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客流组织
- 格式:pptx
- 大小:508.20 KB
- 文档页数:32
教案头项目四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和客运组织工作任务三车站客流组织方法对大客流和突发事件客流组织来说,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和正常的运营秩序,车站在客流组织方面应备有完善的运营组织方案和措施。
一、客流的特征客流量是从总的方面反映城市居民需要乘坐公共交通车辆的数量程度。
它是由城市和郊区固定人口和外地住城市的临时人口,因生产、生活等需要出行乘车而构成的。
其中包含时间、方向、地点、距离、数量等因素。
为了分析客流在公共交通线路上的具体分析,乘车情况,就产生了以下几个有关客流的数量指标。
(1)流向量在单位时间里,向同一个方向乘车的乘客通过人数。
(2)客运量在单位时间内乘客乘车总次数。
(3)通过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站的单方向乘客人数。
(4)集结量在单位时间内,某站需要乘坐公共交通车辆的人数。
(5) 疏散量在单位时间内,某站下车的乘客人数。
(6) 待运量在单位时间内,某站未乘上公共交通车辆的直流在站上的乘客人数。
(7) 客运工作量在单位时间内,全部公共交通乘客的乘车总行程,计算单位为“人千米”。
•(一)车站客流空间分布特征•1.均等型•2.两端萎缩型•3.中间突增型•4.逐渐缩小型•(二)车站客流时间分布特征•1.单向峰型•2.双向峰型•3.全峰型•4.突峰型•5.无峰型客流分布特点为:旅客运量的持续增长性、客流地区网分布的不均衡性、客流地区网分布的不均衡性、平均运距变化的不同性、客运比重结构呈不同变化趋势、时间上强烈的季节性和方向上的平衡性。
二、日常客流组织办法(一)进站客流组织(二)出站客流组织(三)换乘客流组织(四)车站客流组织4.1车站客流组织的主要内容地铁作为一个大容量的快速运输系统,主要通过合理的、科学的客流组织来完成其大容量的客运任务。
客流组织是通过合理布置客运相关设备、设施,以及对客流采取有效的分流或引导措施,来组织客流运送的过程。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的主要是指经过对车站设备、设施和空间的分析,根据车站某个时间段的进出车站乘客数量预测,制定符合地铁车站实际情况的乘客进站、乘车(或换乘)、下车、出站疏导和指引的方案,以及根据方案进行的车站行车、票务和人员组织。
客流组织方案1. 简介客流组织方案是指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火车站、机场等,为了保证人流的有序流动以及安全,需要制定一套客流组织方案。
本文将介绍客流组织方案的重要性、目标以及实施方法。
2. 客流组织方案的重要性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没有有效的客流组织方案,将会产生许多问题,如拥堵、混乱和安全隐患等。
以下是客流组织方案的重要性:2.1 提高人流的效率有效的客流组织方案可以提高人流的运动效率,减少人们在拥挤场所的等待时间。
通过合理的通道设置、标识指示和引导人员,可以将人流引导到合适的位置,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碰撞,提高人流的流动性。
2.2 保障人流的安全在人流密集的场所,人们容易发生推搡、踩踏等意外情况。
通过客流组织方案,可以保持人流的有序性,减少人员间的冲突,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并及时处理突发情况,保障人流的安全。
2.3 提升用户体验对于商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来说,提升用户体验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客流组织方案,人们可以更快地找到所需的设施、服务和商品,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客流组织方案的目标客流组织方案的目标是确保人流在公共场所内的有序流动,并确保人流的安全。
以下是客流组织方案的核心目标:3.1 降低人流拥堵通过合理的人流引导,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避免形成人流拥堵情况,提高人流的流动性。
3.2 缩短等候时间通过合理设置服务节点和排队区域,减少人们在等候过程中的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3.3 保障人员安全通过设置合理的通道、安全设施和引导标识,减少人员间的冲突和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的安全。
3.4 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合理的客流组织,使人们更快地找到所需的设施和服务,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4. 客流组织方案的实施方法客流组织方案的实施需要考虑场所的特点以及人流的特点。
以下是客流组织方案常用的实施方法:4.1 通道设置合理设置通道,包括入口通道、出口通道和内部通道。
通道的设置应考虑人流的进出方向、容量以及特殊需求等,以确保人流的有序流动。
客流组织技巧一、车站客流组织的要点(一)三级客流控制1.由下至上、由内至外的人潮控制原则注意点:☆站台、站厅处于同一层的车站应采用二级客流控制☆换乘站:先控制本站入站客流,再控制本线、邻线换乘客流(二)区域负责人制把车站划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最好是本站值班站长或值班员)。
(三)岗位安排二、车站单个区域的客流组织方法(一)缓冲客流的方法客流不大时,乘客可以通过通道正常进站客流加大,开放通道,乘客通过缓冲后进入车站☆控制点一定要放在扶梯口以前,不能正在扶梯口,以免乘客拥挤、冲击。
☆控制点最好为一个铁马宽度,方便控制。
☆控制点摆放的铁马最好在靠向控制人方向有支撑点,以免人力无法控制。
☆控制点尽量避开台阶设置,以防有乘客摔倒。
☆根据站外场地实际大小,需要考虑通道设置的具体方法。
☆此类缓冲办法还可以设置在站厅、站台,起到缓冲客流的作用。
分隔进站、出站客流出站客流进站客流通道中使用铁马分隔进出站客流(三) 站厅1.分隔排队客流和其他客流进站/出站客流TVM 前使用铁马伸缩带分隔购票客流2.避免客流直接冲击扶梯口站厅扶梯延长护栏,避免客流直接冲击扶梯(四) 站台1. 站台分隔排队客流和其他客流(站台狭窄的车站不适用)如果站台宽度允许,可以利用伸缩栏杆、铁马把排队客流和其他进出站客流隔开,以免客流冲突。
站台上使用铁马伸缩围栏分隔2. 在扶梯下端设置铁马,让下来的乘客到站台中部候车,客流就不会堵塞扶梯口。
出站客流站台下扶梯的位置设置铁马,引导进站客流到站台中部☆使用提醒:铁马设置时需注意不能遮挡盲导带,若确实需要遮挡需安排员工进行指引。
(五) 扶梯走向1. 扶梯走向一般以客流走向顺畅,不冲突为原则。
☆ 当不论如何设置扶梯,都会产生交叉时,交叉点不要放在站台。
进站客流进出站客流因为扶梯走向产生了交叉进站客流进站客流出站客流扶梯走向设置正确,消除了客流交叉☆ 可以在交叉点设置铁马,导向乘客。
如下图。
客流组织优化设计一、客流组织的概念客流组织是指在公共交通场所或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对人员流动进行引导和控制,以提高场所的运行效率和人员出行的便利性。
客流组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员流动的顺畅程度和效率,对于促进城市的发展和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优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合理规划布局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合理划分出入口、通道、候车区等功能区域,避免混乱和拥堵。
在布局设计上应考虑人员流量、出行方向、换乘需求等因素,使得客流能够有序流动。
2.分级引导根据人员流量的大小和出行需求的不同,对人员进行分级引导。
例如,设置专门的通道或车厢供老人、孕妇和残疾人使用,以提高他们的出行便利性;同时,设置换乘通道和引导标识,引导乘客准确快速地进行换乘。
3.合理安排设施在客流组织中,设施的合理安排对于提高场所的运行效率和人员的出行体验至关重要。
例如,在候车区设置舒适的座椅、信息显示屏等,方便乘客等候和了解出行信息;在通道和出入口设置人行通道、自动扶梯等,提高人员的通行效率。
4.科学控制流量通过合理的控制措施,如限流、分时段通行等,避免人员流量过大导致的拥堵和安全隐患。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流监测、智能调度等,对客流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调整控制措施,以确保客流的顺畅运行。
三、实施效果优化设计的客流组织能够有效提升场所的运行效率和人员的出行体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拥堵和排队时间。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引导,减少人员流动的冲突和交叉,避免拥堵和排队现象的发生,提高人员的出行效率。
2.提高出行便利性。
通过分级引导和合理安排设施,方便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出行,提高他们的出行便利性。
3.优化换乘体验。
通过设置换乘通道和引导标识,引导乘客准确快速地进行换乘,减少换乘时间和不必要的行走距离,提高换乘的便利性。
4.提升安全性。
通过科学控制流量和合理安排设施,减少人员流动中的安全隐患,提升场所的安全性和人员的出行安全感。
《客流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专业运营与管理班级运管145班姓名杨雯洁(41)指导教师杨柳文客运量预测一、已知条件:海洋站历年实际客运量如下表:年份客运发送量(万人)1 251.072 260.413 267.984 276.415 284.766 291.417 299.768 308.41二、根据上述资料求解下列问题:1、试用时间序列法分别预测第9、10、11年的客运量(要求列出时间序列法计算表,取n=3年),并把第6、7、8年的预测值也填于表中。
(计算中保留二位小数,第三位四舍五入)三次平滑法:客运发送年份a b量(万人)(n=3)(n=3)一次线性回归法:年份客运发送量(万人)XY1251.07 163036.1449251.071 251.072 260.413 267.98 259.824 276.41 268.275 284.76 276.38 268.16 284.6 8.226 291.41 284.19 276.28 292.1 7.91 292.82 0.0048385447 299.76 291.98 284.18 299.78 7.8 300.01 0.000834001 8 308.41 299.86 292.01 307.71 7.87307.58 -0.002691223 9 315.58 10 323.45 11331.32据公式可得:()06.842945.1008033.104198822≈-=-⨯-=∑∑∑∑∑xx y x xy b76.243=-=x b y a bx a y +=3 267.98 267.94 -0.0001492654 276.41276 -0.0014833045 284.76 284.06 -0.002458216 291.41292.12 0.002436437 299.76 300.18 0.0014011218 308.41308.24 -0.0005512149 316.310 324.3611 332.422、计算海洋站第9年度的日均客运发送量?并根据历年统计资料的百分比(如表),按去向列出日均客运发送量。
地铁客流组织方案1. 引言地铁是现代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地铁客流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地铁客流,提高运输效率和乘客体验,制定适当的地铁客流组织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地铁客流组织方案,旨在优化地铁乘车体验,减少拥堵和延误的发生。
2. 客流分析在制定地铁客流组织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客流分析。
通过对地铁站点的客流量、高峰时段和拥挤程度的统计与分析,可以确定客流组织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站点之间的客流分配和换乘需求。
3. 客流分流策略为了降低地铁站点的拥堵,可以采取客流分流策略。
这个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规划合理的站点布局合理的站点布局可以有效分散乘客流量,减轻单个站点的负担。
在规划新地铁线路或扩建地铁站时,应考虑就近服务原则,合理安排站点间距和站点容量。
3.2 制定换乘策略换乘是地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客流集散的关键节点。
为了方便乘客换乘和减少换乘时间,应合理规划和布置换乘通道。
同时,可以考虑增加换乘站点的容纳能力,以应对高峰期的换乘需求。
3.3 游客和常客分流地铁系统中既有常规的通勤乘客,也有来自外地的游客。
为了缓解高峰时段的拥堵,可以将游客流量分流到非高峰时段或特定的车厢。
例如,在特定的车厢提供导览服务,吸引游客在非高峰时段乘坐。
3.4 设置优先通道为了提高地铁运输效率,可以设置优先通道,供有需求的乘客使用。
例如,可以为老年人、孕妇和残障人士开辟专门的通道,以便更快地进出地铁站。
4. 人员调配与管理合理的人员调配与管理也是地铁客流组织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4.1 增加站务人员数量在繁忙的地铁站点增加站务人员的数量,可以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流组织能力。
站务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熟悉客流组织方案和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4.2 设立客流引导岗位在地铁站中设置客流引导岗位,由工作人员引导乘客有序进出站,避免人群推挤和拥堵。
同时,可以通过人工引导和标识牌指示乘客换乘通道和车厢位置。
Q/NGYJ 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文本Q/NGYJ-FW-03客流组织规则2014—04—22发布 2014—04—22实施市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发布目录引言 (2)1 围 (2)2 规性引用文件 (2)3 专业术语 (2)4 各部门职责 (3)4.1 客运部 (3)4.2 行车调度部 (3)4.3 车辆部 (3)5 客流组织总述 (3)5.1 客流的构成 (3)5.2 客流组织基本原则 (3)6 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3)6.1 进站客流组织 (3)6.2 出站客流组织 (4)6.3 换乘客流组织 (4)7 非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5)7.1 使用隔离的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5)7.2 使用疏散的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5)7.3 使用清客的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5)7.4 设备故障时的客流组织 (6)8 车站大客流组织 (6)8.1 大客流组织总体要求 (6)8.2 大客流组织基本方式 (7)8.3 大客流组织措施 (7)8.4 客流组织中与轨道交通公安的配合 (9)9 附加说明 (10)引言本规则描述了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简称运营分公司下同)围客流组织方式和措施,确保在正常情况下和发生突发大客流或行车组织调整时,轨道交通各车站能维持有序的运营秩序,保证乘客的安全。
1围本文对轨道交通车站在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非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大客流组织等进行了规。
本文适用于运营分公司围的客流组织工作。
2规性引用文件《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GB/T22486-2008)《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乘客守则》《乘客服务工作管理规定》3专业术语车票:乘客乘车的有效凭证,是联系乘客与车站AFC系统的载体,分为单程票、一卡通、纪念票、纸票等。
乘客:轨道交通围,持有效车票和按有关规定免费乘车的乘车人员。
付费区:在闸机的车站围、列车上及紧急疏散所用的隧道围。
客运设备:与客运服务相关的设备设施,包括AFC设备、导向标识、广播系统、乘客资讯系统、无障碍电梯、自动扶梯、环控系统、乘客紧急通话装置等。
客流组织技巧一、车站客流组织的要点(一)三级客流控制1.由下至上、由内至外的人潮控制原则注意点:☆站台、站厅处于同一层的车站应采用二级客流控制☆换乘站:先控制本站入站客流,再控制本线、邻线换乘客流(二)区域负责人制把车站划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最好是本站值班站长或值班员)。
(三)岗位安排二、车站单个区域的客流组织方法(一)缓冲客流的方法客流不大时,乘客可以通过通道正常进站客流加大,开放通道,乘客通过缓冲后进入车站☆控制点一定要放在扶梯口以前,不能正在扶梯口,以免乘客拥挤、冲击。
☆控制点最好为一个铁马宽度,方便控制。
☆控制点摆放的铁马最好在靠向控制人方向有支撑点,以免人力无法控制。
☆控制点尽量避开台阶设置,以防有乘客摔倒。
☆根据站外场地实际大小,需要考虑通道设置的具体方法。
☆此类缓冲办法还可以设置在站厅、站台,起到缓冲客流的作用。
分隔进站、出站客流出站客流进站客流通道中使用铁马分隔进出站客流(三) 站厅1.分隔排队客流和其他客流进站/出站客流TVM 前使用铁马伸缩带分隔购票客流2.避免客流直接冲击扶梯口站厅扶梯延长护栏,避免客流直接冲击扶梯(四) 站台1. 站台分隔排队客流和其他客流(站台狭窄的车站不适用)如果站台宽度允许,可以利用伸缩栏杆、铁马把排队客流和其他进出站客流隔开,以免客流冲突。
站台上使用铁马伸缩围栏分隔2. 在扶梯下端设置铁马,让下来的乘客到站台中部候车,客流就不会堵塞扶梯口。
出站客流站台下扶梯的位置设置铁马,引导进站客流到站台中部☆使用提醒:铁马设置时需注意不能遮挡盲导带,若确实需要遮挡需安排员工进行指引。
(五) 扶梯走向1. 扶梯走向一般以客流走向顺畅,不冲突为原则。
☆ 当不论如何设置扶梯,都会产生交叉时,交叉点不要放在站台。
进站客流进出站客流因为扶梯走向产生了交叉进站客流进站客流出站客流扶梯走向设置正确,消除了客流交叉☆ 可以在交叉点设置铁马,导向乘客。
如下图。
Q/NGYJ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文本Q/NGYJ-FW-03客流组织规则2014—04—22发布 2014—04—22实施宁波市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发布目录引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专业术语 (2)4 各部门职责 (2)4、1 客运部 (2)4、2 行车调度部 (3)4、3 车辆部 (3)5 客流组织总述 (3)5、1 客流的构成 (3)5、2 客流组织基本原则 (3)6 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3)6、1 进站客流组织 (3)6、2 出站客流组织 (4)6、3 换乘客流组织 (4)7 非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4)7、1 使用隔离的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5)7、2 使用疏散的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5)7、3 使用清客的情况下的客流组织 (5)7、4 设备故障时的客流组织 (6)8 车站大客流组织 (6)8、1 大客流组织总体要求 (6)8、2 大客流组织基本方式 (7)8、3 大客流组织措施 (7)8、4 客流组织中与轨道交通公安的配合 (9)9 附加说明 (10)引言本规则描述了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简称运营分公司下同)范围内客流组织方式与措施,确保在正常情况下与发生突发大客流或行车组织调整时,轨道交通各车站能维持有序的运营秩序,保证乘客的安全。
1范围本文对轨道交通车站在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非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大客流组织等进行了规范。
本文适用于运营分公司范围内的客流组织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GB/T22486-2008)《宁波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乘客守则》《乘客服务工作管理规定》3专业术语车票:乘客乘车的有效凭证,就是联系乘客与车站AFC系统的载体,分为单程票、一卡通、纪念票、纸票等。
乘客:轨道交通范围内,持有效车票与按有关规定免费乘车的乘车人员。
付费区:在闸机内的车站范围、列车上及紧急疏散所用的隧道范围。
客流组织名词解释
x
客流组织:指旅游企业或者旅游场所,根据客流情况,按其资源管理和组织需要,组织预先排列的计划,协调客流分布,把握客流量,达到节约经营成本和降低旅游客流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管理活动。
客流组织的有效方式:
1、开展客流调查:进行客流调查,以了解客流量、分布、特点以及其他对旅游企业有利的情况,做出有效的客流排序,为后续客流组织活动提供依据。
2、科学安排客流方案:根据客流数据,制定客流方案,如旅游团体的分类、客流负荷的时间段等,以确保客流的平均分布。
3、设计客流组织机制:为旅游场所、旅游企业根据客流分布情况设计客流组织机制,如服务窗口位置、服务流程等,以降低客流拥堵。
4、科学管理客流:客流组织应加强对客流的监控管理,采用技术手段,如摄像头、无线定位系统等,监督客流的聚集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客流过量严重拥堵。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