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erformance性能测试简介

Performance性能测试简介

Performance性能测试简介
Performance性能测试简介

详细:

一些重要的计数器

解决性能问题的时候,我往往会让客户添加下面一些计数器进行性能收集。

Process object下的所有计数器。

Processor object下的所有计数器

System object下的所有计数器

Memory object下的所有计数器

如果客户的程序是.NET程序,还会添加 .NET 开头的object下的所有技术其

如果客户使用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还会添加 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 开头的object下的所有技术其

分析性能日志的时候,我会重点观察下面这些计数器

Process object

Process object中的计数器可以针对目标进程分析内存,CPU,线程数目和handle数目。首先要确定

目标进程,然后分析目标进程的下面一些计数器:

% Processor Time

该计数器是该进程占用CPU资源的指标。当进程繁忙的时候,CPU平均占用率应该在80%以内。如果超过

该数值,程序可以认为发生了high CPU的问题。另外一种问题是CPU波动幅度大。虽然平均占用率不高,但是上下跳动频繁。在某一个短时间段里面,会有连续高CPU的情况出现。

Handle Count

该计数器记录了当前进程使用的kernel object handle数量。Kernel object是重要的系统资源。

当程序进入稳定运行状态的时候,Handle Count数量也应该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如果发现Handle Count在整个程序周期内总体趋势是连续向上,可以考虑程序是否有Handle Leak

ID Process

该计数器记录了目标进程的进程ID。你可能觉得奇怪,ID有什么好观察的。进程ID是用来观察程序是否有重启发生。比如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工作进程可能会自动回收。由于进程名都相同,只有通过进程ID来判断是否

进程有重新启动现象。如果ID有变化,考虑程序是否发生崩溃或者Recycle

Private Bytes

该计数器记录了当前通过VirtualAlloc API Commit的Memory数量。无论是直接调用API申请的内存,被Heap Manager申请的内存,或者是CLR 的managed heap,都算在里面。跟Handle Count一样,如果在整个程序周期内总体趋势是连续向上,说明有Memory Leak

Virtual Bytes

该计数器记录了当前进程申请成功的用户态总内存地址,包括DLL/EXE占用的地址和通过

VirtualAlloc API Reserve的Memory Space数量,所以该计数器应该总大于Private Bytes。一般来说,Virtual Bytes跟Private Bytes的变化大致一致。由于内存分片的存在, Virtual Bytes跟Private Byes一般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当Virtual Bytes跟Private Bytes 的比例关系大于2的时候,程序往往有比较严重的内存地址分片。

Processor object

Processor object记录系统中芯片的负载情况。由于普通程序并不刻意邦定到某个具体CPU上执行,所以在多CPU机器上观察Total Instance也就足够了

% Processor Time 该计数器跟Process下的% Processor Time的意义一样,不过这里记录的是所有进程带来的芯片,而不是针对具体某一个进程。通过把这个计数器跟Process下的同名计数器一起比较,就能看出系统的高CPU问题是否是由于单一的某个进程导致的

System

System object记录系统中一个整体的统计信息。所以不区分Instance. 通过比较System object 下的counter和其他counter的变化趋势,往往能看出一些线索

Context Switch/sec

Context Switch标示了系统中整体线程的调度,切换频率。线程切换是开销比较大的操作。频繁的线程切换导大量CPU周期被浪费。所以看到高CPU的时候,一定要跟Context Switch一起比较。如果两者有相同的变化趋势,高CPU往往是由于contention导致的,而不是死循环。

Exception Dispatches/sec

Exception Dispatches表示了系统中异常派发,处理的频繁程序。跟线程切换一样,异常处理也需要大量的CPU开销。分析方法跟Context Switch雷同。

File Data Operations/sec

File Data Operations记录了当前系统中磁盘文件读写的频繁程度。通过观察该计数器跟其他性能指标的变化趋势,通常能够判断磁盘文件操作是否是性能瓶颈。类似的计数器还有Network

Interface\Bytes total/sec

Memory

Memory object记录了当前系统中整体内存的统计信息。

Available Mbytes

Committed Bytes

Available Mbytes记录了当前剩余的物理内存数量。Committed Bytes记录了所有进程commit的内存数量。结合两个计数器可以观察到:

1) 两者相加可以粗略估计系统总体可用内存多少,便于估计物理配置

2) 当Available Mbytes少于100MB的时候,说明系统总体内存吃紧,会影响到整个系统所有进程的性能。应该考虑增加物理内存或者监察内存泄露

3) 通过比较Process\Private Bytes跟Virtual Bytes,便于进一步确认是否有内存泄露,判断内存泄露是否是某一单个进程导致

Free System Page Table Entries,Pool Paged Bytes和Pool Paged Bytes

这三个计数器可以衡量核心态空闲内存的数量。特别是当使用/3GB开关后,核心态内存地址被压缩,容易导致核心态内存不足,继而引发一些非常妖怪的问题。可以参考前面提到的文章:

How to use the /userva switch with the /3GB switch to tune the User-mode space to a value between 2 GB and 3 GB

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kb/316739/en-us

.NET CLR Memory

.NET CLR Memory object记录了CLR进程中跟CLR相关的内存信息。该类别下的所有计数器都很有意思,而且意思也非常直接。建议用一个例子程序进行测试和研究。下面是两个最常用的计数器

Bytes in all heaps

Bytes in all heaps记录了上次GC发生时候所统计到的,进程中不能被回收的所有CLR object占用的内存空间。该计数器不是实时的,每次GC发生的时候该计数器才更新。跟同一进程的

Process\Private bytes比较,可以区分出managed heap和native memory的变化情况。对于memory leak,便于区分是managed heap的leak还是native memory的leak

%Time in GC

%Time in GC记录了GC发生的频繁程度。一般来说15%以内算比较正常。当超过20%说明GC发生过于频繁。由于GC不仅仅带来很高的CPU开销,还需要挂起目标进程的CLR线程,所以高频率GC是非常危险的。通过跟CPU利用率和其他性能指标比较,往往能够看出GC对性能的影响。高频率的GC往往因为

1) 负载过高

2) 不合理的架构,对内存使用效率不高

3) 内存泄露,内存分片导致内存压力

如果目标程序是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在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开头的object中,下面这些计数器对于测量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的性能

非常有用。由于不少计数器存在于多个object类别中,下面只列出具体的计数器名字,而不去对应到具

体的object:

Application Restarts

Application Restarts记录了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 Application Domain重启的次数。导致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 appDomain重启的原因往往是虚拟目录中被修改。比如修改了web.config文件,或者防毒程序对虚拟

目录进行扫描。通过该计数器可以观察是否有异常的重启现象

Request Execution time

Request Execution time记录了请求的执行时间,是衡量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性能的最直接参数。通过该计数

器的平均值来衡量性能是否合乎预期值。需要注意的地方是由于Windows并非实时系统,所以不能用峰值来衡量整体性能。比如当GC发生的时候,请求执行时间肯定都要超过GC的时间。所以平均值才是有效的

标准

Request Current

Request Current记录了当前正在处理的和等待处理的请求。最理想的情况是Request Current等

于CPU的数量,这说明请求跟硬件资源能并发处理的能力恰好吻合,硬件投资正运行在最优状态。但是一

般说来,当负荷比较大的时候,Request Current也随着增高。如果Request Current在一段时间

内有超过10的情况,说明性能有问题。注意观察这个时候对应的CPU情况和其他的资源。如果CPU不高,很可能是程序中有blocking发生,比如等待数据库请求,导致请求无法及时完成。

Request/second

Request/second计数器记录了每秒钟到达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的请求数。这是衡量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负载的直接参数。

注意观察Request/second是否超过程序的预期吞吐量。如果Request/Second有突发的波动,注意

看是否有拒绝服务攻击。通过把Request/second,Request Current, Request Execution time

和系统资源一起比较,往往能够看出来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整体性能的变化和各个因素之间的影响

Request in Application Queue

当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没有空余的工作线程来处理新进入的请求的时候,新的请求会被放到Application Queue 中。当Application Queue堆积的请求也超过设定数值的时候,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直接返回503 Server

too busy错误,同时丢弃该请求。所以正常情况下,Request in Application Queue应该总为0,否则说明已经有请求堆积,性能问题严重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本方案的目的是用于指导XXXX系统的性能测试,主要从测试环境、测试工具、测试策略、测试具体执行方法、任务与进度表等事先计划和设计。

1.2适用范围

XXXX系统性能测试组

XXXX系统开发组

XXXX系统性能优化组

1.3参考资料

系统性能测试指南

1.4术语和缩写词

缩写、术语

解释

性能测试

(performance testing)

运行这些测试通常要确定程序运行有多快,以便确定是否需要优化

负载测试

(load testing)

通过在面临很多资源要求的系统上运行,攻击被测程序或系统

可靠性测试

(reliability testing)

持续进行的性能测试,目标是发现短序列程序测试遗漏的情况

……

2系统介绍

3测试环境

3.1网络拓扑图

3.2硬件环境

3.3软件环境

4测试范围与主要内容

测试范围:

如:XXXX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反应时间的性能测试、CPU、Memory的性能测试、负载的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可靠性测试

主要检测内容:

如:

1. 典型应用的反应时间

2. 客户端、服务器的CPU、Memory使用情况

3. 服务器的响应速度

4. 系统支持的最优负载数量

5. 网络指标

6. 系统可靠性测试

5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

5.1测试工具

MI(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的LoadRunner7.5.1创建虚拟用户脚本工具Virtual User Generator

MI(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的LoadRunner7.5.1创建、运行实际场景工具Controller

MI(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的LoadRunner7.5.1分析测试结果工具Analysis

性能监视器(MicroSoft Win2000自带)

5.2测试方法

5.2.1反应时间的性能测试

处理点或事件

期望的反应时间

实际反映时间平均值(至少3次)

上次或上版本实际反映时间平均值(至少3次)

测试结果分析:

5.2.2CPU、Memory的性能测试

条件:

1.客户端情况

2.ANT: normal"> 应用服务器情况

3.数据库服务器情况

测试结果分析:

5.2.3负载的性能测试(压力测试

输入/动作

输出/响应

能否正常运行

10个用户操作

20个用户操作

30个用户操作

50个用户操作

100个用户操作……

测试结果分析:5.2.4可靠性测试任务描述

连续运行时间

建议72小时

故障发生的时刻

故障描述

……

统计分析

任务A无故障运行的平均时间间隔

(CPU小时)

任务A无故障运行的最小时间间隔

(CPU小时)

任务A无故障运行的最大时间间隔

(CPU小时)

测试结果分析:

5.2.5网络性能测试

对网络性能的测试,如网络流量、每秒采样数、网络延迟等。

6测试完成准则

系统满足各项性能要求、能满足实际使用情况并提供测试报告

7任务与进度表

8提交的文档和报告

XXXX系统性能测试方案

XX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XXXX系统性能测试脚本

转自:领测软件测试网[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

原文链

接: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ceshi/ceshijishu/csmb/csfa/2007/0531/18316.html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 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 试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冯铖炼 指导老师:索艳格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2.通过记录电池的放电特性,熟悉燃料电池极化特性 3.研究燃料电池功率和放电电流、燃料浓度的关系 4.熟悉电子负载、直流电源的操作 二、工作原理 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燃料为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氢氧燃料电池,通过燃料的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向氢电极供应氢气,同时向氧电极供应氧气。氢、氧气在电极上的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电解质生成水。这时在氢电极上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在氧电极上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接通电路后,这一类似于燃烧的反应过程就能连续进行。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氧气)。氢在负极上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则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氧气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 氢氧燃料电池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装置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物都在电池外部它只是提供一个反应的容器 氢气和氧气都可以由电池外提供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出的能量,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从这一点看,它和其他化学电池如锌锰干电池、铅蓄电池等是类似的。但是,它工作时需要连续地向其供给反应物质——燃料和氧化剂,这又和其他普通化学电池不大一样。由于它是把燃料通过化学反应释出的能量变为电能输出,所以被称为燃料电池。 具体地说,燃料电池是利用水的电解的逆反应的"发电机"。它由正极、负极和夹在正负极中间的电解质板所组成。最初,电解质板是利用电解质渗入多孔的板而形成,2013年正发展为直接使用固体的电解质。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空气,起作用的成分为氧气)。氢在负极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当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就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空气中的氧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此过程水可以得到重复利用,发电原理与可夜间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有异曲同工之妙。 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惰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碳电极等。 利用这个原理,燃料电池便可在工作时源源不断地向外部输电,所以也可称它为一种"发电机"。 一般来讲,书写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高度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 若电解质溶液是碱、盐溶液则

Jmeter多接口测试性能测试

一、接口业务流程 1、获取token接口 http://192.168.1.4:9900/rest/getToken/ 2、获取图片链接口 http://192.168.1.4:9900/regist/getImagePath/?token=89bd9d88f4f3421c9e639dfab0c a423c&type=fql 返回数据: {"msg": "\u6210\u529f", "code": 0, "detail": {"image_path": "/images/regist/20160822/img1471837595.25.jpg"}} 3、获取图片验证码接口 http://192.168.1.4:9900/images/regist/20160822/img1471850521.18.jpg 4、获取注册结果接口 http://192.168.1.4:9900/regist/imageView/?imagecode=zds4&phone=182********&t oken=89bd9d88f4f3421c9e639dfab0ca423c&type=fql 二、JMETER的使用 1、基本操作 1.1、新增测试计划 新增线程组,接着在该线程组下方新增4个“HTTP请求”(添加-Sampler-HTTP请求),

再在该线程组下方添加“察看结果树”(添加-监听器察看结果树)。也可以在每个HTTP请求下方添加“察看结果树”,方便找到需要正则或参数化的数据。 一个完整的测试计划诞生了,如下图2.1所示 图2.1 1.2、配置HTTP请求 以上图中的“HTTP请求01”为例进行说明。在HTTP请求窗口中的Basic标签页面上输入服务器名称或IP、端口号和路径(路径URL地址端口号后面的),其他默认,如下图2.2-1所示。此时可以执行下然后在当前的HTTP请求01的察看结果树里检查接口是否能正常访问(如下图2.2-2所示)。 图2.2-1

橡胶的性能与测试

橡胶的性能与测试 一、生胶性能 未经加工的原料橡胶俗称生胶,其实生胶也并非100%纯净的, 如天然胶中含有的非橡胶烃(约5%)包括树脂酸蛋白质等物质,在SR中同样添加了防老剂及未耗尽的合成助剂,如:分子量控制剂,终止剂及分散剂等。不过大体上讲,生胶与胶料相比更能代表橡胶固有的特性,包括如下: 1、分子量。指橡胶大分子的分子量的平均值,应该把橡胶看成不同分子量聚合物的体系,既有高分子量级份,也混杂一些低分子量级份,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只能以平均分子量的概念来描述。根据不同测试方法又分粘均分子量、散均分子量及重均分子量。比较常用的是粘均分子量,因为比较容易测,采用不同粘度来表征不同分子量,更为直观(分子量越大,粘度越高)。分子量与生胶性能之间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分子量越大,则生胶的强度越高,力学性能越好,但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加工时的流动性变差。 2、分子量分布。橡胶实际上是不同比例的大小分子量不同的分子链的混合物,如果把不同的分子量按出现的频率来排列,则可得到分子量分布曲线。 NR的分子量分布特点: 中等分子量占统治地位,高分子量及低分子量级各占少数,其中高的部分有利于力学性而低的部分则有利于加工,因此兼顾了性能和加工。 SR的分子量分布特点: 分子量分布很窄,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因为缺少低分子量部分所以加工性不及NR,但性能均匀性好。原因是合成橡胶的分子量由人为地加以控制,所以模式单纯,难以做到大、中、小兼顾。 3、凝胶含量。一般只发生在SR。当聚合过程中,因结构控制不同,形成太多的支链结构,结果这一部分就出现凝胶,用溶剂无法溶解故称凝胶。炼胶时助剂难以进入,影响性能。 4、侧挂基团。橡胶单体上的不同基团给橡胶带来不同的特性。如:-COOH (羧基):能赋予良好的粘性;-CL:具有极性及电负性;苯基:体积庞大可以阻拦射线,故具抗射线性良好。 5、极性。与基团有密切相关,凡是带有腈基(-CN)羟基(-OH)和羧基(-COOH)等基团的橡胶都有较强的极性,称为极性橡胶。他们与金属有良好的结合性,另外极性接近的橡胶,彼此容易掺和。 二、未硫化胶的性能 生胶与助剂相混,但未经硫化的橡胶称未硫化胶,也称胶料。可以理解为半成品,它们跟加工过程有密切关系: 1、流动性。和可塑性相关,可塑性越大,则流动性越好,吃粉容易;在压延挤出过程中,十分顺利;硫化时受热过程中很快能充满模腔,反之流动性不好则容易出现缺胶。

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实验报告

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实验报告 一、概要介绍 1.1 软件性能介绍 1.1.1 软件性能的理解 性能是一种指标,表明软件系统或构件对于其及时性要求的符合程度;同时也是产品的特性,可以用时间来进行度量。 表现为:对用户操作的响应时间;系统可扩展性;并发能力;持续稳定运行等。1.1.2 软件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呈现时间+系统响应时间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数量。(请求数/秒,页面数/秒,访问人数/秒) 并发用户数:业务并发用户数; [注意]系统用户数:系统的用户总数;同时在线用户人数:使用系统过程中同时在线人数达到的最高峰值。 1.2 LoadRunner介绍 LoadRunner是Mercury Interactive的一款性能测试工具,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性能测试工具之一。该工具通过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实时性能监控的系统行为和性能方式来确认和查找问题。 1.2.1 LoadRunner工具组成 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捕获最终用户业务流程和创建自动性能测试脚本,即我们在以后说的产生测试脚本; 压力产生器:通过运行虚拟用户产生实际的负载; 用户代理:协调不同负载机上虚拟用户,产生步调一致的虚拟用户; 压力调度:根据用户对场景的设置,设置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

监视系统:监控主要的性能计数器;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本身不能代替分析人员,但是可以辅助测试结果的分析。 1.2.2 LoadRunner工具原理 代理(Proxy)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中介人,LoadRunner就是通过代理方式截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数据流。 1)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通过代理方式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记录并将其转发给服务器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流,记录并返回给客户端。 这样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以为在一个真实运行环境中,虚拟脚本生成器能通过这种方式截获数据流;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在截获数据流后对其进行了协议层上的处理,最终用脚本函数将数据流交互过程体现为我们容易看懂的脚本语句。 2)压力生成器则是根据脚本内容,产生实际的负载,扮演产生负载的角色。 3)用户代理是运行在负载机上的进程,该进程与产生负载压力的进程或是线程协作,接受调度系统的命令,调度产生负载压力的进程或线程。 4)压力调度是根据用户的场景要求,设置各种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设置同步点等。 5)监控系统则可以对数据库、应用服务器、服务器的主要性能计数器进行监控。 6)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是辅助测试结果分析。 二、LoadRunner测试过程 2.1 计划测试 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的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所需响应时间等。 2.2 创建Vuser脚本 将最终用户活动捕获(录制、编写)到脚本中,并对脚本进行修改,调试等。协议类型:取决于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协议;

jmeter性能测试报告.doc

快乐农家网站压力测试报告 一、测试简介 1、测试环境: 测试人:*** 测试时间:2010年9月13日 服务器 IP :客户端内存:(R)4 测试工具:测试内容: 二、测试说明 1、名词定义(时间的单位均为ms): Samples -- 本次场景中一共完成了多少个线程 Average -- 平均响应时间 Median -- 统计意义上面的响应时间的中值 90% Line -- 所有线程中 90%的线程的响应时间都小于 xx Min -- 最小响应时间 Max -- 最大响应时间 Error -- 出错率 Troughput -- 吞吐量 KB/sec -- 以流量做衡量的吞吐量 2、安装启动JMeter ,分别对以上页面进行压力测试 分别测试10、100、500、1000 个线程,即模拟这些数目的用户并发;每个用户循环发送请求 1; Ramp-up period ( inseconds )的值设为0,即并发请求。

三、测试结果及分析 1、首页测试结果及分析: Label#Samples Average Median90%Line Min Max Error% Throughput KB/sec 首页10 53 52 73 39 73 % sec 首页100 31 26 66 10 83 % sec 首页500 76 32 196 9 661 % sec 首页1000 36 22 69 9 345 % sec 分析: #Samples: 模拟 1000 个用户时的压力测试,Average :平均响应时间为秒,90%Line: 百分之90 的用户相应时间为秒,Error% : 没有无法相应的请求。 2、社区论坛测试结果及分析: Label#Samples Average Median90%Line Min Max Error% Throughput KB/sec 社区论坛10 53 52 73 39 73 % sec 社区论坛100 10279 9748 14997 528 15505 % sec 社区论坛500 28048 22277 79473 9 82674 % sec 社区论坛1000 17988 2509 71178 9 86822 % sec 分析:#Samples: 模拟 500 个用户时的压力测试,tomcat 已经明显看到响应慢了,Average : 平均响应时间为秒,90%Line:百分之90 的用户相应时间为秒,Error% :百分之40的请求无法响应。模拟1000 个用户时,出现的无法响应的概率:%。 3、专家与咨询测试结果及分析 Label#Samples Average Median90%Line Min Max Error% Throughp KB/sec ut

m背胶粘性测试

3M背胶粘性测试报告我司专业代理3m双面胶等进口品牌胶带,生产其他胶粘制品,可冲型模切,可来图来样加工且免费寄样。产品介绍:3M9495LE双面胶是3M双面胶中一款PET基材双面胶,属于3M300LSE系列双面胶,由透明PET双面涂布丙希酸胶制成,胶带颜色为透明,规格为:1372MM*55M*0.17MMT,具有良好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湿性、初粘性和持粘性好,易模切加工,对塑胶、橡胶、铭牌均有良好的粘性;能适用于更宽的温度范围和恶劣环境;离型纸为聚合物涂层防湿牛皮纸,在高湿度条件下也不会发生皱折;长期耐温93℃,短期耐温可达149℃;剥离强度:1、90度剥离胶粘度(N/100M M),测试方法:AS T M D3330 不锈钢丙烯酸聚碳酸酯

A B S 15分钟粘接后7 4 38 127 6 6 72小时粘接后15 4 5 5 8 2 88 贮存期限:在21℃和50%相对湿度条件下,原包装状态下自生产之日起保存期为24个月。应用技术:

粘接强度随胶粘剂与被粘表面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加,施加稳定的压力有助于胶粘剂与被粘表面的接触,从而加大粘接强度。要达到最佳的粘接效果,粘接表面必须是洁净、干燥的,胶带应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1-38℃,建议若初始粘接温度低于10℃时,不适于粘接,因此时的胶粘剂太硬,而无法牢固的粘接在物体上;但是,如果已经粘接上了,低温下的持粘力同样是令人满意的。产品应用:3M9495LE双面胶在环保方面符合ROHS法规要求,适用于铭牌、装饰品、装饰件的粘接,即使是油漆表面,也有较强的粘性。3M55230厚度:0.15,基材:白色半透明TISSUE、无纺布,耐温性:158℃,特点与应用:较55235厚,剥离力更优异。粘接塑料,塑料垫片,Mylar片等。3M55231厚度:0.15MM,基材:白色半透明TISSUE,特点与应用:高粘接强度,特别适用于泡棉的粘接。3M55232厚度:0.15,基材:白色半透明可移除TISSUE,特点与应用:具有独特的容易移除性能。适用于需要经常更换的零部件,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的硒鼓周边零部件。3M55235厚度:0.1,基材:白色半透明TISSUE,特点与应用:超薄无纺布基材胶带,适合粘接塑料,塑料垫片,金属铝箔等。

PC性能评测实验报告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PC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张俊阳 班级:计科1302 题目1:PC性能测试软件 请在网上搜索并下载一个PC机性能评测软件(比如:可在百度上输入“PC 性能benchmark”,进行搜索并下载,安装),并对你自己的电脑和机房电脑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加以比较。 实验过程及结果: 我的电脑:

机房电脑:

综上分析:分析pcbenchmark所得数据为电脑的current performance与其potential performance的比值,值大表明计算机目前运行良好,性能好,由测试结果数据可得比较出机房的电脑当前运行的性能更好。分析鲁大师性能测试结果:我的电脑得分148588机房电脑得分71298,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CPU占总得分的比重最大,表明了其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显卡性能和内存性能也很关键,另外机房的电脑显卡性能较弱,所以拉低了整体得分,我的电脑各项得分均超过机房电脑,可以得出我的电脑性能更好的结论。 题目2:toy benchmark的编写并测试 可用C语言编写一个程序(10-100行语句),该程序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主要执行整数操作,另一个部分主要执行浮点操作,两个部分执行的频率(频率整数,频率浮点)可调整。请在你的计算机或者在机房计算机上,以(,),(,),(,)的频率运行你编写的程序,并算出三种情况下的加权平均运行时间。 实验过程及结果: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x, y, a; double b; clock_t start, end; printf("请输入整数运算与浮点数运算次数(单位亿次)\n"); scanf("%d%d", &x, &y); /*控制运行频率*/ start = clock(); for (int i = 0; i

3M背胶粘性测试

3M背胶粘性测试报告 我司专业代理3m双面胶等进口品牌胶带,生产其他胶粘制品,可冲型模切,可来图来样加工且免费寄样。 产品介绍: 3M9495LE双面胶是3M双面胶中一款PET基材双面胶,属于3M300LSE系列双面胶,由透明PET双面涂布丙希酸胶制成,胶带颜色为透明,规格为: 1372MM*55M*0.17MMT,具有良好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湿性、初粘性和持粘性好,易模切加工,对塑胶、橡胶、铭牌均有良好的粘性;能适用于更宽的温度范围和恶劣环境;离型纸为聚合物涂层防湿牛皮纸,在高湿度条件下也不会发生皱折;长期耐温93℃,短期耐温可达149℃; 剥离强度: 1、90度剥离胶粘度(N/100MM),测试方法:ASTM D3330 不锈钢 丙烯酸 聚碳酸酯 ABS 15分钟粘接后 74 38 127 66 72小时粘接后

154 55 82 88 贮存期限: 在21℃和50%相对湿度条件下,原包装状态下自生产之日起保存期为24个月。 应用技术: 粘接强度随胶粘剂与被粘表面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加,施加稳定的压力有助于胶粘剂与被粘表面的接触,从而加大粘接强度。 要达到最佳的粘接效果,粘接表面必须是洁净、干燥的,胶带应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1-38℃,建议若初始粘接温度低于10℃时,不适于粘接,因此时的胶粘剂太硬,而无法牢固的粘接在物体上;但是,如果已经粘接上了,低温下的持粘力同样是令人满意的。产品应用: 3M9495LE双面胶在环保方面符合ROHS法规要求,适用于铭牌、装饰品、装饰件的粘接,即使是油漆表面,也有较强的粘性。 3M55230厚度:0.15,基材:白色半透明TISSUE、无纺布,耐温性:158℃,特点与应用:较55235厚,剥离力更优异。粘接塑料,塑料垫片,Mylar片等。 3M55231厚度:0.15MM,基材:白色半透明TISSUE,特点与应用:高粘接强度,特别适用于泡棉的粘接。 3M55232厚度:0.15,基材:白色半透明可移除TISSUE,特点与应用:具有独特的容易移除性能。适用于需要经常更换的零部件,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的硒鼓周边零部件。3M55235厚度:0.1,基材:白色半透明TISSUE,特点与应用:超薄无纺布基材胶带,适合粘接塑料,塑料垫片,金属铝箔等。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doc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篇一:孔板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篇二: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几种常用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⒉掌握流量计的标定方法(例如标准流量计法)。 ⒊了解节流式流量计流量系数C随雷诺数Re的变化规律,流量系数C的确定方法。 ⒋学习合理选择坐标系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⒈通过实验室实物和图像,了解孔板、1/4园喷嘴、文丘里及涡轮流量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⒉测定节流式流量计(孔板或1/4园喷嘴或文丘里)的流量标定曲线。 ⒊测定节流式流量计的雷诺数Re和流量系数C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流体通过节流式流量计时在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产生压强差,它与流量的关系为: 式中: 被测流体(水)的体积流量,m3/s; 流量系数,无因次;

流量计节流孔截面积,m2; 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的压强差,Pa ; 被测流体(水)的密度,kg/m3 。 用涡轮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来测量流量VS。每一 个流量在压差计上都有一对应的读数,将压差计读数△P和流量Vs绘制成一条曲线,即流量标定曲线。同时用上式整理数据可进一步得到C—Re关系曲线。 四、实验装置 该实验与流体阻力测定实验、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共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流程图。 ⒈本实验共有六套装置,流程为:A→B(C→D)→E→F→G→I 。 ⒉以精度0.5级的涡轮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测取被测流量计流量(小于2m3/h流量时,用转子流量计测取)。 ⒊压差测量:用第一路差压变送器直接读取。 图1 流动过程综合实验流程图 ⑴—离心泵;⑵—大流量调节阀;⑶—小流量调节阀; ⑷—被标定流量计;⑸—转子流量计;⑹—倒U管;⑺⑻⑽—数显仪表;⑼—涡轮流量计;⑾—真空表;⑿—流量计平衡阀;⒁—光滑管平衡阀;⒃—粗糙管平衡阀;⒀—回流阀;⒂—压力表;⒄—水箱;⒅—排水阀;⒆—闸阀;⒇—

项目性能测试报告

XXX项目or府门户网站性能测试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第二章测试活动 (4) 2.1测试用具 (4) 2.2测试范围 (4) 2.3测试目标 (5) 2.4测试方法 (5) 2.4.1基准测试 (5) 2.4.2并发测试 (6) 2.4.3稳定性测试 (6) 2.5性能指标 (6) 2.6性能测试流程 (6) 2.7测试术语 (7) 第三章性能测试环境 (8) 3.1服务器环境 (8) 3.2客户端环境 (9) 3.3网络结构 (9) 第四章测试方案 (10) 4.1基准测试 (11) 4.2并发测试 (13) 4.3稳定性测试 (15) 第五章测试结果描述和分析 (16) 6.1基准测试性能分析 (16) 6.2并发测试性能分析 (21) 6.3稳定性性能测试分析 (28) 第六章测试结论 (29)

摘要 本文档主要描述XXXX网站检索和页面浏览性能测试中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策略等。 修改历史 注释:评审号为评审记录表的编号。更改请求号为文档更改控制工具自动生成的编号。

第一章概述 由于当前对系统要接受业务量的冲击,面临的系统稳定、成熟性方面的压力。系统的性能问题必将成为焦点问题,海量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业务增加时,系统抗压如何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较为真实的性能模拟测试来给出答案,通过测试和分析为系统性能的提升提供一些重要参考数据,以供后期系统在软硬件方面的改善和完善。 本《性能测试报告》即是基于上述考虑,参考当前的一些性能测试方法而编写的,用以指导即将进行的该系统性能测试。 第二章测试活动 2.1测试用具 本次性能测试主要采用HP公司的Loadrunner11作为性能测试工具。Load runner主要提供了3个性能测试组件:Virtual User Generator, Controller,Analysis。 ●使用Virtual User Generator修改和优化脚本。 ●使用Controller进行管理,控制并发的模拟并发数,记录测试结果。 ●使用Analysis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2测试范围 此次性能测试实施是对吴忠市门户网站系统性能进行测试评估的过程,我们将依据系统将来的实际运行现状,结合系统的设计目标和业务特点,遵循着发生频率高、对系统或数据库性能影响大、关键和核心业务等原则选取需要进行测试的业务,模拟最终用户的操作行为,构建一个与生产环境相近的压力场景,对系统实施压力测试,以此评判系统的实际性能表现。 根据与相关设计,开发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本次测试主要就是针对大量用户在使用吴忠市门户网站进行信息查询,而选取的典型事务就是用户使用检索进行关键字搜索以及界面浏览和反馈回搜索结果,这是用户使用最频繁,反应最多的地方,也是本系统当前以及以后业务的一个重要压力点所在。所以本次测试只选取检索业务的性能情况和界面浏览进行记录和

jmeter性能测试学习_鲁德性能测试

jmeter性能测试学习 Apache JMeter是Apache组织开发的基于Java的压力测试工具。用于对软件做压力测试,它最初被设计用于Web应用测试但后来扩展到其他测试领域。它可以用于测试静态和动态资源例如静态文件、Java 小服务程序、CGI 脚本、Java 对象、数据库,FTP 服务器,等等。JMeter 可以用于对服务器、网络或对象模拟巨大的负载,来在不同压力类别下测试它们的强度和分析整体性能。另外,JMeter能够对应用程序做功能/回归测试,通过创建带有断言的脚本来验证你的程序返回了你期望的结果。 JMeter是Apache组织的开放源代码项目,它是功能和性能测试的工具,100%的用java实现,最新的版本是1.9.1,大家可以 到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jmeter/index.html下载源代码和查看相关文档。 JMeter作用领域 JMeter可以用于测试静态或者动态资源的性能(文件、Servlets、Perl脚本、java 对象、数据库和查询、ftp服务器或者其他的资源)。JMeter用于模拟在服务器、网络或者其他对象上附加高负载以测试他们提供服务的受压能力,或者分析他们提供的服务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总性能情况。你可以用JMeter提供的图形化界面分析性能指标或者在高负载情况下测试服务器/脚本/对象的行为。 使用JMeter测试Web应用 接下来的章节里,作者将详细的演示如何使用JMeter来测试Web应用的完整过程。 2.1 测试环境 作者使用了Tomcat作为Web服务器进行测试,被测试的内容是一个jsp文件和一个servlet,jsp文件调用JavaBean、打印相关信息,servlet接受用户参数、调用javabean、输出相关信息。详细的内容请参考作者提供的JMeter.war的内容。 2.2 安装启动JMeter 大家可以到通过 https://www.doczj.com/doc/879939797.html,/dist/jakarta/jmeter/binaries/jakarta-jmeter-1.9.1.zi p下载JMeter的release版本,然后将下载的.zip文件解压缩到C:/JMeter(后面的文章中将使用%JMeter%来引用这个目录)目录下。

SGS橡胶材料测试

SGS致力于协助把控橡胶行业供应链上下游的材料质量,以专业的检测和认证服务推动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共赢. 橡胶作为一种不可替换的材料在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应用于人 们的生活、国际经济、国际军工和高科技等领域。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合成橡胶工业系统,然而目前我国合成橡 胶仍处于先进技术与落后产能并存,低端产业大量重复建设,中低端产品集中,同质化竞争 严重,装置产业层次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现实问题并存的阶段。 SGS作为国际公认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一直致力于为各领域客户提供可持续发 展解决方案,协助管理橡胶行业供应链的上下游,致力于以专业的检测和认证服务推动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共赢。 一、测试对象 1. 天然橡胶、异戊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 氟橡胶、聚氨酯弹性体及其他弹性体; 2. 橡胶产品:橡胶板、橡胶管、橡胶垫片、橡胶隔膜、O型圈、密封圈、密封条、橡胶皮碗、手套、避孕套、奶嘴、瓶塞等。 二、测试项目 1. 硬度; 2. 拉伸性能; 3. 撕裂性能; 4. 压缩永久变形; 5. 剥离强度; 6. 回弹性; 7. 屈挠龟裂; 8. 耐磨性;9. 低温脆化;10. 电性能;11. 耐化学品;12. 耐油测试;13. 颜色迁移;14. 光老化;15. 热老化;16. 成分分析。 三、橡胶行业相关标准 1. GB/T 23661 建筑用橡胶结构密封垫; 2. GB/T 21282 乘用车用橡塑密封条; 3. GB/T 23654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 4. GB/T 15846 集装箱门框密封条; 5. ASTM C864 Dense Elastomeric Compression Seal Gaskets Setting Blocks and Spacers; 6. ASTM C1115 Dense Elastomeric Silicone Rubber Gaskets and Accessorie; 7. ASTM C564 Rubber Gaskets for Cast Iron Soil Pipe and Fittings; 8. ISO 5892 Rubber building gaskets-Materials for preformed solid vulcanized structural gaskets; 9. ISO 3934 Rubber vulcanized and thermoplastic-Preformed gaskets used in building; 10. ISO 4633 Rubber seals-Joint rings for water supply drainage and sewerage pipelines; 11. ISO 6447 Rubber seals-Joint rings used for gas supply pipes and fittings; 12. ISO 6448 Rubber seals-Joint rings used for petroleum product supply pipes and fittings. 四、橡胶成分分析项目 1. 灰分; 2. 碳黑含量; 3. 溶剂可溶分含量; 4. 热重分析; 5. 天然乳胶鉴定; 6. 酯鉴定; 7. 聚 二甲基硅氧烷鉴定;8. 物质鉴定;9. 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1.概述 软件名称: 软件版本: (同时注明软件软本和测试包的cvs版本) 开发经理:申请单号: 测试人员: 测试日期: 测试内容: 备注: 2.测试环境 用途硬件环境软件环境 表2 测试环境 3.问题统计 (说明:该报告为阶段性测试的统计报告,该报表统计的bug数量为:本发布阶段内第一份申请单提交日期为起,直至填写报告这天为止的BUG数量,如果以前版本中有问题延期至本发布阶段来修正,那么该缺陷也需要统计进来;如果是功能测试报告则只统计当轮的即可,如果是功能+验证则需要统计本发布阶段的) 3.1按BUG状态统计(表格后面可以附上柱形图,以示更直观) BUG状态BUG数量备注 未分配(new) 不是缺陷(Not Bug)

未修改(open) 已修改(fixed) 不予修改(Won’t Fix)延期(Deffered) 被拒绝(Declined)无法重现信息不足重复的 已关闭(Closed) 重开启(Reopen) 合计 表3 按bug状态统计 3.2按BUG类型统计(表格后面可以附上柱形图,以示更直观) BUG 类型 BUG数量 备注未 分 配 未 修 改 不 是 缺 陷 已 修 改 不 予 修 改 延 期 被拒绝 已 关 闭 重 新 开 启 合 计 无 法 重 现 信 息 不 足 重 复 的 功能 界面 交互 3.3按BUG严重级别统计(表格后面可以附上柱形图,以示更直观) BUG 严 BUG数量 备注未未不已不延被拒绝已重合

重级别分 配 修 改 是 缺 陷 修 改 予 修 改 期无 法 重 现 信 息 不 足 重 复 的 关 闭 新 开 启 计 紧 急 严 重 中 等 轻 微 建 议 表5 按bug严重级别统计 3.4按功能模块统计(表格后面可以附上柱形图,以示更直观) 模块名称 BUG数量 备注未 分 配 未 修 改 不 是 缺 陷 已 修 改 不 予 修 改 延 期 被拒绝 已 关 闭 重 新 开 启 合 计 无 法 重 现 信 息 不 足 重 复 的 模块1 模块2 … …

Jmeter性能测试之JAVA脚本编写

Jmeter性能测试脚本编写 一。jmeter使用简介 简单点说,使用jmeter就是新建个Test plan 在test plan 下建个Thread Group ,Thread Group 下新建个simpler来发起请求,然后新建个listener,一般选择View Results Tree和Aggregate Report 来收集请求的结果数据,View Results Tree 侧重于单个请求的具体结果,Aggregate Report 侧重于多次请求后平均计算的数据结果 具体的步骤网上有很多文章,这里不再详细述说了 这里介绍一下同步定时器(Synchronizing Timer):在该定时器处,使线程等待,一直到指定的线程个数达到后,再一起释放。可以在瞬间制造出很大的压力。没错,它和loadrunner 的集合点(rendezvous point)差不多的功能。为什么要用这个组件呢?因为在线程组中设置的线程是依次去访问请求的,不是多个线程一起同步去访问的。要是想模拟线上的多个用户同时并发访问的情况, 最好使用Synchronizing Timer来设置一下。 Number of Simulated User to Group:模拟用户到组数,即设置组的用户数,达到该用户数后才进行接口的请求 Timeout in milliseconds :超时(毫秒),设置超时时间,即组在超时时间后达不到设置的线程数时,会丢弃继续请求

这些配置完成后,生成的是一个jmx为后缀的文件,里面的内容是xml格式文件,是这样的: 二。使用jmeter API 来构建自己的请求 一般来说,被压测的接口常用的就是那几种:http, socket,webservice,soap 这些,这些类型请求都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sampler来构建,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LoadRunner的使用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LoadRun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 LoadRunner简介: LoadRunner 是一种适用于各种体系架构的自动负载测试工具,它能预测系统行为并优化系统性能。LoadRunner 的测试对象是整个企业的系统,它通过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行为和实行实时性能监测,来帮助您更快的查找和发现问题。此外,LoadRunner 能支持广范的协议和技术,为您的特殊环境提供特殊的解决方案。LoadRunner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性能测试工具之一。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LoadRunner的工具组成和工具原理。 2. 熟练使用LoadRunner进行Web系统测试和压力负载测试。 3. 掌握LoadRunner测试流程。 二、实验设备 PC机:清华同方电脑 操作系统:windows 7 实用工具:WPS Office,LoadRunner8.0工具,IE9 三、实验内容 (1)、熟悉LoadRunner的工具组成和工具原理 1.LoadRunner工具组成 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捕获最终用户业务流程和创建自动性能测试脚本,即我们在以后说的产生测试脚本; 压力产生器:通过运行虚拟用户产生实际的负载; 用户代理:协调不同负载机上虚拟用户,产生步调一致的虚拟用户;压力调度:根据用户对场景的设置,设置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监视系统:监控主要的性能计数器;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本身不能代替分析人员,但是可以辅助测试结果的分析。 2.LoadRunner工具原理 代理(Proxy)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中介人,LoadRunner 就是通过代理方式截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数据流。 ①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通过代理方式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

软件系统性能测试总结报告

性能测试总结报告

目录 1基本信息 (4) 1.1背景 (4) 1.2参考资料 (4) 1.3名词解释 (4) 1.4测试目标 (4) 2测试工具及环境 (4) 2.1测试环境架构 (4) 2.2系统配置 (4) 2.3测试工具 (4) 3测试相关定义 (4) 4测试记录和分析 (5) 4.1测试设计 (5) 4.2测试执行日志 (5) 4.3测试结果汇总 (5) 4.4测试结果分析 (6) 5交付物 (6) 6.测试结论和建议 (7) 6.1测试结论 (7) 6.2建议 (7) 7批准 (7)

使用说明 在正式使用时,本节及蓝色字体部分请全部删除。本节与蓝色字体部分为说明文字,用以表明该部分的内容或者注意事项。 1基本信息 1.1背景 <简要描述项目背景> 1.2参考资料 <比如:测试计划、测试流程、测试用例执行记录、SOW、合同等> 1.3名词解释 1.4测试目标 <说明测试目标,例如在线用户数、并发用户数、主要业务相应时间等> 2测试工具及环境 2.1测试环境架构 2.2系统配置 硬件配置 软件配置 2.3测试工具 3测试相关定义 <以下为示例,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

4测试记录和分析 4.1测试设计 <说明测试的方案和方法> 4.2测试执行日志 <以下为示例,项目组按实际情况修改或填写> 4.3测试结果汇总 <以下为示例,项目组按实际情况修改或填写>

4.4测试结果分析 <分析各服务器在测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情况> 1.数据库服务器 2.应用服务器 3.客户端性能分析 4.网络传输性能分析 5.综合分析 5交付物 <指明本测试完成后交付的测试文档、测试代码及测试工具等测试工作产品,以及指明配置管理位置和物理媒介等,一般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工作产品: 1.测试计划 2.测试策略 3.测试方案 4.测试用例 5.测试报告

WEB性能测试-JMeter工具测试并发

WEB性能测试-并发测试 今天根据程序开发的逻辑和习惯来解决几个问题: (1)JMeter并发测试的基本使用。 (2)redis和mysql相比的性能差距如何? (3)大量的并发和请求下redis、mysql、nginx各自会出现的问题?(4)遇到并发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问题一:JMeter并发测试的基本使用 (1)设置系统语言:Options->Choose Lanuage 里选择适合你的语言。(2)添加线程组: (3)设置线程属性: 线程数:也就是并发数。 Ramp-Up时间(秒):并发时间,0为同时并发。 循环次数:重复次数。 (4)添加HTTP请求: 协议:http或https。 服务器名称或IP:请求地址。 路径:要请求的路由或文件路径。 参数:添加请求参数。 (5)添加察看结果树:可查看发送的数据,返回的结果等。

(6)添加汇总报告:可查看错误率,吞吐量等。 问题二:大量的并发和请求下redis、mysql、nginx各自会出现的问题? 在同时并发2000的情况下(因为redis队列为异步,所以这里不考虑redis出列的性能问题): mysql:错误率87.9%,成功条数241。 redis:错误率0.35%,成功条数1993。 总结: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高并发场景下msyql扛不住压力错误率高。 结论:redis在处理并发性能优于mysql。 问题三:大量的并发和请求下redis、mysql、nginx各自会出现的问题? 3000并发循环请求3次相当于9000的次请求的情况下: (1)nginx报错:Too many open files(打开的文件数超过限制nginx默认为1024)。 (2)redis报错:RDB: 2 MB of memory used by copy-on-write。 (3)mysql直接写入失败。 问题四:遇到并发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1)nginx错误分析:最大打开文件数超过限制

材料性能测试

材料性能测试 拉伸:1.什么是弹性变形?弹性变形有何特点?弹性变形的实质是什么? 概念:材料受载后产生变形,卸载后这部分变形消失,材料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质,性能指标有弹性模量、比例极限和弹性极限、弹性比功等。 特点:弹性变形的重要特征是其可逆性,即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先产生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变形随即消失而恢复原状,表现为弹性变形可逆性特点。在弹性变形过程中,不论是在加载期还是卸载期,应力应变之间都保持单值线性关系,且弹性变形量比较小,一般不超过1%。本质:材料产生弹性变形的本质,概括说来,都是构成材料的原子(离子、分子)自平衡位置产生可逆位移的反映。原子弹性位移量只相当于原子间距的几分之一,所以弹性变形量小于 2、如何解释金属材料的弹性变形过程? 3、弹性变形与弹性极限有何区别?弹性极限与弹性模量的区别。前者是材料的强度指标,它敏感地取决于材料的成分、组织及其他结构因素。而后者是刚度指标,只取决于原子间的结合力,属结构不敏感的性质。 4、什么是弹性比功?提高材料弹性比功的途径有哪些? 5、什么是屈服?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内在因素:晶体结构(位错阻力不同)。晶界和亚结构(细晶强化、晶界强化),溶质元素(固溶强化),第二相(第二相强化),外在因素有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等。6.。什么是应变硬化?金属材料的应变硬化有何意义?意义1)应变硬化可使金属机件具有一定的抗偶然过载能力,保证机件安全;2)应变硬化和塑性变形适当配合可使金属进行均匀塑性变形;3)应变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工艺手段之一,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强化方法联合使用,对多种金属进行强化,尤其对于那些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材料;4)应变硬化还可以降低塑性,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7、细化金属晶粒既可提高强度,又可提高塑性,这是为什么?8、什么是超塑性?产生超塑性的条件是什么?超塑性有何特点?9、什么是韧性断裂、脆性断裂?各有何特点?(1)韧性断裂:①明显宏观塑性变形;②裂纹扩展过程较慢; ③断口常呈暗灰色纤维状。④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易发生韧断。脆性断裂:①无明显宏观塑性变形;②突然发生,快速断裂;③断口宏观上比较齐平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④淬火钢、灰铸铁、玻璃等易发生脆断。 10、什么是解理断裂、剪切断裂?各有何特点?剪切断裂:①切应力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而造成的断裂。②分为纯剪切断裂和微孔聚集型断裂。③纯剪切断裂:断口呈锋利的楔形。④微孔聚集型断裂:宏观上呈暗灰色、纤维状;微观上分布大量“韧窝”。解理断裂:①正应力下,原子间结合键破坏,沿特定晶面,脆性穿晶断裂。②微观特征:解理台阶、河流花样和舌状花样。③裂纹源于晶界。11、试用双原子作用力模型推导材料的理论断裂强度。 12、试述Griffith裂纹理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及思路,指出该理论的局限性。13、什么是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利用最大切应力与最大正应力的比值表示它们的相对大小,称为应力状态软性系数,记为α14、比较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试样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15、什么是冲击韧度?低温脆性?蓝脆?冲击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低温脆性现象:在低温下,材料的脆性急剧增加,实质:温度下降,屈服强度急剧增加16、影响冲击韧性和韧脆转变温度的因素有哪些?17、什么是磨损?磨损包括哪几种类型18、磨损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19、提高材料耐磨性的途径有哪些?20、什么是蠕变?按照蠕变速率的变化情况,可将蠕变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21、蠕变变形机理包括哪几种?22、影响金属高温力学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3.什么是热膨胀?热传导?极化?大多数物体都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长度或体积的变化,这一现象称为热膨胀。材料的内部存在温度梯度时,热能将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这一过程称为热传导。极化:介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荷的现象.24.电介质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介电强度.25. 什么是介电损耗?电介质为什么会产生介电损耗?电介质材料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由于发热而消耗的能量称为介电损耗。原因:电导(漏导)损耗:通过介质的漏导电流引起的电流损耗。极化损耗:电介质在电场中发生极化取向时,由于极化取向与外加电场有相位差而产生的极化电流损耗。介电损耗越小越好。26. 什么是透光率和雾度?透光率是指透过材料的光通量与入射材料的光通量的百分比。雾度是由于材料内部或外表面光散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浑浊的外观,是散射光通量与透过材料总光通量的百分比。27.透光性与透明性有何区别与联系?①透光率表征材料的透光性,但透光性与透明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②透光性只是表示材料对光波的透过能力。③透明性却是指一种材料可使位于材料一侧的观察者清晰无误地观察到材料另一侧的物体的影像。④只有透光率高且雾度小的材料才是透明性好的材料。28. 金属材料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程度的指标有哪些?均匀腐蚀:腐蚀速率的质量指标。腐蚀速率的深度指标.局部腐蚀:腐蚀强度指标;腐蚀的延伸率指标。29. 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有哪些?30. 什么是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加工、使用、贮存过程中,受到光、热、氧、潮湿、水分、机械应力和生物等因素影响,引起微观结构的破坏,失去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最终丧失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老化。31. 材料热稳定性的衡量指标是什么?测试方法有哪些?热稳定性是材料的重要性能。高分子受热分解破坏,物理机械性能丧失。通常用热分解温度来衡量其热稳定性。热重分析(TGA)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DS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