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来最卓越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 格式:pptx
- 大小:159.22 KB
- 文档页数:91
《中国现代语法》简介:1.王力先生(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贫寒辍学,在家自学。
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
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
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
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在五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王力撰写了上千万字的学术论著,其中专著四十多部,论文二百多篇。
他的研究工作既继承了我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语言学从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他的研究涉及汉语语言学的理论、语言、语法、词汇、语言史、语言学史以及汉语方言、汉语诗律学等各个领域,其重点研究成就都具有开创的意义,带动了学科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国内外产生了突出影响。
王力先生的治学具有突出特点。
第一,将传统的“小学”(语文学)和现代语言科学相结合。
王力运用先进的语言理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或科学地诠释旧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例如他的《中国音韵学》(后改名为《汉语音韵学》)、《字史》、《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或深入探讨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系统、民族特点及其历史发展的演变规律,例如他三十年代写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中国文法中的系词》,四十年代写的《汉越语研究》、《新训诂学》、《中国现代语法》、五十年代写的《汉语史稿》、《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汉语实词的分类》,六十年代写的《先秦古韵拟侧问题》、《略论语言的形式美》,七十年代写的《黄侃古音学述评》、《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八十年代写的《同源字典》、《汉语语音史》等。
国学大师王力王力,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接下来是带大家一起走近的国学大师王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国学大师王力简介王力先生(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赵元任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
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
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
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国学大师王力故事一九零零年八月十日生于广西博白县,早年贫寒辍学,在家自学。
一九二四年到上海,先后入南方大学、国民大学学习,一九二六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一九二七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一九三二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并曾担任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山大学语言学系主任。
一九五四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
在五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王力撰写了上千万字的学术论著,其中专著四十多部,论文二百多篇。
描写王力先生的文章
王力(1900年-1992年),字元之,号雪堂,江苏省泰兴县人,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以下是一篇描写王力先生的文章:
王力先生,一位睿智的老学者,年逾九旬,仍然精神矍铄,满腔热忱地从事语言学、文学研究,并潜心探讨教育问题。
他的教育理念,主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发掘自己的潜能,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他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和启发为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王力先生提出了“韵律语音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汉语的音韵和语音规律。
他认为,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最基本工具,深刻地洞察到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
在文学研究方面,王力先生对古代文学、现代文学都有深刻的研究和理解。
他以独到的眼光和深厚的学养,阐释了很多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他的《中国文学史》和《汉语史》等著作,不仅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文学品味和审美观念。
王力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大家,他的思想、学识、人格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他的一生,为语言学、文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客家人学习古代语言有天赋”!王力教授,被认为是中国百年以来,最卓越的语言学家。
他一生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致力于继承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
其曾经说过:客家人学习古代语言,有天赋。
(即:客家话与古代汉语有相通之处。
客家话,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现代汉语),其实是以北方方言区为基础的大白话。
但正宗的汉族人,在历史上,是不懂说普通话的,其跟上古汉语相差距甚远。
那正宗的汉族人所说的语言(中原雅言),是否流传到了今天呢?现在要说跟上古中原地区汉语,最相似的就是客家话了。
罗香林,就曾指出:“客家人是正统汉人,是纯种中原人,客家话为古代汉语”的观点。
台湾客家语研究者邱从容,花4年时间研究,从日语、韩语及越南语的汉字语音,和客家语、闽南、粤语等方言,做声韵特征比对、归纳、整理及溯源、分析后,发现最接近唐朝官话的语言是客家话。
他认为,客家话是汉语的源头,其它汉语方言,是客家话分枝的简化音。
关于客家人,有人说,他们继承着中华民族最正统的汉人血系;有人说,他们是中原衣冠士族的后裔,是中原大地真正的主人;他们的语言才是中州正韵(中原官话)……无论如何,中原文化印迹仍深刻烙在不少客家人心里,比一般汉族民系有着更强烈的中原情结和“崇正精神”。
(崇尚华夏正统文化)“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
在开辟了新的南方故乡之后,老一辈的客家人,始终惦念的是中原衣冠士族的骄傲与自尊,始终以“客”为名,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
(他们正宗的原因,还有一个,也是因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才能得以保留。
)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就对此进行过研究。
从老子等古籍发现客语的词源与汉民族是一派语言,算起来客语是语言正宗的支派,所以才会保留大量古代汉语的特征。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主讲老师肖希凤语言学一代宗师——王力王力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
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和诗人。
1924年赴上海求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等,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返国,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
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
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五十余年,先后开设过二十多门课程。
他写出来的讲义,就是他的科研成果。
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课,他的讲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的专著。
如《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文概论》(后改名《汉语讲话》)《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以及他主编的《古代汉语》等。
王力的《中国语言学史》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中国语言学史著作,是王力196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次担任这一门课所用的讲义。
上完课后,讲稿就在《中国语文》杂志上连载,随后由出版社出版。
在这个语言学著作层出不穷的时代,这是一部有特色的语言学教材。
它详尽地论述了中国语言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及研究成就,对我国两千多年来语言学遗产给予系统的阐述和科学的总结,重点突出,资料详实。
我们语言学史32课时,此教材篇幅长短刚好适合。
前言要点1、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2、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区别3、传统“小学”的含义一、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语言学发展的历史,即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
先秦:萌芽,无语言学家和著作。
汉魏晋:文字学训诂学建立。
有四部语言学专著。
南北朝-明代:音韵学建立。
清代:古音、文字、训诂以及语法研究全面发展五四以后,中国现代语言学产生:音韵学的突破;语法学的兴起;修辞学的兴起;现代方言学的建立;少数民族语文调查的兴起。
语言学大师王力作者:彭匈来源:《人事天地》2015年第08期桂籍学者中,著述最丰者,当数博白人王力教授。
高深的学问,丰赡的著述,使这位从桂东南大地走出去的学者赢得了世界声誉。
五大洲许多国家的大学汉语专业都把他的《古代汉语》作为基础教材,美国把他的《汉语诗律学》列为研究生必读书,俄罗斯把他的《汉语语法纲要》定为必修教材,台湾的大学汉语教材,也大都以他的著作为蓝本。
王力先生历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业已遍及全世界。
1980年8月10日,北京学术界召开庆祝王力先生80寿辰暨从事学术活动50周年座谈会,美国、日本等国也同时举行类似活动。
尽管誉满天下,著作等身,王力教授仍作诗自勉,“漫道古稀加十岁,还将剩勇写千篇”,令普天下的学人钦敬有加,仰慕不已。
王力先生自小家境贫寒,求学之道,历尽波折。
异乎寻常的努力加上命运的眷顾,使他一次次渡过难关,向着既定的彼岸驶去。
十四岁王力高小毕业便失学,在父亲开的杂货店里当了小伙计。
后杂货店破产,十七岁的王力便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
十八岁时被乡人发现“知识广博”,聘为私塾老师,教着十几个李姓孩童,每月轮流到一户人家去吃饭。
一日在一户人家饭毕,发现一间空房里堆放着14箱书籍,一看,经史子集,一应俱全。
主人爱才,答应借出。
王力运回家里,一读为快。
这可以解释为王力命运中第一次腾飞的根基。
1924年夏,24岁的王力不甘老死林泉,在师友的资助下,终于离开故土,到了十里洋场大上海。
由于没有系统学过中学课程,加上英语底子差,不能投考正规大学,只好就读于上海南方大学国学专修科。
半年之后,英语考了100分,名列全班第一。
两年后,清华国学院在全国招收32名研究生。
考题只有一条,要考生列出“四个一百”,即一百个古人名并注明朝代与主要著作;一百个古地名并标明与之相对应的今地名;一百部著作并列出作者名字;一百句诗词并标明出处与作者。
这实际上是考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
题目看似简单,实则极不容易。
许多考生尚未列到五十就已黔驴技穷,望题兴叹。
语言学家王力简介
王力,1922年生于湖南衡阳,原名王毓,1936年改名为王力,同年考入西安大学中
文系。
抗战爆发后,西安大学迁往西宁,王力被北京大学录取,1944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回校担任教育实验班教师、哲学系主任和教授,历时十多年。
1951年被北京大学新闻系聘为教授,空间五年后成为语言学系主任,任职十七年。
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党部和教务处副主任,《语言文字研究》杂志主编等职。
王力长期从事语言学及文字学研究.他主要研究繁体字改革与现代汉语拼音,提出改
革繁体字需依据新文人物汉字形象、历史变化,综合语言文字管理、汉语语音音位变化原
则进行,并着重探讨汉语音音变的动机;在一般语言学、语音学与教育技术学方面,他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取证、历史比较、系统分析等方法;再就文献、谚语、典句等代表文
艺复兴及其他文化现象的学问,形成了一贯的研究视野。
1954年《汉语方音学报》一文《关于演变语音的因素》,就是王力创新性地提出语音演变的因素,并且给予了语音演变研究一种元论的依据。
王力不仅在研究上取得了许多突破,还为汉语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曾出版汉语教
材有《水文语文》、《汉语方音学》等;又有译有《孙子兵法》《唐摭言》等,教学成果
获全国教学成果奖;还参于编制"新汉语教程",是中国现代汉语标准的奠基者;为汉语字
典的撰写,提出了新的方法。
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强烈的科学精神,王力一直坚持从事汉语方向研究,以博大精
深的学术研究成果,奠定了汉学、语言学家的崇高地位,为当今汉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杰
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语言学的榜样”。
描写王力先生的文章
王力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汉语教育家。
他以其深入浅出的授课和丰富多彩的讲解方法,深受广大学生和读者的喜爱和尊敬。
王力先生生于1918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他在北平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中文教育,后来在北平大学中文系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
1946年,他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并于1951年获得该学位。
在此期间,他还曾担任过中文教师和联合国口译。
自1951年回国以来,王力先生一直专注于汉语教育、汉字研究和语言学研究。
他曾多次担任北大、清华、人大等院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也深入各地的中小学校开展汉语教育普及工作。
王力先生的代表作品有《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教程》、《古代汉语语法》等。
他还创办了《汉语学习》杂志,为广大汉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汉语学习平台。
王力先生的文风简洁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他的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力先生致力于汉语教育和汉字研究事业,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瑰宝。
语言大师王力的主要事迹
王力,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方言研究专家。
他主要从事汉语
方言及历史发展、语音学、音韵学等方面的研究,对汉语文字的历史、演变及规范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始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后任
该校中文系主任、人文社会科学部副主任、语言学教研室主任等职务。
他倡导使用现代汉语书写,推进汉字简化、规范化进程,是具有重要
影响的汉语规范化推动者之一。
王力还主编了一系列汉语语言学的重要著作,如《汉语音韵》、《现代汉语语法》,所撰写的论文和译著数百篇,被誉为“现代汉语
语言学泰斗”。
王力在语言学领域的成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他于1988年获得了国际比较语言学及通讯学会颁发的凯尼恩奖,1992
年被授予“中国语言学之父”的称号。
王力终身致力于对中国汉语方言、语音学、音韵学等领域的深入
研究和探寻,成为了近代中国语言学史上最杰出的学者之一。
语言大师王力巅峰之作,最完整的诗词知识都在这里了有人问过叶嘉莹这样一个问题:学古典诗词有什么作用?叶嘉莹的回答是: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那些绝美的诗词、那些欲说还休的情愫,那些家国天下的伤怀,那些大漠孤烟的凝望,那些沙场点兵的壮志豪情,总有一天,总有一处风景,总有一种心情会让你觉得,只有用那一句古诗才能形容。
想学好古诗词,有人会说,太难了!古诗词讲究押韵,强调韵律,文体、段数、句数、字数、句式、平仄都是固定而严格的……虽然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现代汉语跟古代语言差别很大。
要学会赏析古诗词,需要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知识做基础。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学着自己作首诗、填个小令来随时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那就更要了解诗词格律知识了。
凡学诗,须有门径。
入门一步走差,以后弊病无穷。
对于想学写古诗词的朋友,诗词君推荐你们去看看语言大师王力先生的这三套书。
▲王力先生照片学诗词,入门必少不了王力的《诗词格律》;学汉语,深入必少不了王力的《语文讲话》;学文化常识,则必少不了王力震撼文学界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王力的书籍可以为所有的中国人扫盲,让人了解文化的真相,客观的看待问题。
王力先生究竟何许人也?他是中国百年来最卓越的语言学家,亦是罕见鲜有的全面汉语语言学大师。
在广东近现代百年学术史上,王力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一笔,他在中山大学创立了国内第一个语言学系:他千锤百炼深入研究的成果,震撼了当时、影响了现在和未来。
深入研究汉语音韵学和汉语诗律学;深入研究现代语法和语法理论;深入研究汉字改革;深入研究历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创立汉语史学科;在国学界,王力是个传奇,只有高小学历,凭着十年自修考上大学,仅隔两年,又跻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他的老师是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梁启超、季羡林对他的评价都极高。
从上世纪开始,北大、清华、中山大学、西南联校等等如雷贯耳的名校,都抢着邀请王力去做教授。
但凡王力去过的高校,到现在汉语专业报考都十分火爆。
王力先生事迹王力先生,是中国语言学界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也是中国近代语言学的开创者之一。
他于1900年生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校任教,一直到1948年才离开清华大学。
1949年后,他就去新华书店工作,直到晚年。
在他的一生中,他为语言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近代语言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在语言学领域,王力先生有非常高的声望。
他是中国现代语音学和音韵学的鼻祖,他的音韵学著作《汉语音韵》被誉为现代汉语音韵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在《汉语音韵》一书中,王力先生概述了汉语的音韵系统,提出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和韻部等方面的理论。
此外,他还一手创立了汉语拼音方案,并协同其他专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这个拼音方案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汉语教学和标注研究中。
除此之外,王力先生对汉语词汇学、词源学、语法学、文字学等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
他在这些领域的著述都是经典之作,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
例如在《汉语词汇》一书中,他不仅总结了汉语中各种词汇的分类方法,同时阐述了词语的构成方式和演变规律,使得汉语词汇学有了系统的架构,这对当今的汉语教学和词典编纂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教育界,王力先生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独特教学理念的教育家。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感,提倡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语言技能。
在教学上,他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同时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启发式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
多年来,他在清华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培养了大量的语言学、汉语教学和翻译等相关专业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的来说,王力先生是中国语言学和教育事业的重要人物,他对于中国语言学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语言和文化的热爱和探索,他的贡献和成就将永载史册。
现代汉语八大家**现代汉语八大家****引言:**现代汉语八大家,是指在20世纪至21世纪初,对汉语语言学和文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八位杰出学者。
这些学者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卓越的研究成果和对汉语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为时代楷模。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八位学者的生平、学术成就及其在现代汉语领域的突出贡献。
**一、钱钟书先生(1899-1996)**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教育家,以其卓越的语言学研究而著称。
他在《围城》等文学作品中运用独特的语言风格,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问题。
在语言学领域,他的《现代汉语三百问题》成为学习现代汉语的经典教材,为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王力先生(1900-1989)**王力,中国语言学家,以其对古代汉语的深入研究而为人称道。
他的代表作品《古代汉语》系统地总结了汉语演变的历史脉络,对古代汉语的音韵、语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他的研究为汉语史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参考。
**三、杨仁和先生(1912-1988)**杨仁和,中国语言学家,以其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而为人敬仰。
他的《现代汉语语法》被誉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经典之作,系统地阐释了汉语的语法规律。
他对语法现象的深入剖析为后来的语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四、石钟山先生(1909-2009)**石钟山,中国语言学家,以其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人称颂。
他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是对现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系统总结,对于理解汉语词汇的形成规律和内在联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石钟山先生的研究为汉语词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丁义珍先生(1911-2009)**丁义珍,中国现代汉语语音学家,以其在语音学领域的深刻研究而著称。
他的《现代汉语语音研究》系统地剖析了现代汉语的音韵规律,对汉语语音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丁义珍先生的贡献不仅在学术界有目共睹,同时也为汉语国际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