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设计大赛作品欣赏2
- 格式:pdf
- 大小:7.99 MB
- 文档页数:47
中国古代设计的优秀作品
中国古代设计有许多优秀作品,以下列举其中几个代表:
1. 故宫:故宫是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宫,被誉为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建筑设计风格宏伟庄严,以黄色琉璃瓦覆盖的朱红墙体、雕刻精美的门楼和宫殿,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设计美学。
2. 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工艺品中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
青铜器的造型设计多样,有神话传说、人物、动物等图案,以及华丽的纹饰和浮雕装饰,展示了古代中国的艺术风格和意象。
3. 花样年华:花样年华是中国古代织锦的代表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多彩的图案而闻名。
花样年华在纹样设计上精细细腻,富有表现力和动感,呈现出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魅力。
4. 瓷器:中国古代瓷器是世界上著名的工艺品,其精美的造型、优雅的线条和漂亮的花纹设计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中,汝窑、哥窑、青花瓷、景德镇瓷等都是中国古代瓷器的代表作品,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瓷器制作工艺与艺术价值。
5. 园林:中国古代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与园艺的结合体,以其精巧的设计和优美的景观而著称。
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等都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代表,其设计概念注重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展示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些优秀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的设计思维和技艺水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榫卯工艺,古建精华,惊艳世界2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蕴含了我国多地地方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集中表达。
而在家具制造领域,同样有与其媲美的木匠艺术,那就是——榫卯工艺。
(斗拱,榫卯工艺的颠峰之作)榫卯〔sǔn mǎo〕,一种充满中国智慧的传统木匠工艺,也有人说榫卯工艺是我国传统家具工艺的灵魂。
凸出来的局部称为“榫〞,凹进去的局部叫做“卯〞,榫卯相契合,从而使木头与木头完美衔接。
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
以下一组动态图片,带你领略惊艳千年的中国木匠艺术之美。
楔钉榫挖烟袋锅榫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扇形插肩榫传统粽角榫双榫粽角榫带板粽角榫高束腰抱肩榫挂肩四面平榫圆柱丁字结合榫圆方结合裹腿圆柱二维直角穿插榫圆香几攒边打槽攒边打槽装板一腿三牙方桌构造抄手榫方材角结合床围子攒接万字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三根直材穿插加云子无束腰裹腿杌凳腿足与凳面结合插肩榫变形平板明榫角结合柜子底枨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厚板闷榫角结合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构造直材穿插结合弧形直材十字穿插弧形面直材角结合走马销方材丁字形结合榫卯用大格肩还记得设计癖之前发过名为?没用一根钉子,只用榫卯,36动图看老伯如何做出迷你天坛??的文章吗?53 岁的王振华没用一根钉子就设计出一款81 倍微缩版的天坛祈年殿,他利用的就是中国传统的纯手工榫卯工艺。
不记得了?没关系4 动图简单帮你回忆一下。
提到榫卯工艺还要追溯到中国古代,它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机械的主要构造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的局部叫做榫,凹进局部叫做卯,这种连接方式不需要任何钉子。
其实在公元7 世纪的日本,也有一种和我国榫卯工艺有着异曲同工的工艺,它被称为日本细木工工艺。
日本细木工工艺涉及到复杂、互锁的木制卯接,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不会使用到任何的钉子、螺钉或是其他粘合剂就可以连接两个构件。
历代中国古典家具图集古典家具稚型 - 彩绘虎座鸟架鼓·战国·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
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
该架鼓做工精美,体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家具的艺术成就。
彩绘猪形盒·战国·该盒子由盖与盒身合成,两头雕刻成猪头状,身下雕踞伏四足,神态憨厚可掬,可以看出当时木器工匠们的巧妙构思和娴熟技术。
体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家具的艺术成就。
1977年湖北随州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此箱为长方形,箱盖隆起,箱盖箱底四周有把手,可合在一起。
箱身黑漆红纹,非常精美。
金银彩绘漆案·战国·河南信阳出土,长1500、宽720、高124mm, 此案为该战国墓出土的几件家具之一。
在漆底上绘有金、银漆,华美而简洁。
大木床·战国·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床形实物。
该床长2120mm,四周立有围栏,两侧留有上下口,床面为活动屉板。
通体饰有髹漆彩绘。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
此几的造型延用至魏晋时期,是最典型的凭几。
几面以黑漆为底,略绘彩色花纹。
黑漆俎·战国·(图)湖南长沙楚墓出土,整体上有黑漆。
俎面一边有垂沿,二足似几腿,腿下有木坨承担,造型独特,简单实用,素面无饰。
错金银青铜龙凤案·战国·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一号墓出土。
此案设计精美,层次复杂,最下层是鹿的造型,再上一层由飞龙盘曲,龙间又有凤鸟;龙头构成四角,架起四方形案面框,估计案面可能是漆木的。
河南安阳出土的石俎·商·这种四足俎延至周朝,上部的俎面为倒置梯形,上宽下窄,四壁斜收。
俎面为槽形,为后世出现的带拦水线之食案先驱。
《三礼图》中的周俎·周·俎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切割或陈列牲畜之用具。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设计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家具设计已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涉及美学、工程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家具设计人才,家具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家具设计实践教学进行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家具设计理论基础,掌握家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家具设计项目。
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家具设计基础知识(1)家具设计的发展历程(2)家具设计的基本原则(3)家具设计的分类与特点2. 家具设计方法与流程(1)设计调研与市场分析(2)设计构思与草图绘制(3)设计效果图制作(4)设计模型制作与展示3. 家具材料与工艺(1)家具材料分类与性能(2)家具加工工艺与质量标准4. 家具设计实践项目(1)家居空间设计(2)家具创新设计(3)家具设计竞赛四、教学过程1. 课堂讲授(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PPT、视频等形式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家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2)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4. 项目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家具设计项目实践。
(2)教师跟踪指导,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家具设计基础知识、方法和流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家具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家具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评价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设计作品,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现代设计作品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独有的宝贵财富,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尽管现代设计更注重功能和实用性,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以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下是几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现代设计作品。
1.传统工艺与现代家具设计的结合:现代家具设计师越来越多地将传统工艺技巧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以创造独特而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家具。
这些作品通常在材料选择和工艺上保持传统的风格,同时添加现代元素,创造出独特的外观和功能。
比如,中国的经典红木家具结合了传统木工技艺和现代家居设计,使得家具既具有传统的美感,又满足现代家居的使用需求。
2.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融合:许多设计师将传统服饰中的元素与时尚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文化特色的时尚作品。
例如,日本和韩国的传统服饰,和服和韩服,已经成为全球时尚圈中的灵感源泉。
许多设计师将和服和韩服的剪裁与现代材质和图案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现代感和创新性的时尚服饰。
3.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许多现代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结合了传统建筑的元素,以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的美学和构造技术。
这些现代建筑通常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在功能和可持续性方面也进行了改进。
例如,中国的传统园林建筑和日本的传统寺庙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经常运用的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环境相结合。
4.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装饰设计的结合:总的来说,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现代设计作品体现了设计师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发扬,并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还向世界传播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因此,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第一届为坐而设计获奖作品第二届“为坐而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欣赏:金奖:齐进《卵生》银奖:邵帆《明绣墩》铜奖:范璠《自然》铜奖:刘大力张小彬《FROG CHAIR》第二届“为坐而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欣赏:最佳创意奖:李习斌《树椅》优秀设计奖:曹细《蚕茧》优秀设计奖:阙颖《纸凳》优秀设计奖:杨峰张静静《坐在空气上》优秀设计奖:吴卓阳王舜舜《记忆》优秀设计奖:郑韬凯《梅花凳》最佳制作:师建民《不锈钢椅》最佳制作:杨帆《旗袍椅》第二届“为坐而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欣赏:冯芬君,《文凳》杨峰张静静,《屈伸的乐趣》王钊,《等待》王瑞浩,《椅子树》岳宏飞、冯金铭、徐景晨、伍晓雯、宋舒文、胡娜,《古典华丽的消解》李东生、赵明思、牟博文,《遗失的美》第二届“为坐而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欣赏:李辉,《背靠背》陈喆瑶,《吊球椅》李俊鹏刘少龙赵让,《天空之城》吴永平,《钉子椅》冯雪松,《SHIFT》第3届为坐而设计获奖作品金奖:《串》作者:刘晓旋银奖:《POUF座垫》作者:菲利普斯.格拉姆铜奖:《嘿哥们儿》作者:刘芳/《云》作者:唐利萍/《藤动》作者:庹航、韩默优秀设计奖:《骨儿》陈喆瑶/《低靠背扶手纸椅》仇宏洲、孙鸿臣 /《stretchy stool》邓一鸣、陈存争/《观赛的椅子》范梦莹/《Curvy Piece》何佩莲 /《巢》叶鑫/《Gaddi for Annie》赵沛/《倚系列》李红、刘琛、李鸿儒、王硕志、王兴华、张昊、朱昀炜 /《与谁同坐》楼照程、王仲玮 /《摺凳》陈文珊第四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获奖作品(一)作者:第四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组委会来源:视觉同盟专稿时间:2009年11月17日作者:候晓晖作品名:《模数》材料:木材漆尺寸:500x180x85设计说明:中国传统老家具——长条凳,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坐具象征着一段回忆、象征着一种风格、象征着一种生活方式……这件作品可以提供多种坐的行为,可坐、可骑、可躺、可倚,赋予了老长条凳全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