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54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54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第一章:系统化的企业家精神创新是否成功不在于它是否新颖、巧妙或具有科学内涵,而在于它是否能够赢得市场。
不具有创新市场的能力就会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这是人们的共识。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理解,而在于别人已经开始运用全新商业理念的时候,我们却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在判断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时,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用什么方式进入市场。
“创新”是创业家与企业家的特殊工具,他们凭借创新,将变革当作是开创另一项事业或服务的大好机会。
新事业的创业型管理需要具备四个要件:(1)需要以市场为中心(2)需要一个前瞻性的财务计划,特别是现金流量和未来资金需求的规划。
(3)建立一个最高管理团队(4)创始事业的创业家必须设定自己的角色工作范围,以及工作、角色的关系。
培养接班人制度与维持不断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才是永续的经营之道。
康德拉季耶夫经济周期(每五十年为一个周期):每隔五十年,科技发展的曲线将达到顶峰。
在这周期中的最先20年里,最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几种高成长产业似乎表现得异常出色,但是,这些产业所创造的空前巨额利润,其实只不过是对已经停止成长的产业所不再需要的资本加以回笼而已。
这种高利润的情况从来不会维持20年以上,随之而来的就是突发的经济危机,通常会经由某种恐慌发出预兆,接下来就是长达20年的经济停滞现象,在这段时期里,刚出现的新科技还无法产生足够多的工作岗位,也无法促使经济再度增长,而且没有人能够扭转这种局势,政府尤其无能为力。
正是管理的新应用促成了美国企业家经济的出现,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在新建机构中的应用,无论它是营利还是非营利机构。
(2)管理在小型机构中的应用(3)管理在非企业机构中的应用(4)管理应用于根本不被视为“机构”的经济活动中,如地下餐厅。
(5)最重要的是,管理应用于系统化的创新上,运用到为满足人类需求,而对新机遇进行的研究发展上。
如果管理没有成为一门系统化的学科,我们就不可能实现目前每个发达国家的社会现状:组织的社会和雇员的社会。
页眉内容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阅读文献与资料一阅读书籍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机械工业出版社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篇创新实践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
凭借创新,他们将变化看做是开创另一个企业和服务的机遇。
创新可以成为一门科学,供人学习和实践。
企业家必须有目的地寻找创新的来源,寻找预示成功创新机会的变化和征兆。
他们还应该了解成功创新的原理,并加以应用。
第二篇企业家精神的实践虽然企业家型企业与现有企业所需的管理方式不同。
但是与现有企业一样,它同样需要有系统、有组织和有目的的管理。
对于每一个企业家型组织而言,它们的基本规则是相同的。
二现有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新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是不同的,而且它们必须警惕不同的滑坡倾向。
另外,每一个企业家也必须就自己肩负的任务和应尽的责任做出正确决策。
第三篇企业家战略企业家精神需要企业家管理。
即需要企业内部的政策和实践,同样,它也需要企业的对外政策和实践,即在市场中实施企业家战略。
二阅读资料1 杰里米- 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信出版社中国如何引领亚洲开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后碳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彼得蒂尔《从0 到1》中信出版社未来的挑战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湖南科技文献出版社我一生所追求的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信出版社中国如何引领亚洲开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后碳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美国是20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楷模,中国则最有可能在21 世纪担当这一角色。
美国将其经济成功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归功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
在20 世纪上半叶.美国(而非沙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油国,继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旗手。
然而现在,随着全球经济的衰落,美国的领导地位受到了质疑。
自2008 年夏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商业界乃至普通民众一直就应该如何重启世界经济的发展进行激烈争论。
虽然各方均认为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并对金融、劳工和市场等领域进行改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以上措施并不足以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荐语当下没有比〃创新、创业〃更热、更让人激动的词了!那么以前它们是什么样的地位呢?早在三十年前,管理学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就提出了许多洞见。
真正的智慧不会因岁月褪色,穿越时光,反而熠熠生辉,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作者简介彼得•德鲁克(1909-2005)管理学大师,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生于维也纳,后移居美国。
一生从事管理学研究和企业管理顾问,先后出版《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等著作,提出现代管理学的基础概念,其管理学思想影响了数代企业家与学者。
精华解读以下内容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录引言: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与德鲁克一、创新的七大来源二、创新的原则三、企业家精神的实践四、四种企业家战略引言: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与德鲁克1.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是前苏联的经济学家,研究农业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
1926年,康德拉季耶夫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提出〃长波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会陷入经济盛衰的长期循环,倾向于重复一种持续50-60年的扩张与紧缩的周期。
这个周期被称作〃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进程来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和科技发展兴衰相当吻合,因此有了众多信徒,被奉为圭臬。
2.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在美国失效彼得德鲁克认为,所谓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无稽之谈,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摆脱了这一周期。
在1965年到1985年的二十年间,美国新增了4000万个就业岗位。
是什么让美国经济如此不同?一般观点认为〃高科技〃是其中的主要动力。
但德鲁克并不认同〃高科技〃的作用。
他指出,美国经济提供的4000多万个工作岗位中,高科技企业提供的不足五六百万。
新成立企业中,也只有1%的企业和〃高科技〃有关。
彼得・德鲁克认为,美国经济中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扮演了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