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学习课件】_胃癌放射治疗技术和靶区勾画
- 格式:pdf
- 大小:4.59 MB
- 文档页数:118
第二章肿瘤精确放疗中相关区域的定义和勾画----ICRT 83号报告解读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肿瘤放射治疗经历了二维普通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四维自适应放疗的一个发展过程。
以普通模拟定位机为基础的二维放疗,因无法展现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三维形态、体积和位置,在放疗计划制定时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受量的评估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因此不同学者制定的预测放射性损伤的剂量-体积参数标准存在很大差异。
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精确放疗设备的飞跃发展,促进了三维精确放疗技术(3D-CRT,IMRT,VMAT,Helical Therapy、HT)的应用,进而为肿瘤精度更高、速度更快的放射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高精度放疗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要求对放疗计划进行更细、更好的设计和优化,另一方面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受量的准确评估和累加提供了基础,同时对二者的准确定义和勾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实践证明,对二者的深入了解不仅有利于提升临床工作质量,对开展科研、教学工作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标准大部分均以ICRU 83报告为准。
本部分章节以2010年ICRU 83号报告制定的肿瘤放射治疗相关区域的定义和勾画方法进行叙述。
第一节总述以往国际辐射学单位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radiological units,ICRU) 50号(1993年)、62号(1999年)、71号(2004年)、78号(2007年)对放射治疗中计划设计和记录程序中涉及肿瘤和正常组织的相关区域进行了定义。
这些区域的定义对治疗计划的制定意义重大。
如果没有肿瘤靶区和正常组织区域的准确界定,吸收剂量将无法进行规范的制定、记录。
目前ICRU 83号(2010年)报告中定义的肿瘤放疗的相关区域主要包含,如图2-1所示:①大体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GTV)②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③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④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⑤计划危及器官(Planning organ-at-risk volume,PRV)⑥内靶区(Internal target volume,ITV)⑦治疗区(Treated volume,TV)⑧剩余危及区域(Remaining volume at risk,RVR)图2-1肿瘤放射治疗各相关区域定义示意图GTV、CTV和OAR概念分别代表着已知肿瘤区域、怀疑有肿瘤浸润的区域和可能接受照射而影响治疗处方剂量制定的正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