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5.58 MB
- 文档页数:66
《放射治疗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三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时数:64(其中理论52学时,实验12学时)前言【课程性质】放射治疗技术是放射治疗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放射治疗学时利用射线束治疗肿瘤的一门学科。
放射治疗技术是在实施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一种手段,放射治疗技术是否合理,实施过程是否准确直接会影响放射治疗效果。
自1899年开始使用射线治疗癌症以来,放射治疗学一直在飞速发展,并且相关学科的发展,放射治疗由原来的外照射为主改进成更精确的近距离治疗为主,形成了完整的治疗系统。
不但治疗定位、计划、摆位、照射更加精确,医护人员的防护也更加完善。
这种精确地放射治疗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放射治疗的主流。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知识教育目标:1、掌握放射治疗基础理论的同时,着重掌握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2、了解常见放射治疗的概念和用放射治疗设备治疗肿瘤的全过程。
能力培养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并能运用于临床。
2、培养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3、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思想培养目标:1、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考核办法】按照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实践技能考核占30%、平时成绩占10%、理论考试占60%。
,题型为1、选择题,2、填充题,3、简答题,4、问答题。
【教材】韩俊庆王力军《放射治疗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教材】⑴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⑵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天津、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⑶胡逸民《放射治疗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⑷王瑞芝《放射治疗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学时分配表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放射治疗技术的重要性,不同模式及放射治疗工作对放射治疗技术人员的要求2、熟悉放射治疗技术相关专业的形成和发展及发展趋势3、了解放射治疗的发展简史【教学内容】一、放射治疗技术研究的范畴1、放射物理学的形成于发展;2、放射生物学的形成于发展;3、高能线密度计重粒子的应用二、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1、肿瘤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的重要性;2、常见肿瘤放射治疗效果;3、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三、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趋势1、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开展;2、非常规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3、靶向放射治疗技术的探讨;4、对个体化放射治疗的认识;5、综合治疗模式的应用四、放射治疗技师应具备的知识1、放射物理学知识;2、放射生物学知识;3、放射治疗学知识;4、临床肿瘤学知识;5、医学影像学知识;6、医学心理学知识;7、医学伦理学知识第二章临床放射物理学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常用放射线的物理特性2、掌握常用放射线和电子线的剂量学原则、影响高能放射线百分深度剂量及等剂量曲线、【教学内容】一、常用放射线的物理特性1、高能X射线的物理特性;2、60钴γ射线的物理特性;3、高能电子线的物理特性;4、质子射线的物理特性;5、种子射线的物理特性;6、其他重粒子射线的物理特性二、放射线射野计量学1、放射线的临床剂量学原则;2、高能X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及影响因素;3、60钴γ射线的百分深度剂量计影响因素;4、高能电子线的临床剂量学;5、等剂量曲线的分布及影响因素;6、人体曲面和不均匀组织的修正;7、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方法第三章临床放射生物学基础【目的要求】1、掌握放射线作用机体后产生的电离和激发的生物学效应2、熟悉传能线密度、自由基与活性氧、氧效应、靶学说等概念3、了解放射损伤的机制等【教学内容】一、放射生物学的基本概念1、电离和激发;2、传能线密度和相对生物效能;3、自由基与活性氧;4、氧效应与氧增强剂;5、靶学说和靶分子;6、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二、临床放射生物学效应1、正常组织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2、肿瘤组织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三、放射治疗的时间、剂量分割模式1、常规分割照射的生物学基础;2、非常规分割照射的生物学基础;3、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数学模型;4、不同时间、剂量分割照射是应注意的事项四、提高放射生物学效应的方法1、增加氧在肿瘤细胞内的饱和度;2、放射增敏剂的临床应用;3、放射防护剂的临床应用五、加温治疗的原理及应用1、加温治疗的方法;2、加温治疗的作用机制第四章常用放射治疗设备【目的要求】1、掌握现代放射治疗设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熟悉放射治疗设备的功能3、了解放射治疗设备的原理【教学内容】一、远距离60钴治疗机1、60钴γ射线的特点;2、60钴治疗机的一般结构;3、60钴治疗机的半影4、60钴源的更换;5、60钴治疗机的种类二、医用直线加速器1、加速器的基本结构;2、电子的加速过程;3、加速管的结构;4、高频功率源;5、线束偏转系统;6、多叶准直器;7、加速器治疗机头三、近距离放射治疗机1、后装治疗机;2、近距离治疗常用核素;3、近距离治疗粒子源的特征;四、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1、立体定向装置;2、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放射治疗机五、模拟定位机1、普通模拟定位机;2、模拟CT机;3、CT模拟机第五章常用放射治疗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放射治疗中常用放射源的种类及区别、放射治疗方法及技术。
放射治疗技术名词解释
放射治疗技术是指利用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同位素)发射或吸
收辐射来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包括放射性治疗、放射性照射和放射性标记等。
放射性治疗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通常需要多次治疗,以便杀死足够的癌细胞并保持患者的健康。
放射性照射是指利用放射性物质来暴露患者身体的一部分或整体,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用于癌症治疗,但也可以用于其他疾病,如骨折和感染。
放射性标记是指使用放射性物质来标记细胞或组织,以便在研究和治疗过程中进行观察和分析。
这些标记可以用于检测癌症的类型、扩散和转移等信息。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及要求规范一、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1.病人评估和治疗计划制定在进行放射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理学检查、放射学检查、肿瘤分期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包括剂量分配、治疗区域确定等。
2.放射治疗设备操作放射治疗设备的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的操作证书。
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并符合规定的安全要求。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专人值班,随时监护设备运行情况。
3.治疗区域标记和照射定位在进行放射治疗之前,需要对治疗区域进行标记,确保照射的准确性。
标记时需要使用可见光或无线电透明的标记物,并在治疗计划中确定标记的位置。
在照射时,需要将患者准确定位到治疗位,确保照射区域准确。
4.照射剂量和分次计划根据治疗计划,在每次照射前需要确定合适的照射剂量,并记录在治疗记录中。
同时,需要制定合理的分次计划,确保照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照射过程中,需要监测和记录照射剂量,以确保剂量的准确和治疗的安全性。
5.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是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设备校准、剂量测量、照相剂检查等。
为了确保治疗的质量,需要定期进行质量控制,保证设备和剂量的准确性。
二、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要求规范1.人员要求2.放射安全要求在进行放射治疗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放射安全要求,包括佩戴个人剂量计、使用防护设备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防止放射源外泄、避免辐射污染,确保操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3.治疗记录要求在放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治疗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治疗剂量、治疗时间等。
治疗记录需要保存在患者的个人档案中,以备将来查询和追踪。
4.设备和材料要求放射治疗操作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放射治疗机、标记器、治疗计划系统等。
这些设备和材料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认证,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保养和维护。
5.质量控制要求综上所述,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要求对于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放射治疗技术黄晓静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方向)1105512123摘要:在临床中,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手段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为了适应临床医学在克服癌症的需要,放射治疗技术也在渐渐地改进。
本文主要论述了放射治疗技术的原理、装置设备、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放射治疗学概念、装备和应用、发展前景引言:放射治疗技术是由一种或多种电离辐射对恶性肿瘤及一些良性病进行的治疗,其主要手段是电离辐射。
据国内外资料统计显示,70%左右的癌症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采用了放射治疗[1]。
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可治愈率为45%,其中放射治疗提供了18%的贡献[2]。
由此我们知道,放射治疗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占着尤为重要的位置。
1.放射治疗的原理1.1放射治疗学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学是利用射线束治疗肿瘤的一门学科。
这些射线可以是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α、β、γ射线;x射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线;也可以是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负∏介子束以及其它重粒子束等。
而放射治疗技术是放射治疗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放射治疗技术是在实施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一种手段,放射治疗技术是否合理,实施过程是否准确直接会影响放射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中最常用到的间接电离粒子是光子,而光子是稳定的基本粒子,是量子形式的电磁波。
光子穿过物质时,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效应、电子对效应等作用。
光电效应是一个光子与原子内层电子作用时,光子全部能量交给电子使其脱离原子自由运动的过程;康普顿散射是入射光子与原子的一个外层电子相碰,并将其从原子中击出,而改变了光子自身运动方向的过程;电子对效应是光子在原子核的电场内被吸收进而产生一对正电子与负电子的过程。
光子在人体组织中没有明显的射程,开始有一段上升的剂量建成区,以后逐步下降,下降速度与能量有关,能量愈高,下降愈慢。
1.2放疗的原则放射治疗的原则是通过电离辐射对人体组织细胞,或者说,电离辐射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是不仅能杀死肿瘤细胞,也可以杀死正常细胞。
放射治疗技术要求规范首先,放射治疗技术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医师应具备放射治疗学以及相关影像学、解剖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具备操作相关设备和技术的能力。
技术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放射治疗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了解相关的放射生物学和放射物理学知识,掌握合理的治疗计划及剂量计算。
其次,对放射治疗的设备和环境要求严格。
设备应当符合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并定期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测试。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性能,确保其功能正常。
治疗区域应具备合适的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医务人员以及环境的辐射安全。
再次,放射治疗技术要求严格的治疗计划和剂量计算。
治疗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包括治疗剂量、照射方案、照射位置等。
剂量的计算应准确可靠,在计算过程中要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相关的放射生物学和物理学参数。
治疗计划和剂量计算的精确性对于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此外,放射治疗技术要求严格的质量评估和控制。
治疗过程中应进行相关的质量评估,包括设备操作的质量控制、患者剂量的监测和记录等。
治疗结束后应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包括治疗反应、副作用等方面的观察和评估。
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数据统计,提高放射治疗技术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放射治疗技术要求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
放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治疗过程,需要医生、技术人员、护士和患者的密切协作和沟通。
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治疗过程和可能的副作用,以便患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治疗方案。
技术人员和护士应与医生密切配合,确保治疗计划的准确实施和患者的安全。
总之,放射治疗技术要求规范是为了确保放射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设备和环境要求严格,治疗计划和剂量计算准确可靠,质量评估和控制严格,沟通和团队协作良好。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保证放射治疗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技术名词解释
放射治疗技术是应用放射线为医疗目的所进行的各种技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放射性照射治疗、放射免疫治疗、放射技师等。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如碘-131或铊-201等的衰变来治疗各种肿瘤和其他疾病的一种方法,包括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粒子治疗等。
放射性照射治疗是利用放射性物质如钴-60、放射性碘-131等来治疗放射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一种方法,包括放射性局部照射、放射性全身照射等。
放射免疫治疗是利用放射性免疫注射或放射性疫苗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的一种方法,包括放射性免疫治疗、放射性免疫注射等。
放射技师是专门从事放射治疗计划、放射治疗计划审核、放射治疗操作操作、放射治疗报告编写等工作的人员。
放射治疗的主要技术方法
放射治疗的技术方法有普通放射治疗、适形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高剂量率后装治疗和立体定向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另外还有辅助性的热疗。
普通放射治疗采用分次放射治疗方法, 一个疗程如果安排30次治疗,每天一次, 每次治疗时间在2分钟以内, 每周5次, 则需要6周才能完成。
适形放射治疗也采用分次放射治疗方法, 治疗时要使用适形技术, 较普通放射治疗复杂。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技术在下面介绍。
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技术, 主要用于腔内肿瘤的治疗, 如食道癌、宫颈癌和鼻咽癌等, 它是用后装机通过特定的引导管将放射源放到需要治疗的部位, 按照剂量要求, 停留一定的时间后, 再将放射源撤出。
后装治疗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和其他放射治疗技术联合使用。
立体定向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是今年开发出的新技术, 它是在适形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一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放射治疗技术的方向。
热疗实际上不属于放疗, 但是它和放疗有密切的关系, 在此一起介绍。
热疗是用红外线、微波、射颦或药物等方法给人体的局部或全身加温,以提高放疗和化疗的疗效,热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