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高考历史专题归纳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762.01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空定位

框图结构

思维导图

经典训练

1.(2019.4·浙江高考·12)观察右侧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

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19·江苏高考·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3.(2019.4·浙江高考·16)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 )

①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②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

③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④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19·江苏高考·8)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

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5.(2018.4·浙江高考·9)《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

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6.(2018·江苏高考·7)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右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7.(2018·海南高考·8)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 ) 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

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

8.(2018·海南高考·12)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

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 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

9.(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拓展训练

1.(2019·陕西师大附中模拟)下图是1929年2月10日官方报纸《长沙日报》上发表的《打倒正月初一》专号,这反映出当时( )

A.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B.风俗改造有激进倾向

C.文化专制趋势加强

D.新文化运动持续发展

2. 1935年4月3日,“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在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57对新人结成佳偶。没过多久,汉口、北平等地纷纷效仿,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这反映出( )

A.市民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B.追求自由观念深入人心

C.中国传统习俗逐渐消亡

D.政府积极推动移风易俗

3.1908年3月5日,上海开出了英国人投资的第一列有轨电车。但据当时报纸记载:乃因欧化初来,风气未开,一般市民疑神疑鬼,怕上车触电多不敢坐。这主要说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B.近代中国极力抵制西方工业文明

C.落后思想不利于先进文明的传播

D.上海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最深

4.(2019·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即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 )

A.中国近代通讯手段发生巨大变化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西装传入推动中国服饰改革

D.社会风俗体现出中西合璧

5.民国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成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C.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6.(2019·广东顺德调研)“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

B.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

C.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

D.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

7.沈葆桢曾说,铁路电报并不是不适用,但若创办,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为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以其为民情所骇也”。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设,这得益于( )

A.朝野上下的共同努力

B.实业救国理念的推动

C.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

D.相对宽松的国际氛围

8.(2019·江西南昌预测)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申报》连续报道前线战况和中法间的交涉并发表评论,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探讨,在社会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反映出当时( )

A.中法战争的危害前所未有

B.富国强兵成为社会共识

C.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接受

D.时政成为媒介宣传的主流

9.延安电影团的代表作品有《延安与八路军》(1939)、《白求恩大夫》(1939)、《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1942)。延安纪录电影学派所形成的纪实风格,对中国电影产生的重要影响,在1949年以后的故事片中才得以发挥。由此可见,延安纪录电影学派( )

A.是抗战时期电影的主力

B.记录了全民族抗战的图景

C.深刻影响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D.是抗日根据地自主研发的产物

10.(2019·河北唐山模拟)1926年12月,有戏报鼻祖之称的《罗宾汉》在上海创办,该报内容兼电影、戏曲、演艺之类,后改为专业的戏剧报,每期都有关于戏剧界的掌故、趣闻、轶事和名角的花边新闻,得到广大戏迷和普通百姓的喜爱。该报( )

A.推动了城市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B.是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直接产物

C.是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的喉舌

D.说明近代上海传统文化的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