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胆论治失眠_龚墩
- 格式:pdf
- 大小:181.02 KB
- 文档页数:3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作为国医大师,张震先生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肝论治失眠经验,对于失眠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其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总结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下面就对其肝论治失眠的经验进行介绍。
一、肝论治失眠的基本原理根据中医理论,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情绪、保护心灵的功能。
而失眠往往与情绪过于激动、肝气郁结有关,因此在治疗失眠时,要重点调理肝气,平抑情绪,达到疏肝理气的效果。
二、张震先生肝论治失眠的具体经验1. 辨证施治失眠患者的症状表现各异,有的患者可能伴有情绪不宁、易激动、烦躁等表现,有的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目眩、胁肋胀痛等症状。
张震先生在临床中非常注重对失眠患者的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 药物辅助张震先生在治疗失眠患者时,常常采用中药配方辅助治疗。
他善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舒肝熄风、宁心安神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搭配,以增强治疗效果。
3. 饮食调理张震先生非常注重失眠患者的饮食调理,他认为饮食对于失眠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
他建议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食刺激性食品,避免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以平抑情绪,达到疏肝理气的效果。
4. 调节情绪张震先生认为失眠往往与情绪失调有关,因此在治疗失眠时,他注重调节患者的情绪。
他建议患者通过锻炼、休息、放松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以达到平抑肝气,安神止梦的效果。
5. 合理作息张震先生建议失眠患者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他建议患者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等不良习惯,以调和肝气,稳定情绪,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入眠。
6. 避免过度劳累张震先生认为过度劳累容易导致气血不足,进而诱发失眠。
他建议失眠患者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以保证肝气的调畅,消除失眠的隐患。
7. 定期复诊失眠是一种顽固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且容易反复。
张震先生建议失眠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从肝胆论失眠,肝郁,肝火,胆热,肝血不足,这样得解失眠之因,历代医家多责之于心肾。
谓心火不下通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阴阳失交水火不济,则彻夜不寐。
但临证所及,失眠者每以情志、精神刺激为主因,与肝胆病变亦密切相关。
故对一些顽固性失眠,病程缠绵,服安神药少效或罔效者,辄从肝胆论治而独效。
肝郁血瘀,治宜调畅血气肝藏魂,主疏泄;心藏神,主血脉。
若所思不遂,精神抑郁,以致肝气不达,血气失畅,瘀阻血脉,心神失养而失眠。
故《医方难辨大成》谓:“气血之乱皆能令人寤寐之失度也”。
证见彻夜不寐,即使入睡,也乱梦纷纭;兼有情志郁郁不乐,时喜叹息,胸胁胀痛,舌紫,脉弦或涩。
治宜理气活血,以安肝魂,方用血府逐瘀汤。
对此,王清任曾释道:“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内以四逆散理气疏肝,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配以桔梗引气上升,牛膝导血下行,一升一降,交通阴阳。
加磁朱丸,生铁落等重镇定魂,疗效更佳。
肝火上炎法当清泄定魂肝郁日久,最易化火,肝火拂逆,冲激肝魂,则魂摇而睡卧不宁。
《血证论》云:“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
证见入夜烦燥,难以入睡,或梦呓频作,或有梦而遗;兼有急躁易怒,头晕目眩,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肝火多缘气郁不解所致,故治疗母忘疏肝解郁。
若专事苦寒泄火,将致气血凝结,郁火愈盛,症情更甚。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此最为合拍,取小柴胡汤清世肝郁,配以龙骨牡蛎镇肝安魂,随证化裁,得效甚多。
胆涎沃心治以化痰除烦胆主少阳,内寄相火,胆气冲和,则能上养心火,故有“心与胆相通”之说。
若暴受惊骇,或思虑太过,少阳枢机不达,胆气郁结化火,灼津成痰,痰火扰乱心神,可致失眠。
证见睡卧辗转不安,难以入眠,或易于惊醒;兼有心烦懊侬,口苦咽干,胸闷痰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治以清胆除烦,化痰解郁。
方用温胆汤,以二陈温化痰涎,竹茹、枳实清泄胆郁;每于方内加入夏枯草,取其与半夏相使。
盖半夏得阴而生,善于化痰;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擅以清胆;两药合同,既能增清胆化痰之力,又可协调阴阳平衡,有一举二得之妙用。
从肝论治治疗失眠症217例李志敏【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2(033)002【摘要】目的:总结从肝论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7例失眠患者辨证为肝郁瘀阻型,采用柴胡、生龙骨、郁金、制香附、合欢皮、黄芩、肉桂、夜交藤、石决明、钩藤等治疗.结果:A组治疗前SPIEGEL量表积分(24.21±5.39)分,治疗后(14.49±5.54)分;临床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42例,无效18例.B组治疗前SPIEGEL量表积分(23.61±5.86)分,治疗后(14.99±5.74)分;临床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76例,无效38例.西药服用情况两组患者服用西药情况有差异(2值=9.89,P=0.007<0.01),其中服用1种西药比较值=9.87,P=0.002<0.01).结果:B组服用1种西药的患者比A组多;服用2种西药比较,提示A组服用2种西药的患者比B组多.服用3种及3种以上者两组未见差异(P>0.05).结论:全方共奏平肝疏肝、活血安神之效.撤停药过快会影响治疗过程并引起病情反复,显愈率不高,可能与此有关.【总页数】3页(P174-176)【作者】李志敏【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上海,2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23【相关文献】1.失眠症传统论治与从肝论治的临床观察 [J], 严晓丽2.从肝论治治疗失眠症568例 [J], 张雯静;王国华;王翘楚3.从肝论治基本方治疗失眠症临床验证观察 [J], 许红;施明;苏泓;张雯静;王国华;阚正华;王翘楚4.从"肝藏魂"论治失眠症 [J], 陈松;王昆秀;罗志辉;徐荣鹏;闫鹏;田玲玲;徐驰成;陈柏霖;许辛寅5.王保和教授从肝论治心因性失眠症经验撷箐 [J], 高晟玮;王振兴;刘志超;王保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胆两虚型失眠症中医怎样辨证论治
(1)症状:肝病日久,身体亏虚,虚烦而难以入睡或入睡后容易惊醒,终日惕惕,胆怯恐惧,遇事易惊,舌淡,脉细弦等。
(2)病机:论失眠之虚,虽强调心脾和肾,但据临床所见,肝胆之虚亦不容忽视,早在张仲景用酸枣仁汤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即从肝郁血虚主治,而《本草经疏》说:“病后不得眠,属胆虚”。
肝胆之虚,心神不宁,故而虚烦不寐;胆怯之人,终日惕惕,胆怯恐惧,遇事易惊。
(3)治法:补益肝胆,养血安神。
(4)选方:酸枣仁汤合真珠丸。
(5)用药:酸枣仁9g,茯苓9g,知母9g,川芎9g,甘草3g,真珠母12g,龙齿12g,柏子仁12g,当归9g,地黄9g,人参3g,犀角3g,沉香3g。
(6)方解:酸枣仁汤补益胆虚之效,真珠丸具有镇胆虚之惊,二方共达补益肝胆,养血安神之功用。
而方中之酸枣仁一味,既能安神定志,又具补养之功,对肝血亏虚之失眠尤为适用。
(7)加减:若由于胆气虚弱所致,则可选用参胡温胆汤(党参、柴胡、麦冬、茯苓、桔梗、橘红、香附、半夏、枳实、竹茹)。
关于酸枣仁之用法,前人有生枣仁治多眠,炒枣仁治失眠的说法,但近代动物实验证实,未见有此相反的作用,但根据近人研用结果来看,治失眠以炒枣仁为好。
从肝论治失眠症1、中医辨证分型:根据当今失眠症的社会特点和临床实际所见证候,以及定位定性辨证的要求,我们认为失眠症的发病与先天体质因素有关,源于脑,表现于肝,涉及五脏。
故定位于肝,立从肝论治分型。
计分八证。
2从肝论治2.1人与自然同纪,睡眠与醒寤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同步,而不可分离、违背,《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营卫生会》多有论述。
笔者认为古人关于人与自然同纪(天人相应)的理论较之当今对失眠症的认识是更高一层次的概括,更符合当今临床实际,应该加以充分肯定和深入研究。
我们有关“昼开夜合”花叶治疗失眠症的研究,就是以此理论指导而获得成效的。
即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人体睡眠与醒寤——植物“昼开夜合”花叶三者相关,人居其中可得其所养,受其所约。
故取“昼开夜合”之花叶,有较好疗效。
2.2脑主神明,肝主情志,心主血脉。
失眠症是脑功能失衡的一种表现,多因情志而诱发,重则气血逆乱,而影响心、肾、脾、肺功能。
现代医学解剖生理早已证明,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是脑,而不是心。
这一点在中西医之间,应该加以求同。
我们提出“脑主神明”的观点,作为指导研究失眠症的理论基础。
中医所讲的肝有体用之分,除肝的实质病变与现代医学一致以外,它的生理病理功能表现,实际上是脑的生理病理功能表现。
如肝主情志,调达气机,肝开窍于目,通于脑,以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均说明肝与脑的关系比较密切。
心不是主神明,而是主血脉,它与脑的关系,也是很明确的,脑需要心血的供养,脑功能才能正常活动。
如果心脏功能不好,或上达脑的颈—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可使脑供血不足,而致失眠。
由于情志不悦、精神紧张、惊吓等,也会发生神经官能性心脏病。
表现心慌,心悸、胸闷、失眠、心动过速或早搏等。
这种情况也是由于脑的功能变化所致,而不是单纯心的自身功能或实质性病理的表现。
故常有内科心电检查不出心实质性病变,而神经科又查不出脑的实质性病变。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失眠是指在正常睡眠条件下,无法入睡、入睡后易醒或睡眠质量差的症状。
失眠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国医大师张震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治疗失眠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构建了从肝论治失眠的治疗方法。
张震认为,失眠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志舒展,如果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很容易导致失眠。
在治疗失眠时,首先要舒肝气、疏肝郁。
张震总结了一套治疗失眠的方法,即调息胶囊加肝舒安合用。
调息胶囊为该方的主要成分,由当归、川芎、白芍、煅龙骨、煅牡蛎等组成,具有舒肝活血、养血安神的作用。
肝舒安为辅助药物,由枸杞子、柏子仁、菊花、青皮、黄芩等组成,具有清肝泻火、疏肝利胆的作用。
根据张震的临床经验,通过中药的调理能够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相关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张震还强调要注意生活习惯的调理。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一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如糯米、山药等。
要注意情绪的调节,避免过度紧张、焦虑,保持心情愉快、放松的状态。
张震对治疗失眠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提出了从肝论治失眠的治疗思路。
通过调息胶囊加肝舒安的药物组合,能够疏肝舒肝,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注重生活习惯的调理,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这一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在失眠治疗中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张震的经验总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思路,对于帮助更多失眠患者重拾良好的睡眠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在失眠治疗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国医大师张震从医多年,对于失眠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他强调了肝脏在失眠中的重要作用。
在张震的治疗理念中,肝是治疗失眠的关键,他倡导通过调理肝气来治疗失眠。
下面将结合国医大师张震的经验,从肝论治失眠的角度进行探讨。
张震指出失眠与肝脏的关系密切。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在情志方面具有主导作用。
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肝脏是人体情绪调节的主要器官。
肝气郁结、肝血不足、肝火上升等病理状态都可能导致失眠的发生。
在治疗失眠时,首先要从调理肝脏入手,平复肝气,清理肝火,调理肝血,是治疗失眠的关键。
张震强调了中医药调理的重要性。
在治疗失眠时,张震常常采用中药调理肝脏,比如常用的当归、白芍、柏子仁等中药。
这些中药有着平肝解郁、养血安神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情绪波动,改善睡眠质量。
张震还提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一些有益于肝脏调理的活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缓解情绪的运动。
张震还强调了饮食调理在治疗失眠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饮食对于调理肝脏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治疗失眠时,患者应该注意饮食的营养和平衡。
饮食应该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喝咖啡和酒精。
还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具有养肝作用的食物,比如黑豆、核桃等。
张震在治疗失眠中还注重了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他指出,情绪波动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治疗失眠时,患者需要积极调节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做运动等方式来缓解情绪压力,从而促进睡眠的恢复。
综上所诉,国医大师张震认为,从肝论治失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治疗失眠时,要从调理肝脏入手,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理和情绪调节等多方面的手段来平复肝气,调理肝血,帮助患者重新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
国医大师张震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治疗理念,在失眠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希望我们能够借鉴张震大师的经验,更好地帮助失眠患者重拾健康的生活。
2019年8月第6卷第8期August.2019,Vol.6,No.8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1051 基金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SEZJJP201601,SEZJJZ2018009)作者简介:张兰坤(1986 02—),男,在职博士,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从事中医脑病学医教研工作中医睡眠医学TCMSleepMedicine刍议从肝论治失眠症的思路与方法张兰坤1,2 过伟峰2 盛蕾1 凌志香1(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210017;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23)摘要 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与肝密切相关,以肝之功能失调为病机之关键。
笔者临证论治从调理肝脏入手,基于“肝主调畅情志”及“肝主藏血舍魂”理论,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应用解郁安神、清肝安神、调肝安神、养肝安神、化瘀安神等法治疗,并总结常用方药,获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失眠症;不寐;调肝法;辨证论治ThoughtsandMethodsofTreatingInsomniafromLiverTheoryZhangLankun1,2,GuoWeifeng2,ShengLei1,LingZhixiang1(1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17,China;2TheFirstClinicalMedicalCollegeof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29,China)Abstract InsomniabelongstoChinesemedicine‘Insomnia’category,istheclinicalcommondisease,Itspathogenesisiscloselyrelatedwithliver,andliver′sdysfunctionisthekeytopathogenesis Theauthorstartswithregulatingtheliver,basedonthetheoryof“Liverregulatesmood”and“Liverstoringblood,Bloodshedsoul”,andtakessyndrome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asthecore UsesomemethodsuchasRelievingDepressionandhelpsleep,Clearingliverandhelpsleep,Regulatingliverandhelpsleep,Nourishingtheliverandhelpsleep,Dissipatebloodstasisandhelpsleepetc,andsummarizerelateddrugsforcommonlyused,a chievedgoodeffect.KeyWords Insomnia;Insomnia;Regulatingtheliver;Treatment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中图分类号:R256 2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9.01.018 失眠症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1]。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影响了许多人的正常生活。
而针对失眠的治疗方法也有
很多,其中中医治疗尤为常见。
国医大师张震对失眠从肝论治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下面就
来看看他的观点。
首先,张震认为失眠的主要病机是肝气郁结。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它能够经
过自身的代谢和解毒作用,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而长期的内心焦虑、抑郁不满、情绪波
动等都会导致肝脏的功能紊乱,使得肝气郁结,从而影响睡眠。
因此,针对失眠的治疗应
该从肝的角度出发,调节肝的功能,促进肝气的畅通。
然后,张震提出了三种治疗方法,分别是针灸、中药、养生。
具体如下:
1. 针灸法:适用于早睡晚起、难以入眠、入睡后易惊醒、睡眠质量差等类型的失眠。
针灸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调整睡眠的目的。
推荐的穴位
有神阙穴、足三里、内关、心俞等。
2. 中药法:根据失眠的病因和证候来选择相应的中药,常用的有柴胡、丹参、枸杞子、酸枣仁、黄连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功效,可以帮助人
体恢复正常的作息规律。
3. 养生法: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饮食,避免夜晚进食刺激性
食物;适当进行锻炼,不要过度劳累或太过放纵;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总的来说,张震认为失眠的治疗应该从综合治疗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病因和证候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要注意调整作息规律,控制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才
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从肝论治失眠症从肝论治失眠症(2011-08-29 06:50:56)失眠,中医古籍中谓之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含义相同。
长期以来,人们在临床上对失眠症常不够重视,屡视为小病,但又觉得是一种难病,治疗多不易收效。
内科常把失眠症归属于神经衰弱,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
有的认为无需治疗,也有的给予长期服用安眠药,甚则抗精神失常药,以致发生副作用和依赖性者不少。
近几年来,由于现代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紧张,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失眠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巴西人群发病率为40%,美国30%~35%,英国25%~30%,法国20%~25%。
中国据有关方面估计约在15%左右。
而到目前为止,防治失眠症的措施,无论中医、西医治疗或者心理学工作均不够理想。
为此,我们从中医临床角度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请同道批评和指正。
1失眠症的定义、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1.1定义:指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
对失眠存在恐惧或忧虑心理者可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失眠症状持续存在。
1.2诊断标准:(1)睡眠障碍: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睡后易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不适或疲乏,或白天思睡。
(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3)明显心理障碍,或影响精神活动效率。
(4)不是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并发症状。
1.3症状分型:(1)起始型:夜间睡卧床上久不能眠;(2)间断型:入睡后中间间断,多梦烦扰,睡不安宁;(3)终点型:早醒,醒后不能再入睡;(4)彻夜型:指通宵不能入睡。
1.4中医辨证分型:根据当今失眠症的社会特点和临床实际所见证候,以及定位定性辨证的要求,我们认为失眠症的发病与先天体质因素有关,源于脑,表现于肝,涉及五脏。
故定位于肝,立从肝论治分型。
计分八证。
1.5疗效评价标准:(1)根据国际通用的SPIEGEL量表评价:即按入眠时间、总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梦、醒后感觉6项内容,经量化后作为指标,然后综合统计,分为优、良、中、可、差五个等级,由医生和病人双方作出评价。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中医治疗失眠的过程中,张震大师以其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从肝论治失眠”的治疗理念,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从张震大师治疗失眠的关键点和经验上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失眠病因与肝的关联在中医理论中,失眠的病因可以归纳为多种类型,其中以肝气郁结导致的失眠最为常见。
肝为藏血之脏,主疏泄,肝气郁结则易导致情绪不畅、情绪紧张、烦躁易怒等症状,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从肝论治失眠,也就是要调理好肝脏的功能,使肝气得以疏泄,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二、张震大师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1. 辨证施治张震大师强调,在治疗失眠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肝气郁结型失眠,常见的症状有失眠多梦、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等,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取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比如可以选用柴胡、香附、丹参等药物来疏肝解郁,舒肝理气,促使气血得畅,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2. 调理情绪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张震大师非常重视调理患者的情绪。
因为肝主疏泄,情绪的不畅会直接影响到肝气的疏泄功能,从而加重失眠症状。
张震大师会建议患者积极参与一些有利于情绪调理的活动,比如散步、听音乐、打坐等,以缓解烦躁不安的情绪,使心情平和。
3. 饮食调理张震大师认为,饮食对于失眠患者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失眠的人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如燕麦、香蕉、鸡肉、鱼类等,都具有一定的助眠作用。
而过多摄入咖啡因、酒精和烟草等刺激性食物,会加重失眠症状,应尽量避免。
4. 调理作息张震大师还建议失眠患者要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每天睡前按摩一下涌泉穴,可以帮助促进睡眠;避免睡前大餐,以免影响到睡眠的质量;并且要在晚餐后适当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散步、做些局部按摩等,有利于帮助入眠。
从肝论治失眠的文献与实验研究失眠是指因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导致的白天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等问题。
肝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整个身体的主要调节器官,在失眠的治疗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有关肝脏在治疗失眠中的文献与实验研究。
一、文献综述1.张氏经方治疗失眠的经验张氏经方是中医经方中治疗失眠的典范之一,其方剂包括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和知柏地黄丸等。
其中,酸枣仁汤是治疗失眠最常用的方剂之一,主要由酸枣仁、茯苓、香附、制半夏等药材组成。
酸枣仁具有镇静安神、平肝潜阳的功效,可以对肝脏进行调节,改善失眠症状。
2.肝脏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肝脏与睡眠质量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肝脏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将多余的外部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化学物质,抑制脑部过度兴奋,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此外,肝脏还可以通过代谢周期性肝素等物质来维持睡眠的正常节律。
3.中药与肝脏调理的关系中药可以通过调理肝脏来缓解失眠症状。
例如,当人的肝气郁结时,会导致血液和气血的循环不畅,进而影响到睡眠。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一些疏肝理气的中药,如柴胡、枸杞子、龙眼肉等。
这些中药具有镇静安神、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可以较好地治疗失眠。
二、实验研究1.补肝方治疗失眠的实验研究一项针对50例失眠病人的临床实验研究表明,使用补肝方治疗失眠症状有效率高达90%以上,而针灸组与药物组分别为70%和60%。
补肝方是一种中药配方,主要由酸枣仁、芍药根、黄芪、天麻等中药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补肝方可以有效地改善失眠症状,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2.针灸治疗失眠的实验研究一项针对36例失眠病人的实验研究表明,采用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失眠症状。
实验将病人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药物组,每组18例。
针灸组采用经络穴位的针刺,药物组采用安眠药物治疗。
经过4周的治疗,针灸组失眠显著改善,有效率为77.8%,而药物组仅为44.4%。
国医大师张震从肝论治失眠经验总结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它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张震先生是一位国医大师,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肝论治失眠方面。
以下是他从肝论治失眠角度总结的经验。
一、失眠与肝相关
张震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相互联系,失眠与肝有很大的关系。
肝主疏泄,如果肝气郁结、疏泄不畅,就会影响睡眠;而失眠又会进一步影响肝的功能。
因此,调理肝气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
二、阳虚症型的治疗
阳虚症型的人体内阳气不足,失眠的原因是因为气血不能凭空上升,所以心神不宁。
这种情况下,张震建议以疏肝解郁为主要治疗方法。
具体治疗方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方剂可选用龙胆泻肝汤或龙胆泻肝片,也可以搭配清心安神中药进行治疗。
三、肝郁气滞症型的治疗
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除了中药治疗外,张震也提醒失眠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睡眠时要保持足够的环境安静和切换,控制起床及入睡时间等。
此外,还要合理安排生活,保障饮食和营养的均衡摄入,保持心情愉悦,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总之,张震建议治疗失眠要从肝的角度出发,调整肝气,让机体达到阴阳平衡,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这样便能够有效缓解失眠症状,恢复良好的睡眠质量。
从肝论治失眠的文献与试验探究失眠是指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或早醒、睡眠质量差等症状,导致白天头昏、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严峻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虽然失眠的病因多种多样,但传统中医认为肝脏在失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肝脏在中医理论中与情绪的发泄、气血的调畅、睡眠质量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干系。
本文将从文献与试验探究的角度,探讨肝脏在治疗失眠中的作用和疗效。
一、文献探究:肝脏与失眠的干系依据中医理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肝气不舒则易导致情绪不稳,产生焦虑、郁闷等情绪,最终影响睡眠。
许多文献都提到,肝失疏泄则容易引起失眠。
《黄帝内经》中提到:“肝主风,风盛则病起”。
肝主疏泄,也与人体的生理周期有关,失眠患者屡屡伴有作息规律紊乱的状况。
依据《难经》记载:“肝为将军”,若将军失职则部队混乱不堪,类比到人体,“肝失主事”则会影响整个身体的机能。
二、试验探究:中药对失眠的治疗作用许多试验探究确认了中药治疗失眠的有效性。
其中,一些中药的作用机制与调整肝脏功能直接相关。
例如,某些中药可以通过改善肝脏气血运行不畅的状态,调整肝脏功能,从而缓解失眠症状。
试验探究还发现,某些中药可以调整兴奋性神经递质的水平,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止平衡,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此外,试验探究也表明一些中药具有冷静、安定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从而改善失眠。
这些中药有时被称为“安神药”,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失眠的治疗。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调整肝脏功能、平衡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止,从而起到治疗失眠的作用。
三、中医调理:安抚肝气,改善失眠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气功等方式调理肝脏功能,缓解失眠症状。
针灸是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探究发现,针灸可以调整肝脏的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推拿和气功也可以通过刺激肝脏的穴位和练习身体气血运行,调理肝脏气机,从而改善失眠。
中医还强调生活方式上的调整对失眠的治疗也分外重要。
中医认为夜间养肝是分外有益的,晚上10点之后尽量保持室内安静,防止睡眠环境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