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上下游行业
- 格式:doc
- 大小:189.50 KB
- 文档页数:12
促进机械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措施促进机械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措施一、引言机械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和提高生产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机械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导致了资源浪费、竞争力下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促进机械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措施,并对其意义和效果进行评估。
二、背景机械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是指在机械产业链中,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机械制造商和下游终端用户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紧密合作的一种模式。
这种协同发展能够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效率,从而推动机械产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机械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不对称: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和沟通,导致订单不准确、生产计划紊乱等问题。
2.配合能力不足: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协调能力较弱,无法根据需求进行实时调整和配合,导致交货时间延误、库存积压等问题。
3.创新能力不强:上下游之间缺乏创新合作,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应用相对较少,制约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潜力。
三、促进机械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措施为了促进机械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商、制造商和终端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
这样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加强供需预测和定制化生产:通过采用先进的供需预测技术,将终端用户的需求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和制造商,从而实现定制化生产。
这样可以减少库存压力,降低供应链成本,并提高供应商和制造商的交货速度和灵活性。
3.深化产学研合作:通过加强机械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这样可以推动上下游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推广。
4.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和制造商可以更好地协调生产计划,共同开展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2024机械制造行业发展2024年,机械制造行业将迎来一系列的技术和市场变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消费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机械制造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产业转型三个方面探讨2024年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是推动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机械制造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转折点。
首先,智能制造将成为机械制造业的主导趋势。
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将传统机械设备转变为智能化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使工业生产更加灵活和高效。
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装配、搬运、焊接等环节,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再次,3D打印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机械制造业的革新。
通过打印出三维物体,可实现快速原型制作和定制化生产,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灵活性。
市场需求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24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机械制造业将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节能环保将成为市场的重要需求。
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价格的上涨,消费者对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机械制造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出更加环保和节能的产品。
其次,个性化和定制化产品将成为市场的新宠。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机械制造企业应提供个性化的产品解决方案,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再次,农业和医疗机械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农业和医疗机械市场需求增长迅猛,机械制造业应加强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产业转型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机械制造业正面临着一次重大的产业转型。
首先,产业链的整合和升级是产业转型的重要内容。
机械制造企业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其次,产业的国际化是产业转型的趋势。
机械制造企业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再次,产业创新是产业转型的关键。
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一、发展趋势1.智能化与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正逐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机械制造的主流,工厂将更加智能化、柔性化,生产过程将更加自动化、精细化。
2.绿色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机械制造行业也不例外。
未来,机械制造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推动绿色制造,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3.数字化与网络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要趋势。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产品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全过程的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将实现更广泛的网络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作业。
4.定制化与个性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机械制造行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定制化和个性化。
制造商需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二、前景分析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制造业的升级,机械制造行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中国,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升级的重视为机械制造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机械制造行业将实现更多的技术创新。
这些技术创新将推动行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3.产业链协同发展:机械制造行业是一个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行业。
未来,随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将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生态系统,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总之,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和个性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机械制造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行业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
中国机电行业产业链现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中国机电行业是指涉及机械、电子、自动化和电气等领域的综合性产业链,包括了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制造商以及终端产品制造商。
这个行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国家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关键的基础设施和核心技术支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中国机电行业产业链的现状进行概述和说明,然后重点分析该行业的生产环节,并详细解释上下游关系。
最后,我们将总结研究结果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通过对中国机电行业产业链现状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行业,并从整体上把握其发展方向。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如何优化上下游合作关系,以提高整体效益并促进行业创新与升级。
希望本文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为相关决策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2. 机电行业产业链现状:2.1 行业概述机电行业是指涉及机械和电子技术的相关产业,包括了从机械制造、电子元器件生产到最终产品制造等各个环节。
在中国,机电行业一直都是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2 产业链说明机电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中游零部件制造商以及下游终端产品制造商三个主要环节。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提供所需的金属、塑料、玻璃等原材料;中游零部件制造商将这些原材料加工成各种机械零部件或电子元器件;而下游终端产品制造商则将这些零部件组装成最终的机械设备或电子产品。
2.3 发展趋势分析在当前中国机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方面,可以看出以下几点:首先,在技术水平方面,随着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机电行业正逐渐走向高端化和智能化发展。
高精度、高效能的机电产品越来越多地被市场所需求,推动了技术不断提高。
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在机电行业产业链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在产业结构方面,中国机电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企业从单纯生产销售产品,逐渐转变为以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为核心,实现客户价值和满意度的提升。
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结构机械装备制造业是一个涵盖广泛的产业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设备、电力设备、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
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结构主要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的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下游的最终产品制造商和售后服务提供商。
首先,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应商。
原材料供应商提供各种金属、非金属、合金等原材料,例如铁、铝、铜、钢等。
这些原材料经过初加工、精炼和回收等过程,成为中间产品供应给中游的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
中游的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是机械装备制造业中的核心环节。
他们根据客户需求和最终产品的要求,设计和生产各种零部件和设备。
这些零部件包括机械零件、液压元件、电气元件、传动装置等,而设备则包括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纺织机械、电力设备等。
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与原材料供应商合作,从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下游的最终产品制造商是将中游的零部件和设备组装成最终产品,并将其销售给最终用户。
这些最终产品可以是农业机械、汽车、航空器、航天器、纺织品、电力设备等。
最终产品制造商与中游的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密切合作,从而获取所需的零部件和设备,并对其进行组装和测试等工序。
最后,售后服务提供商在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提供产品的维修、保养和技术支持等售后服务,确保机械装备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满意度。
售后服务提供商与最终产品制造商密切合作,以提供及时响应和高质量的售后服务。
总结起来,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结构可分为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的零部件及设备制造商、下游的最终产品制造商和售后服务提供商。
这些环节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在这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各环节,良好的协作和合作是非常关键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看懂⾏业分类
每次写⽂章都是抓⽿挠腮绞尽脑汁,⽆从下⼿。
后来在wind⾦融终端发现了⾏业中⼼这个版块,初见惊艳,再看欲罢不能——我从来不知道⾏业可以按上下游串联起来,以及原来我们有这么多的⾏业。
下⾯我们会介绍下图中14个⾏业的细分⾏业。
⼤家可以将他们对应到上图中的上下游⾏业以及服务与⽀撑⾏业中。
⼀、能源⾏业
⼆、化⼯⾏业
三、材料⾏业
四、机械设备与军⼯⾏业
五、企业服务与造纸业
六、运输服务业
七、旅游酒店业
⼋、媒体与信息服务业
九、批发零售业
⼗、消费品⾏业
⼗⼀、医疗保健与卫⽣⾏业
⼗⼆、⾦融业
⼗三、建筑建材与房地产业
⼗四、公⽤事业
⼗五、总结
三百六⼗⾏,⾏⾏出状元。
但不同⾏业的状元,它们的⽔平是不⼀样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找出好⾏业中的状元郎。
这14个⼤类⾏业中,你相中了哪⼀个?。
建筑行业上下游现状1. 引言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建筑行业的上下游关系紧密相连,上游是指与建筑材料生产和供应相关的行业,而下游则是指与建筑工程施工、装饰、维护等相关的行业。
本文将对建筑行业上下游现状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2. 建筑行业上游2.1 建筑材料生产建筑材料生产是建筑行业上游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铁、玻璃、木材等,它们是各类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
目前,中国的建筑材料生产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出口到海外市场。
2.2 设备制造在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设备和机械设备。
设备制造是支撑建筑材料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中国的设备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之一,能够为建筑行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设备和机械设备。
2.3 建筑材料供应建筑材料供应是建筑行业上游的最后一个环节。
建筑材料供应商负责将生产好的建筑材料送到各个建筑工地,以满足施工方的需求。
目前,中国的建筑材料供应链已经比较成熟,能够及时、准确地将建筑材料送达到需要的地点。
3. 建筑行业下游3.1 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是建筑行业下游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包括房屋、桥梁、道路等各类基础设施的修建和维护。
中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
3.2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是建筑行业下游另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住房需求的增加,房地产开发成为了建筑行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庞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
3.3 建筑装饰建筑装饰是建筑行业下游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包括室内装修、外墙装饰、景观设计等各类建筑美化工作。
中国的建筑装饰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能够提供各种高品质、个性化的装饰产品和服务。
3.4 建筑维护建筑维护是建筑行业下游的最后一个环节。
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长,对于建筑物维护和保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产业链中上游的产业结构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在现代经济中,产业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由不同环节的产业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而形成。
其中,上游产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上游产业是指位于产业链的起始阶段,与下游产业相联系,为下游产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设备等必要资源的产业。
上游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了关键地位。
它们为下游产业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要素,是下游产业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
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原材料加工以及中间产品制造等环节,它们直接影响着下游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上游产业中,矿产资源开发是最基础和重要的环节。
矿产资源是各种原材料的来源,如石油、铁矿石、金属矿石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才能保障下游产业的正常运转。
另外,原材料加工和中间产品制造也是上游产业中的重要环节。
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下游产业所需的零部件或半成品,再经过下游产业的加工组装最终成为最终产品。
上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上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整个产业链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上游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为下游产业提供更好的支持,推动整个产业链向高质量发展。
同时,上游产业也需要与下游产业加强合作,形成良性循环,共同实现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上游产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它们为下游产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供应,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只有加强上游产业的发展,提高其自身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因此,研究和关注上游产业的产业结构对于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写法: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产业链中的上游产业结构展开讨论,深入探究上游产业的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发展趋势。
机械设备行业上下游概况机械设备行业是一个涵盖多个领域的广泛产业,包括制造、设计、销售和维护各种机械和设备。
以下是机械设备行业的上下游概况:上游产业:1.原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的制造通常需要大量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纤维等原材料。
•钢铁、铝、铜等金属产业是机械设备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
2.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对机械设备的生产至关重要。
•上游行业可能包括提供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设备和工艺的供应商。
制造环节:1.机械设备制造商:•制造商涵盖了从小型零部件到大型机械设备的广泛范围。
•包括重型机械、工业设备、农业机械、建筑设备等。
2.设计和工程服务:•设计公司和工程服务提供商为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支持。
•包括CAD设计、工程咨询、原型制作等服务。
下游行业:1.用于各行业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最终用途涵盖了多个行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农业、能源、交通运输等。
•下游行业是机械设备行业的主要用户。
2.维护和修理服务:•维护、修理和售后服务是机械设备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的维修服务提供商支持设备在使用中的保养和修理。
相关服务和市场:1.市场和销售:•市场研究和销售服务支持机械设备制造商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
•提供市场报告、推广策略和销售渠道的服务。
2.金融和投资:•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和投资支持,促进机械设备行业的发展。
•投资公司可能对机械设备生产商进行投资,以支持其扩张和创新。
机械设备行业的上下游关系紧密相连,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相互依存。
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和需求对机械设备行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等趋势也在推动整个机械设备行业的演进。
机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分析一、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机械行业也面临一些问题:1. 技术创新不足:传统机械行业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低技术含量产品制造和仿制生产,并且缺乏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这导致了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难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增加竞争力。
2. 资金压力大:机械设备制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尤其是高端科技设备研发更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中小型企业往往面临融资困境,无法获得必要的资本支持,进而影响了行业整体的创新与发展。
3. 人才匮乏:机械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在高校教育领域中,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相对减少,许多优秀人才也流失到其他行业或国外。
这导致机械行业中出现了大量技术工人缺乏的局面,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4. 制造体系落后:由于长期依靠较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机械制造企业在自动化、柔性化等方面相对滞后。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有待提升,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机械行业问题整改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并推动机械行业持续稳健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1. 加强技术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专项资金支持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并与高校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2. 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可以加大对中小型机械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并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机械行业领域,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此外,培育信用体系,降低贷款利率和风险溢价,也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3. 强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机械类专业的教育资源配置,鼓励学生选择机械工程专业,并加大对相关专业的奖学金和优惠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注重职业技能培训、技师评选等活动,提升现有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
★投资情报:新材料专题《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年均增长率超过25%。
大的方向分为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子行业覆盖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新材料是实现新兴产业的奠基石,是所有产业的先导。
其中新能源材料、功能膜材料、碳纤维材料、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最受支持(一)新材料上游原材料资源耐火粘土主要用于冶金工业:濮耐股份(002225)、鲁阳股份(002088)、瑞泰科技(002066)、北京利尔(002392)高岭土是造纸和涂料生产中重要原料:海印股份(000861)、雷鸣科化(600985)重晶石是石油钻探和化学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红星发展(600367)萤石是氟化工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巨化股份(600160)、三爱富(600636)、亿利能源(600277)、江山股份(600389)黑滑石可应用于造纸、陶瓷、塑料、油漆、涂料、医药、化妆品、航天、机械、电子、计算机、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斯米克(002162)金刚石广泛运用于括石料建材、汽车机械、矿山油田、电子、光伏等各主要制造业领域:黄河旋风(600172)、豫金刚石(300064)钛白粉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油墨、化纤、橡胶、化妆品等工业:安纳达(002136)、佰利联(002601)、ST钛白(002145)、东华科技(002140)其他稀有小金属矿及锂矿:稀有小金属主要是国家收储的品种如稀土、钨、钼、锡、锑、铟、锗、镓、钽和锆,锂矿如西藏矿业、路翔股份等,由于广为市场熟知我们不在此处一一列出。
(二)新材料中流砥柱1.碳纤维主要用于体育器材、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应用较普遍的是聚丙烯腈碳纤维和沥青碳纤维。
碳家族之碳纤维、石墨烯概念:中钢吉炭(000928) 碳纤维龙头股方大碳素 (600516)公司主营业务为石墨电极、炭砖、炭糊、特种炭素新材料等石墨及炭素制品的生产销售中国宝安(000009)是我国唯一研制成功石墨烯的上市公司,也是我国唯一能量产石墨烯的企业ST东碳(600691)公司是国内较大的碳石墨材料及制品生产和科研基地天富热电(600509)公司旗下的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公司主营碳化硅(SIC)项目金发科技(600143)碳纤维项目今年6月前投产大元股份(600146) 子公司碳纤维新产品通过专利初级审查吉林化纤(000420)大股东"十二五"力推碳纤维研发和建设大橡塑 (600346)设备涵盖碳纤维等多领域博云新材(002297) 碳/碳复合材料先锋,复合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保定天鹅(000687)打造新型纤维拓展平台力合股份(000532)公司间接参股的无锡第六元素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石墨烯研发与生产金路集团(000510)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双方在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展开平等互利的合作。
2.功能膜材料包括电子信息、锂电池隔膜、光学薄膜、光伏薄膜、水处理渗透膜、高阻隔包装膜等,种类很多,目前是塑料制品中发展最快的。
(1)水处理碧水源(300070)污水处理解决方案、市政工程、膜销售、净水器水务国中水务(600187)水务工程、污水处理、技术服务水务创业环保(600874)污水处理、再生水、自来水水务洪城水业(600461)自来水、污水处理、特种行业用水水务南方汇通(000920)是国内最大的复合反渗透膜专业化生产企业(2)光学膜:康得新(002450): 打造光学膜产业集群航天科技(000901)集团入主乐凯胶片或锁定光学薄膜业务南洋科技(002389)募资7亿进军光学膜市场金晶科技(600586)伏法玻璃、纯碱、薄膜电池化工、显示、光伏发电长信科技(300088)显示器件材料、ITO导电玻璃显示彩虹股份(600707)显像管、玻璃基板显示莱宝高科(002106)触摸屏Sensor 触摸屏法拉电子(600563)变压器、电容器、金属化膜电子元器件铜峰电子(600237)光膜、聚酯膜、电容器电子元器件江海股份(002484)铝电解电容器、化成箔电子元器件乾照光电(300102) LED芯片、外延片 LED(3)光伏膜广东榕泰(600589)氨基复合材料、薄膜太阳能电池、苯酐等光伏发电、建材等拓日新能(002218)多晶硅电池、单晶硅电池和非晶硅薄膜电池光伏发电南玻A(000012) 平板玻璃、太阳能、工程玻璃显示、建材和光伏发电(4)锂电池隔膜:佛塑科技(000973)公司隔膜产能将达约6700 万平米/年,稳居行业第一,公司优势在于拥有行业内领先的薄膜拉伸技术,产品质量稳定,收率较高沧州明珠(002108)公司目前正在积极研发锂离子电池隔膜,拟定向增发4000 万股,建设2000 万平米隔膜产能。
(5)高阻隔包装膜及其他东材科技(601208)西部“膜王,产品包括电工聚酯薄膜、电工聚丙烯薄膜、柔软复合材料、无卤阻燃片材等7大类产品,太阳能基膜是亮点万顺股份(300057)复合纸、转移纸、PET膜包装、显示大东南(002263)国内塑料包装薄膜行业龙头,募资不超过13.5亿元,全部用于年产8000吨耐高温超薄电容膜项目、年产6000万平方米锂电池离子隔离膜项目及年产12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项目浙江众成(002522)国内最大的POF 热收缩膜制造商,现有产能2.3 万吨,募投项目2013 年投产后,将新增产能1.1 万吨鑫富药业(002019)2010 年1 月26 日投资设立杭州鑫富节能材料有限公司,占60%的股份。
公司EVA 胶膜项目已正式投产,产能达6000 吨/年,取得了UL、TUV 认证,通过了国内部分知名组件企业的检测。
3.高性能结构材料包括高温合金、新型铝合金和镁合金、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和高分子合金、新型化工材料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等斯米克(002162)高档建筑陶瓷领军企业鑫科材料(600255)公司主要生产铜基合材料和辐照特种电缆,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代表中材科技(002080)特种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唯一全能的国家级高新企业,高强玻纤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0%深圳惠程(002168)以新型高分子电气绝缘材料技术为特色核心优势,积极投资聚酰亚胺耐热高分子材料、锂电池隔膜、纳米纤维隔膜,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在60%以上禾盛新材(002290)公司主要产品为有机涂层复合材料(预涂装),产品主要用于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白色家电外观部件,市场占有率达到25%左右海螺型材(000619)以塑料型材为主的新型建材企业瑞泰科技(002066)熔铸耐火材料行业龙头方大集团(000055)国内最大规模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东方钽业(000962)世界钽丝龙头,世界市场占有率60%,技术和综合质量水平世界第一云海金属(002182)镁合金行业龙头,产品主要应用于新型节能环保汽车等东方锆业(002167)拥有氯氧化锆、复合氧化锆、氧化锆结构陶瓷的完整产业链钢研高纳(300034)高端和新型高温合金制品生产规模最大企业之一久立特材(002318)高温不锈管和各种口径焊接管生产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硅宝科技(300019)国内唯一一家有机硅室温胶生产企业,车灯胶、电力环保胶、制胶专用设备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三爱富(600636)国内最大、品种最齐全的有机氟化工企业,拥有最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新安股份(600596)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有机硅产业链,即将实现20万吨的年产能,国内第一烟台氨纶(002254)氨纶龙头,对位芳纶是其未来最具前景的业务乐普医疗(300003)血管内药物洗脱支架系统、先心病封堵器等主要产品具有高壁垒鱼跃医疗(002223)进入缝合线领域,未来将向缝合针、吸收袋等相关产品延伸红宝丽(002165)亚洲唯一拥有自主发明专利的万吨级异丙醇胺生产规模的企业,年产能将扩充至4万吨,成为世界龙头三聚环保(300072)唯一一家以能源净化材料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九鼎新材(002201)产业涉及玻璃纤维纱、织物及其制品,服装、家用纺织品、现代农业、机械加工,对外贸易等。
在原有玻纤、玻钢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础上,现在已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工程为核心,房地产、服装家纺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4.新能源材料:是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包括锂离子电池材料、以硅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等三峡新材(600293)中国硅王,拥有我国最大硅矿有研硅股(600206)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半导体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基地,业务分布在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太阳能等多个领域云南锗业(002428)卫星太空侦测的必须光学新型材料,又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半导体)稀缺资源。
多氟多(002407)2011年实现系列电子级氟化物产品产业化,建成六氟磷酸锂1000吨/年生产线,成为国内最大的六氟磷酸锂生产厂家天齐锂业(002466)公司为国内锂产品龙头,有望构建覆盖锂矿资源、锂盐和锂金属加工三大业务体系;公司的潜在风险在于没有锂资源,原料矿石均从国外进口亿纬锂能(300014)公司参股39%的亿能电子公司开发的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管理,技术领先,目前与长安汽车有合作。
赣锋锂业(002460)是国内品种最齐全、产业链最长的锂产品供应商,业务涵盖了金属锂、碳酸锂、氯化锂、丁基锂和氟化锂等20多种锂系列产品当升科技(300073)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业供应商。
新宙邦(300037)国内领先的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铝电解电容器化学品国内市场占有率30%。
杉杉股份(60088)国内第一锂电池材料供应商。
科力远(600478)镍氢电池制造商,产品得到国内外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认可。
中信国安(000839)子公司盟固利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生产商,国内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厂家嘉宝集团(600622)核工业重要配件生产商,相关样品已交付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特变电工(600089)控股72.95%的新疆新能源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太阳能开发和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拥有太阳能应用产品4100KW的年产能5.稀土功能材料:主要包括稀土发光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催化剂材料、稀土陶瓷材料、稀土超导材料、稀土原子能材料等,其中稀土永磁材料分为钐钴永磁体和钕铁硼系永磁体。
包钢稀土(600111) 国内最主要的稀土生产企业。
厦门钨业(600549) 钨钼、稀土交相辉映,国内最大的钨钼产品生产与出口企业。
中科三环(000970) 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钕铁硼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