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八年级第1-2课《常见运动损伤预防和紧急处理》优质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4
《常见体育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常见体育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提供有关常见体育损伤的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的指导。
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也可能导致一些常见的损伤。
通过正确的预防和及时的处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的风险,并保证参与者的安全。
二、常见体育损伤及其预防1. 扭伤和拉伤-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在进行体育活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包括拉伸和活动关节;- 穿着适合的运动鞋,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避免不安全的运动场地或场地上存在的障碍物。
2. 关节脱臼-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练加强关节稳定性的运动和锻炼,如平衡训练;- 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和反复受力;- 使用适当的护具或支具来提供额外的支持。
3. 骨折-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研究正确的技巧和姿势,以避免不正确的着地或碰撞;-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头盔、护具等;- 注意场地安全,避免不平整或滑溜的表面。
4. 拉伤和肌肉拉伤-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特别是对要用到的肌肉群进行拉伸;- 遵循适当的训练计划,避免过度使用肌肉;- 按照正确的技巧和动作进行运动,避免不正确的运动姿势。
三、常见体育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1. 扭伤和拉伤- 让受伤者保持休息,并避免使用或负重伤害的部位;- 冷敷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使用绷带或弹性包扎固定受伤部位;- 建议就医咨询以确保伤情没有进一步恶化。
2. 关节脱臼- 不要尝试将关节重新复位,应立即就医;- 让受伤者保持休息,并避免使用受伤的关节;- 使用冷敷物品减轻疼痛和肿胀;- 遵循医生建议和治疗计划。
3. 骨折- 不要尝试移动受伤部位,以免造成更多伤害;- 立即就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保持伤者的舒适和安静;- 若需要,提供紧急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和固定受伤部位。
4.拉伤和肌肉拉伤- 让受伤者保持休息,并避免使用受伤的肌肉;- 冷敷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使用绷带或弹性包扎固定受伤部位;- 如果疼痛严重或伤势严重,建议就医咨询。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和预防措施;紧急处理原则及具体操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提高预防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和紧急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和紧急处理方法。
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紧急处理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损伤的图片和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
(2)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和预防措施。
(3)紧急处理原则及具体操作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讨论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角色扮演:学生模拟发生运动损伤的场景,进行紧急处理。
4. 例题讲解:(1)识别运动损伤的类型。
(2)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3)紧急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和紧急处理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1)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2)识别和预防措施(3)紧急处理原则及具体操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
(2)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描述踝关节扭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2. 答案:(1)见教材第四章第三节。
(2)见教材第四章第三节。
(3)见教材第四章第三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方法,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运动技能,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
体育室内课教学设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姓名:纳英年级:八年级教材:《体育与健康》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教材分析: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水平四的内容,其具体要求是:强化学生安全进行体育运动的观念,进一步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和方法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在大众健身体育中,运动损伤可能带来负面的社会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
体育课上偶有伤害性事故的发生,教给学生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很有必要,进而达到具有较强的安全运动能力的学习目标要求。
二、教学目标本次课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性,以“主动学习”教学思想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平时运动或体育课中的“运动损伤”问题从思想上有所重视。
知识目标:了解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提高对运动损伤预防的认识。
技能目标: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并掌握几种运动损伤的处理手段,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安全运动的再思考,逐步提高安全运动能力。
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好动,喜欢户外运动。
学习某项运动技术会有一定兴趣,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了解一般很少,学习兴趣也不是很大。
有关“运动损伤”的问题的了解更是不多。
如何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这个问题怎是本次课首先要考虑。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探究学习法《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教案授课人数:36人授课班级:八(12)班授课教师:纳英课题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提高对运动损伤预防的认识。
技能目标: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并掌握几种运动损伤的处理手段,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安全运动的再思考,逐步提高安全运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把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方法等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冷静处理运动损伤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常见损伤,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在平时的运动中有没有出现过损伤、损伤后是怎么处理的。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5篇《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一)在运动中看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运动中受伤的经过。
学生:举手回答。
2.教师小结,导出本课学习内容。
(-)运动损伤发展的原因14分钟1 .活动目的:明确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认识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唤起对运动损伤预防的思考。
2 .活动形式:自主学习,分组讨论,老师小结。
3 •具体步骤:(1)学生自学教材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内容。
(2)教师给出讨论题目:结合体育锻炼和自主学习,你认为哪些因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怎样做才能预防运动损伤?(3)提出讨论要求,各组推选讨论主持人和记录员。
(4)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做相应补充)。
(6)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
4 .教师小结:大家知道,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人体魄强健、体型健美,还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体育学习 提高部分锻炼中,可能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场地不平整、器械失修,或因疲劳和其他原因引发运动伤害事故。
一旦发生损伤,既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学习和生活。
因此,在体育锻炼中要树立安全意识,明确预防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锻炼身体。
(-)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13分钟1活动目的:掌握运动前预防措施,明确运动前应做哪些准备,知道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要求。
5.活动形式: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6•具体步骤:(1)教师给出讨论题目:为了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前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在运动过程中预防运动损伤有哪些基本要求。
(2)提出讨论要求,各组推荐讨论主持人和记录员。
(3)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学生讨论信息。
(4)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讨论结果(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做相应的补充)。
(5)在学业讨论、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和讲解。
中学生体育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一、教学目标:1、运动损伤概述2、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什么?3、运动损伤的分类?4、如何预防和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5、体育课中运动创伤的处理原则6、课堂拓展训练7、小结二、概述1、是运动损伤?体育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称之为运动损伤。
2、损伤带来的负面影响它不仅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学习和工作,同时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使人致残、死亡,对开展体育运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对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便。
三、运动损伤的原因1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活动不足: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个器官功能不能适应将要进行的体育运动。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4、不良的气候变化。
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5、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则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四、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按照伤后皮肤、粘膜是否完整分类1、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
如擦伤、刺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
2、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粘膜仍保持完整,受伤组织无裂口与体表相通。
例如挫伤、关节带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等。
按损伤的病程分类1、急性损伤:直接或间接外力一次作用而致伤者,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2、慢性损伤按病因分为两类:1、陈旧伤:急性损伤后因处理不当而致反复发作;2.劳损伤:由于局部运动负荷量安排不当,长期负担过重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
初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八年级第1-2课《常见运动损伤预防和紧急处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
案
1教学目标
1.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和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体育运动中有不少运动是对抗激烈的运动,如果稍加不注意,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因此,本课以课程标准中“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为主线,通过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现象来揭示引发运动损伤的原因,以及遇到此种情况下该如何处理,并学会如何
在运动中预防受伤情况的发生,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达到身心健康。
3重点难点
课的重点:引发运动损伤的因素;运动损伤的预防。
课的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中学生体育课运动损伤及预防
过程: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但如果运动方法不当则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受伤者不仅无法享受运动的乐趣,还会影响身心健康。
思考: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主观原因:1、首先,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有思想上不够重视。
常与体育老师和学生对预防运动创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或麻痹大意有关。
在体育教学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包括准备活动不当。
即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这样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肌肉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