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6.75 MB
- 文档页数:28
历史高考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是一门需要记忆与理解相结合的科目,复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整理清楚,掌握常考的知识点,以此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本文将对历史高考常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
一、古代史常考知识点1. 夏商周时期: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周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
需要熟记夏、商、周的建立、灭亡、社会制度、文化成就等。
2.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纷乱、百家争鸣的时期,需要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兴衰并掌握战国七雄的决战和并未历程。
3. 秦汉时期:秦朝统一了中国,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需要了解秦朝的统一战争、实行的改革,以及汉朝的兴衰。
4.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迁徙大规模的时期,需要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建立、历史事件以及文化成就。
二、近代史常考知识点1.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爱国运动,需要了解运动的起因、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政治的覆灭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3.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需要了解战争的起因、进程以及中国人民的抗战斗争。
4.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进行的一场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三、现代史常考知识点1. 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部分需要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造成了深远影响,需要了解大革命的起因、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需要了解改革开放的起因、进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0篇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先秦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
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
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
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
(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23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
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历史事件时间1、春秋末期:铁犁牛耕的出现2、战国:商鞅变法中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政策3、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知识点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是考生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巩固的关键阶段。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可以帮助考生在复习时抓住重点:1. 中国古代史:- 夏、商、西周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周朝的分封制和礼乐文化。
-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包括百家争鸣和各国的变法。
-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长城的修建。
- 汉朝的兴衰,特别是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隋唐时期的繁荣,特别是唐朝的开放政策和科举制度的完善。
- 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民变和反侵略斗争。
-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 世界古代史:- 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 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传播。
-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宗教改革。
4. 世界近现代史:-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文化运动。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
-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 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以及苏联解体和全球化的兴起。
5. 历史人物和事件:- 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贡献和影响,如孔子、秦始皇、拿破仑、华盛顿等。
- 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如十字军东征、新航路的开辟、美国南北战争等。
6. 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和综合。
- 史料的解读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历史材料。
- 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应该结合教材、历年高考试题和教师的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练习,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高考历史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发展,从文化传承到科技创新。
掌握以下必背知识点,将有助于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中国古代史1、先秦时期(1)夏商周的更替: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2)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政治上,诸侯争霸,分封制逐渐瓦解;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秦汉时期(1)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2)汉武帝的统治: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盐铁官营,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政治局势:政权更迭频繁,长期分裂对峙。
(2)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相互交流、融合。
(3)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4、隋唐时期(1)隋朝的统一和制度创新:隋文帝统一全国,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2)唐朝的繁荣: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5、宋元时期(1)宋朝的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二府三司制。
(2)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市坊界限被打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6、明清时期(1)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宣扬了国威;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历史是高中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高考来说,历史考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科。
掌握历史必背知识点是高考复习的核心。
下面将整理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希望对高中生历史复习有所帮助。
一、人类起源与早期文明发展1. 人类的起源:直立人、直立智人。
2. 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遗址。
3. 黄河流域古代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长江中下游古代文化。
二、古代近东文明1. 近东地区的城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波斯文明等。
2. 法老国家的发展:早期王朝、中间王朝、新王朝。
3. 犹太民族的发展:犹太教的兴起和发展、犹太人的迁徙与传播、散居时期的犹太人社会生活。
三、古代希腊罗马文明1. 希腊城邦的兴起与争霸:阿拉戈斯同盟、伯罗奔尼撒战争、马其顿帝国的兴起。
2. 古罗马社会的基本特点:贵族制、平民制、奴隶制。
3. 罗马帝国的兴衰:奥古斯都改革、波斯战争、影响罗马帝国灭亡的因素。
四、中国古代文明1. 三皇五帝时期的远古历史:神农氏、黄帝、尧舜禅让、大禹治水。
2.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太甲、商纣王的统治、周武王的革命和西周的统治。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局:诸侯国的兴起和争霸、孔子及其学说、孟子、墨子、韩非子等思想家和学派。
五、秦汉帝国的兴起与统一1. 秦始皇统一六国:秦的军事制度改革、焚书坑儒、筑长城、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
2. 西汉帝国的建立:汉高祖刘邦的统治、薄太后、文景之治等。
3. 新莽政权的建立与推翻:新莽的政治制度和政策、王莽的改革措施、赤眉起义。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1.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兴起。
2.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变革:士族统治、九品中正制、青楼、密教的传入。
3.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佛教的起源和基本教义、佛教的兴起与发展、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播和影响。
七、隋唐帝国的建立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1. 隋朝的统一:隋文帝杨坚的统治、开封、洛阳两都、隋的军事制度和政治改革。
历史高考25题知识点汇总历史高考试卷中常常会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知识点。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分数至关重要。
以下是历史高考试卷中常见的25个知识点汇总,供考生参考。
1.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2. 西汉的兴起和汉武帝的重要改革西汉刘邦建立,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3.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百姓不满贵族统治的爆发,标志着东汉朝廷的衰弱。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东汉灭亡后,中国分为三国、南北朝等多个政权,为近四百年的时间。
5. 隋朝和唐朝的建立隋朝统一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制度,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
6. 宋朝的建立和改革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兴之世,有着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改革。
7.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对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8. 明朝的建立和郑和下西洋明朝是由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建立的封建王朝,郑和的下西洋扩展了中国的影响力。
9. 清朝的建立和道光、咸丰、同治时期的改革清朝是由满族人建立的王朝,期间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改革,但没有改变封建统治的实质。
10.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导致中国陷入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1.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的一次重要改革,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民间反抗外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2.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中华民国的建立宣告了封建帝制的结束。
13.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里程碑,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潮。
1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北伐战争使国共合作得以实现。
15.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和抗日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是国共合作的结果,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朝代的兴衰2. 诸子百家3.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流派4. 大禹治水、尧舜禹5. 青铜器文化6. 周公制礼、九家制度7.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列国时代的外交政策8. 法家思想和秦始皇的统一战国六国9. 汉初政治制度、汉武帝时期的改革10. 汉朝的丝绸之路和汉帝国的疆域拓展11. 汉唐的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12. 汉唐的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13. 唐朝的外交政策和外国使者14. 唐代的经济繁荣和封建特色15. 唐宋交替的原因和特点二、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1. 明清社会经济2. 明清科技文化3. 清初历次政治改革和反清复明运动4.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5.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6. 辛亥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力量7.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8. 四·一二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9.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10. 解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革建设12. 文革和改革开放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14. 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15. 中国的世界地位和影响三、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近东的文明2. 希腊罗马的文化、哲学、政治和军事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教会权力4. 巴黎公社和社会主义运动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6. 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历史7. 威玛共和国和纳粹党的兴起8. 意大利法西斯和墨索里尼的统治9. 西班牙内战和弗朗哥的政权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11. 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的背景12. 全球化和国际关系13. 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发展14. 美苏冷战和平竞争的特点15. 中东问题和国际反恐合作以上就是对高考历史知识点的总结,虽然知识点众多,但只要掌握了每一个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和影响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就能够很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的兴亡及其特点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3. 秦统一六国和秦朝的建立4. 汉朝的六个时期及其特点5.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6. 隋朝与唐朝的建立及其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点7. 宋朝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特点8. 辽金夏的兴起与覆灭9.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10. 明朝的兴起、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点11. 清朝的建立、封建专制统治、对外侵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任务12.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运动(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13.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二、世界史知识点1. 远古史时期的人类起源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内容2. 古代文明(如伊尼干、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等)的兴衰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与教士统治4. 地理大发现及其对于欧洲历史的影响5. 文艺复兴与科学技术革命6. 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7. 英法工业革命及工业化的全球扩散8. 近代帝国主义的兴起与扩张(包括殖民体系的建立与扩张)9.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现和影响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现和影响11. 冷战与两极格局12. 当代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三、中国近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2. 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3. 戊戌变法及其失败4. 辛亥革命及其意义5. 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与北洋政权的统治6. 五四运动及其影响7. 北伐战争及国共合作8.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政权建设9. 抗日战争的爆发、长期战争与人民抗战胜利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及新中国的成立四、世界现代史知识点1. 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2. 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革命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战后国际秩序重建4.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现与战后秩序的形成6. 冷战与两极格局7. 美国的对外扩张与全球跨国公司的兴起8. 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运动与发展道路9. 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与发展受阻的原因10. 当代世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展五、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关系1. 近代中国的开放与世界的联系2.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的相互影响3. 世界历史对中国近代史的启示4. 中国近代史对世界现代史的启示以上是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对您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高考总复习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大全高考总复习历史必背的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1、历代赋税制特征、演变原因及作用2、水利建设及作用3、历代休养生息政策对国家兴盛、民众生活的关系4、城市发展的趋势、特点;15---16世纪中西方城市发展的差异5、清康乾盛世的原因、本质及与西方发展的差异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民族间的相互取长补短二、中国近代现代史1、近代国人对待西方文化态度的逐渐变化,西方文化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近代前期(1919年前)中国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两次机遇、成就及经验教训。
(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外和好”时期,辛亥革命后的民主共和时期)。
3、19世纪中日现代化道路二阶段、背景、措施、结果比较。
4、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的影响。
5、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巨变中,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运动或措施的背景、内容、意义。
6、对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经济、外交建设的客观分析、评价。
(经济建设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7、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8、新中国外交的不断成熟,(国家利益是根本出发点,现在是独立自主、灵活务实的和平外交。
9、亚洲(尤其是新加坡、南朝鲜)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0、城市经济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
11、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创新;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宽容、尊重、合理吸收。
12、用眼光审视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三、世界近代现代史1、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全方位影响(促进生产力、经济发展,生产关系调整,阶级、阶层、上层建筑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重心转移,国家地位变化,国际关系格局调整,世界体系构建,东方从属西方;促进城市化,生活方式变化,思想观念变化;同时,也带来人口膨胀,治安混乱,道德沦丧,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南北差距扩大等问题)2、19世纪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原因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在独立前,必须先反殖反帝,取得民族独立,解决现代化的政治前提,独立后,现代化建设有成就,土耳其较典型,但各国各地很不均衡,都有许多制约因素,如国内的专制统治,经济基础差,国民素质低,经济政策、结构不合理等,国际有不平等的经济政治秩序等。
2024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____字版本)第一章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与历史起源1. 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原始社会的特点与结构- 农业的出现与农耕文明的形成-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兴起- 奴隶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特征2. 四大文明古国的崛起与影响- 夏、商、西周与东周的兴衰沿革- 金文与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周礼与封建制的确立- 儒家、道家与法家学派的兴起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解放- 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兴起与战争- 诸子百家与思想解放- 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主要观点- 地方政权与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二章秦汉时代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社会1. 秦朝的统一与变革- 秦朝的兴起与战国时期的背景- 秦朝的统一战争与郡县制度的建立- 吕不韦的变法与中央集权的形成- 郑国渠与灌渠的建设与对农业经济的影响2. 汉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陈胜、吴广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融合- 高祖、文帝时期的改革与制度建立- 私人奴隶制的废除与奴隶主义的兴起3.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发展- 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与扩大- 郡国制度的改革与丞相制的设立- 经济政策与农业开发的推进-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家与文化艺术1. 魏晋南北朝政治体制的变革- 三国与两晋时期的政治变革-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草原胡族与汉族统治者的相互影响- 华夏中心思想与多元文化的融合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 乐府古文化与文人雅集的兴起- 道教佛教与中国古代宗教的发展- 归化诗与七言绝句的创作与影响- 旧体诗与文言小说的发展与繁荣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与思想家- 曹操与司马懿的政治功绩- 王导与嵇康的文化贡献- 陆机与张载的学术成就- 道教的创始人与佛教的传播第四章隋唐的政治体制与文化繁荣1. 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隋文帝的政治改革与统一战争- 隋朝的郡县制与六部制度- 科举制的建立与士族分化- 大运河的开凿与通商发展2. 唐朝的政治体制与繁荣时期- 唐朝的兴起与玄武门之变- 宋玄宗与肃宗时期的政治运动- 唐玄宗盛唐时期的政治体制- 科举制度的完善与文人政治的兴起3. 唐朝的文化繁荣与外交往来- 唐朝的文化格局与科学技术成就- 唐朝的雕版印刷与纸张产业- 唐朝的外交往来与丝绸之路- 唐代文人与美术、诗词创作的繁荣第五章宋元时代的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1. 宋代的政治变革与中央集权- 宋太祖的政治改革与中央集权- 宋代的官员选拔与科举制度- 大宋君权的制约与宰相决策- 欧洲封建制度的作用与对比2. 元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元世祖的征战与统一中国- 愚民政策与蒙古统治模式- 元朝的三税制与行省制度- 蒙兀儿与汉人的交融与对抗3. 宋元时代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成就- 宋代的农业技术与产量提高- 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商业革命- 元代的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 宋元文化艺术的昌盛与交融第六章明清时代的政治制度与思想解放1. 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明太祖朱棣的起义与建立- 朱棣的政治改革与中央集权- 明太祖的海禁政策与对外扩张-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发展2. 明末的政治动荡与社会变革- 明朝的文臣集团与武将集团- 东林学派与反抗与革命- 崇祯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动荡-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3. 清朝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建国和后金制度- 顺治、康熙与雍正时期的政治制度- 清朝文官政治的裁制与统治模式- 准蒙继位制与八旗制度的变革第七章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1. 清末民主革命与西方利益- 清朝社会矛盾与民主革命的兴起-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工业化- 中日战争与列强对中国的割据- 五四运动与近代民主政治的影响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与组织建设- 八二七事件与国共合作的建立- 长征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与社会建设- 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邓小平时代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 现代化建设与科技进步的推进-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挑战总结:以上为____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一个总结,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变迁、历史起源、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部分中国史纲要专题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考点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知识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性质)②意义: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4)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知识点2人民政权的巩固1.剿匪镇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
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知识点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知识点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经济基础(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2)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3)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政治制度(1)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2)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考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历史-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与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百家争鸣- 秦朝的统一与法家治国-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 隋唐盛世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繁荣-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变迁与对外交流2. 世界古代历史- 古埃及文明的兴起与金字塔的建造-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与哲学思想- 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帝国时期- 基督教的兴起与中世纪欧洲的形成二、近现代史1. 欧洲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起源、特点与影响- 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与结果-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与主张2.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与影响- 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特点3.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过程- 殖民地的经济剥削与文化影响- 亚洲、非洲、美洲的反殖民斗争4. 世界近现代重要战争与政治变革-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的欧洲- 一战的爆发原因、过程与后果-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 二战的起因、主要战役与战后格局5. 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尝试与失败-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抗日战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三、当代史1.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对抗- 冷战期间的代理人战争与国际冲突-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2. 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与影响- 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挑战-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3. 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的决策背景与实施过程- 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国际地位的提升4.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发展- 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的进步与应用- 科技对社会结构与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四、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与思维培养1.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区分与价值- 历史文献的解读与批判性思维- 历史事件的多角度考察与综合分析2. 历史知识的系统整理与复习- 时间线的记忆与历史事件的串联-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比较研究- 历史规律的总结与应用3. 历史思维的培养与应用- 历史逻辑推理与因果关系的分析- 历史事件的背景理解与影响评估-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启示通过以上对高中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学科的核心内容,为应对考试和深入理解历史提供坚实的基础。
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是考生备战高考的一大重点科目之一。
历史所覆盖的时间跨度长,内容繁杂,因此需要有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
本文将对高考历史复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等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特点等内容。
2. 秦汉时期:秦汉统一、政治制度演变、文化发展、经济状况等内容,同时还包括了陈胜吴广起义、范睢和张骞的开辟丝绸之路等相关事件。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演义,八王之乱,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等内容。
4. 唐宋时期:唐代的安史之乱、玄宗贞观之治,宋代的统一战争和北宋的帝王建制等内容。
5. 元明清时期:元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特点,明代的革命和民主思想,清朝的入主中国和统治政策等内容。
二、现代史知识点总结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国的民族压迫和封建社会危机,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等内容。
2.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缘由,以及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等内容。
3. 中共建党和长征:中共的发展历程和建立,长征的目的和重要意义等内容。
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全面抗战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内容。
5. 政治、经济和外交变革: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等内容。
三、世界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等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2. 欧洲中世纪:封建主义制度的兴起和特点,以及欧洲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内容。
3.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以及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扩展等内容。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原因,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和战果等内容。
5. 当代世界格局:冷战和大国关系,以及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等内容。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学科,而历史高考则是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全面考察和评估。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历史高考,我特意整理了一份历史高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古代史1.夏商周时期- 夏朝的建立与衰落- 商朝的兴衰演变- 周朝的建立与分封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统一2.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与法家思想- 汉朝的兴起与西汉的辉煌- 东汉的衰落与三国时期3.隋唐宋时期- 隋朝的统一与改革- 唐朝的盛世与疆域扩张- 宋朝的政治与科技发展4.元明清时期- 元朝的统治与社会变革- 明朝的政治与文化变迁- 清朝的封建统治与闭关锁国二、近代史1.中国近代史- 清朝晚期的社会动荡与变革-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2.世界近代史-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重建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三、现代史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 新中国的诞生与社会主义建设-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2.当代世界- 当代国际政治格局与全球化趋势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 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四、历史思想与方法1.历史研究方法- 考古学的应用与挖掘-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史料与史学的价值评判2.古代思想家与学派- 孔子与儒家思想- 孟子与道家思想- 老子与墨家思想3.近代思想家与学派- 伊壁鸠鲁与欧洲启蒙思想- 亚当·斯密与经济学- 马克思与共产主义思想以上是我对历史高考知识点的一个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备考历史高考有所帮助。
备考期间,大家可以根据这个知识点的总结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
同时,也需要结合历年考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相信通过认真的备考和复习,大家一定能够在历史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愿同学们考试顺利!。
历史高考总复习知识点一、古代社会1. 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特点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为主导,封建等级制度严重,彰显出农民劳动和地主剥削的矛盾。
同时还存在着专职劳动者和手工业工匠的成长。
2.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期,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等,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同时,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重要发展。
3.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时代之一,科举制度开始兴盛,盛行唐诗和宋词。
并且,与海外的文化交流也开始增加。
二、世界史1.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奠定了民主制度、哲学、科学、文学等方面的基础。
此外,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也是古希腊历史中的重要事件。
2.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的帝国建立了欧洲法律、行政和政治制度的基准。
罗马的法律原则影响了今天的西方民法体系,罗马的道路工程也远近闻名。
3. 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一种社会制度。
它以封建领主为核心,基于契约关系,农民以农奴形式服役于领主。
同时,天主教会的影响也非常大。
三、近代史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工业的迅速发展,拉开了世界现代化的序幕。
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交通方式,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近代中国历史近代中国历史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庚子事变、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中国在这一时期面临种种困境,进行了许多改革和革命。
3. 二战及冷战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大规模的战争之一,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
战后,世界分为两个霸权阵营,即美国和苏联,展开了持续数十年的冷战。
四、现代史1. 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提出的一项重大政策,旨在改革经济体制,引入市场机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此后,中国经济迅速崛起。
2. 当代国际关系当代国际关系的特点是全球化、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各国相互联系紧密,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增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也日益复杂。
3. 科技进步与信息时代科技的进步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高考历史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一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科,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高考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史部分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西周则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是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要对周天子履行义务;宗法制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保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古代农业的发展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此外,还需了解古代的土地制度,如井田制、均田制等。
4、古代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和大商人。
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柜坊和飞钱。
宋朝时,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如商帮的兴起。
5、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仁”和“礼”。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荀子则主张礼法并施。
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强调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明清之际,出现了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思想家,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中国近代史部分1、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了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包括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农业的起源等。
2. 夏商周时期:掌握夏朝的传说与考古发现,商朝的甲骨文、青铜文化,西周的分封制、礼乐制度。
3. 春秋战国时期:理解春秋五霸的兴起与衰落,战国七雄的竞争,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
4.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六国、法家治国理念,汉朝的郡县制、丝绸之路的开辟。
二、中古历史1.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的局面,晋朝的八王之乱,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2.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大运河的建设;唐朝的开元盛世,科举制度的完善。
3. 宋元时期:宋朝的经济发展,理学的形成;元朝的大一统,行省制度的建立。
4. 明清时期:明朝的海禁政策,郑和下西洋;清朝的康乾盛世,晚清的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三、近现代史1. 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与辛亥革命。
2. 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统治,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抗,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中国的建立,土地改革,五年计划的实施,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4. 改革开放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四、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爱琴海文明的特点与发展。
2. 古典文明:希腊城邦制度,罗马法的创立与发展,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3.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教会影响,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运动。
4. 近现代史: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五、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社会形态的更替。
2. 历史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比较研究,历史评价。
3. 历史资料的运用: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的区分与应用,史料的批判性分析。
六、历史知识点的串联与整合1. 时间线索的梳理:从史前到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