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分布(水稻、小麦)
- 格式:ppt
- 大小:5.40 MB
- 文档页数:20
地理课教案:中国的农业与工业分布一、中国农业分布的特点中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资源丰富,农业分布十分广泛。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气候和地形的差异,中国的农业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下面将从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和农业产品分布两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1. 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
这些作物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1)中国东北地区: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尤其适合种植水稻和小麦。
黑龙江、吉林、辽宁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其中黑龙江是中国最大的水稻种植区域之一。
(2)中国北方平原:这个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河北、河南、山东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3)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个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棉花等作物。
江苏、湖南、安徽是中国的主要产粮区和产棉区。
(4)中国西南地区:这个地区山地和高原较多,气候条件复杂多变,但也有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区域。
四川、云南等省份是中国重要的稻米、蔬菜和水果种植区域。
2. 农业产品的分布中国的农业产品种类繁多,不仅有粮食农作物,还有蔬菜、水果、畜禽等。
这些产品的分布也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1)东北地区:这个地区适宜的温度和土壤条件使得东北成为小麦、玉米、大豆的重要产区,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大豆种植区。
(2)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棉花、蔬菜、水果等。
湖南、江西等省份以水稻和蔬菜种植为主要农业产业。
(3)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河南、山西等省份是中国重要的小麦种植区。
(4)西南地区:这个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云南、四川等省份以稻米、水果、茶叶等农产品种植闻名。
二、中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与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粮食主产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大国之一,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中国的粮食产区分布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主要的粮食主产区。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包括南方的水稻主产区、北方的小麦主产区和东北的玉米主产区。
1. 南方水稻主产区中国的南方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和水资源条件,适合水稻的种植。
南方水稻主产区主要包括江南地区、福建和广东等省份。
江南地区,如江苏、浙江和安徽,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
这些地区拥有充足的雨水和丰富的水资源,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此外,江南地区的温暖气候和湿润的土壤也有助于水稻的生长。
2. 北方小麦主产区中国的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合小麦的种植。
北方小麦主产区主要包括河北、山东和河南等省份。
这些地区的冬季非常寒冷,但夏季阳光充足,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同时,北方地区的土壤也较为肥沃,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由于北方的小麦产量较高,中国被誉为“小麦王国”。
3. 东北玉米主产区中国的东北地区气候温和,适宜玉米的种植。
东北玉米主产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份。
这些地区的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有助于玉米的生长。
此外,东北地区的大面积耕地也为玉米的种植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中国的玉米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东北地区是中国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个主要粮食主产区外,中国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粮食产区。
例如,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区是中国的主要小麦种植区,这些地区的干旱气候非常适宜小麦的生长。
此外,云南和贵州等地区则是中国的主要稻米种植区,这些地区的高海拔和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利于稻米的生长。
总体来说,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分布广泛,每个产区都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这些主产区为中国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粮食安全。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和保护,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和食品安全挑战。
八年级上册地理专题09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知识梳理1、定义和分类: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2、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3、农业分布(1)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和平原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水田,以北是旱地。
(2)牧业:西部的高原和山地,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3)林业: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东南部人工林区(4)渔业: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我国农业各部门中,最重要的是()A.林业B.畜牧业C.渔业D.种植业【分析】在我国农业各部门中,目前仍占有指导地位的是种植业;【解答】解:农业中种植业是我国农业部门中最重要的部门;故选:D。
2.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是()A.制糖业B.种植业C.林业D.渔业【分析】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我国培育了品种繁多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大白菜、葱、芥菜、萝卜、韭菜、茭白、荔枝、梨、桃、橘、枇杷、麻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我国最早种桑养蚕,古代商人经“丝绸之路”将我国所产的丝绸运往西亚和欧洲.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解答】解: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饲养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故选:A。
3.下列关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土栽培具有节省耕地、省工省力、省水省肥、绿色环保等优点B.培育新品种,抗灾能力增强C.喷灌、滴灌技术,能节约水资源,但不能增产D.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分析】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行科学种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世界上几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世界上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经济作物也称“工业原料作物”、“特用作物”、“工艺作物”,指主要供作工业原料的作物,按用途可分为: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淀粉作物、嗜好作物、饮料作物、橡胶作物、染料作物、药用作物、香料作物、芳香油作物等)等的分布名称主要分布区生长习性农业区位的选择粮食作物水稻“亚洲的粮食”:稻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泰国。
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以及埃及、尼日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古巴、委内瑞拉、巴西喜高温多雨、地势低平水分条件好的平原地区;在我国的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36N )玉米单产最高。
玉米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我国的主产地在吉林省喜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
小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美国水热要求不高: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界为古长城(或3500积温线),冬小麦一般秋播冬收,春小麦一般春播秋收糖料作物甘蔗拉丁美洲、巴西、古巴、亚洲,我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区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甜菜亚欧大陆、北美的中温带地区,我国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饮料作物茶叶亚洲的、中国、斯里兰卡喜高温多雨,怕涝红壤等酸性土壤咖啡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现分布于拉丁美洲的巴西等,埃塞俄比亚等喜高温多雨高温多雨、无霜害、年均温在20-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1800毫米,荫蔽较好,湿度较大的山地生长可可可可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现以非洲为主,拉丁美洲亦生产较高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分配均匀要有较高的树木在它上层作荫蔽保护,本身抗风力弱。
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知识点的认识】
一、粮食作物
1.麦子:春小麦(东北地区),冬小麦(华北地区)
2.水稻:南方地区,如湖南、江苏
二、经济作物
1.油菜:四川
2.花生:山东
3.甜菜:华北地区
4.大豆:东北华北地区
5.棉花:华北地区、南疆地区(新疆南部,即天山南部)
6.玉米:东北地区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为简单题型.
例:(2014•烟台)如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子面积统计表,据此推测该省可能位于()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其它
种植面积(%)66 28 4 2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高原山地气候区
分析: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解答:南方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全国重要的水稻、油菜、生猪、柑橘、茶叶、棉花、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商品粮基地.
故选:A.
点评: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概况.。
中国农作物分布1.粮食作物:水稻:性喜温凉,水分条件和光热较好的平原,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适宜种植小麦: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
冬麦多分布于华北和黄土高原;春麦则分布于东北地区2.糖料作物: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海南,台湾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分布于东北,宁夏,新疆北部一带3.油料作物:花生:对热量要求较高,多分布于华北平原,集中分布于山东丘陵一带油菜:土肥地平,光热较好的亚热带地区,如长江中下平原4.棉麻作物棉花: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多分布于长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及华北地区(新疆的长绒棉质地最好)还有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和印度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亚麻: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作物,在北方可以春季播种,在南方可以秋、冬季播种.亚麻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而且排水良好、杂草少的土壤,以黑钙土和淋溶黑钙土为最好。
油用型亚麻又叫做胡麻黄麻:喜高温,水分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三角洲地带。
典型分布区是恒河下游蕉麻(马尼拉麻):喜湿热的气候,分布在东南亚,剑麻:剑麻又称西色尔麻,属龙舌兰科。
剑麻具有喜温、耐旱的特点,适于热带、亚热带广大地区栽培。
剑麻原产中美洲,现世界上剑麻的主要产国有巴西、坦桑尼亚等,我国剑麻主要分布在生长于雷州半岛及广西部分地区。
5.茶叶:喜温好湿,喜酸好阴,需排水好的坡地。
适宜我国江南丘陵酸性红壤,及印度东北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5、6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课时92中国人文地理特征1.中国的农业(1)我国重要的农作物: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甘蔗。
(2)农业分布①地区分布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②作物分布作物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秦岭—淮河以南春小麦古长城以北冬小麦古长城以南和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经济作物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疆花生山东、河南油菜长江流域甘蔗南部沿海、四川盆地甜菜 黑、吉、内蒙古、新 茶树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2.中国的工业(1)四大工业基地: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密集分布区①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③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高新技术产业区①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②开发差异⎩⎪⎨⎪⎧沿海: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3.中国的交通 (1)中国的铁路运输网①在我国铁路干线网中:“五纵”a京沪线、京哈—b京广线、京九线、c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三横”京包—d包兰线、陇海—e兰新线、沪杭—浙赣—f湘黔—g贵昆线②在铁路干线的交会处,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是h郑州;京广线与湘黔、浙赣线交会处是i株洲;京沪线和京哈线交会处是j天津。
③青藏铁路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
④连接我国最大港口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和沪杭线。
⑤除了原有的铁路线外,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现在又修建了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等交通线,主要是因为:缓解两个地区间的交通压力;客货分流,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行速度;完善交通运输网。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一、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小麦: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方小麦以其粒大、质优、口感好等特点著称。
2. 玉米:玉米在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也相当广泛,尤其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这些地区的玉米以其饱满、香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
4. 薯类:马铃薯、红薯等薯类作物在北方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尤其在甘肃、陕西等地。
这些地区干旱少雨,适宜薯类作物生长。
二、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水稻: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口感细腻,是我国南方居民的主食。
2. 柑橘:南方地区的柑橘产业具有世界知名度,尤其是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这些地区的柑橘以其皮薄、汁多、味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
3. 茶叶:我国南方茶叶种类繁多,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
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长。
4. 棉花:南方地区的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这些地区的棉花纤维品质优良,产量稳定,对我国棉纺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枣树:新疆是我国枣树的主产区,尤其以若羌红枣、和田大枣等品种闻名。
新疆的枣树种植历史悠久,红枣品质上乘,营养价值高。
2. 葡萄:新疆葡萄品种繁多,口感各异。
吐鲁番地区的葡萄干享誉世界,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
3. 瓜类:西北地区的哈密瓜、西瓜等瓜类作物品质优良,口感鲜美。
尤其是哈密瓜,以其甜度高、肉质细腻著称。
四、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青稞: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 藏药: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藏药资源。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专题12 农业知识讲解一、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1、广义的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2、我国农业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又是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
3、我国农业的发展: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4、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南方——水稻(农作物)——大米(主食);北方——小麦(农作物)——面食(主食)5、商品粮基地:①三江平原(春小麦);②松嫩平原(春小麦);③洞庭湖平原(水稻);④鄱阳湖平原(水稻);⑤成都(水稻、冬小麦);⑥珠江三角洲(水稻);⑦江淮地区(水稻);⑧江汉平原(水稻)6、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纤维作物: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油料作物:油菜子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花生分布较为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糖料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最大产区为广西;甜菜主要分布黑、吉、内蒙古和新。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有福建、浙江、云南等。
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胶等,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7、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新型农业: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精确农业、大棚农业等。
8、畜牧业:我国西部、北部的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主要畜种: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牦牛、藏绵羊等。
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读表,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我国某地土地资源构成表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分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1.2 农业的分布(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读图说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南方与北方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理解种植业受地形、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复习提问:农业分类?
思考:种植业主要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地形条件: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
热量、水分、光照等
一、农作物的分布
农作物的分类:
粮食作物:稻、小麦和杂粮作物的统称 。
水稻、小麦、
经济作物:主要用作工业原料的作物 。
甜菜、甘蔗、油菜、花生、茶叶、棉花、 读图说出水稻、小麦、甜菜、甘蔗、油菜、花生、茶叶、棉花的分布
水稻是我国首要的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我国粮食作物的首位。
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小麦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春小麦:春种秋收;冬小麦:秋种夏收。
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小麦是一种耐寒耐旱的作物
甘蔗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海南
甜菜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甘肃、内蒙古、新疆
油菜花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花生主要分布于:山东
棉花南北都有分布,三大棉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新疆南部
南稻北麦;南油北花和南甘北甜
练习二
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 主要的分布地区
甜菜 甘蔗 棉花 油菜 茶叶 花生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分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种植业存在差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