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与断裂力学知识点(仅供借鉴)
- 格式:ppt
- 大小:753.50 KB
- 文档页数:36
力学材料类知识点总结力学材料是研究各种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等。
力学材料的研究对于材料工程、结构设计、材料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总结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力学材料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测试方法、材料的损伤与断裂、材料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1. 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力学特性及其与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主要包括材料的弹性性能、塑性性能、断裂性能、疲劳性能等。
材料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应用领域和使用寿命。
弹性性能:材料的弹性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当受力作用停止后,材料能够恢复到原始形状和尺寸。
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弹性性能的重要参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
塑性性能:材料的塑性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当受力超过一定程度时,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并无法完全恢复原态。
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是衡量材料塑性性能的重要参数。
断裂性能:材料的断裂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抗断裂能力。
断裂韧性、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是衡量材料断裂性能的重要参数。
疲劳性能:材料的疲劳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循环加载作用下的抗疲劳性能。
疲劳寿命、疲劳极限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是衡量材料疲劳性能的重要参数。
2. 材料的力学测试方法力学测试是研究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通常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扭转试验、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等。
这些测试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为材料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测定材料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参数的常用试验方法。
通过拉伸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能够反映材料的弹性行为和塑性行为。
压缩试验:压缩试验是测定材料在压缩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压缩强度、屈服强度等。
压缩试验能够评估材料在受压状态下的表现情况。
弯曲试验:弯曲试验是测定材料在弯曲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如抗弯强度、屈服强度、弯曲模量等。
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损伤力学也称为“断裂力学”,是研究崩溃结构物质的模型、理论和应用的学科。
通过研究机械结构在受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伤过程、损伤规律以及失效机理等问题,对材料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工程参考。
损伤力学研究的范畴广泛,包括材料损伤、构件损伤、结构损伤等,主要涉及力学、材料科学、力学等学科的交叉。
本文将重点介绍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
一、损伤力学的概念损伤是指材料或构件在受到载荷后,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或裂纹,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载荷引起的裂纹或者损伤。
损伤来自于结构内部或受力的区域,其大小和分布取决于受力状态和材料性质。
在无反复载荷条件下,损伤逐渐逐步增加,到达一定程度后,结构横截面会突然断裂。
损伤力学是通过研究内部损伤的分布和演化规律等来预测结构在疲劳、震动、冲击和其他外部载荷下的行为。
在工程中,往往需要估计物质损伤的能力和变形的影响,为工程设计、评估和维护提供指导。
当损伤大小达到临界值时,结构体的崩溃就会发生,这在实际工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应用损伤力学在工程设计和再加工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其传输能力和工作寿命。
二、损伤演化的相互作用在损伤力学的研究中,损伤的形成和演化一般是相互耦合的,即一个过程的发展可以通过其他过程来促进或抑制,同时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其基本的机理如下:分析疲劳导致的结构疲劳过程,可以发现内部的微损伤是一种渐进的过程。
当初始的小裂纹逐渐递增,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这些裂纹可能互相干扰,从而导致一个非常复杂的状态。
如果这些裂纹已到达一定深度,那么失效的概率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值。
本质上,任何崩溃过程都离不开损伤演化的相互作用,因为这类过程的最终结果由许多部分的相互作用决定。
三、断裂力学的发展断裂力学是研究断裂行为的学科。
虽然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非常相似,但它们仍然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损伤力学更加注重裂纹的扩展和内部损伤的积累,而断裂力学则更加关注破坏过程的开始和结束。
1.断裂与损伤力学的发展过程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2.材料疲劳损伤机理以及断裂力学基本分析方法.3.新材料复合材料的损伤以及断裂破坏基础理论。
1、断裂与损伤力学的发展过程以及要解决的问题1。
1 断裂力学的发展简史及要解决的问题断裂力学理论最早是在1920年提出.当时Griffith为了研究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的实际强度比理论强度低的原因,提出了在固体材料中或在材料的运行过程中存在或产生裂纹的设想,其内容是:结构体系内裂纹扩展,体系内总能量降低,降低的能量用于裂纹增加新自由表面的表面能,裂纹扩展的临界条件是裂纹扩展力(即应变能释放率)等于扩展阻力(裂纹扩展,要增加自由表面能而引起的阻力)。
很好地解释了玻璃的低应力脆断现象.计算了当裂纹存在时,板状构件δ常数。
中应变能的变化进而得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果:=acδ是裂纹扩展的临界应力;a为裂纹半长度.他成功的解释了玻璃等脆其中,c性材料的开裂现象但是应用于金属材料时却并不成功.1944年泽纳(Zener)和霍洛蒙(Hollmon)又首先把Griffith理论用于金属材料的脆性断裂.不久欧文(Irwin)指出,Griffith的能量平衡应该是体系内储存的应变能与表面能、塑性变形所做的功之间的能量平衡,并且还指出,对于延性大的材料,表面能与塑性功相比一般是很小的。
同时把G定义为“能量释放率”或“裂纹驱动力”,即裂纹扩展过程中增加单位长度时系统所提供的能量,或裂纹扩展单位面积系统能量的下降率。
1949年Orowam E在分析了金属构件的断裂现象后对Griffith的公式提出了修正,他认为产生裂纹所释放的应变能不仅能转化为表面能,也应转化为裂纹前沿的塑性应变功,而且由于塑性应变功比表面能大得多以至于可以不考虑表面能的影响,其提出的公式为=a c δ=2/1)/2(λEU 常数该公式虽然有所进步,但仍未超出经典的Griffith 公式范围,而且同表面能一样,应变功U 是难以测量的,因而该公式仍难以应用在工程中。
力学中的材料损伤与断裂机理研究引言材料科学一直以来是人类追求新材料、探索材料性质的重要领域。
在材料使用中,材料损伤和断裂问题也是人们不断关注与研究的重点之一。
因此,力学中的材料损伤和断裂机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材料损伤与断裂两个方面,介绍力学中的相关机理研究。
一、材料损伤机理研究1.1 常见的材料损伤形式材料在承受外部负载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会出现多种损伤形式。
例如,疲劳龟裂、腐蚀、磨损、塑性变形、裂纹、松动等。
这些形式的损伤其中几个是相互交织的。
1.2 材料疲劳龟裂机理研究疲劳是材料损伤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形式,疲劳龟裂机理研究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在材料受到周期性负载作用下,外部负载会引起材料内部缺陷的扩展和材料微裂纹的延伸,最终导致材料的疲劳龟裂。
近年来,随着材料力学、计算机仿真等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可以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分析疲劳龟裂机理,不断提高材料使用的寿命。
二、材料断裂机理研究2.1 断裂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断裂是材料损伤中最高级别的损伤形式,其分类可以分为两类:静态断裂和动态断裂。
静态断裂是指材料在静态不断裂状态下,承受单轴应力时最大承载力的一种研究。
动态断裂则是指材料在承受瞬间冲击负载时,破坏的研究。
2.2 断裂机理研究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材料断裂机理研究的越来越深入,断裂机理研究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材料断裂的机理,可以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并加速材料创新的进程。
三、结论材料损伤和断裂问题是任何材料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领域。
材料损伤和断裂机理的研究,是提高材料性能和寿命的关键,也是加快材料创新进程的重要手段。
我们期待使用先进的材料力学与计算机技术,充分探究材料的损伤和断裂机理,为未来的材料科学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