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3.16 MB
- 文档页数:201
水稻基础知识点总结水稻,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水中的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主粮之一。
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七大农作物”之一,对于世界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水稻的种植繁育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和研究,培育出了各种不同品种的水稻。
本文将对水稻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水稻的生长环境、植株生长特点、主要品种、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一、水稻的生长环境1. 气候条件水稻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
一般而言,水稻的生长适宜温度在20-35摄氏度之间,生长最佳温度为25-30摄氏度。
水稻对日照充足的要求较高,光照充足利于水稻的生长和穗粒的形成。
另外,水稻对降水的需求也较大,一般生长季节的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左右较为适宜。
2. 土壤条件水稻最适合的土壤是肥沃的水田土壤,同时对于排水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
水稻耐水性强,但不耐涝。
因此,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壤应该是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3. 光照条件水稻对光照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穗期,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穗粒的形成和充实。
而且光照对水稻的生长孕育周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缺乏充足的光照会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二、水稻的植株生长特点1. 水稻的生长节律水稻的生长节律主要分为五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在每个生长阶段中,水稻植株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种植管理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来进行调整。
2. 水稻的生长习性水稻是一种重茬作物,对水排水性能有一定的要求。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对水的需求比较大,需要保持水田内的水分稳定。
3. 水稻的生长特点水稻的生长特点主要体现在叶片形态、分蘖和根系生长等方面。
水稻植株的叶片常呈长椭圆形,叶脉平行,叶子有成草状和柄状的区别。
水稻的分蘖能力较强,一株水稻可以分蘖多株,这也是水稻的高产生长特点之一。
水稻的简单介绍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
它属于禾本科稻属,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但在实际生产中通常被作为一年生作物来种植。
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如今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种植需要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
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5摄氏度。
同时,水稻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最好是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
水稻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种植水稻的地区必须有充足的水资源。
水稻的种植过程包括育秧、插秧、田间管理和收割等环节。
育秧是指将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育成秧苗;插秧则是将培育好的秧苗移栽到田间;田间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防虫等措施,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最后是收割,一般在水稻成熟后使用收割机或手工收割。
水稻不仅是一种粮食作物,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它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商品。
同时,水稻的种植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机制造、农药化肥生产等。
总之,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善,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也将不断提高,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水稻生产管理基础知识一、水稻生育期水稻的生育期一般为120-140天左右。
根据不同阶段生育特点,主要可以分为生长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时期。
生长期:一般为种子萌发至二、三叶完全展开的时期,即从播种后5~10天至15天左右。
主要特点是,幼苗迅速生长,根系增长迅速,初期生长迅速,日增长率较高,生长状况较稳定。
分蘖期:两叶及两叶以上分蘖至旗叶全展开之间的生育时期,即从15天至35~40天左右。
分蘖期是水稻生长关键时期之一,水稻在分蘖期的增长主要是由分蘖和叶片生长发育引起的,这一时期是穗粒形成与发育的重要阶段。
拔节期:主茎第1节细胞分裂停止至主茎第2节开始分裂之间的生长发育时期,即从40~50天至70天左右。
拔节期是水稻分蘖停止再生的时期,茎秆的许多细胞开始快速分裂,同时,叶片和根系也加速生长。
这一阶段是稻株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的最高峰期。
抽穗期:稻株穗部形成和分化的生长发育时期,即从70-85天左右。
抽穗期的重要任务是花荚的形成和分化,是形成高产主茎的前提。
水稻进入抽穗期后,茎秆高度开始逐渐增长,最高花序的花荚开始形成和分化,茎秆粗度逐渐增加,花序逐日加重。
灌浆期:从颖花开花后开始至稻谷完全灌浆成熟的时期,一般为55~70天左右。
灌浆期是谷粒大小和水分含量调控的关键时刻,稻谷水分占全谷重的80%以上,各项化学成分也在这一阶段发生巨大变化。
成熟期:稻宽叶开始变黄,稻粒开始呈褐色而形成死亡的时期,即从110~125天左右。
稻谷的水分含量要求在12%-18%,坚实度在90%以上。
成熟期稻谷愈合力增强,出现愈合缝,稻茬熟透、脆性降低、易于割取。
二、我国主要水稻产区分布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流域的河谷平原和三角洲地带是我国水稻主产区。
此外,云南、贵州的坝子平原,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的海滨平原,以及台湾省西部平原,也是我国水稻的集中产区。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1. 水稻形态特征水稻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水稻的茎直立,高度在30-200厘米之间,叶子狭长而尖,叶鞘紧贴于茎上。
水稻的根系发达,具有多根性。
水稻的花结为穗状花序,穗状花序由许多小花组成,小花呈两性花。
水稻的果实为谷粒,谷粒表面光滑,色泽丰富。
2. 水稻的种质资源水稻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共有60000多种水稻的品种,可以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三大类。
籼稻主要产于亚洲东南部地区,适应长日照和高温多湿的生长条件;粳稻主要产于亚洲国家和地区,适应于丰水充沛的气候和环境;糯稻主要产自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温度没有特殊要求。
3. 水稻的主要培育原则水稻培育的原则主要包括选择优良种质,进行杂交育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等。
这些原则都是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品种,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4. 水稻的育种方法水稻的育种方法主要包括自交育种、杂交育种、同源系选择和分子育种等。
自交育种是指在自花授粉的情况下进行选种和繁殖,杂交育种是指利用两个亲本进行人工授粉,同源系选择是指通过多代自交育种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同源系,分子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育种选择和识别。
这些育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5. 水稻的优质育种水稻的优质是指水稻的风味好、口感佳、糙米产率高、淀粉含量低等特性。
水稻的优质主要与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有关。
水稻的优质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的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选育,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6. 水稻的抗逆育种水稻的抗逆育种是指培育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和抗逆性的水稻品种。
抗旱水稻是指可以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涝水稻是指可以在涝灾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病虫害水稻是指可以在病虫害侵害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逆性水稻是指具有抗灾性和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水稻育种应用知识点总结一、水稻遗传育种原理1.遗传基础水稻的遗传基础是指水稻植株遗传信息的载体,包括基因、染色体等。
通过了解水稻的遗传基础,可以为水稻的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2.基因型和表型水稻的基因型是指水稻植株基因的组合形式,而表型是指水稻植株的外部形态和生理特征。
水稻的基因型决定了其表型,通过对水稻的基因型和表型进行研究,可以为水稻的育种选择提供指导。
3.遗传变异水稻的遗传变异是指在水稻种质资源中存在的不同遗传类型,在育种过程中可以利用遗传变异来选择适应性更强的水稻品种。
4.遗传性状水稻的遗传性状包括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状等,通过对水稻的遗传性状进行研究,可以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品种。
二、水稻育种方法1.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利用水稻的自交不纯性进行育种。
通过选用具有不同遗传优势的亲本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优良的水稻品种。
2.自交育种自交育种是指利用水稻的自交纯合性进行育种。
通过对同源亲本进行自交,可以筛选出具有纯合性状的水稻品种。
3.重组育种重组育种是指利用水稻材料的重组能力进行育种。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或进行基因组重组,可以培育出具有新的遗传特点的水稻品种。
4.转基因育种转基因育种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水稻育种。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可以培育出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转基因水稻品种。
三、水稻育种技术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通过对水稻植株的选种进行育种。
通过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植株进行选种,可以培育出优良的水稻品种。
2.杂交组合优势杂交组合优势是指杂交后所产生的优势性状。
利用水稻的杂交组合优势可以培育出具有更高产量、更好品质的水稻品种。
3.种质资源利用种质资源利用是指利用水稻的种质资源进行育种。
通过对水稻的种质资源进行挖掘和综合利用,可以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生产需求的水稻品种。
4.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辅助水稻育种。
通过对水稻的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可以提高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
水稻生产基础知识第二章水稻生产基础知识1、水稻一生包括几个生育阶段水稻一生从种子发芽开始,经过一系列得生长发育过程,直到新得种子形成为止。
根据水稻一生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状况得不同,通常划分为两个生育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与生殖生长阶段,4个生育时期,即秧苗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及结实期。
(一)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就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到幼穗分化前,在这一时期内主要就是摄取养分长植物体,为过渡到下一发育阶段积累必要得营养物质。
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幼苗期与分蘖期。
幼苗期就是指秧田期内稻种发芽,出苗到插秧前,分蘖期依分蘖时间与速度不同,又分为分蘖始期,最高分蕖期、分蘖末期等。
分蘖期间分蘖数开始时增加较慢,数量少,称分蘖始期,随着稻株同化作用得增加,生长旺盛,分蘖速度加快,分蘖茎数迅速增加以至达到最高分蘖数,称最高分蘖期,最高分蘖期以后,分蘖茎数得增加又趋于缓慢,以至分蘖茎数停止发生,即分蘖末期。
水稻发生得分蘖并非都能成穗,只有有效分蘖茎数才就是每亩穗数得基础。
因此,了解水稻分蘖特性后,在农业生产上就要千方百计得采取促进措施,争取多一些有效分蘖。
如果分蘖期光照充足、温度高、环境条件好,栽培上施足基肥,加强肥、水管理,供给稻株充足得营养物质,促使早生快发,就能达到早分蘖,低节位蘖数多,有效分蘖数多,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保证在一定面积内达到最高得有效茎数。
因此,分蘖期就是决定穗数多少得关键时期。
(二)水稻生殖生长阶段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生殖生长阶段就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得种子形成。
在这个时期要吸取大量营养物质,除建造植物体外,还要转化形成生殖器官,开花结实。
生殖生长期包括幼穗形成期与结实期。
幼穗形成期从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到抽穗为止。
结实期就是从抽穗开花到籽粒成熟为止。
幼穗形成期间,稻株节间迅速伸长,植株高度增加很快,所以这个时期又叫伸长期,这个时期就是决定每穗粒数多少得重要时期,也就是关系到产量高低得重要时期。
水稻基础知识问答1、水稻插秧前如何整地?(1)整地前及时清理和修复排灌水渠,保证水渠的完整和通畅。
(2)水稻收获后需进行秋翻地,深度为15~20厘米,还应进行机械旋耕,翻旋结合,一般情况下翻两年旋一年即可。
为了防止耕层变浅,每隔三年就要进行机械深翻一次。
(3)三月中下旬开始旱耙、旱平、旱作床,整平细耙,打好池埂,建设高标准条田和灌溉渠道。
(4)整地泡田是水田用水量较大的作业。
要用好头茬水,早泡田一般5月15~20日开始放水泡田。
(5)在插秧前4~5天,要做好水整地。
一个池子内要做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肥水不排出,达到单排单灌的要求。
2、如何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水稻品种的选择应尽量做到优质性、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相统一。
彰武地区水稻品种应选择生育期在150~155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
主要应用沈农265、铁粳9、秋光、沈农1号等中、早熟品种。
3、如何科学、合理确定播种期?一般来说移栽日期倒推稻苗在苗床生长天数即秧龄期后的日期就是播种日期。
例如,计划5月20日移栽,秧龄期为35天,那么自5月20日倒推35天是4月15日,即为播种日期。
水稻移栽目前以用中苗为主,秧龄期为30~35天。
彰武地区一般4月15~20日开始育苗。
4、苗床如何处理和配置营养土?(1)整地做床。
早春或入冬前,选择被风向阳、土壤肥沃、排水方便的田园地、旱田地或高台上,精细整地,做床。
一般床高0.3米,床长10~15米,床宽1.8~2.0米,步道沟宽0.4米,床面搂平。
(2)配制营养土。
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倒细,过筛,与田园土或者其他客土按1:2~3的比例配制成营养土。
也可加入适量的壮秧剂或床土调制剂,与土壤、肥料混合均匀。
5、播种前种子如何处理?(1)晒种。
选择晴好天气,把种子倒在苫布或水泥地面上,均匀铺成3~4厘米厚,要勤翻轻翻,使种子均匀受光,一般要晒2~3天,可大大提高芽势及芽率。
(2)选种。
包括风选、筛选和盐水选。
水稻农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水稻的栽培历史及地理分布水稻是人类早期驯化的农作物之一。
中国是水稻的原发地,水稻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
目前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南美等地区。
在中国,水稻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的生长环境要求水稻是一种温、暖性作物,它对气温、光照、湿度等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水稻的适生温度范围在20℃-38℃之间,最适生温度为25℃-30℃。
同时,水稻对光照的要求也比较高,它需要充足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
另外,水稻对水分的需求也比较大,它适合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
在充足的水分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效果更好。
水稻的品种分类及特点水稻根据生长习性、水稻品种可分为籼稻、粳稻、糯稻等几个大类。
籼稻是一种早熟、耐旱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粳稻是一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糯稻则是一种粘性较强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
水稻的生长发育及栽培技术水稻的生长发育主要分为萌发期、生长期、抽穗期、开花授粉期、块粒期、成熟期等几个阶段。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水稻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
比如,在幼苗期,水稻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和适当的灌溉;在抽穗期,需要注意及时施肥、杀虫等工作。
另外,水稻的田间管理也需要注意密植、耕作、灌溉等技术。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纹枯、白叶枯、稻瘟、绿盾虫、稻飞虱等。
主要措施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如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合理的施肥、保持田间通风和排水、定期田间巡查等。
水稻的种植与育种水稻种植分为直播法、插秧法、移栽法等几种方式。
水稻育种是争取培育出高产、抗逆性强、水稻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目前,水稻育种技术主要有选择配制、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
水稻的收获与加工水稻的收获期一般在成熟期后进行,主要有打谷、晾晒、储藏等工序。
水稻的加工主要有谷物加工、淀粉加工、食品加工等。
水稻的利用价值水稻种子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水稻秸秆可以用来生产纸张、造纸原料;稻米还可以提取淀粉,作为工业原料。
生物水稻中考知识点总结一、水稻的生长环境1. 温度:水稻是一种温带作物,其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2. 光照:水稻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
3. 湿度: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稻苗期和灌浆期,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
二、水稻的生长周期1. 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20-150天,可以分为幼苗期、拔节分蘖期、成穗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等阶段。
2. 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在幼苗期需要及时灌溉、拔节分蘖期需要施肥等。
三、水稻的生长特点1. 叶片宽大而长,叶柄和叶鞘长,呈披针形。
2. 茎秆中空,能抵御风吹。
3. 根系发达,能有效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四、水稻的疾病和虫害防控1. 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白叶枯病、纹枯病等,主要虫害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2.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施肥、间作与轮作等。
五、水稻的育种与管理1. 水稻的育种包括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目的是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品种。
2. 水稻的管理包括土壤改良、施肥、植保等,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六、水稻的种植1. 水稻的种植方式包括水稻直播、水稻干插、水稻秧田等方式,不同的种植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生态条件。
2. 种植水稻需要选用适宜的品种、控制病虫害、合理施肥等。
七、水稻的收割1. 水稻成熟后,需要进行收割、脱粒、晒谷等工序。
2. 在收割过程中需要注意收割时间的选择、收割方式的技巧等。
总之,对于水稻的了解,对于中考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了解水稻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水稻知识,为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水稻除草剂知识百问百答大纲:1、栽培基础知识2、杂草知识3、除草剂知识4、应用知识5产品知识第一部分:栽培基础知识篇问1、水稻的耕种方式及分布情况。
答:水稻根据耕种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直播田、插秧田、抛秧田几种。
在细分上,直播田根据水源难易程度又可以分为水直播(主要在南方环湖平原)和旱直播(主要分布在苏北、皖北、豫南等麦稻轮作区域);插秧田可分为移栽田和机插秧田,机插秧田主要集中在土地广阔、区域经济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如东北、江苏等地,南方各省山区则多采用人工移栽的方式。
抛秧田则介于两者之间,水源条件较好,气温适宜,地块面积较大的地方采用,如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等地。
问2、移栽水稻田耕种上有什么特点?答:移栽田,多半是雨水和气温受限制较大的地方采用,一般一年一熟,水稻生育期较长,一般为150天以上(海南除外)。
采用“育苗等水”的方式,如在西南地区,每年5月初开始育苗,等“端午水”后方移栽,移栽时苗龄已经有30天以上,至10月份开始收割,而在东北地区,则为“育苗等温”,每年4月中旬开始大棚育苗,5月份移栽至大田,9月份开始采收。
该耕种模式优点是苗壮、整齐、抗倒伏强、虫害及杂草少、产量高;缺点是非常费人工,大面积栽培一般不使用。
产量一般在600kg以上!问3、抛秧水稻在耕种上有什么特点?答:抛秧田采用塑料秧盘育苗,通常每盘365-561个孔,每孔播种3-4粒。
亩用秧盘数40-60片。
秧盘育苗每盘需1.5kg营养土,苗床育秧15天左右再大田抛秧,此时秧苗在3叶左右,抛秧后2-3天田间不宜灌水,以利秧苗扎根立苗,立苗后灌薄水管理。
抛秧田的特点是,水稻抛秧后分蘖生长很快,但抗倒伏能力较差,收割不畅;产量一般在500-600kg。
机插秧田插秧时苗龄介于移栽田和抛秧田之间,一般在20天左右,特点是稻田畦面不平整,对除草剂的要求较高;亩产量类于抛秧田。
问4、直播水稻的耕种特点。
答:所谓直播,是指不经过育苗,直接将种子撒施到本田的水稻栽培方式。
水稻知识大全(一)水稻种植想高产,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您了解多少?水稻的一生,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最终形成新的种子。
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对应着不同的田间管理,因此正确把握水稻的全生育期对我们在水稻生产实践当中有着重大意义。
现整理水稻知识大全,主要分三部分内容:一、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二、水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三、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下面就由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下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
1.1 水稻的生物学特征水稻原产于中国,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属单叶子植物;喜高温、多湿、短日照;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
水稻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4.53亿亩,总产2082亿公斤左右, 单产459公斤/亩(来源:国家统计局2015年12月)。
我国年稻谷消费量在1800亿公斤。
1.2 水稻类型按起源分为:籼稻和粳稻。
(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谷粒易脱落,较耐湿、耐热、耐强光,但不耐寒。
粳稻习性相反)。
按生长季节来分:早稻、中稻和晚稻。
根据品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耐旱性来划分:水稻和陆稻。
根据淀粉性状分为粘稻和糯稻。
(粘稻含70-80%的支链淀粉外还含20-30%直链淀粉。
而糯稻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可食性、糊化温度及品质不一样)。
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1.3 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稻常规稻:是相对于杂交水稻而言的。
通过常规育种方法选出基因型为纯合的新品种。
如黄华占。
杂交稻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一代组合。
杂交稻稻农不能自己留种。
如天优华占。
超级稻一般是指通过理想株型的构建与籼粳亚种间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育成的产量潜力大幅度提高的品种或组合。
如Y 两优系列。
1.4 水稻种植季节根据水稻种植季节,在生产上,可分为单季稻和双季稻。
双季稻中第一季种植的叫早稻,第二季种植的叫晚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