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江西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宜春九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

1.经济、政治、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现象。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5日召开

②2018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微观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③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④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石城湖上美人居,桃花片片涌莫愁。”莫愁村位于“世界长寿之乡”湖北钟祥,是湖北首个可以深度体验“地道乡土民俗、浪漫荆楚民艺、多元文化风情”的旅游好去处,各色非物质文化饮食老店、民间小吃传承大家、传统老式作坊和荆楚地方戏曲演艺等汇集于极具荆楚韵味的古市集和老街巷,为游客带来寻觅乡愁的别样旅游体验。这表明 ( )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推动人类实践不断发展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人们对家乡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2019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系列活动。当祖国各地以快闪的形式唱响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时,现场的游客不约而同围拢齐声歌唱,一起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④文化作品总能以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使人备受鼓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近年来,“中国年”国际化越发强劲2019年春节前夕,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帝国大厦举行庆祝2019年中国春节点灯仪式,法国发行了中国猪年生肖邮票……“中国年味”飘向海外体现了( )

A.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B. 中华文化在对外交流中博采众长

C. 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D. 春节是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5.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区域,此次任务不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而且通过“鹊桥”中继星首次实现了地球和月背间的中继通信,获得国外媒体和专业人员的高度评价。通过实施探月工程一方面展示国家实力和民族自信,另一方面对相关技术进行整合、优化及转化可以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实现创新驱动,这说明( )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③文化决定经济、政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④先进科技成果能够与经济相互

影响

A.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第十五届文博会将在2019年5月16至20日期间举行。此次文博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举办的文博会,本届展会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创”“媒体融合”等国家战略,重点展示中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就。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文化消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性寓于世界性之中

④文博会举办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7.2017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正式发布(如图)。名为“冬梦”的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下部分分别展示滑冰和滑雪运动员的姿态。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这表明( )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 汉字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C. 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D.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8.2018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广大农民和杜会各界积

极参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节日庆祝活动。国家设立农民丰收节和举办庆祝活动,是基于( )

①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④文化能够对杜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标,大桥第一高塔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的主要标志之一。建设者在青州航道桥设计中使用“中国结”的文化符号,寓意着三地共创粵港澳大湾区美好未来。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往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

①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③具有浓郁民族色彩,能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④丰富了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融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书信——短信——微信”,生动展现了人们所经历的感情交流、信息传播的变革过程。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②文化交流的途径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④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让无数人痛心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文物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在上海,通过信息化技术、高分辨率渲染、人工智能等新手段已为包括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等数百栋优秀历史建筑建立了精细化测绘与三维数字化档案。数字化保护让文化遗产“重生”表明( )

①科技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现代信息技术使文化资源的存储方式发生变革

④大众传媒的沟通共享功能拓宽了文化传播途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在我国,儒家思想流传几千年,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④儒家思想是重要的教育思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3.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据统计,在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我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这给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是( )

①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依托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动漫

③应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抵制日本动漫作品的传播

④依托中国经济发展,用优秀的中国动漫作品去开拓世界市场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有人不赞成现代汉语词典中加入英语词汇。其实,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增强,汉语的在国际上影响力也进一步增强,英语词汇中加入汉语词汇已是事实,suan pan(算盘)是最早来自汉语的英语词语之一,还有tofu(豆腐),Fengshui(风水)等,后来Dama(大妈),Gelivable(给力),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等词汇也加入了英语词典。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启示有( )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影响力增强的基础

②不同的文化在传播和交流中逐步融合趋同

③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对外来文化我们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中国有八大方言区,各方言之间差别极大,不同方言之间交流非常困难,而作为表意文字汉字的存在,则使各方言区虽语言不同,但通过汉字可以毫无障碍地进行交流。汉字的超方言性,使它成为中华文化的凝结剂和中华民族向心力的重要源泉。材料说明 (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②汉字是维系国家统一的文化基因

③汉字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④不同区域的人们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花馍,也称“面花”,是中国民间传统面塑品,已有1000多年历史。乡间逢年过节都要蒸

制花馍。如春节蒸大馊头、枣花;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鸡、面猪等;出嫁女儿给娘家送“面鱼”,象征丰收......花馍在民间依不同岁时和用途有各种形式。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习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传统习俗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色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通过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我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这表明“二十四节气”( )

①具有包容性,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服务于社会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2019年元宵节期间,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这是故宫近百年来的第一次“灯会”,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大规模点亮。此次活动邀请劳动模范、北京榜样、快递小哥等各界代表参加,同时对部分普通游客免费预约开放。此举( )

①激活了文物承载的精神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②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旨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③维护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打破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

④创新了文化传承方式,有利于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同胞的衣、吃、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这表明(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20.《中国民歌大会》节目以“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为主题,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中华民族民间原生态歌曲为内容主体,通过准确的思想定位、精心的总体设计、丰富的艺术手段、精美的舞台呈现,向国内外观众全方位展示中国民歌艺术的魅力,唱响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好声音。这表明,中国民歌是( )

①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为人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食粮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为时代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

④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1.中国精神,是指贯穿于中华民族文明、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

实力的重要显示。关于中国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它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③它作为一种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它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2.行走中的国人,给世界的发展带去了巨大的商机,也给文明的传播留下了难言的诘问。我们总想给世界带去中国话语、中国形象、中国价值。其实,最有效的传播、承载和代表,恰恰是最普通的中国人的一言一行。这启示我们 ( )

①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②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文明是一种习惯和一种力量④行走是展示文明的一种方式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3.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某校学生准备做一期纪念板报,计划展出的内容分为“五四运动——救亡图存保家卫国”“五四精神——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精神延续一一奋斗拼搏,担当新时代使命”三大板块。该板报最为贴切的主题是( )

A. 厚植传统文化,继承奋斗精神

B. 营造文化氛围,培育创造精神

C. 接受外来文化,传播时代精神

D. 筑牢理想信念,弘扬爱国精神

24.英国建筑师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最大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 )

A.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25.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表示着“天圆地方”,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这显示出( )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熔铸百家

C. 中华民族拥有独特的精神标识

D.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计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古诗词中的名句佳篇浩如烟海,不可胜数。那些动人诗词,运用优美的语言、意境、艺术将人生哲理、高尚情操与正能量表现出来,那些被诗歌史列入并大力传扬的诗人、词人,通常都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留下了诸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句。《中国诗词大会》从《诗经》开始,到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中国古诗词通过央视等媒体播出,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的意义。(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继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1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浪地球》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终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话:集体主义取代了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带着地球一同流浪展现了“乡土情怀”,“北京第三区交通委”和“春节十二响”……宏大叙事的小说基础、制作精良的电影特效和“精准把脉”的民族文化,共同支撑起《流浪地球》,让中国电影也能“硬气”地讲自己的故事。影片从故事到文化内核都很有中国特色,表达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深厚热爱。随着中国电影视效公司对视效数据库的建设,中国电影工业已经具备摄制比肩准一线大片的硬实力和先进的摄制流程。《流浪地球》通过参照“好莱坞模式”生产制作类型化大片,大大推进了中国电影工业标准化、流程化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流浪地球》的成功给我国科幻电影创新带来哪些启示。(1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得益于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戏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

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4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10分)

宜春九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

1-5:DCBAA 6-10:CADCC 11-15:CBCBC 16-20:BDBBB 21-25:ABDCA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国诗词大会》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为全力营造重温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古诗词,优美的语言、易经中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传统美德,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高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让人们在无形中受到古诗词和作者人格魅力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温和分享古诗词之美,让人们在领略古诗词的魅力中,激发正能量,提高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27.【答案】①我们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引进来)②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走出去)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态度、原则)④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多种途径促进文化的传播,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途径、手段)。

28.【答案】①立足于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准备充足的条件。电影创作者要深人社会实践,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②重视科技对文化创作的影响。科幻电影创作应重视将科幻的理论与酷炫的电影特效相结合。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我国科幻电影要植根于民族文化,体现我国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乡土人情,注入时代精神。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电影创作既要借鉴世界优秀科幻电影文化,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

29.【答案】(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传承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这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2分)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基本特征。戏曲以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戏曲不同的剧种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皆有戏曲,表明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分)

(2)①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Wh at)②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②③进一步解释What)④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体现了这一点。(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