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嗪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31.85 KB
- 文档页数:5
心肌脂肪酸β-氧化抑制剂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心肌脂肪酸β-氧化抑制剂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以及此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雷诺嗪和盐酸曲美他嗪在我国的研发现状。
ABSTRACTThis review is focusing on the pharmacology,clinical efficacy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cardiac muscle fatty acid oxidation inhibitor. Rec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ess as well as marketing of ranolazine and trimetazidine hydrochloride in China are especially introduced.KEY WORDSfatty acid oxidation inhibitor;ranolazine;trimetazidine hydrochloride;angina脂肪酸β-氧化抑制剂[1]亦称部分脂肪酸氧化(pFOX)抑制剂,是一类新型抗心绞痛药物,而心绞痛与供氧不足使心脏不能正常工作有关。
pFOX抑制剂能减少脂肪酸氧化并维持葡萄糖氧化。
由于每单位氧的葡萄糖代谢比脂肪酸代谢产生更多的能量、使心脏可做更多的功,故有可能推迟或防止心绞痛发作。
同时,葡萄糖氧化也可防止乳酸(心肌细胞产生的导致疼痛物质)积聚,由此减弱心绞痛发作期间的疼痛程度。
“营养心肌、优化能量代谢”的概念已在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得到证实。
随着研究的深入,除稳定型心绞痛外,pFOX抑制剂在心肌炎、心力衰竭等治疗方面也显示有一定的潜力。
目前我国已上市的pFOX抑制剂类抗心绞痛药物仅有盐酸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 hydrochloride),雷诺嗪(ranolazine)则还处在临床开发阶段。
1雷诺嗪1.1主要背景雷诺嗪由CV Therapeutics公司开发,为缓释片剂(商品名为Ranexa),能够调节心肌代谢[2, 3]和影响心脏的离子通道[4],但不影响血压和心率。
新型抗心绞痛药雷诺嗪的合成分析摘要:雷诺嗪是一种新型的抗心绞痛药物,可以通过对心肌能量的代谢进行改善为细胞水平方面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而且它对血流动力学、血压以及心率都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临床上有很好地应用前景。
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良的反应前景,例如头痛、恶心和便秘等。
关键词:抗心绞痛药;雷诺嗪;合成分析引言雷诺嗪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心绞痛的药物,是一种通过改变脂肪酸和葡萄糖的代谢的抑制脂肪酸部分氧化的抑制剂。
它的化学名为[(士)N-(2,6-二甲基苯基)-4-〔2-经基-3-(2-甲氧基苯氧基)-丙基〕-1-哌嗪-乙酞胺]。
化学式如下图1。
图1 雷诺嗪的化学式它在临床上与其他药物连用或者单独使用都可以安全有效地对慢性心绞痛、充血性心脏病等疾病进行治疗,并且具有不改变血压和心率、不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等优点,并且是唯一一种具有这些优点的抗心绞痛的药物[1]。
它的作用机制就是改变对钙离子的吸收,对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起到抑制作用,降低细胞对氧的需求(不影响细胞功能),使氧的代谢得到改善,减少释放心脏心肌蛋白以及心肌梗死的面积,起到缓解心绞痛的效果。
1.雷诺嗪的合成方法对于雷诺嗪的合成方法主要有2个:一个是把2,6-二甲基苯胺作为起始的原料,通过酰化反应、缩合发应、环加成和成盐这4步反应过程来合成雷诺嗪。
如下图2。
图2 雷诺嗪合成法1另一个方法就是直接以哌嗪作为原料,经过缩合反应、环加成反应和成盐这几个步骤,最终得到产品雷诺嗪。
过程如下图3。
图3 雷诺嗪合成法2方法1的反应步骤比较长,而且它的总收率比较低,是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它的优点就是可以不用使用大量地哌嗪。
所以我们选择方法2进行合成分析。
2.实验2.1仪器设备用X4型熔点仪对熔点进行测定,C18硅烷键和硅胶填充柱(250mm×4.5mm,5um),1964B型ESI-MS质谱仪(美国安捷伦),ZF-6型三用紫外线分析仪,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第46卷第6期2020年11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46No.6Nov.2020DOI:10.13481/j.1671‑587x.20200623雷诺嗪预处理对缺氧/复氧损伤H9C2心肌细胞自噬的调控及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赵茜1,刘明远2,李萌2,栾海艳2,杨玉2,马春艳2,张宝成2,赵锦程2,杨光远1(1.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一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2.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黑龙江佳木斯154002)[摘要]目的目的:探讨雷诺嗪预处理对缺氧/复氧损伤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从自噬调控角度阐明雷诺嗪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作用机制。
方法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模型组、雷诺嗪预处理组、雷诺嗪+渥曼青霉素组、雷帕霉素组。
正常对照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H9C2细胞以相应药物预处理30min后,行缺氧4h、复氧3h处理。
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活性,采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LDH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LC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计算LC3Ⅱ/LC3Ⅰ和p-mTOR/mTOR比值。
结果结果:与缺氧/复氧模型组比较,雷诺嗪预处理组和雷帕霉素组H9C2细胞活性升高(P<0.01),H9C2细胞中LDH活性降低(P<0.01),LC3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模型组H9C2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1),p-mTOR/mTOR比值降低(P<0.01);与缺氧/复氧模型组比较,雷诺嗪预处理组和雷帕霉素组H9C2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1),p-mTOR/mTOR比值降低(P<0.01)。
专利名称:含有伊伐布雷定和雷诺嗪的药物组合物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赵志全,赵涛
申请号:CN200910005020.7
申请日:20090115
公开号:CN101780091A
公开日:
201007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活性成分伊伐布雷定或其药理上可接受的盐和雷诺嗪或其药理上可接受的盐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伊伐布雷定和雷诺嗪联合使用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对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肌缺血性疾病表现出了很好的协同效果。
从而找到了一种效果更好的、不良反应更低的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的方法,为现在临床上对心肌缺血性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申请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76005 山东省临沂市红旗路209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心房颤动治疗新方向——延迟钠电流阻滞剂雷诺嗪贺鹏康;周菁【摘要】延迟钠电流阻滞剂雷诺嗪最初作为抗心绞痛药物使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逐渐显露.目前临床研究提示雷诺嗪存在抑制心房颤动的作用,而基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雷诺嗪抗心房颤动的作用.雷诺嗪展示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使其成为有前景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5(036)001【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雷诺嗪;心房颤动;延迟钠电流阻滞剂;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作者】贺鹏康;周菁【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R972+.2心房颤动是目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
目前针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案中,抗心律失常药物是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目前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几乎都存在引发新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和其他器官毒性的可能性。
如钾通道和多通道阻滞剂因为阻断钾电流、引起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胺碘酮因为严重的心脏外毒性,这些药物不能降低甚至增高总死亡率[1]。
而CAST试验[2]证明ⅠC类药物增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死率,临床禁用于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患者。
所以寻找一种新型的、同时兼顾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十分必要。
延迟钠电流阻滞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逐渐得到关注。
延迟钠电流(late sodium current)是一种贯穿整个心肌动作电位的钠电流。
它的强度较弱,只有除极时峰钠电流的千分之一[3]。
在除极过程中和正常心脏复极过程中难以体现影响。
但是对于复极储备能力下降的心肌(如心力衰竭、心肌缺血)[4],由于维持复极过程的内、外流离子出现变化,所以即使强度极小如延迟钠电流也可以对复极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雷诺嗪对豚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保护作用贾洪君;王国涛;张文杰
【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年(卷),期】2013(011)003
【摘要】目的探讨雷诺嗪对豚鼠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心功能保护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离体Langendorff模型灌流方法,观察雷诺嗪对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肌钙离子含量变化的作用.结果雷诺嗪可增加缺血再灌注心肌 LVDP、+dp/dtmax和-dp/dtmax水平,减少再灌注末心肌组织Ca2+含量;R1、R2与I/R组相比较,P<0.05,P<0.05,P<0.05,R1与R2组比较P<0.05.结论雷诺嗪可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防止心肌细胞钙超载,并且呈剂量依赖性.
【总页数】3页(P220-222)
【作者】贾洪君;王国涛;张文杰
【作者单位】163712,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心内科;163712,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心内科;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33;R542.2
【相关文献】
1.雷诺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J], 赵可欣;刘明远;李萌;杨军;王立波;董天崴;孟祥冬;杨光远
2.雷诺嗪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向许进;陈玉培
3.雷诺嗪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住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张丽;戴伟;高春霖;戴兵
4.雷诺嗪对豚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及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J], 王国涛;张文杰;杨萍
5.大黄素激活Nrf2/ARE/HO-1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保护作用 [J], 崔勤涛;王俊华;刘晓晨;王学惠;马海英;苏国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抗心绞痛药物雷诺嗪研究进展
王焕章;程远国;刘学龙
【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
【年(卷),期】2008(29)11
【摘要】心肌缺血通常导致一系列的代谢变化,通过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和心肌功能,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论文对代谢性治疗药物雷诺嗪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89-92)
【作者】王焕章;程远国;刘学龙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龙井,133400;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100071;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龙井,133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9.79
【相关文献】
1.新型调节心肌代谢药物雷诺嗪的研究进展 [J], 陈明宝;向道康
2.新型抗心绞痛药物雷诺嗪的研究进展 [J], 苗佩宏;徐江平
3.新型抗心绞痛药物雷诺嗪的合成工艺改进 [J], 王海琴;朱航昌;陈国华
4.新型抗心绞痛药物——雷诺嗪 [J], 孙铜;李秀营
5.新型抗心绞痛药物雷诺嗪的研究进展 [J], 张浩;梁可;曹蕾;朱尔佳;谭载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诺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赵可欣;刘明远;李萌;杨军;王立波;董天崴;孟祥冬;杨光远【期刊名称】《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7)002【摘要】Objective:To study protective effects of ranolazine preconditioning on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in rats.Methods:A total of 32 SD rats were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 ischemia/reperfusion(I/R)group,low dose ranolazine group(low dose group)and high dose ranolazine group (high dose group).HR,SBP,DBP,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pressure (LVDP),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maximum rate of rise(+dp/dtmax),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maximum rate of de-cline(-dp/dtmax),levels of CK-MB,LDH and cTnI,severit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TP concentration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among all groups.Results:Compared with sham operation 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LVSP[(119.35 ± 5.00)mmHg vs.(92.68 ±2.95)mmHg vs.(100.60 ±3.12)mmHg vs.(112.22 ± 3.69)mmHg],LVDP[(24.78 ± 1.71)mmHg vs.(17.26 ± 1.69)mmHg vs.(19.25 ± 1.05)mmHg vs.(22.18 ± 1.55)mmHg],+dp/dtmax[(3736 ± 102.37)mmHg/s vs.(3115 ±112.72)mmHg/s vs.(3338 ± 51.88)mmHg/s vs.(3446 ± 37.99)mmHg/s],-dp/dtmax[(3634 ± 102.51)mmHg/s vs.(3015 ± 127.00)mmHg/s vs.(3239±37.36)mmHg/s vs.(3349 ± 45.49)mmHg/s]and ATP concentration[(22.54± 1.52)nmol/mg vs.(14.08 ± 1.80) nmol/mg vs.(16.88 ± 0.74)nmol/mg vs.(19.34 ± 0.88)nmol/mg],and significant rise in levels of CK-MB [(490.88 ± 168.04)U/L vs.(1259.0 ± 78.02)U/L vs.(1127.9 ± 127.23)U/L vs.(956.62 ± 105.22)U/L], LDH[(1494.9 ± 174.84)U/L vs.(2657.6 ± 104.33)U/L vs.(2293.9 ± 99.58)U/L vs.(1932.6 ± 134.25)U/L]and cTnI[(1.03 ± 0.14)ng/ml vs.(10.62 ± 1.34)ng/ml vs.(6.97 ± 1.32)ng/ml vs.(4.87 ± 0.79)ng/ml] in I/R group,low dose group and high dose group,P<0.01 pared with I/R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rise in LVSP,LVDP,+ dp/dtmax,-dp/dtmaxand ATP concentration,an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levels of CK-MB,LDH and cTnI and MI severity[(0.5289 ± 0.0223)vs.(0.4887 ± 0.0089)vs.(0.4438 ± 0.0154)]in low dose group and high dose group(P<0.05 or <0.01),and those of high do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low dose group(P< 0.05 or < 0.01).Conclusion:Ranolazine preconditioning possesses significant protective effect on MIRI,and it's dose-dependent.%目的:研究雷诺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低剂量雷诺嗪组(低剂量组)、高剂量雷诺嗪组(高剂量组),测量比较各组HR、SBP、DB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CK-MB、LDH、cTnI水平、心肌梗死严重程度、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差异.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LVSP[(119.35 ± 5.00)mmHg比(92.68 ± 2.95) mmHg比(100.60 ± 3.12)mmHg比(112.22 ± 3.69)mmHg]、LVDP[(24.78 ± 1.71)mmHg比(17.26 ± 1.69)mmHg比(19.25 ± 1.05)mmHg比(22.18 ± 1.55)mmHg]、+ dp/dtmax[(3736 ±102.37)mmHg/s比(3115 ± 112.72)mmHg/s比(3338 ± 51.88)mmHg/s比(3446 ± 37.99)mmHg/s]、-dp/dtmax[(3634 ± 102.51) mmHg/s比(3015 ± 127.00)mmHg/s比(3239 ± 37.36)mmHg/s 比(3349 ± 45.49)mmHg/s]和 ATP 含量[(22.54 ± 1.52)nmol/mg比(14.08 ± 1.80)nmol/mg比(16.88 ±0.74)nmol/mg比(19.34 ± 0.88)nmol/mg]显著降低,CK-MB[(490.88 ±168.04)U/L比(1259.0 ± 78.02)U/L比(1127.9 ± 127.23)U/L比(956.62 ± 105.22)U/L]、LDH[(1494.9 ± 174.84)U/L比(2657.6 ± 104.33)U/L比(2293.9 ± 99.58)U/L比(1932.6 ± 134.25)U/L]、cTnI[(1.03 ± 0.14)ng/ml比(10.62 ± 1.34)ng/ml比(6.97 ± 1.32)ng/ml比(4.87 ± 0.79)ng/ml]水平显著升高(P均< 0.01).与 I/R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 LVSP、LVDP、+ dp/dtmax、-dp/dtmax和ATP含量显著升高,CK-MB、LDH、cTnI水平和心肌梗死程度[(0.5289 ± 0.0223)比(0.4887 ± 0.0089)比(0.4438 ± 0.0154)]显著降低(P<0.05或< 0.01),且高剂量组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 0.05或<0.01).结论:雷诺嗪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总页数】6页(P149-154)【作者】赵可欣;刘明远;李萌;杨军;王立波;董天崴;孟祥冬;杨光远【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相关文献】1.心肌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J], 罗晨光;张顺业2.雷诺嗪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向许进;陈玉培3.葛根素预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高翔;李涛;高全;李保罗;陆德琴4.丹参饮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J], 高俊杰;朱文叶;李益萍;陈婕;陈铁军;王肖龙;薛金贵;邓倩5.丹参饮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J], 任耀龙;钟伟;李莹超;杨磊;赵明君;郑刚;徐佳萌;杨聪;王艳琴;尤金枝;齐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诺嗪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功能及梗死区心肌损伤的影响张祥宇;江力勤;蒋芬芬;张冉;张建勤【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年(卷),期】2016(035)005【摘要】目的:观察雷诺嗪(Ran)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注射低、中、高剂量Ran0.05mg/kg、0.5mg/kg、5mg/kg),每组各12只;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h后用多导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LVSP)、左心室舒张末曲压力(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采用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位活性、丙二醛(MDA)浓度,比色法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用Ran组LVEDP、±dp/dtmax、MDA、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均降低(均P<0.05);LVSP和SOD单位活性均升高(均P<0.05)。
结论 Ran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Ran升高梗死心肌的SOD单位活性,降低MDA浓度,降低缺血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有关。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anolazine o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of rat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its mechanisms. Methods 60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surgery group, control group, low dosage group (ranolazine, 0.05mg/kg), middle dosage group (0.5mg/kg), and high dosage group (5mg/kg). LVSP, LVEDP, dp/dtmax were measured by multi- channel biology functionlaboratory system, SOD activity and MDA concentration were measured by ELISA, and intracel ular calcium ion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by colorimetric method one hour after establish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odel. Results LVEDP, ±dp/dtmax, MDA and intracel ular calcium io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LVSP and SOD activity increased in ranolazine treated groups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al P<0.05). Conclusion Ranolazine can protect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of rat during early phas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is may be due to ranolazine increasing SOD activity and reducing concentrations of MDA and intracel ular calcium ion.【总页数】4页(P325-328)【作者】张祥宇;江力勤;蒋芬芬;张冉;张建勤【作者单位】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心内科;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心内科;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心内科;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心内科;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雷诺嗪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功能及梗死区心肌损伤的影响 [J], 张祥宇;江力勤;蒋芬芬;张冉;张建勤;2.合用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胶原修复及早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J], 张晓霞;吴学思;姚海木;韩智红3.免疫球蛋白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心功能及非梗死区胶原的影响 [J], 杨杰;杨萍;怀淑君4.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 [J], 关婧;涂清鲜5.雷诺嗪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室肌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 [J], 郑展雄;张祥宇;江力勤;张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诺嗪后处理对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营救激酶及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的影响陈玉培;向许进;闵苏【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0(026)001【摘要】目的探讨雷诺嗪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与再灌注损伤营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salvage kinase,RISK)及其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影响.方法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n=7):缺血/再灌注组(I/R组)、雷诺嗪后处理组(RPostC组)、雷诺嗪+atractyloside组(RA组)、雷诺嗪+PD98059组(RP组)、雷诺嗪+wortmannin(RW组)、atractyloside组(A组)、P组和W组.各组均缺血30 min/再灌注15 min,药物后处理时间为再灌注开始后10 min.用TUNEL法检测再灌注末心肌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分光光度计测MPTP开放程度,Western blot法测p-AKT和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RPostC组心肌细胞AI和MPTP开放程度下降(P<0.05),RPostC、RA、RP和RW组p-AKT、p-ERK1/2蛋白表达升高(P<0.05),其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PostC组比较,RA、RP、RW、A、P和W组AI和MPTP开放程度升高(P<0.05),RP、RW、A、P和W组p-AKT、p-ERK1/2蛋白表达下降(P<0.05),RA组p-AKT、p-ERK1/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A组比较,RP、RW、A、P和W组AI和MPTP开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KT、p-ERK1/2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雷诺嗪后处理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RISK途径和抑制MPTP开放有关.【总页数】4页(P91-94)【作者】陈玉培;向许进;闵苏【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R322.11;R329.25;R542.202.2;R542.205【相关文献】1.七氟醚后处理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与线粒体ATP依赖钾通道和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有关 [J], 林世荣2.远距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复灌损伤中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J], 于影;李正红;胡杰;叶红伟;关宿东;高琴3.硫氢化钠后处理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线粒体渗透性转换的影响 [J], 汪莉;徐钢;季永;曾因明4.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损伤营救激酶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 [J], 肖军;黎立;姜振宇;史迎昌;孙佳增;刘维全;孙慧娜;陶耀兵5.心肌再灌注损伤新靶点: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 [J], 吴陈棠;吴黎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