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普外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老年患者普外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作者:王瑞琴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普外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总结临床经验,规范护理操作,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老年患者240例,对其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
结果:在围手术期护理后,所有老年普外患者均康复出院,术中与术后有1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25%。
结论:老年患者承担的手术风险较大,需要较高要求的护理。
加强老年患者普外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促进死亡率的降低,采取积极有效、规范严格化、具有预见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安全,降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老年患者;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与医疗科学技术的日益提高,人均寿命日益延长,我国社会人口已逐步呈老龄化趋势。
高龄患者由于自身体抗力的衰退,并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与类型的疾病,因此耐受力较差,所承担的手术风险也较大,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也较高。
所以老年患者普外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老年患者240例进行了围手术期方面的系统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有所降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老年患者240例,男100例,女140例,年龄62~89岁,平均年龄73.4岁。
120例患者不同程度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其中伴有2种以上的患者35例占12.5%。
1.2方法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患者心理状况、病史、生命体征等。
经过诊断与评估,制定有效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依照护理措施,对普外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多方面的护理。
1.3护理措施1.3.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为提高老年患者手术的安全性,规范化的术前准备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证[1]。
在老年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该细致向患者介绍入院后需注意的细节,减轻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能够尽快适应。
普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
2.安排必要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等。
3.评估病人的危险因素,如高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干预。
4.嘱咐病人禁食禁水,并准备必要的洗肠、药物等。
二、围手术期护理:1.将病人安置于洁净、安静的病房中。
2.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随时监测和评估病情变化。
3.配合医生进行皮肤消毒和手术准备,确保手术区域无污染。
4.协助医生进行术前麻醉,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5.根据需要安置导尿管、静脉留置针等,保护生命体征的稳定和液体平衡。
6.记录麻醉、手术等重要信息,包括手术操作、药物使用等。
三、术后护理:1.督促病人进行术后的康复训练,如开展深呼吸、有效咳嗽、肢体活动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监测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配合医生进行伤口处理和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减少感染的发生。
4.给予病人适当的镇痛药和抗生素,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与药物相互作用。
5.鼓励病人逐渐恢复进食,但要根据病人的消化能力和术后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6.关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早期识别,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呼吸道感染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四、并发症预防:1.术后早期行肢体康复训练,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每2小时改变病人体位,嘱咐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3.注意病人的呼吸道管理,及时疏通呼吸道,防止肺炎及吸入性损伤的发生。
4.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腹腔感染等。
总结起来,普外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护士需要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进行术前准备和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后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还要建立起与病人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为病人提供温暖和关怀,使病人能够更好地度过困难时期,加速康复。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作者:吴晓玲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随着经济、文化、科学以及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人类寿命普遍延长。
老年人占全人口的比例正在增长,人口老龄化己引起各国广泛的关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最新数据公报,全国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69%),预测到2025年则达到20%。
毫无疑问,我国己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面临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人口老龄化.“老年”从生理意义上讲,是生命过程中组织器官走向老化和生理功能走向衰退的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老化,表现在体内脏器组织萎缩、细胞衰老、再生能力降低等万面;随之相应地出现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低下、机体对周围环境的应激能力减弱,不但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容易并发感染。
近年来,在普外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手术患者的比率日益增高,尤以肿瘤患者为多,而手术是老年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但老年患者常伴有各种其它系统、器官的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和血液病等,从而使机体抵抗力和对手术等治疗的耐受力明显下降,增加了其治疗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围手术期的正确护理对手术及术后恢复均有重要意义。
1 心血管系统的监控1.1围手术期心血管危险评估围手术期心血管的问题主要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血压问题及心源性猝死。
围手术期冠心病心肌梗死(AMI)多发生在外科术后48小时内。
对于AMI后患者的危险评估有赖于AMI距目前手术的时间,AMI 6~8周内的患者手术危险性大。
严重心律失常主要是指室性心律失常,因为它会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以及发展成为室颤进而猝死。
但并不是出现频发室早即为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兆。
所以重要的是了解器质性心脏病的情况以及合并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高龄普外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与干预效果评估摘要:探讨高龄普外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与干预效果评估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普外科就诊并接受择期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120例年龄6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根据床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围术期13例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21.67%,观察组60例患者,围术期1例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1.67%,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率85.00%,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96.67%,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龄普外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与干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龄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干预效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普外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和干预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和干预对于手术后恢复和术后并发症的控制非常重要。
高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和慢性病的累积,往往面临着更高的手术风险。
手术过程中,高龄患者可能面临更长的手术时间、更多的失血量,以及更高的术后并发症风险,如感染、心血管事件和肺部问题等。
因此,对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和干预措施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就我院高龄普外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与干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普外科就诊并接受择期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120例年龄6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根据床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
对照组60例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65-73岁,平均年龄69.9±3.0岁,其中消化道手术32例,腹腔镜镜胆囊切除术20例,其他手术8例;观察组60例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65-76岁,平均年龄70.0±3.4岁,其中消化道手术30例,腹腔镜镜胆囊切除术24例,其他手术6例;经统计学软件评价,未见两组患者上述基础资料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老年患者普外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并总结自身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50例老年手术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
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后,除1例死亡外,其他均恢复良好,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结论对普外老年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病死率的发生,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老年患者;普外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56-01
近些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变动,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如何做好老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已经成为临床护理中重要的课题。
由于老年人随着年纪增长,其身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免疫力也逐渐降低,导致手术治疗的风险比较大,病死率也很高,恢复较慢,且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因此,在老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科学、精心的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治愈率。
本文分析了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50例老年普外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50例老年手术患者,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58-86岁,平均年龄68.5岁;其中阑尾切除术14例,胆囊切除术13例,疝修补术8
例,胃癌根治术6例,乳腺癌根治术5例,结肠癌根治术4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并进行综合的术前教育,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护理人员要告诫患者戒烟,因为老年患者由于其呼吸系统逐渐发生退行性病变,呼吸功能会逐渐减退,自身的纤毛运动和换气功能会逐渐下降[1],长期吸烟会对其呼吸系统带来损伤,因此要及时戒烟;②护士要为患者讲解呼吸功能锻炼的正确方式,如腹式呼吸、有效咳嗽等,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这些活动的重要性,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③指导患者逐渐进行术后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2];④护士要详细讲解手术的相关事项,为其介绍手术方式以及作用,并指导其术后保护伤口和适当功能锻炼。
1.2.2 饮食护理老年患者在术前要保持营养充足,饮食合理搭配,确保患者能够摄入足量的热量、维生素等,同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嘱咐患者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3]。
对于难以自主进食患者可使用外周静脉营养方式,以此来提高身体免疫力。
如患者存在贫血等症状要及时予以纠正,以免影响手术进行。
1.2.3 术前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年纪较大,其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患者体质非常差,患者会由于担心自己身体承受不住手术打击,害怕自己术中出现危险而往往产生紧张、
忧虑、恐惧等不安心理,而这种负面情绪又会影响到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一定要给患者详细的心理指导,与患者多沟通交流,为其及家属讲解手术的麻醉方式以及手术方式,并向患者讲述成功案例,帮助其建立恢复健康信心,减少紧张不安的心理压力,以积极的配合手术的治疗。
1.2.4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后要及时为患者做好保暖,避免受凉,因为老年患者在术后体温会偏低,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寒战等不良反应[4],对患者预后会带来影响,并且低温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增加心功能异常发生几率。
因此要保持患者病房温度,避免使用空调等。
1.2.5 术后护理患者由于年龄过高,其身体脏器功能降低,反应会逐渐降低,并且手术后麻醉药物会使其代谢缓慢,在体内发生蓄积,因此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详细询问患者病情以及身体感受,注意其意识和肌力恢复情况[5]。
1.2.6 引流护理患者术后其身体上放置的引流管较多,护士要做好引流护理工作,保持患者身上各引流管有效引流,妥善固定,避免阻塞、脱落、扭曲、受压等,应每小时挤压1次,并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6]。
1.2.7 并发症护理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还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老年普外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呼吸系统并发症,而肺炎则是
引起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因素。
因此,为降低术后出现肺炎几率,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进行预防和控制,一是加强其口腔护理,术后为患者及时排痰,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可以使用沐舒坦雾化吸入为其化解痰液;二是患者由于腹部切口会有疼痛现象,因此害怕咳嗽,此时护士要为其讲解咳痰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咳嗽,并对其进行相关指导,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呼吸频率等,避免出现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6];②合并循环系统疾病护理:老年患者在出现合并循环系统疾病之时会加重病情,因此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其室内环境、电解质平衡。
在输液之时保持速度均衡缓慢,并详细询问患者感受,可适当为其按摩腹部,加速胃肠蠕动,促进肠胃消化。
1.2.8 健康教育老年普外手术患者术后会因为伤口疼痛、恢复较慢等情况而产生不良情绪,护士要及时劝导,多与患者沟通,并告诫家属多关心、爱护患者,控制好患者情绪,培养其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要鼓励患者及早进行功能训练,以促进身体的尽快恢复。
饮食结构平衡,以清淡为主,保持充足休息。
2 结果
50例患者经过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后,1例患者由于术后并发胃肠吻合口瘘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他49
例均恢复良好,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3 讨论
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如何做好老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已经
成为临床护理中重要的课题。
由于老年人随着年纪增长,其身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免疫力也逐渐降低,导致手术治疗的风险比较大,病死率也很高,恢复较慢,且易引发各种并发症[7]。
因此,在老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科学、精心的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治愈率。
在本组中,50例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除1例患者死亡外,其他49例均恢复良好,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综上所述,对普外老年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病死率的发生,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小平.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j].护理研究,2009,20(08):499-500.
[2] 王线妮,张永真,朱以芳,等.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12,18(03):124-125. [3] 崔贤芬,姜涛,张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146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0,06(25):267-268.
[4] 由燕,邢英欣,刘敬红.老年病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9,02(31):189-190.
[5] 钱小顺,王士雯.老年术后并发症及预防对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4(12):235-236.
[6] sessler 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of mild hypothermia[j].anesthesiology,2011,08(95):531-540.
[7] kurz a.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pathophysiology and climical sequence[j].wien klin wochenschr,2009,16(29):26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