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传送网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127
第章分组传送网第章分组传送网分组传送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技术,它通过将数据分成较小的数据包(也称为分组)进行传输,并在目的地重新组装这些分组以还原原始数据。
本文将介绍分组传送网的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分组传送网的原理分组传送网的原理基于数据包交换技术,它将数据分成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在发送端,数据被分成多个数据包,并在每个数据包中添加一些控制信息,例如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序列号等。
这些数据包独立地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地。
在接收端,这些数据包按照序列号重新组装,以还原原始数据。
二、分组传送网的特点1. 高效性:分组传送网能够将网络带宽合理地利用起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由于数据被分成较小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可以独立地通过网络传输,并不需要建立持久的连接。
这样,即使网络中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或拥塞,也不会对整个网络的传输效率产生太大影响。
2. 灵活性:分组传送网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应用需求。
由于数据被分成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对数据包进行优先级排序。
例如,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音视频传输,可以将这些数据包设置为高优先级,以确保其及时传输。
3. 可靠性:尽管分组传送网中的数据包是独立传输的,但通过使用一些可靠性保证机制,例如序列号、确认应答等,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这样,即使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数据包丢失或错误,接收端仍然能够通过这些机制进行纠错,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4. 扩展性:分组传送网能够方便地进行扩展,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网络规模和带宽需求。
通过增加网络中的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容量和吞吐量。
三、分组传送网的实际应用分组传送网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局域网等场景中。
1. 互联网:互联网是由全球各地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大规模分组传送网。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活动。
第1章电信网基础【本章内容】·电信网的概念、分层结构与分类;·电信网的基本结构形式、非基本结构形式、分级网与无级网;·电信网传送网、业务网、应用层与支撑网的主要技术;·电信网络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掌握电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电信网的概念、垂直分层结构与水平结构;·掌握网状网、星状网和环形网3种基本结构形式的特点和适用情况,掌握分级网与无级网的概念;·掌握传送网中主要传输媒介的种类,主要复用技术种类和接入网的概念;掌握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概念与特点;掌握支撑网的主要种类和概念;·了解电信网发展的大趋势。
【本章难点】·电信系统与电信网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电信网的垂直分层结构;·电信网中主要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学时数】6学时【学习本章目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和理解电信网的相关概念,熟悉电信网技术,为学习电信网规划方法打下基础。
1.1电信网的概念与分类本节首先介绍电信系统的概念与组成,从而引出电信网的概念,并分别介绍了电信网的垂直分层结构和水平结构,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电信网进行了分类,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电信网的概念。
1.1.1 电信系统的概念人们通过各种感官感知现实世界而获取信息,并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
通信的基本形式,是在信源与信宿之间建立一个传输(转移)信息的通道(信道)。
而所谓电信,是指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信息的活动,能够完成这一过程的系统就是电信系统。
最简单的电信系统如图1-1所示,这是一个点-点单向通信系统,其基本组成包括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及信宿6个部分。
信源产生各种信息,信源可以是发出信息的人,也可以是发出信息的机器(如计算机等) 。
不同的信息源可以构成不同的电信系统。
第一章1.在通信网中为什么要引入交换功能?为实现多个终端之间的通信,引入交换节点.各个用户终端不在是两两互连 , 而是分别精油一条通信线路连接到交换节点上,在通信网中,交换就是通信的源和目的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实现通信信息传送的过程引入交换节点后, 用户终端只需要一对线与交换机相连,接生线路投资,组网灵活.2.构成通信网的三要素是:交换设备. 传输设备 , 用户终端.3.目前通信网中存在的交换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属于哪种传送模式?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帧交换. 帧中继.A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软交换.电路交换. 多速率电路交换 .快速电路交换. 属于电路传送模式, 分组交换 .帧交换. 帧中继/属于分组传送模式 ATM交换属于异步传送模式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异步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元是时隙(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3)同步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5)信息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损失的流量控制分组特点: (1)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的特点(2)无连接的工作方式特点(3)统计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5)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延迟的流量控制异步传送特点: (1)固定长度单元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2)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3)采用了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5.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相同点:都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链路拆除三个阶段. 不同; 电路交换的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是一条物理连接通路.而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方式都属于逻辑连接.6.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特点是什么?同步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等长的基本单位,一般称为帧,没帧再划分为更小单位叫时隙.对每一条同步时分复用的告诉数字信道,采用这种时间分割的方法.依据数字信号在每一帧的时间位置来确定它是第几路子信道.这些子信道又可以称为位置化信道.通过时间位置来识别每路信道异步时分复用是采用动态分配带宽的,各路通信按需使用. 异步时分复用将时间划分为等长的时间片,用于传送固定长度的信元.异步时分是依据信头标志X.Y.Z.来区别哪路通信信元,而不是靠时间位置来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