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技术管理

工艺技术管理

工艺技术管理
工艺技术管理

浅析工艺管理----- 讨论稿

工艺管理的主题工作

一工艺工程管理或者工艺技术管理首先要搞清楚管理内容

主要包括:研发技术材料应用管理(材料配方数据库、包装配件数据库)、生产制作工艺数据管理(制造工艺),生产装置管理(设备和工装、模具数据库)、统计报表管理(检查记录、总结工作)

二工艺管理的方针——优质、高产(高效率、高成品率)、低耗(制造费用控制)、高效益(低成本)

三生产工艺管理目的---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四围绕着制作工艺路线(制造工艺方案),对场地、装置进行选择、设计、合理布置。

五现场生产工艺管理定义,围绕着生产6大要素(人、机、料、法、环、测)进行的工艺方案的PDCA 循环(策划、执行、检查、与改进)的管理活动。

市场需求决定于开发标准-----开发标准决定于现场工艺----- 现场工艺决定于现场生产形式----- 现场管理决定一切目标的实现。可见技术研发和应用在生产制造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艺管理的最原始依据和执行标准都是来源于整个技术管理工作的源头操作环节,设计开发和材料应用研发工作。有了规范、严谨、设计开发程序加上科学、准确、可实现的低成本的材料工艺方案;再加上高产、低耗、节能、合理的制造工艺方案,再按照PDCA 循环不断的改进,才能达到最终使企业利益实现最大化的效果。

工艺管理当中首先要明确各个部门在技术研发至生产运营过程当中的职责

工艺管理职责:

一生产主管经理的职责:

1 负责建立全面,统一、行之有效、工艺质量管理体系。

2 负责审批企业技术改进发展规划,工艺发展规划,技术改进规化,重大工艺技术装备组织,引进,安装,验收工作。

二工艺管理科岗位职责:

1. 工艺方案的策划和制定

1.1负责组织合同产品和新开发产品的工艺性评审策划并制定生产工艺

方案,用于指导生产操作;

1.2 根据工艺方案在生产现场的应用情况,修改和完善工艺方案;

1.3负责设计和完善工艺路线(工艺方案)、工艺管理表格、工艺单及作业指导书,其他工艺技术性文件等。开展工艺方案项目的不断改进(包括材料工艺和制造工艺),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促进机械化/工业化水平的提升。

2. 工艺方案执行中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2.1 对工艺方案在生产现场的执行进行培训和指导;

2.2 预防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问题;

2.3 对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进行监督检查;

2.4 做好工艺管理档案的归集分析和必要的信息共享;

2.5 对工艺方案执行中可能发生的影响安全和健康环保的问题做好风险预估和预防改进。

负责组织分析制定产量定额、损耗率。

3. 技术服务

3.1负责组织设计和完善现有产品使用设备、工装。为工艺工程项目提供工艺技术参数和其他技术支持;

3.2 对围绕生产及生产准备所发生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3 发现并提出工艺工程改造项目。

4. 数据库建设与文件管理

4.1 工艺方案数据库建立

4.2 标准样数据库和生产配方数据库建立

4.3 模具数据库建立

4.4 产品开发包装数据库建立

4.5 工艺技术问题案例分析数据库建立

4.6负责定期向物流部提供更新的材料使用信息表(在基础产品配方数据库基础上增加差异化产品配方信息)。

4..7工艺质量管理台帐,合同生产总结数据库。

三职能部门工艺职责

1设计,研发部门:

负责新项目开发输入评审,以及项目成功后输出相关的报告,确定产品的标准,检验规程,工艺风格,表面效果,燃烧质量,以及简易的操作流程设计,工装、模具等设计图纸。

2 采购科

按照工艺要求及时提供主要原材料,辅料,及合格的配件,以及其他外购部件。

3 人事行政部

3.1 按照工艺要求负责生产人员的招聘,要保证定准时,足量提供。

3.2工艺变化时,及时、准确的制定、修改生产定额,确保生产定额符合现场实际生产情况。

3.3生产操作安全培训。

4 生产计划科

(1)根据工艺要求合理地选择生产场地。

(2)按照工艺流程工序的工艺特点合理加工顺序制作成品、半成品、

零部件,制定可实现的生产计划。

5 品检科

(1)负责组织检查工艺纪律落实情况,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成品半成品检查。

(2)建立产品检验控制管理台帐,针对客户特别关注点,制作检查记录表,制作当中不符点工艺质量问题及时向工艺科反馈,并跟踪进度和改进结果。

(3)负责向技术科提供质量问题检查记录当中,数据统计成品率,产品克重等数据。

(4)参加制定工序控制点的建立和组织产品质量问题评审工作。

6 设备科职责:

(1)负责建立设备管理台帐,编制设备操作规程,负责按照工艺要求制做工装。

(2)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安全、可靠,并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定期对工装设备进行维保,确保设备达到95%以上的时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车间操作工人进行正确使用设备和日常维护保养培训,监督、检查车间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

负责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工艺工程项目改造和生产环境条件改善。

(5)编制设备生产效率定额统计表。

7 生产车间职责

1)负责按工艺文件要求组织生产和记录。

2)负责按工艺要求组织现场技术人员对产品进行工艺验证。

3)负责组织车间严格遵守工艺纪律。

4)负责及时反馈工艺验证和生产实施过程中的工艺问题。

5)负责在工艺指导监督下开展现场定置管理。

四工艺设计管理:

工艺研发--- 市场调研

1 工艺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市场和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了解国内外同工行业工艺水平,了解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情况,通过了解本企业对手的产品,找到本企业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工艺准备奠基良好的基础,起到促进工艺水平提高的作用。

2 产品工艺性审查----输入评审

由技术项目负责人在产品设计定型前,对产品制作当中使用的工装,材料配方,制作工艺,存在风险等问题进行输出评审,作为试生产和批量投产的必要前提。在新产品设计过程中,重大项目必须有专人进行阶段性工艺评审,产品工艺性审查再设计的各阶段都应进行。

3工艺方案制定---输出评审

工艺方案是产品准备工作的总纲,也是编制工艺性文件的指导性文

件。工艺方案的制定的原则,适应性强,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可操作,可实现。

工艺方案是产品进行制作加工的技术方案,它规定了产品加工的生产路线(材料备至状态区分---熔化---配料–成型加工----后期处理--- 包装---装箱----入库的操作全过程);当中的各项技术指标或标准的的初步设计技术参数。包括所使用设备,工装、模具,材料配方,材料用量,加工过程中的基础技术要求,技术参数。

3,2工艺文件的编制是开展工艺工作的依据,主要用于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检查、以及工艺纪律管理。

3.3工艺文件的内容包括工艺规程,工艺设备技术参数,劳动定额,原材料使用耗量,检验规程,质量标准,作业指导书,检查记录表等等。

五工艺设备管理:

1 工装设计、制作、验收。

产品实现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装、模具、工位器具,操作架等等工艺装备,简称工装。工装的制作有两种,一种简易工装由公司自主制作,另一种制作精密复杂需要外协制作,工艺装备的制作依据是,工艺方案、依据工艺规程要求的技术参数,确保产品可实现;工装设备,必须经过验收后,完全达到设计标准后才算验收通过。

2 设备维保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常用故障率高的设备应每日至少两次进行巡检,对于故障率低,且长期运转或不常使用的重要设备要定期进行保养维护。

六现场工艺管理:

现场工艺管理主要围绕着生产的人、机、料、法、环、测六大要素进行PDCA 循环的原则进行管理。

定义:PDCA循环

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

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

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

Action: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标,制定下一轮计划。

特点:

①各级质量管理都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如上图1、图2所示。在PDCA 循环中,一般说,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

②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象爬楼梯那样,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③在PDCA循环中,A是一个循环的关键。

【P(计划)】:

工作计划、策划、职责、目标(人、机、料、法、环、测5W1H);人---.对人的细化管理

通常按班组、个人、管理者别进行不良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很容易发现下述差别:

◆工作态度、风气;

◆技能水平;

◆管理能力。

机----对机器的细化管理

通常按不同设备、工器具进行不良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很容易发现下述差别:

◆设备性能、精度、维护状况;

◆工器具精度、磨损、寿命;

◆不同材质模具、工装的差别。

料---对材料的细化管理

通常按不同厂家、同一厂家不同批次进行不良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很容易发现下述差别:

◆材质与质量标准的符合性;

◆供应厂家之间的差别;

◆同一厂家的材质均匀性、质量稳定性;

法---方法的细化管理

通常按不同机种、不同班别进行不良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很容易发现下述差别:

◆不同机种间的工艺条件差别;

◆不同作业者的操作方法、调整方法;

◆调整范围。

环---对环境的细化理

通常按生产线类别、工序类别、季节别进行不良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及现场观察,可以很容易发现下述差别:

◆现场5S(清洁度、有序度、明朗度)状况;

◆现场物流情况;

◆亮度、温度、湿度、空气流动情况。

测量--- 对测量系统的细化管理

对不同的测量方法、计测计量仪器、测量人员及其与测量系统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通过测量系统分析(MSA),使测量误差达到可接受的范围。

包括三个方面的策划(危险源识别、法律法规识别、目标指标和方案制订)

【D(执行)】:

--明确职责(部门/岗位的质量、安保职责)

--资源保证(能力、意识,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

--编写文件(强调标准依据)

--信息交流和沟通(对内、对外)

--执行:符合性痕迹管理

运行控制(重点消防安全、防盗抢(财产和资金)、交通安全、信息安全)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文件的演练和执行)

【C(检查)、A(纠正)】:检查和持续改进

--日常工作(质量)检查、安全检查

--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定期验证

--安全管理绩效的检查

--对不合格项(品)的整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PDCA 操作当中的八个步骤

(1)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②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③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④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

——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

——达到什么目标?

——在何处执行?

——由谁负责完成?

——什么时间完成?

——怎样执行?

⑤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⑥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⑦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⑧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七工艺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有四个方面:

◆细,就是管细、做细、关注细节

◆准,就是准确、及时、准时

◆严,就是严格遵守、实施一次做到位

◆精,就是管精、做精、精益求精

从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来看,精细化管理是通过细化的实施方法提高时间要求和工作质量要求,实现有竞争力的绩效目标,即低成本、快速反应。建立内部客户观念要做到:

◆了解产品的工艺流程;

◆了解各工段、工序的主要控制要点;

◆了解前后工段、工序的关系;

◆了解工序质量与市场质量的关系;

◆了解工序质量对后续工序的影响;

◆了解本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细化管理具体体现---数字化管理

细化管理对系统渠道的要求

细化管理对统计渠道的要求是: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推动改善。

从管细到管精对统计渠道提出了要求:必须要有完善的统计渠道,这种统计渠道就像管理的神经末梢,它能够伸到一线,伸到班组,伸到每个员工,伸到每一个班次、每一个时段。具体包括:

◆细化管理X(5M1E)

包括:不同班组/人员、不同设备/生产线、不同供应商/批次材料、不同工艺/条件、不同作业环境、单位成本管理、使用设备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细化管理Y(QCDSF)

不同时间、不同系列、5M1E分层、单位成本管理、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八现场操作具体管理内容

1 工艺定额管理

工艺定额管理包括工时,人均产量,材料消耗、能源动力费用消耗。

内容应具有以下特性:

(!)先进性

(2)合理性,以实际出发制定定额。

(3)完整性,每道工序都有定额不能遗漏。

(4)准确性,按照各个工序消耗的时间指定准确的定额。

2确定工艺条件

根据工艺要求为生产环境确定比要的条件主要对温度、湿度、光照、香味、噪音等采取必要地措施。要通过技术手段对环境的各项要素进行控制,保证产品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生产。

3 人员培训

各种操作都是由人来进行,所以应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之了解操作流程和作业要求,及质量标准。特别是关键操作岗位必须考核合格后方可允许上岗操作。

4确定工序质量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而应积极地对制造过程实行工序控制,保证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合格产品。

对工序控制,主要是通过设置工序控制点来达到的:

(2)在对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工序动作分解制定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

(3)对工序控制点上使用的工装、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并定期维护保养。

(4)对关键控制点上使用的设备要定期做好状态跟踪记录,并详细记录允许状态。

5 现场工艺控制

(1)工艺标准化

工艺术语标准化,工艺术语是工艺领域内的共同的技术语言,是制作工艺标准,编制工艺文件,做好各项工艺工作的基础。如常用的,工艺风格,表面效果,规格,货号,色号,色差,阻燃、积碳等等。

工艺要素标准化,生产设计相关技术参数统一单位,统一取值标准如产品尺寸公差,浇注温度范围,材料消耗用量,工序步骤使用工时。

工艺操作规程标准化,统一工艺要求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指导书和操作流程进行生产。

工艺文件标准化,《产品质量标准》《标准实样》是现场生产执行的标准。是试产,首产验证,正常生产依据。

(2)工艺纪律检查

工艺纪律是生产过程维护工艺严肃性,保证工艺要求贯彻执行,建立稳定的生产秩序,确保产品加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而制定的约束性

文件。

对人员的要求,

1 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

2 操作人员是否按照标准文件规定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操作。

3 操作人员的生产效率,所用工时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工艺纪律对设备工装的要求

1 设备工装是否按照技术要求达到设定生产效率。

2设备工装是否达到要求的精密度。

3设备工装状态完好率,工作正常使用率是否达标。

对材料的要求

料,是指半成品、配件、原材料包装材料等构成成品产品所用的原料。遵循5S 管理所规定的定制管理要求。

1 制造材料存放状态和可追溯性状态、标识是否清晰,有无调整使用要求。

2 包装材料,或配件,标识是否清晰准确,发放,退库是否使用设有专人验收,并记录在案。

3 半成品,合格状态,检验状态。

对制作方法的要求

法,顾名思义,法则。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它包括:作业指导书,材料工艺单,作业标准,制作工艺流程、产品标准

(标准实样、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标准和各种操作规程等。作用是及时、准确的反映出生产过程中存在那些问题和技术文件当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在应用当中是否能够成为产品达标的技术标准指标。是进行不断技术改进的基础工作;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重要条件之一。

对环境的要求

环境温度、湿度、车间洁净度等对是否影响产品质量。

对检验的要求

(1)确定测量标准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选择精密度满足测试标准要求的计量器具。

(2)定期对所有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

(3)规定必要的校准规程。其内容包括测量器具类型、编号、使用地点、校验周期、校验方法、验收方法、验收标准,以及维修的记录和应急问题处理措施。

(4)保存校准记录。

(5)发现测量和检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立即评定以前的测量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并记入有关文件。

九现场工艺管理的步骤

1 合同生产工艺评审(产前策划)

1.)质量标准

产品的表面风格,尺寸,克重,燃时,平稳度、等质量标准。

2.)风险评估

类似产品,样品制作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控制方法。

3.)《浇注操作流程》,《.包装操作流程》《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定。使用标准作业指导书,将操作流程连接起来,制作合同操作流程图。注:没有对应的标准作业指导书,要从新制作。要求在试生产结束后完成。

4).使用模具、工装、设备;

确认模具材质,出具模具、工装、图纸、确定使用数量。

5).用料计划

生产顺序,班次各种油号用油时间,使用油量,化蜡缸、周转车使用频次、周转率。

6)人工效率、成品率。

A 老产品,根据相同或者类似产品制定相应的人工效率和成品率.(实际效率)

B 新开发产品

1 参考:样品制作周期+ 30%操作周转时间

2 参考类似产品,用工情况*70% = 估计工时。

7)人员工序分配

按照蜡烛制作所需操作工序,合理查出工序,最大限度发挥人员生产效率。

8)预估使用场地面积。

2 工艺验证:

工艺验证是在新产品研发或批量试生产阶段中对工艺能否到预订工艺定额的实验过程,并逐步阶段性达到生产定额的实践过程。

1)生产车间在合同生产初期必须留出3-5天时间作为中试和首产检验期。其间由现场工艺管理员负责现场工艺问题的跟踪和处理,包括必要的人员调配;

2)中试期间,人员和产量安排要从小到大,原则上为正常生产产量的1/4-1/2的生产负荷即可;

3)中试其间,生产现场必须划分清晰,工具齐备,人员岗位明确,经过产前培训并有记录;

4)首产验证工艺员、生产车间负责人和品管员共同进行首产验收,包括表面效果、颜色、规格等等;

现场工艺管理员对车间执行工艺单情况进行监督,记录《标准作业书》

工艺管理规定.

工艺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工艺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强化产品过程控制,严肃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工厂工艺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厂属各单位的工艺管理。 第三条工艺管理内容 工艺文件、工艺设计、关键过程、工艺装备、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等。 第四条工艺管理原则 工艺要求标准化,工艺设计科学合理,工艺纪律严格执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科技质量科是工厂工艺管理的归口部门,其职责为: (一)负责建立工厂工艺管理组织机构(见附录1)。 (二)负责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新工艺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 (三)负责指导监督厂属各单位的工艺管理工作。 (四)负责组织工厂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六条工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工艺管理的相关工作。 (一)销售部负责提供工艺设计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如产品订货技术条件等。 (二)制管分厂负责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焊接工艺试验室负责焊接工艺研究。

(三)生产科负责工厂的工艺装备管理工作。 第七条科技质量科负责工厂的工艺管理工作,其具体职责为:(一)负责建立完善工厂工艺管理组织机构。 (二)开展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组织编制岗位操作规程(工艺规程)、制造过程规范(MPS)、检验和试验计划(ITP)等工艺文件。 (三)负责组织工厂的工艺设计工作。 (四)对工厂的关键过程进行管理。 (五)组织工厂的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三章工艺文件管理 第八条工艺文件的分类 工艺文件根据类别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一)工艺管理类文件,包括工艺管理规定、岗位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等。 (二)工艺设计类文件,包括工艺设计计划书、设计输入、设计输出(生产、检验工艺卡等)、设计评审、设计验证(焊接工艺评定等)、设计确认(首批检验报告等)等文件。 (三)过程控制类工艺文件,包括制造过程规范(MPS)、检验和试验计划(ITP)等。 第九条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审批 工艺文件应由技术人员编制,并报相关领导审批(必要时经用户或用户代表审批)后方可发布实施。 第十条工艺文件的编号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工艺、技术水平,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通用于各生产、建设单位的工艺、技术管理。 3、准则 3.1 工艺、技术指标的管理 3.1.1 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制定报分管领导批准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违反或改动,若因原料、设备的改变或因操作条件发生变化需作调整时,由有关车间以书面报告生产技术部审核、批准后执行。 3.1.2 继电保护整定值、仪表报警值的修订由车间提出申请,报生产技术部,召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讨论,并将结果上报申请批准执行。 3.2 工艺流程与设施的管理 3.2.1 对主要物料流程、辅助物料流程及其设施进行改变时,必须制定出完整的方案报生产技术部审核、批准后实施。 3.2.2 因扩建、技改及环保治理改变工艺流程及设施时,必须由有关单位写出可行性方案,经公司充分论证批准后方可设计施工。 3.3 工艺技术台帐管理 3.3.1 台帐种类包括:产量、消耗指标台帐,工艺指标台帐,技改、技措台帐,操作事故台帐,质量事故台帐。 3.3.2 台帐的具体内容 3.3.2.1 产量、消耗指标台帐要求:各车间都要建立产量、消耗指标台帐,对全部产品的日产量、各类消耗的日耗量、单耗等进行记录。 3.3.2.2 工艺指标台帐要求:各生产车间都要建立工艺指标台帐,对所有的厂控和主要非厂控工艺指标进行逐日记录。 3.3.3 技改、技措台帐 3.3.3.1 各单位均要建立技改、技措台帐。 3.3.3.2 内容包括技改名称、技改的内容(包括意义)、费用、实施的起止时间、提出人和实施人。 3.3.4 操作事故台帐 3.3. 4.1 各生产车间都要建立操作事故台帐。 3.3. 4.2 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日期、地点、事故名称、事故属性、事故损失、事故原因、责任人、处理结果、防范措施,可根据本车间的实际情况增减内容。 3.3.5 质量事故台帐 3.3.5.1 各生产车间都要建立操作事故台帐。 3.3.5.2 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日期、地点、事故名称、事故属性、事故损失、事故原因、责任人、处理结果、防范措施,可根据本车间的实际情况增减内容。 3.3.6 台帐的填写与保管 3.3.6.1 各车间工艺员必须按时认真填写,填写的数据必须准确、真实。 3.3.6.2 台帐必须清洁、无乱划。 3.3.6.3 每本台帐的封面都写清记录的起止时间,认真存档保管,不得损坏和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规定

精心整理 前言 一、商品技术部是本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享有文件更改、修订、日常维护及最终解释权。 二、文件版本历史记录:

2目的 本文件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工艺变更流程,保证变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现场工艺问题得到

快速解决。 3范围 本文件明确了工艺变更的范围、流程、执行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移行车型的工艺变更管理。 4术语和定义 4.1工艺变更范畴:工艺文件中关于过程特性参数、产品/过程规范/公差、评价测量技术、样本容量频次、控制方法、反应计划/预防措施、生产辅料等信息进行变更的项目。 4.2异常处置预案:将临时脱离工艺过程中临时执行措施固化的项目进行标准化,问题发生后, 5 5.1 5.1.1 5.1.2 造成工艺变更,组织相关部门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及验证。 工艺改进过程中,负责编制《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并提交工艺技术科。 负责后序反馈的跨班组、跨车间的工艺问题沟通,并协助其他前序车间进行验证工艺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负责依据《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落实现场作业指导性文件更改及现场工艺变更。 负责识别异常处置预案项目,并编制《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并对工艺异常发

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解决。 5.1.3车间品质副主任/品检科科长 车间品质副主任/品检科科长分管车间技术组及工艺管理工作,负责《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工艺项目反馈记录表》、《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的批准。 5.2工艺技术科 5.2.1负责工艺变更过程中与工程院接口。 5.2.2负责在工程院新车型工艺移行前,参加各车间/品检科新车型工艺验收小组,跟踪工作进 程。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6 6.1 变更直接进行验证,连续3个批次参数一致且制件合格的,方可进行工艺变更。 工艺参数调整、制件工位调整、焊点排布调整、涂胶工位调整、设备调整、生产辅料调整等工艺变更。 工位调整、生产辅料调整以及与产品设变无关的工艺变更。 工位调整、工艺参数调整、生产辅料调整、工具等变更。 6.1.5以上范围中在特殊情况下不能自主完成的工艺变更,工艺技术科可向工程院提出《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由工程院主责进行变更。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神华乌海能源西来峰煤化工公司甲醇厂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暂行) 1、目的 为了强化甲醇厂生产管理,严肃生产和工艺纪律,推进技术进步,优化生产过程,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装置运行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各车间要以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为目标,切实做好本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认真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甲醇厂内各车间的工艺技术管理控制。 3、岗位操作规程的管理 ①岗位操作规程由岗位所在车间组织编写,由车间技术负责人校核,经生产设备技术部审核,最后由总工程师(分管生产负责人)批准。 ②各岗位必须有操作规程,并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③每年对岗位操作规程的适用性进行一次评审,做好评审记录。 ④岗位操作规程的发放范围由各车间制定,做好发放记录,相关人员人手一册。 ⑤若采用了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应及时对原岗位操作规程进行修改,也可以编制补充操作规定。岗位操作规程的修改和补充,

应由所在车间提出申请,经生产设备技术部审核,总工程师(分管生产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 4、岗位记录与工艺台帐的管理 ①岗位记录的内容主要有:岗位主要工艺指标执行情况、生产负荷的变化情况、主要设备的开停时间,停车原因、机电设备仪表运行情况,备车情况、设备检修和试车情况、跑冒滴漏情况、不正常生产和事故处理情况、领导的批示及岗位记录的名称、交接班者的签名等内容。 ②工艺台帐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工艺指标台帐》、《分析化验台帐》、《工艺事故台帐》、《原材料消耗台帐》、《设备、管道、阀门、盲板设置台帐》、《技改技措台帐》、《生产技术经济查定台帐》、《催化剂台帐》、《原始开停车台帐》等。 ③各生产车间的工艺记录要真实、及时、规范,并每月2日按时间顺序整理交生产设备技术部存放;工艺台帐由车间保管存放,生产设备技术部定期检查,对记录、台帐超过保存期的按程序要求及时销毁处理,作好记录。 ④工艺台帐和记录要求: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⑤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5、工艺指标及工艺变更的管理

技术工艺管理制度

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配套中心工艺技术管理办法 编写: 审核: 批准: 2011年月日发布 2011年月日实施

配套中心工艺技术管理办法 目的 加强工艺技术管理、严格工艺技术纪律,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各生产车间科室。 一、职责 1、生产技术组负责中心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制定、修订产品的工艺技术文件和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日常监督工作。 2、生产车间各班组负责执行工艺纪律,并按要求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二、内容和要求 (一)工艺技术文件的管理 1、工艺技术文件包括产品的加工图纸、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等。 2、生产技术组提供各生产车间有效版本的工艺技术文件,确保其完整性、正确性与统一性。 3、工艺技术文件的发放、使用、管理、回收等应执行《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办法》并做好相应记录。 4、车间各生产工序班组应有本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的有效版本。

5、生产车间在用的工艺技术文件不得擅自更改、替换、代用,当发现错误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时应及时向生产技术组报告,由生产技术组技术员负责对原工艺文件进行更改或向公司生产技术部征求更改意见。 6、技术组收到工艺修改单做好收发记录,及时的下发到相关生产车间。(二)生产现场的工艺技术管理 1、各生产工序的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操作规程。 2、在加工前应按工艺规程对本工序的加工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规定要求。 3、各工序的生产操作人员、应认真按工艺操作规程要求对产品进行加工。 4、当因生产条件变更或遇有技术疑难问题时,应及时向工艺技术人员报告,由工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或调整后方可继续加工。 5、所有设备和工装均应保持良好的状态,计量器具应按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不得超期使用。 6、生产操作人员应坚持“三按”生产(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和“三检”制度(首检中间检完工检)。 7、生产车间要做好“三定”工作,即定人、定机、定工种。 8、生产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操作证上岗,并按规定保养好使用的设备。 9、生产操作人员使用的工艺文件应保持完整、整洁,对在制品、量检具、工装等要妥善存放,保持工作场地整洁卫生。 10、工艺贯彻率要达到95%以上,计算公式如下: 工艺贯彻率=已贯彻的工序总数/ 应贯彻的工序总数×100% (三)工艺纪律检查与考核

现代加工技术复习题知识讲解

现代加工技术复习题

简答题 1、特种加工与传统切削加工方法在加工原理上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答:1)特种加工是用机械能以外的其他能量去除工件上多余的材料,以达到图样上全部技术要求。 2)特种加工打破传统的硬刀具加工软材料的规律,刀具硬度可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3)特种加工过程中,工具与工件不受切削力的作用。 2、特种加工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答:1)特种加工所使用的工具硬度可以低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 2)特种加工不依靠机械能,而是主要用其他能量(如电、化学、光、声、热等)去除材料3)特种加工过程中工具和工件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机械切削力。 3、电火花加工必须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答:1、由于在电火花加工的不同阶段,金属蚀除的速度不同,因此必须具有工具电极的自动进给和调节装置,使工具和工件之间保持合适的放电间隙; 2、火花放电必须是瞬时的、单极性、脉冲放电; 3、火花放电必须在有一定绝缘性能的液体介质中进行 4、什么是电火花加工的机理?火花放电过程大致可分为哪四个连续的阶段? 答:电火花加工的机理是指电火花加工的物理本质,即火花放电时,电极表面的金属材料是如何被蚀除下来的这一微观物理过程。 火花放电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极间介质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 2、介质热分解、电极材料融化、气化,热膨胀; 3、电极材料的抛出; 4、极间介质的消电离; 5、电火花加工的优缺点有哪些?

答:电火花加工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特别适合任何难以进行切削加工的材料; 2、可以加工特殊或形状复杂的表面和零件; 3、工具与工件不接触,作用力极小; 4、脉冲放电时间短,冷却作用好,加工表面热影响小。 但存在以下缺陷: 1、主要用于加工金属等导电材料; 2、加工速度较慢(需进行预加工,去除大部分余量)且存在一定的电极损耗。 6、简要叙述电火花加工的应用场合 答:1、可以使用硬度不高的紫铜或石墨作工具电极,去加工任何硬、脆、韧、软和高熔点的导电材料; 2、加工时工件与工具不接触,无切削力,因此适于加工薄壁、窄槽、低刚度及微细精密的零件。 3、可以加工任何形状特殊、结构复杂的工件; 4、脉冲电源的参数可以任意调节,能在同一台机床上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或精加工。 7、在电火花加工中,工作液的作用有哪些? 答:1)形成火花放电通道,并在放电结束后迅速恢复放电间隙的绝缘状态; 2)压缩放电通道,并限制其扩展,使放电能量高度集中在极小的区域内,既加强了蚀除的效果,又提高了放电仿型的精确性; 3)加速电极间隙的冷却和消电离过程,有助于防止出现破坏性电弧放电; 4)加速电蚀产物的排除; 8、简述电火花加工用的脉冲电源的作用和输出要求

工艺文件管理办法

工艺文件管理办法2010—XX—XX 发布2010—XX—XX 实施

工艺文件管理办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东风(十堰)特种车身有限公司工艺文件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东风(十堰)特种车身有限公司技术工艺类文件的管理。 2.定义 2.1本标准所述工艺文件定义为:用于指导公司车身总成生产的技术性文件。 2.1.1本标准所述工艺文件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文件:车型零件清单、工艺流程图、工艺平面布置图、产品物料清单、PFMEA、控制计划、工艺卡(作业指导书)、检验卡、工装检具清单、工艺路线清单、试制通知单、采购技术条件、检测设备操作规程、实验方法规程、工艺技术问题通知单、工艺更改申请单、工艺更改通知单、夹具调整通知单、技术协议等。2.2本标准所述工艺文件使用单位是指:需要依据某一工艺文件所描述的内容开展自身工作 的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单位。 3.职责要求 3.1技术部产品、工艺工程师及分厂工艺质量主管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工作。 3.2技术部资料室负责工艺文件的存档、登记、发放及回收等管理工作。登记内容要包含文 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次号、日期、发放使用单位等,以确保工艺文件受控。 3.3技术部负责对工艺文件的更改提出申请和实施。具体要求可参见《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及 实施细则》2890 DSK n XX-XXX-2010。 3.4各工艺文件使用单位依据工艺文件使用过程的完整性、一致性、有效性、清晰性、方便 性、严肃性等要求负责对工艺文件进行及时签收、正确实用、妥善保管。使用中发现问题依据本办法要求进行信息反馈。 4.工作流程 4.1工艺文件的编制 4.1.1工艺文件的编制要依据产品设计、TS/16949标准及公司程序文件《工艺设计管理程序》 等要求开展工作。同时,结合公司现状和各使用单位职能,编制的文件要求:内容明确易懂,格式使用方便,可操作性较强。如:尽量使用图示化描述,电子文件格式是用word或excel或其他应尽量由使用单位确定。 4.1.2工艺文件的编制应确保其一致性、完整性、有效性、适宜性、正确性。一致性:相关 文件同一要求,同一文件前后内容,应统一一致;完整性:文件内容无遗漏相关要求,文件格式符合相关标准;有效性:文件的内容和格式能有效指导使用单位如何顺利的使用文件;正确性:文件内容相关数据和要求准确无误,使用单位依据文件操作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4.1.3工艺文件的编制完成后发布前要履行工艺文件的设计、校对、审核、批准等手续。

工艺管理办法

汝化字〔2015〕78号 关于印发《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办法》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办法》已经公司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11月12日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综合办2015年11月12日印发 校对人:谢云云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汝州电化有限公司 工艺技术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公司生产工艺、技术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司工艺技术水平,结合 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2范围 本管理办法包括工艺管理的组织职责、规程管理、变更管理、科技攻关和 技术改造管理、工艺和技术台账(记录)管理、奖惩等内容。 3组织职责 3.1 总办室是公司工艺、技术的管理部门,其他部门配合,公司总工程师或相关副总经理主管。 3.2 各分厂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及《岗 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各分厂负责人对本分厂工艺技术管理负责。 4规程管理 4.1 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是生产活动的基本技术文件,是组织生产的技术依据,各级生产干部、职工应严格遵照执行,不得违犯。岗位操作规程是分厂技 术人员根据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的范围和技术原则,制定具体的工艺条件 和操作程序,事故消除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4.2 规程的编制 4.2.2 规程的编制应遵循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的原则,由总办室组织各分厂技术人员,按照规程编制的统一要求编写,总办室组织校核及各有 关部门会审,经总工程师审定、总经理批准生效,审定、批准签字手续应完整 齐全。 4.2.3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暂行试车方案、试行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总办室组织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起草编制,作为学习和试车投产依据,经 生产考核 3 个月至半年编制正式规程,并经总工程师审定、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3 规程的修订 4.3.1 修订的前提条件:工艺、技术、设备上做了重大的改进,新建、扩建分厂,

加强工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工艺管理意义 加强工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要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就要提高企业素质,推行科学管理.工艺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其内容极其广泛,从指导员工操作技术到企业计划安排、执行生产调度、确定劳动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与材料供应等项工作,无不以此为依据。同时,它又决定着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原材料、工具和动力的消耗,工艺管理又决定着新产品研究开发到投入市场商品化的周期。它对降低消耗,提高效益,降低废品率,提高优质品产值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工艺管理工作入手,把企业引上依靠科技进步、管理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其影响绝非仅局限于工艺工作范围,它关 系到企业的发展途径。 产品质量优劣、效益高低、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物质利益,关系到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命运和前途。从这两点讲,都应当不断加强工艺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针对公司目前实际情况,结合公司“技术创新年”的规划要求,按今年工艺管理工作的工作计划,在今天的质量工作会议上,就工艺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辨证关系做一点探讨,并提几点建议: 一、提高中层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对工艺管理、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1、工艺技术是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技术保障。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更新换代,一般不仅仅是外型尺寸的变化,而是产品性能、功能、结构方面的改进和提高。因此,对设计、材料、工艺等都会有更高的要求。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是产品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对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2、工艺水平是影响机械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当前产品存在的大量质量问题,是由于企业工艺落后造成的,尤其是工艺管理不善和工艺纪律松弛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在影响质量的诸因素中,其中加工工艺因素能占到40%左右。其他如设备缺陷因素 通过以上小实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到工艺管理的重要性,工艺管理工作涉及了产品生产的方方面面,对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市场竞争、企业生存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中不断的加强工艺管理,只有加强工艺管理,抓好工艺设计,开展工艺研究,积极探索新工艺,加强工艺检查,才能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加快技术改进,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 工艺纪律检查 工艺检查是工艺管理方面的必要补充,是衡量设计水平高低和车间执行情况,考核试样和实缫差距的手段。通过工艺检查,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促进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工艺检查必须按照庄口工艺要求,每天对生产工艺进行测查,贯彻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原则,严格工艺规律,对于不执行工艺和执行工艺差的车间和工人,除思想上进行教育,技术上进行帮助外,还必须采用必要的经济手段进行惩罚,提高试实缫符合率和工艺符合率,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山东晨耀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SDCY-GL-SJ-02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第1页共4页 1目的 为了加强工艺技术管理,规范操作,使生产过程中工艺指标受到控制,并不 断保持工艺指标的先进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技术的管理工作。 3术语、定义 4职责 4.1生产技术部为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 4.1.1负责文件的起草、更改控制和管理; 4.1.2负责组织公司产品、工艺、检验标准的编制、审核、控制和管理; 4.1.3负责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的对口专业管理及推动公司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4.1.4负责进行工艺纪律检查及日常工艺制度的维护,关键过程的监督管理及统计 技术的检查。 4.2质计监督部负责中间样品检测,为工艺控制提供指导。 4.3各车间负责工艺纪律的贯彻执行及关键过程的具体实施。 5管理内容及要求 5.1标准的管理 5.1.1生产技术部依据目前行业工艺控制水平、产品质量水平适时提出公司产品、 工艺、质检标准的修改意见并组织修订、控制和管理,始终保持工艺技术的 先进性。

5.1.2各类技术文件由生产技术部统一管理。 5.1.3各生产车间、单位均有权力提出修订建议,按《文件资料管控流程》相关条 款执行。 5.2工艺参数的管理 5.2.1工艺技术规程下发后,各单位必须严格按工艺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山东晨耀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SDCY-GL-SJ-02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第2页共4页 5.2.2车间技术员应每日监督检查工艺技术参数的执行情况,对发生的各种异常情 况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5.2.3各车间要对每月的工艺参数及质量指标控制情况进统计分析,按《统计管理 制度流程》执行。 5.2.4生产技术部根据各车间的统计分析结论及报表,对需采取纠正预防措施限期整改。 5.2.5未经许可,任何岗位不得随意变更工艺参数/指标。 5.3工艺变更 5.3.1正常变更:根据供销部需要产品质量发生变化时,生产技术部下发计划变更通 知单,经生产副总批准后,下发到车间执行。 5.3.2不正常变更: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时,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操作工可 以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艺指标,并及时汇报单位领导和生产技术部调度室。 5.4工艺创新 5.4.1各车间应不断了解和掌握公司各生产工艺的运行状况,每年制定工艺技术革 新计划并报生产技术部和生产技术副总。 5.4.2生产技术部组织对工艺革新计划进行联审、确定革新项目,纳入综合计划管

工艺技术开发与改进实施管理办法

工艺技术开发与改进实施管理办法制作: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 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 日期: 年 月 日 文 件 修 定 变 更 履 历 表 制作人审 核批 准版次修 定 履 历新出/修定日 期

A/0新建文件 1.0 制定目的 1.1规范制造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的制定和使用,使之有章可循。 2.0 适用范围 2.1凡产品制造加工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之事宜,悉依本办法执行。 3.0 权责单位 3.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3.2 总裁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4.0 工艺流程图 4.1 定义:工艺流程图又称作业流程图或制造流程图,是一种图示方 法,用简化之工程符 号将制造加工程序之先后关系表示出来。一份工艺流程图通常包括下列项目: 4.1.1工序符号。 4.1.2工序名称。 4.1.3 作业人数。 4.1.4 相关技术标准或作业标准。 4.1.5 管制项目(包括制造条件与品质特性)。 4.1.6 标准时间。 4.1.7 平衡状态。 4.2工艺流程图使用之符号 4.2.1 ○:代表操作(或称作业),凡物体被改变任何物理或化学性 质,或装上另一物体,或从另一物体上拆下,均谓之“操 作”或“作业”. 4.2.2 □:检验,为了查明品质特性与规格之异同,对于产品数量及 品质进行测量、试验、比较或证明,称为“检验”, 用“□”表示数量之检验,用“◇”表示品质之检验, 用“◎”表示操作又兼检验(自检)。 4.2.3 ▽:贮存,即物品之保存或等待。 4.2.4延迟,由于预定之一行动未即刻发生,面产生之时间空档为非必 要者,称为“延迟”。在工艺流程图里,此符号不常使用,因 其中伴有品质特性或查核点。 4.2.5搬运,凡有意改变物品之位置,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即为“搬 运”。 4.3 工艺流程图之制作 4.3.1管理权责 4.3.1.1生技部负责生产工艺流程图的制作,于新产品正式量产 前完成。 4.3.1.2工艺流程图原稿由生技部自存,并复制三份,加盖管制章 分发生管部、制 造部和品管部各一份。 4.3.1.3生管部依工艺流程图编排生产计划,制造部依工艺流程图 安排作业分工,品管部依工艺流程图安排品质管制点。 4.3.1.4 各部门对工艺流程图有意见或建议时,可向生技部提出技 术变更申 4.3.2工艺流程图之写法

工艺管理制度范文

gz-scxb-15版本:a修改状态:0 XX年1月1日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健全工艺管理,加强生产责任制,严肃工艺纪律,以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工艺管理是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基本任务是:组织制定,执行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及其它以此为中心的各项规程,督促、检查以生产工艺技术规程为中心的各项技术规程的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改造生产技术,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活动。并参与组织技术措施的实施;组织工艺查定和对工艺路线、工艺流程的技术经济评审,通过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各种规程制度不断得到修订和完善。第三条:工艺管理工作要同挖潜,革新、改造,以及新技术应用相结合,必须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相结合;工艺管理还要与搞好环境保护,开展安全无事故活动相结合.第四条:工艺管理的日常工作:1、组织制订或修订产品或生产装置的工艺规程技术文件(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2、组织制订或修订各级工艺控制指标,操作指标,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3、对现有的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以及中间控制进行定期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4、制订原始记录,工艺控制台帐、组织工艺技术分析5、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6、组织和参加工艺查定工作。7、配合技术情报,技术档案部门,收集和整理 国内外有关工艺技术资料。8、开展技术交流和协助开展技术教育活动。9、参加新产品技术鉴定工作。l0、参加制订和修订技术改造计划和长远规划工作。第二章工艺规程的编制和管理第五条:凡正式生产的产品和装置均需制订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分析规程,均应该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批准,并给予受控编号后,方可贯彻执行.第六条:工艺规程是生产的法规,是各级生产指挥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技术依据。工艺规程包括了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流程图,产品的质量,工艺和主要技经指标等基础资料。岗位操作法是按照工艺规程和生产实践经验组织编制的,是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共同遵守,执行的基本依据。工艺规程内容:一.产品概述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式、主要理化性质2.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规格、包装贮运方式3.主要用途、使用方法须知二.原辅材料1.原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2.辅助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3.其它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三.生产工艺过程1.工艺沿革(包括装置能力、技术进步等内容)2.化工工艺路线及其技术依据3.主要化学反应及副反应4.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5.工艺过程及流程图四.生产控制技术1.配方和配料(可列配方编号、配方另立)2.工艺控制点示意图3.各项工艺操作指标4.主要生产工序的控制方法5.中

工艺纪律管理办法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一.总则 工艺纪律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某些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纪律是确保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约束之一。 二.定义 1.职能部门:泛指开发部,工程部,品管部。 2.工艺贯彻率:工艺文件的贯彻执行指标,每月统计;工艺贯彻率不得低于90%。工艺贯彻率的计算公式: N-n 工艺贯彻率(%)= ——×100% N N:每月检查工艺贯彻的工序总次数。 n:每月未贯彻工艺的工序总次数。 3.工装夹具:简称工装,是指生产制造过程中用于检测、控制、操作等生产辅助工具,包括测试工装、夹具、刀模、刀具、专用量具(包括计量器具)以及辅具。 三.工艺纪律的管理职责 1. 生产部全面负责推行生产车间工艺纪律的贯彻执行和日常检查考核工作。 2.品管部负责生产车间日常工艺纪律执行的监督; 3.工程部对公司工艺纪律的执行和督导负有管理责任,并负责组织不定期工艺纪律检查工作。 4.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工艺纪律管理日常工作。 四.工艺纪律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现场作业管理的工艺纪律 1.工艺文件的管理 1.1工艺文件是泛指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设备操作规程、产品图纸、检验指导书/标准、技术规范等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员工

进行正确而规范化操作的受控正式文件,工艺文件的管理遵照《技术资料管理程序》的规定; 1.2 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应达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的要求,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 1.3使用部门负责保证工艺文件的完好性,在产品上线生产前,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到生产现场; 1.4工艺技术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三按”(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发现文件不正确时,要及时向编写部门反馈修改文件,车间主管和一线员工有责任对其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指导生产; 1.5一线员工要熟悉当班作业的工艺文件,生产时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的规范化动作要领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件规定的一致性。发生工艺文件规定模糊或产生歧异时,以技术部门的现场工艺指导为准。技术部门对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1.6生产设备的操作指导书等文件应存放或悬挂于设备附近方便位置,以便日常使用; 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的管理 2.1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必须是正常流程下发的正式文件,对于非正常渠道下发的非正式文件,生产车间有权不予执行; 2.2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与其他工艺文件一样在指导一线员工生产操作 时具有严格的约束力,生产车间相关执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通知规定的内容、规定的时间或条件进行正确生产操作; 2.3职能部门有责任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必要解释或补充,并要求车间相关人员按文件规定贯彻执行。职能部门对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 2.4生产车间应对职能部门下发的技术通知等临时性工艺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3.过程检验管理 3.1过程检验是指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自检、互检、首检以及终检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成品一次下线合格率; 3.2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自检和互检等活动,一线员工要熟知当批作业当工位自检内容和互检内容;

TS16949技术部管理制度汇编

TS16949技术部管理制度汇编 工艺管理实施办法 工艺工作是生产制造业的基础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部过程。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发展生产、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发挥工艺工作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必须加强工艺管理。 一、产品工艺工作程序 产品工艺工作由新产品技术开发阶段的设计工艺调研开始直到产品包装入库结束,必须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二、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 进行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是使新设计的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符合一定的工艺性指标要求,以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并要便于使用和维修。因此对所有新设计的产品和改进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均须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对外来产品图样,首次生产前也须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 1.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 1.1对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的工艺性审查(或分析)采用会审方式进行。 1.2对产品图样的工艺性审查由技术质量部负责进行。 1.2.1在审查中对发现的工艺性问题需填写“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记录”。 1.2.2全套产品图样审查完后,对无大修改意见的,审查人员需在“工艺”栏内签字,对有较大意见的,暂不签字,把产品设计图样和工艺性审查记录一起交 技术主管。 1.2.3设计者根据工艺性审查记录上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设计,修改后对工艺未签字的图样再返回技术部复查签字。 1.2.4若设计员与工艺员意见不一致,由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后仍有较大分歧,由技术质量部主管进行协调或裁决。

三、工艺方案设计 产品工艺方案是指导产品工艺准备工作的依据,除单件、小批生产的简单产品外,都须有工艺方案。设计工艺方案应在保证产品的同时,充分考虑生产周期、成本和环境保护。并根据企业实际能力,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以不断提高企业工艺水平。 1.设计方案的依据 a)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 b)产品的生产大纲; c)产品生产性质和生产类型; d)本企业现有生产条件; e)有关技术政策: f)有关技术领导对该产品工艺工作的要求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2.工艺方案设计、审批程序 2.1工艺人员提出产品工艺的几种方案。 2.2技术质量部组织讨论确定最佳方案。 2.3技术质量部主管审核、批准。 2.4工艺员对通过的工艺方案进行编号、存档 四、工艺规程设计 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现场生产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须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1.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1.1设计时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工艺技术和经验。 1.2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 1.3设计工艺规程必须考虑生产安全和工业卫生措施。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公司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司工艺技术水平,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通用于各生产、辅助生产车间的各生产岗位。 3准则 3.1工艺、技术指标的管理 3.1.1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制定报经理批准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违反或改动,若因原料、设备的改变或因操作条件发生变化需作调整时,由有关车间以书面报告生产技术部审核,并报经理批准后执行。 3.2工艺流程与设施的管理 3.2.1对主要物料流程、辅助物料流程及其设施进行改变时,必须制定出完整的方案报生产技术部审核,并报经理批准后实施。 3.2.2因扩建、技改及环保治理改变工艺流程及设施时,必须由有关单位写出可行性方案,经公司充分论证批准后方可设计施工。 3.3工艺技术台帐管理 3.3.1台帐种类包括:产量、消耗指标台帐、工艺指标台帐、技改台帐、操作事故台帐、质量事故台帐。 3.3.2台帐的具体内容 3.3.2.1产量、消耗指标台帐要求:各车间都要建立产量、消耗指标台帐,对全部产品的日产量、各类消耗的日耗量、单耗等进行记录。 3.3.2.2工艺指标台帐要求:各生产车间都要建立工艺指标台帐,对所有的厂控和主要非厂控工艺指标进行逐日记录。 3.3.2.3技改台帐 3.3.2.3.1生产技术部和各单位均要建立技改台帐。 3.3.2.3.2内容包括技改名称、技改的内容(包括意义)、费用、实施的起止时间、提出人和实施人、实施效果。 3.3.2.4操作事故台帐 3.3.2. 4.1生产技术部和各生产车间都要建立操作事故台帐。 3.3.2. 4.2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日期、地点、事故名称、事故属性、事故损失、事故原因、责任

新工艺新技术新应用

项目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下面是建筑网为您带来详细的介绍。 **项目工程采取常规的施工技术、材料和工艺,将无法实现工程项目的综合目标,只有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和技术创新,方可优质高效地完成**项目项目,极其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的过程精品,完全实现设计风格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结合本工程的设计特点,投标人将全过程、全方位广泛应用科技成果,计划将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全部应用到本工程的建设上。除此之外,投标人还将结合本工程的施工实践,努力探索新的施工技术,总结新的施工工艺,应用新的建筑材料。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内容,投标人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章节时,已有详细论述。本章将综其所述,予以摘要性的说明。 一、深基坑支护技术 本工程基础埋置深度很深,整个建筑物大部分结构处于地下,平均埋深约为26米,局部达到41米深,且地下水位较高,开挖12米后即遇上层潜水层,在20m以下是承压水层,且地下水渗透性强、流通性好,建筑物距人民大会堂和地铁仅100多米之遥。因此,护坡降水方案的成功与否是本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投标人拟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技术、地下连续墙技术、和土钉护坡技术和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等。投标人认为,通过上述综合技术的优化组合和合理应用,可确保**项目基础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上述综合技术还包括了以下内容: 1、旋挖钻机:由于地层多为砂卵石,采取常规的成孔方法比较困难。因此投标人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其施工速度是普通反循环钻机施工效率之七倍,特别是在砂卵石层更具优越性,不需要循环泥浆,可使施工操作面整洁,具有很好的环保特点。 2、压力分层型锚杆:压力分层型锚杆是在一个锚固段内有多个承载体,在卵石层成孔困难,锚杆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用压力分层型锚杆技术,可很好的解决承载力不足之问题,具有降低成本作用。 3、内支撑技术:为了保证台仓基坑在土方开挖时,不穿插进行锚杆施工,减少工期,同时可节省造价,所以采用内支撑法。在台仓四角采用钢支支撑,防止连续墙侧向位移,达到基坑支护安全稳定之目的。 4、深基坑承压水减压井和回灌井降水技术:在台仓范围采取深基坑承压水减压井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组织职责 3.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其他各部门、生产车间配合。 3.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技术部、总工办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生产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各项等活动。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4.4 生产技术部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5 工艺变更 5.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5.2 工艺变更程序 5.2.1 对于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变更,如不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情况可由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变更,并将变更内容报总工办、生产技术部核实、备档;如对于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在生产技术部部工艺指标考核监控范围内的工艺变更必须上报公司总工办、生产技术部部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2 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生产车间负责人(或技术员)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生产技术部,并填写工艺变更申请单。详见附录1。 5.2.3 生产技术部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4 工艺变更后,由技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各生产车间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工艺技术开发和改进实施管理办法

工艺技术开发与改进实施管理 办法 制作: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日期:年月日

1.1规范制造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的制定和使用,使之有章可循。 2.0 适用范围 2.1凡产品制造加工工艺流程与作业标准之事宜,悉依本办法执行。 3.0 权责单位 3.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3.2 总裁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4.0 工艺流程图 4.1 定义:工艺流程图又称作业流程图或制造流程图,是一种图示方法,用简化之工程 符号将制造加工程序之先后关系表示出来。一份工艺流程图通常包括下列项目: 4.1.1工序符号。 4.1.2工序名称。 4.1.3 作业人数。 4.1.4 相关技术标准或作业标准。 4.1.5 管制项目(包括制造条件与品质特性)。 4.1.6 标准时间。 4.1.7 平衡状态。 4.2工艺流程图使用之符号 4.2.1 ○:代表操作(或称作业),凡物体被改变任何物理或化学性质,或装上另一 物体,或从另一物体上拆下,均谓之“操作”或“作业”. 4.2.2 □:检验,为了查明品质特性与规格之异同,对于产品数量及品质进行测量、 试验、比较或证明,称为“检验”,用“□”表示数量之检验,用“◇”表示 品质之检验,用“◎”表示操作又兼检验(自检)。 4.2.3 ▽:贮存,即物品之保存或等待。 4.2.4延迟,由于预定之一行动未即刻发生,面产生之时间空档为非必要者,称为“延 迟”。在工艺流程图里,此符号不常使用,因其中伴有品质特性或查核点。 4.2.5搬运,凡有意改变物品之位置,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即为“搬运”。 4.3 工艺流程图之制作 4.3.1管理权责 4.3.1.1生技部负责生产工艺流程图的制作,于新产品正式量产前完成。 4.3.1.2工艺流程图原稿由生技部自存,并复制三份,加盖管制章分发生管部、制 造部和品管部各一份。 4.3.1.3生管部依工艺流程图编排生产计划,制造部依工艺流程图安排作业分工, 品管部依工艺流程图安排品质管制点。 4.3.1.4 各部门对工艺流程图有意见或建议时,可向生技部提出技术变更申 4.3.2工艺流程图之写法 4.3.2.1找出生产过程之主要流程为基干,从原料或零件开始到成品为止之整个 过程,垂直地记录下来,其他副流程依进入主流程之先后次序,从旁边插 进。 4.3.2.2在各工序与检验站名称左边标注上各种符号,如“O” 4.3.2.3原材料及零件加入,利用水平线连接于工序符号之左边,线上写上原材 料或零件之名称,需要时可在线下规格。 4.3.2.4 在工序或检验站右边填上标准作业人数。 4.3.3 管制项目与查点,管制项目包括每一工序之查核点及管制特性,写在工序名 称之右边,逐一列明,在符号之右边所列者均为检验站之检验项目或管制项目, O符号之右边所列者大都为查核点。 4.3.4 相关之技术标准或作业标准,此栏填上每一作业工序依据之作业指导书编号 或技术标准编号。 5.0作业标准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