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 格式:doc
- 大小:96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目标:1.知识要点: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世间的意识和能力。
2.能力要求: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达标导学:一、导入新课请大家阅读导入部分,提问引起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美国和德国,垄断组织,托拉斯。
二、展示目标三、自主学习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__________阶段。
2、以德、意、奥为首的和以英、法、俄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展开疯狂地扩军备战。
3、1914年6月,事件的发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1914年7月底,__________向塞尔维亚宣战。
、、、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其中被成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
6、1917年4月,对德宣战,协约国力量大增。
1918年11月,无条件投降,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_________的失败而告终。
7、第一次世界大战总体上是一场战争。
四、合作探究(一)生生合作:1、试着概括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有哪些?2、试着说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
(二)师生合作:1、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因此有人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他们之间到底有何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高度发展,也由此出现了一批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
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树立热爱和平、维护祖国利益等观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一战前世界的发展趋势与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史实,从不同角度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战争的残酷,帮助学生分析战争给世界带来空前灾难,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关注现实,把握未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一战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阻碍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树立起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意识。
通过分析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夫妇的个人恐怖行为,带来的后果是世界灾难性的,从而反对个人恐怖主义行为,明白爱国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国际冲突需要冷静也需要和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设置、设题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步步推进。
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一战的原因1、根本原因2、具体原因3、直接原因(导火线)二、一战的爆发1、开始标志2、主要战役(转折点)3、结束三、一战的影响及启示四、一战的性质。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1)、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理解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导入新课,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心理情境。
(2)采用问题探究型教学模式(表现史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使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的研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2)通过学习,理解和平来之不易,使学生牢固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3)引导学生注重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材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因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其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在欧洲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并最终引发空前残酷的一战。
本课分三目内容:第一目: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形成两在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大战一触即发。
第二目:大战的爆发。
介绍了一战的导火线、全面爆发、重要战役及其残酷性所在。
第三目:空前的灾难。
介绍了一战的性质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2、读图法;3、分析研讨法;板书设计: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源)一、一战的危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二、一战经过交战双方:协约国――同盟国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性质: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三、一战影响影响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与2008奥运会相关的一些画面问题1:看到这些画面,同学们会联想到什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问题2、有谁知道奥运会的主旨是什么?(生答后,教师总结:因受到古代奥运会追求和平的目的的影响,1896年,奥运会之父顾拜旦提出奥运会的主旨为“和平、友谊、进步”。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奥运会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有三届是有名无实的,其中首次被扼杀就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下面就让我们追溯历史的长河,去走近这场曾给无数人民带来灾难的战争吧)(多媒体出示课题)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讲授新课一、一战危机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源)过渡:帝国主义军事家之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请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1、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出现了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垄断的代表事例(课本小字部分及漫画)过渡:虽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它们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国力比较表项目英法德美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问题:由以上表格能够看出,186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地位发生民怎样的变化?问题:表格中第二项内容与第三项内容间存有着什么矛盾?(从表中看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剧变:美德经济后来居上,先后赶超英法,居世界一二位;英国退居第三,表中第二项内容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第三项内容中其所占殖民地面积的位次不相符。
)(教师总结:经济地位的提升,必然使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由点到面德国参与殖民地争夺的霎时间较晚,只能跟在法、俄、英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后面捡食残羹剩饭,对殖民地占领的现状尤其不满,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的话和反映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的漫画(见课本)问题:皮洛夫所说的:“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很明显是针对“日不落帝国”的,这句话反映了哪两国之间的矛盾?(英、德)“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表明了德国什么样的野心?(表明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野心)问题:漫画中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的目的何在?(德国要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问题:为达到这个目的 的直接后果是什么?(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练习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 、德、奥为增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 C 、英、德的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 D 、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和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图 (见课本)问题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各是由哪几个国家组成的?(德、奥、意;英、法、俄) 问题2:这两在军事集团是如何组成的?问题3:两大军事集团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英、德矛盾)由这个主要矛盾能够看出两大军事集团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问题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过渡:当时的人们虽然都感觉到了战争阴云的逼近,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即将到来的这场战争将会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二、一战经过多媒体展示一战经过的相关问题问题1: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问题2、一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问题3、一战双方的主要参战国各有哪些?(协约国:英、法、俄、意――同盟国:德、奥匈) 问题4、一战中的重要战役是什么?这场战役被称之为什么?(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绞肉机) 问题5、一战的结果是什么?(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主动探究:(学生提问,学生回答,部分学生没有提到的重要总是,可由教师补充提问,同时在学生回答时,也可出示适当材料实行补充说明)问题1: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又被称为什么?(欧洲的“火药桶”)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呼? 问题2:为什么人们会把凡尔登战役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地狱”? 问题3、凡尔登战役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4、凡尔登战役对一战有什么影响? 问题5: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地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
” ――威尔逊对德宣战演说(威尔逊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为世界的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
实际上,美国参战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斐迪南大公遇刺图美国的“中立”问题1:你如何看待普林希普暗杀斐迪南这件事?问题2:如果没有普林希普的刺杀行为,一战还会不会爆发呢?(仍会发生,仅仅时间早晚的问题,因为促使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已经形成了)(学生讨论、回答)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看法:1、普林希普是民族英雄,其行为值得提倡。
2、普林希普有勇无谋,个人行为导致了大战的爆发,予以否定。
3、普林西普是个热爱民族的热血青年,但是他的个人冒险行为不但解决不了民族矛盾,反而成为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的借口,教训深刻。
)(教师总结:刺杀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刺杀行为性质上以利于恐怖主义行为,还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准确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问题3、大战爆发后,德、俄、英、法很快卷入战争,而原是三国同盟成员国的意大利,转而向原来的同盟宣战,说明了什么?(师在学生的基础上总结:就这场战争目的来说,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而展开的战争,彼此之间只有利益的结合,而毫无信义可言。
)问题4:加速一战结束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美国、中国参战,同盟国方面的国家逐渐支撑不住,先后投降)问题5、教材中为什么称一战为“空前的灾难”?、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一战战况表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参战国家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战争范围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卷入人口超过15亿参战人员7000多万伤亡人员3000多万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问题6、导致这场灾难空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创设情境:英军坦克(学生回答:众多新式武器的大量使用)问题7:科技的进步反而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你如何看待科技与战争?过渡:这场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处处充斥着种种新式武器的战争最终随着德国的投降而宣告结束,但是,它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
三、一战的影响: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一战概况表和一战欧洲战场地图问题:一战造成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学生苦难,人员伤亡空前,同时,因为欧洲是主战场,所以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而美国则在一战中大发横财。
)(教师总结:一战一方面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同时一战后的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而一心想争夺殖民地的英、法、德的力量却大为削弱,逐渐丧失了对世界的控制权)过渡:这场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的战争是什么性质呢?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教材上动脑筋问题:老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小孩说:不一定,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
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
他们俩谁说的更有道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从主要参战国的战争目的予以适当引导。
(教师总结:如今一战的硝烟已然散去,但是战争的阴仍然时有出现,面对这个情况,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该如何去做?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用自身的行动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圆满的答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