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32.20 KB
- 文档页数:2
伐昔洛韦、理疗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自我被诊断出患有带状疱疹以来,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其疼痛和不适感让我倍感煎熬。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接受了伐昔洛韦和理疗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
让我来介绍一下伐昔洛韦。
伐昔洛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制。
在治疗带状疱疹的过程中,伐昔洛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生告诉我,伐昔洛韦可以减轻病情,缩短病程,防止病毒扩散。
我在服用伐昔洛韦后,确实感受到了病情的好转。
疼痛感逐渐减轻,水疱也逐渐消退。
我还了解到,伐昔洛韦的副作用较少,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理疗在治疗带状疱疹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理疗包括光疗、电疗、热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疼痛,促进病情恢复。
在进行理疗的过程中,我发现疼痛感得到了明显改善。
理疗师告诉我,理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防止病毒扩散。
我还了解到,理疗设备先进,治疗过程安全舒适。
通过这次治疗,我深刻认识到带状疱疹虽然令人痛苦,但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我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同样患有带状疱疹的朋友们带来启示,让他们少走弯路,早日康复。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关注带状疱疹的预防,避免病毒侵害。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持治疗,注意个人卫生,提高自身免疫力。
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够战胜带状疱疹,重拾健康的生活。
我要再次感谢医生和理疗师们的辛勤付出,是你们让我重新拥有了信心和希望。
自从我被诊断出患有带状疱疹以来,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带状疱疹,这种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我经历了难以言喻的疼痛,身体上的不适让我倍感折磨。
在这段时间里,我接受了伐昔洛韦和理疗的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我想详细介绍一下伐昔洛韦。
伐昔洛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对于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探究伐昔洛韦并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让我们了解一下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疾病。
这种病毒在初次感染后,可能会在人体内潜伏多年,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便会重新活跃,导致带状疱疹的发作。
带状疱疹的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一片或多片红斑、水疱和疼痛。
这种疼痛可以是刺痛、灼痛或剧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带状疱疹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和止痛药。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等,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缩短病程。
止痛药如布洛芬和消炎痛等,可以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并不能彻底治愈带状疱疹,也无法防止病毒再次发作。
在我对带状疱疹治疗方法的探究中,我发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伐昔洛韦配合理疗。
伐昔洛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制。
理疗则可以缓解疼痛,促进疱疹的愈合,防止病毒再次发作。
在我的研究中,我选取了一组患有带状疱疹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患者接受伐昔洛韦治疗,另一组患者接受伐昔洛韦配合理疗治疗。
治疗周期为两周。
在治疗结束后,我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接受伐昔洛韦治疗的患者的疱疹症状有所缓解,但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且部分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病毒再次发作。
而接受伐昔洛韦配合理疗治疗的患者的疱疹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疼痛程度较低,且在治疗结束后病毒再次发作的病例较少。
这个研究结果让我非常兴奋,因为它表明,伐昔洛韦配合理疗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显著的疗效。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降低病毒再次发作的风险。
我相信,这种治疗方法将为广大带状疱疹患者带来福音。
然而,这个研究只是初步证实了伐昔洛韦配合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还将继续探讨这种治疗方法在不同类型的带状疱疹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如何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伐昔洛韦并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评估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
尽管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尚无一种根治方法。
因此,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的研究中,我选择了伐昔洛韦并理疗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伐昔洛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中。
理疗则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等作用,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加速恢复。
为了评估伐昔洛韦并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文献调研。
我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学术论文和临床研究报告,以了解伐昔洛韦和理疗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通过这些文献的阅读,我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后,我设计了一项临床实验,以实际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伐昔洛韦并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在实验中,我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伐昔洛韦治疗,另一组接受伐昔洛韦并理疗治疗。
我对患者的病情、疼痛程度、皮疹消退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发现在接受伐昔洛韦并理疗治疗的患者中,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他们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皮疹消退时间也明显缩短。
与此同时,单纯接受伐昔洛韦治疗的患者病情改善程度则相对较慢。
这些结果表明,伐昔洛韦并理疗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显著的疗效。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由于实验样本数量有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实验过程中没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详细的记录,无法全面评估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实验也没有对患者的长期疗效进行随访,无法确定治疗的效果是否持久。
尽管存在这些局限性,我的研究结果仍然表明,伐昔洛韦并理疗治疗带状疱疹具有一定的疗效。
这一发现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然而,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其疗效,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实验和研究。
带状疱疹的伐昔洛韦与理疗联合治疗观察作为一名患有带状疱疹的患者,我曾经历了无尽的疼痛和瘙痒。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接受了伐昔洛韦与理疗联合治疗,并详细记录了整个治疗过程和观察结果。
在发病初期,我出现了剧烈的疼痛和皮肤瘙痒。
根据医生的诊断,我患有带状疱疹,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
医生告诉我,带状疱疹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为了缓解我的症状,医生为我开具了伐昔洛韦片,并要求我进行理疗。
伐昔洛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制。
在治疗期间,我按照医生的建议,每天按时服用伐昔洛韦片。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感到疼痛和瘙痒有所缓解。
这让我对治疗充满了信心。
除了药物治疗,理疗也是治疗带状疱疹的重要手段。
医生为我安排了包括紫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和按摩等理疗项目。
在进行理疗过程中,我感到患处皮肤得到了放松,疼痛和瘙痒感进一步减轻。
理疗师还告诉我,理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皮肤愈合的速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带状疱疹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疼痛和瘙痒感基本消失,皮肤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继续进行理疗和药物治疗,以巩固治疗效果。
在医生的细心诊断和指导下,我踏上了治疗带状疱疹的征程。
伐昔洛韦与理疗联合治疗成为了我的主要治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了疾病给身体带来的痛苦,同时也感受到了治疗带来的希望和信心。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其引发的皮肤疼痛和瘙痒让我备受折磨。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选择了伐昔洛韦这种抗病毒药物。
伐昔洛韦是一种高效的抗病毒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制。
在服用伐昔洛韦的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每天按时服用,感受到了疼痛和瘙痒的缓解。
这让我对治疗充满了信心。
除了药物治疗,理疗也是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生为我安排了包括紫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和按摩等理疗项目。
在接受理疗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患处皮肤的放松,疼痛和瘙痒感进一步减轻。
制包括外周神经痛和中枢神经痛,热性痛觉过敏、感觉异常及机械性痛觉过敏,涉及多种递质参与、途径及受体。
临床中普 遍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疹状逐渐消退之后,疼痛时间可 持续长达1个月以上,诱发患者极度焦虑、失眠、抑郁及剧烈瘙痒等副反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61。
舍曲林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高度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增强5-羟色胺能的神经传递,升高中枢神经细胞突触间隙,达到治疗躯体疼痛障碍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进食障碍、焦 虑障碍等躯体疼痛障碍,从而发挥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m。
伐 昔洛韦在体内迅速转变为喷昔洛韦,其属阿昔洛韦的类似物,是阿昔洛韦的L-缬氨酸脂,可选择性抑制疱疹病DNA的复 制及合成,经水解酶作用后,使得血液中阿昔洛韦的浓度较高,且生物利用度高、水溶性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利于加快患者症状恢复|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皮损消失、皮损结痂、止疱 及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带状疱疹采取舍曲林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神经痛,降低不良反应 发生率,促进患者转归。
伐昔洛韦口服利用率高,可快速转变为 阿昔洛韦,机体会迅速吸收,经过磷酸化转变为三磷酸脂,有效 刺激脱氧苷激酶使其活化,在DNA聚合酶的影响下,对DNA 聚合酶进行有效抑制,促使病毒复制中止,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舍曲林可提高痛觉阈值,降低疼痛情绪反应,通过增强神经递质功能,达到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效果,促进病变神经的恢复和再生。
舍曲林联合伐昔洛韦可有效发挥抗病毒作用,口服水溶性好,利于炎症的消退,阻止病毒DNA合成,减轻疼痛抑制聚合酶的生物活性,抑制致痛物质和病变组织炎症递质的释放,高选择性地与疱疹病毒DNA聚合酶结合™。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采取舍曲林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可有效减轻神经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者转归。
参考文献[1]蔡薇,丁娟,龚敏操.舍曲林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⑶:398-400、455. [2]皮治兵,林海,彭宇,等.舍曲林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3): 1155-1157.[3]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302.[4]陈英,杨军,李莺,等.舍曲林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镇痛疗效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 (2):93-95.[5]郑旭,姜薇.加巴喷丁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观察及对视觉模拟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8,53(8):915-918. [6]乔丽,李菲,田蓉.普瑞巴林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3,8(4):543-544.[7]王莉,问亭亭,冀秀萍,等.伐昔洛韦对比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7,28(30):4238-4241. [8]张晓军,钱龙江.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 (8):42-44.[9]刘军麟,袁丞达.更昔洛韦与大剂量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J].中国热带医学,2014,14(8): 972-974.[10]赵敏.盐酸伐昔洛韦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 (21):2563-2564.(收稿日期:2019-04-02)伐昔洛韦联合维生素B12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作用观察王玲(本溪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本溪117000)【摘要】目的探究伐昔洛韦联合维生素B,2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作用。
伐昔洛韦联合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其特点是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水疱,常伴有明显的疼痛。
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病程约为24周,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疼痛,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抗炎治疗、止痛治疗和抗病毒药物联合理疗等。
在我参与的这项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伐昔洛韦联合理疗作为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
伐昔洛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其生物利用度高,疗效显著。
理疗则通过物理因子如声、光、电、冷、热等作用于人体,以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
我们对入选的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检,确保他们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然后,我们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伐昔洛韦治疗,另一组接受伐昔洛韦联合理疗治疗。
伐昔洛韦的剂量为每次1次,每日5次,疗程为7天。
理疗包括超短波电疗、红光疗法和紫外线疗法,疗程也为7天。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观察了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记录了他们的疼痛程度、皮损情况和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接受伐昔洛韦联合理疗治疗的患者在疼痛缓解、皮损恢复和总体疗效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伐昔洛韦治疗的患者。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观察时间较短,对于伐昔洛韦联合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未对不同类型的带状疱疹(如顿挫型、泛发型等)进行区分,这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让我们回顾一下带状疱疹的病理特征。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疾病,这种病毒在人体内潜伏多年后,可能会因为某些触发因素而重新激活,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
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是皮肤上出现一片片水疱,这些水疱沿着一个神经节段分布,同时伴随有剧烈的疼痛。
这种疼痛可以是刺痛、烧灼感或者是跳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伐昔洛韦、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研究在过去的几年里,带状疱疹的药物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伐昔洛韦作为抗病毒药物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关于伐昔洛韦与理疗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的疗效对比研究却相对较少。
为此,我们开展了一项对比研究,以评估伐昔洛韦和理疗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的疗效差异。
本研究共纳入了150例带状疱疹患者,他们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伐昔洛韦治疗(A组,50例)、理疗治疗(B组,50例)以及伐昔洛韦联合理疗治疗(C组,50例)。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了全面的临床检查,包括皮损面积、疼痛程度和皮损愈合时间等指标的评估。
A组患者接受伐昔洛韦治疗,剂量为1次/天,连续治疗7天。
B 组患者接受理疗治疗,包括紫外线照射、短波疗法和按摩等,治疗时间为每天1次,连续治疗14天。
C组患者则同时接受伐昔洛韦和理疗治疗,方法和剂量同A组和B组。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三组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估。
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治愈:皮损完全消退,疼痛消失;显效:皮损面积减少超过50%,疼痛明显减轻;有效:皮损面积减少小于50%,疼痛有所减轻;无效:皮损面积无变化,疼痛无减轻。
治疗结束后,我们对比了三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0%,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10%,无效率为0%;B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0%,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20%,无效率为10%;C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0%,显效率为10%,有效率为10%,无效率为0%。
我们还对三组患者的皮损愈合时间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平均皮损愈合时间为14.5天,B组患者的平均皮损愈合时间为21天,C组患者的平均皮损愈合时间为12天。
通过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伐昔洛韦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与理疗相比,伐昔洛韦在缩短皮损愈合时间和提高治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我们也发现,联合使用伐昔洛韦和理疗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治愈率和缩短皮损愈合时间。
伐昔洛韦并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研究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皮疹、疼痛和瘙痒。
据统计,我国约有 20% 的人口曾患有过带状疱疹。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和止痛药,但这些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探寻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已成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
在我的一系列研究中,我选择了伐昔洛韦并理疗作为研究对象。
伐昔洛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具有强烈的抗病毒作用和较少的副作用。
理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物理因子作用于病变部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我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旨在探讨其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的疗效。
研究共纳入了 120 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 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B 组采用理疗治疗,C 组采用伐昔洛韦并理疗治疗。
每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进行均衡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过程中,A 组患者每日口服伐昔洛韦 1 次,每次 1 片(1 g),共计 7 天。
B 组患者接受理疗,包括红光疗法、紫外线疗法和短波疗法,每日 1 次,共计 14 天。
C 组患者则同时接受伐昔洛韦和理疗治疗。
在治疗结束后,我对三组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皮疹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我还对三组患者进行了为期 6 个月的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C 组患者在皮疹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 A 组和 B 组(P<0.05)。
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三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期间,C 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 A 组和 B 组(P<0.05)。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样本量较小,可能无法充分反映伐昔洛韦并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的总体疗效。
本研究仅进行了短期随访,未能观察到长期疗效。
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5-23T11:33:38.8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8期作者:侯占桃[导读] 结论:在带状疱疹的治疗过程中,伐昔洛韦能够获得更佳疗效。
(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山西大同 037006) 【摘要】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伐昔洛韦治疗的疗效。
方法:收集带状疱疹患者80例,按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伐昔洛韦组)40例,对照组(阿昔洛韦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
两组疗效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显著(χ2=9.46,P﹤0.05)。
结论:在带状疱疹的治疗过程中,伐昔洛韦能够获得更佳疗效。
【关键词】带状疱疹;伐昔洛韦;阿昔洛韦;疗效【中图分类号】R7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8-0088-02 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主要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发病与病毒感染及细胞自身的免疫功能降低有着极大关系[1]。
患者病情发生多以带状呈现,对于患者正常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者还会伴随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情况,因此及时的干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十分关键[2]。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带状疱疹患者伐昔洛韦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0月,我院带状疱疹患者共80例,通过随机序号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18.5岁~73.5岁,平均年龄为(46.25±3.26)岁。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19.5岁~74.5岁,平均年龄为(45.98±
2.13)岁。
两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每日2次口服伐昔洛韦,剂量为300mg,疗程10天,对照组每日5次口服阿昔洛韦,剂量为200mg,疗程10天,用药期间均辅以维生素B1片20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片50ug,每日3次口服,并观察记录疗效。
1.3 观察方法根据症状和体征,如红斑、水疱、疼痛、烧灼感的轻重程度进行评分:重度大于12分,中度6~12分,轻度小于6分。
在治疗开始后的第2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以及第14天观察以下指标并记录:﹙1﹚止疱时间;﹛2﹜疼痛减轻时间;﹙3﹚结痂时间;﹙4﹚止痛时间;﹙5﹚皮损痊愈时间。
1.4 判断标准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痊愈为局部痒痛感消失,皮损完全消退,疗效指数大于90%;显效为局部痒痛感明显减轻,皮损几乎消退,疗效指数在60%~89%;有效为局部痒痛感减轻,疗效指数30%~59%;无效为皮损加重或者小部分消退,局部痒痛感仍然存在,疗效指数小于30%。
1.5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表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例)
80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轻度恶心.上腹不适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中伐昔洛韦组2例,阿昔洛韦组3例。
但患者均能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6例和14例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治疗组有2例丙氨酸转移酶(GTP)轻度升高,对照组有5例GTP升高。
3.讨论
伐昔洛韦属于阿昔洛韦的1-缬氨酸酯,其水溶性好,生物利用度超过了60%,明显高于阿昔洛韦,(阿昔洛韦口服吸收差,15%~30%由胃肠道吸收)进餐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口服后能够迅速水解为阿昔洛韦,血浆中测不出伐昔洛韦,但阿昔洛韦的血药浓度很高,比口服阿昔洛韦的血药浓度要高3~5倍。
由于快速分解为阿昔洛韦,本药的半衰期少于30分钟,而肾功能正常者阿昔洛韦的半衰期约3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伐昔洛韦能够在短时间内转化为阿昔洛韦,其代谢产物并不会蓄积在患者体内,故较阿昔洛韦显效快,又因其对肾脏的毒副作用轻,故在临床剂量范围内,伐昔洛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从临床疗效来看,治疗带状疱疹的总有效率与阿昔洛韦相比,疗效更加令人满意。
另外,伐昔洛韦的用药次数少,药物用量也较低,因此不仅降低了多次大剂量使用阿昔洛韦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和耐药现象,还减少了阿昔洛韦每日5次服用的不便,患者的接受度更高。
综上,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伐昔洛韦具有疗效高、起效快、副作用少、安全性大、用药方便等特点,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WellerS,Blum MR Doucette M,et al.Pharmacokinetics of the acyclovir prodrug valaciclovir after escalating single and multiple-dose administration to normal volunteers.ClinPhar-macolTher,1993,54(6):595
[2] 郑桂香,张玉,余兰等.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5,34(23):3660-3661.
[3] 崔吉正,张津玮,张云等.激素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5,29(4):34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