发速度,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
三、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的管理措施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的优势,以下是一些管理措施的建议:1. 秸秆还田时间选择:选择适宜的还田时间是关键。
日本洋马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关键技术介日本洋马半喂入联合收获机(以下简称“洋马联合收获机”)是目前农业机械化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技术。
它的问世,标志着农业生产工艺的一次重大改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洋马联合收获机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
洋马联合收获机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半喂入技术。
传统的收获机在收割作物时,需要将作物全部收入机器内部,然后再进行处理。
这种方式效率较低,且容易造成作物的损耗。
而洋马联合收获机采用的半喂入技术,则解决了这一难题。
它通过喂入装置将作物部分收入机器内部,然后在内部进行处理,这样既提高了作业效率,又降低了作物损耗,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洋马联合收获机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联合收割技术。
传统的收割机通常只能适用于单一作物的收割,而洋马联合收获机则是一种多功能的收割设备,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作物。
这得益于其优秀的联合收割技术,通过调整机器的工作参数和部件的结构,可以实现对多种作物的高效收割,大大提高了机器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洋马联合收获机还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智能化技术。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智能调整,以确保作物的高效、准确收割。
它还具有自动化操作功能,可以实现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洋马联合收获机还采用了先进的动力系统和传动技术。
它配备了高效节能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不仅能够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它的传动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液压传动技术,拥有更高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使机器的工作更加平稳、精准。
洋马联合收获机凭借着半喂入技术、联合收割技术、智能化技术和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协同作用,成为了当今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装备。
它为农民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收割解决方案,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分析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其利用各种刀具和机械装置对农作物进行收割和处理。
本文将对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与性能进行分析。
一、工作原理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主要由切割部分、输送部分和处理部分组成。
1. 切割部分: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采用割台刀片对作物进行切割。
割台刀片通过刀床和传动装置连接,利用不同的转动速度和刀片间距来实现不同作物的切割。
同时,切割部分还配备有保护装置,能够自动停止切割操作,以防止发生意外情况。
2. 输送部分:切割下来的作物通过输送带送往处理部分。
输送带通常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耐磨、耐腐蚀的特性,能够平稳地将作物输送至下一处理步骤。
输送部分还包括调整装置,可以根据作物的高度和密度进行自动调节,以保持作物的顺利运行。
3. 处理部分:处理部分主要包括碾米器、脱粒器和清选器。
碾米器通过辊筒的旋转将谷粒从稻壳中分离出来。
脱粒器利用高速旋转零件的作用力将谷粒从稻壳中分离出来。
清选器通过调节风力和振动装置,将谷粒和杂质分离开来。
二、性能分析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从而体现出良好的性能。
1. 高效性能: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采用自动化操作,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作业,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收割工作。
利用先进的切割和输送装置,能够高效地将作物送往处理部分,提高了收割效率。
2. 多功能性: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不仅可以用于水稻的收割,还可以适应其他作物的收割需求。
通过更换刀具和调整装置,可以适应不同作物的切割和处理要求,提高了机器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3. 操作简便: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采用电子控制系统,操作简便,不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
只需操作人员进行基本的开关控制和监测就能完成作业,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4. 收割质量高: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通过精确的切割和输送装置,能够将作物平稳地送往处理部分,避免作物的损坏和丢失。
同时,处理部分能够将谷粒与杂质有效分离,保证了收割质量和粮食的品质。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性能评价与效益分析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暴露出一些缺陷,其一是收割时留高割茬,给下一季机械耕作带来困难。
其二是不能对作物秸秆进行有效处理,有很多农民在田里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针对上述二种缺陷,区农机局2001年引进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示范推广,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具有的优势是(1)性能稳定,操作舒适;(2)能对作物秸秆进行切碎还田或整齐铺放,对秸秆进行有效的利用;(3)作业效率高、清洁度高,换失率低。
宣州区到2005年底已有210台,已显示出很好的发展趋势。
现就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性能和效益及发展前景作出分析。
1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性能评价1.1 技术含量高发动机选用功率高,输出扭矩大、油耗低、低振动、低噪音的直喷式发动机,采用液压无极变速装置HST。
操作单个手柄,即可实现机器的变速、进退、停车。
同时可根据作物、田块条件,选择最佳的速度,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1.2 经济适应性强虽然半喂入收割机售价在20万元以上,但现在可以采用按揭贷款的方法贷款10万元,分两年还清,另外,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农机购置补贴,这样就缓解了购机者的压力。
1.3 针对倒伏水稻具有很强的优势由于现在种植的水稻产量较高,在收割前夕,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不同的种植方式,特别是直播、抛秧等栽植方式容易引起水稻严重倒伏,对于倒伏水稻,全喂入收割机是无法收割的,而半喂入收割机是立式割台和扶禾器,可以收割倒伏水稻,收费标准可以提高1倍以上。
2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效益分析2.1 经济效益洋马人民号Ce-2型和久保田PR0488型收割机购机成本为22万元/台,如果从银行按揭,购机成本为24万元/台,以下按24万元计算。
宣州区使用半喂入收割机的机手单机年平均收割小麦70hm2左右,水稻1lOhm2左右(包括参加跨区作业),年作业毛收入单机平均12万元左右。
成本主要有:(1)机器折旧费。
用定额法计算折旧费。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及维护保养摘要本文主要对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结构特点及使用保养做一阐述。
关键词联合收割机;使用;养护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是一类稻麦兼用机,除具有接地压力小,适合南方水田,脱粒性能好,收获损失小等优点外,还可以收割较严重倒伏的作物。
此类机型一般采用上脱式(或下脱式)轴流滚筒2次脱粒,橡胶履带行走机构,电子控制行走无级变速和自动报警,并附有茎秆切碎还田装置。
整体结构较复杂,对使用者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
1主要结构特点1.1割台割台动力单向同步输送,扶禾高度和速度司适时调节,满足不同高度作物、不同脱粒难度品种和倒伏作物要求,对严重倒伏作物也能轻松扶起并顺利输送。
切割装置采用动定刀组合及动刀左右双驱动机构,割台震动小,零部件不易损坏。
宽割幡,各链条交接口设计紧凑,交接平稳顺畅,输送平滑均匀整齐,不易堵塞。
1.2脱粒清选装置采用下脱式轴流二次清选机构,大直径超长单脱粒筒,凹板包角大,脱粒间隙可调,减少籽粒破碎率,提高籽粒清洁度。
上抬式脱粒筒,脱粒清选室可完全打开,清扫拆装和维修保养方便。
整体箱式大摇摆振动筛,多级筛分选,气选方式并用,提高清选能力,改善湿脱性能。
采用可更换的高强度的钢板筛网,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唇形加强板、加强筋等方式来增强对难脱作物品种的适应性。
1.3简便多样化的茎秆处理方式茎秆处理有切碎和条放两种方式。
圆盘切草刀采用齿形陶瓷制作,且采用双支承切断方式,延长了刀片的使用寿命。
茎秆排草两段输送,输送整齐,不易堵塞。
2作业开始时的调整在作业前,必须对机组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机器正常工作,且有良好的作业质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2.1作业前调试1)割茬高度和割幅宽度。
割茬高度的调整主要取决于地面子整度、作物生长高度及作物是否倒伏等因素。
半喂人联合收割机割茬高度—般控制在5-15cm之间。
适当提高割茬高度有利于延长割刀使用寿命。
实际作业时—般不应进行满幅收割,而应空出5-15cm的幅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