膦甲酸钠注射液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4
膦甲酸钠临床联合用药的研究概况温海燕;宋金春【摘要】膦甲酸钠为广谱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阻断多种DNA病毒的复制,如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乙型肝类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其相关感染等.膦甲酸钠临床上常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发挥全面抗病毒作用.本文对膦甲酸钠临床联合用药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疱疹、乙型肝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治疗,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等.【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年(卷),期】2019(018)001【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膦甲酸钠;联合用药;抗病毒;不良反应【作者】温海燕;宋金春【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湖北武汉 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湖北武汉 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7膦甲酸钠(foscarnet sodium)即膦酰甲酸三钠盐,为广谱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1]。
最初主要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后有研究发现其对多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包括人乳头瘤病毒(HPV)、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其相关并发感染等[2-4]。
膦甲酸钠主要针对DNA病毒,通过非竞争性结合焦磷酸位点抑制病毒DNA聚合酶,从而达到杀灭病毒的目的,此外对部分RNA病毒也有抑制效果[5]。
由于口服生物利用率低,目前膦甲酸钠临床应用以注射剂型全身给药为主,此外还有滴眼液、乳膏剂等局部剂型。
由于病毒感染具有难治性、治疗周期长、易产生耐药性、易复发等特点,临床常采用多种抗病毒药物进行贯序治疗以达到疗效。
膦甲酸钠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另外,针对长期的病毒感染产生的疼痛和炎症反应等,膦甲酸钠与其他药物合用的对症治疗效果也很好。
基于膦甲酸钠在临床上联合其他药物使用的普遍性,本文就其联合用药概况进行如下综述。
1 膦甲酸钠临床抗病毒治疗的联合应用1.1 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疱疹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现已知能感染人的疱疹病毒有8种,可引发常见疾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巨细胞视网膜炎等[6]。
膦钾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何生松;蔡淑清;罗端德;李淑莉;曾令兰【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03(004)020【摘要】目的:观察膦钾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自1999年10月-2000年5月采用国产膦钾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1例.剂量每天4.8g,分上、下午(间隔6h)静脉滴注.治疗前后同步检测乙肝病毒复制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HBeAg(6/17)和HBV-DNA(7/21)阴转,阴转率分别为35.2%,33.3%.HBV-DNA定量检查发现治疗前均值55898×10'cps/ml,治疗后均值为10709×101cps/ml,治疗后复制滴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毒副反应.结论:膦钾酸钠近期抑制抗乙肝病毒复制作用明显,是一种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总页数】2页(P17-18)【作者】何生松;蔡淑清;罗端德;李淑莉;曾令兰【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科,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科,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科,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科,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科,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1【相关文献】1.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J], 黄遵仁2.膦甲酸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J], 涂鸣汉;李涛3.膦甲酸治疗慢性乙,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小结 [J], 冯善丞;姜素椿4.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 [J], 黄元成;田德英;石淑仙5.有机膦与聚合物抑制剂对氟硅酸钠(钾)结垢性能的协同抑制作用 [J], 沈香花;尹晓爽;杨文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膦甲酸钠葡萄糖注射液膦甲酸钠葡萄糖注射液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膦甲酸钠葡萄糖注射液汉语拼音:linjiasuanna putaotangzhusheye•【成份】膦甲酸钠。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艾滋病(AIDS)患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免疫功能损害患者耐阿昔洛韦单纯疱疹病毒性皮肤粘膜感染。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剂量个体化。
1.爱滋(AIDS)患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肾功能正常)。
诱导治疗:推荐初始计量为60mg/kg,每8小时一次,静滴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根据疗效连用2~3周。
维持治疗:维持计量为90~120mg/kg/日(按肾功能调整剂量),静滴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维持治疗期间,若病情加重,可重复诱导治疗及维持治疗过程。
2.免疫功能损害者耐阿昔洛韦单纯疱疹病毒性皮肤粘膜感染。
推荐剂量为40mg/kg,每8或12小时,静滴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连用2~3周或直至治愈。
使用本品期间应密切监测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发热、肝功能异常及静脉炎等。
•【禁忌】对膦甲酸钠过敏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必须由专科医生严格按使用说明书使用。
2.使用本品期间必须密切监测肾功能,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做到给药个体化。
3.本品不能采用快速或弹丸式静脉推注方式给药。
静脉滴注速度不得大于1mg/kg/分。
4.为减低本品的肾毒性,使用以前及使用期间患者应水化,静脉输液(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量为2.5升/日,并可适当使用噻嗪类利尿药。
5.本品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静脉滴注,本品仅能使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
6.避免与皮肤、眼接触,若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洗净。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无有关孕妇临床应用研究资料,权衡利弊后慎用。
尚不清楚本品是否从哺乳期妇女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儿童用药应仔细评价,中有在获利在于风险时使用。
膦甲酸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5例疗效观察余想萍;桑忠强;张馨;涂玉花【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1页(P308-308)【作者】余想萍;桑忠强;张馨;涂玉花【作者单位】上海市中冶医院皮肤科,上海,200941;上海市中冶医院皮肤科,上海,200941;上海市中冶医院皮肤科,上海,200941;上海市中冶医院皮肤科,上海,200941【正文语种】中文我科应用膦甲酸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1例病例均为我科2012年3~12月门诊患者,均符合临床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且无肝肾功能损害。
其中男29例,女32例,年龄26~78岁,平均52岁;病程1~7天,平均3.5天。
疱疹发生部位:头面部10例,躯干部26例,外阴部4例,四肢21例。
按就诊日期单双号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对照组26例。
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膦甲酸钠注射液3.0 g,静点日1次,连用5天,同时服用阿昔洛韦0.2 g,日5次,连用10天。
对照组26例,服用阿昔洛韦0.2 g,日5次,连用10天。
两组均口服甲钴胺0.5 mg,日3次,肌注乌体林斯针1.72μg,日1次,共观察4周。
水疱停止发生,疱液干燥结痂,疼痛变化时间以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与此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
由此可见,膦甲酸钠治疗组症状控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
另外,治疗组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临床较常见,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性,故能够引发神经炎症甚至导致坏死,从而出现神经疼痛,尤其对于老年患者以及体质虚弱者,疼痛更加剧烈且往往遗留后遗神经痛,1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早期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致药源性急性肾损伤1例郑丽丽;罗琳;黄荳;李伟;张玲【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8(053)011【总页数】2页(P1324-1325)【作者】郑丽丽;罗琳;黄荳;李伟;张玲【作者单位】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南昌 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南昌330006;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391 病例介绍患者,31岁。
因同房后出血近2年,发现宫颈病变1个月余收入院。
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入院体检:体温36.7℃,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1/66mmHg。
相关检查示:肝肾功能正常,HPV33型阳性,HPV-DNA扩增定量2.57pg/ml。
宫颈活检病理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入院诊断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入院后给予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武汉大安制药,规格:250ml:3g,批号:201702181-1)250ml静脉滴注,qd,抗病毒处理。
用药1d后患者于2017年12月13日在全麻下行宫颈锥切术。
术中相关用药包括芬太尼 0.1mg,静脉注射,st;丙泊酚 120mg,静脉注射,st;异丙酚 400mg,静脉泵入,st;咪达唑仑10mg,静脉滴注,st;平衡液 500ml,静脉滴注,st。
术后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5g,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内缓慢静脉滴注,qd×1d预防感染;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qd,补液;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抗病毒处理。
术后第2d患者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吐黄色液体,面部稍有水肿,血压130/80mmHg,24h 总尿量1610ml。
肾功能示:血肌酐345umol/L。
腹部彩超示双肾正常。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泛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泛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中心门诊部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带状疱疹患者采取泛昔洛韦分散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取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
结果:研究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止疱时间、水疱干涸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疼痛消退时间等疱疹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药物治疗有效性(96.67%)高于对照组(76.67%),组间存在差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组间不存在差异(P>0.05)。
结论:选用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泛昔洛韦分散片用于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膦甲酸钠;泛昔洛韦;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发的一种临床表现[1]。
目前临床中对于带状疱疹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疼痛及皮疹情况。
泛昔洛韦是临床中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但对于部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的患者,通常会采用其它药物联合治疗,从而增强临床疗效[2]。
膦甲酸钠能够有效抑制病毒活性,止疱、止痛作用更为明显,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3]。
因此,最后选取我中心门诊部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分析两组药物的临床有效性,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门诊部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0/10,平均年龄为(55.32±3.24)岁,平均发病时间为(3.48±0.49)d;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8/12,平均年龄为(55.64±3.65)岁,平均发病时间为(3.58±0.39)d,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上述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本次研究比较。
膦甲酸钠的功能主治什么是膦甲酸钠?膦甲酸钠是一种化学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二甲基膦酸钠,化学式为CH3PO3Na,属于无机化合物。
膦甲酸钠可溶于水,具有一定的酸性。
在医药领域中,膦甲酸钠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和症状。
膦甲酸钠的功能主治膦甲酸钠在临床上有着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抗炎作用:膦甲酸钠被广泛用作抗炎药物,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及生成活性氧化物等方式来发挥作用,从而减轻炎症症状。
2.风湿病治疗:膦甲酸钠在风湿病治疗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它可以减轻风湿病的关节痛、肿胀和红斑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改善骨质疏松:膦甲酸钠在骨质疏松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它可促进骨密度的增加,增强骨骼的强度,从而减少骨折的风险。
4.抗肿瘤作用:膦甲酸钠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用于肿瘤的综合治疗。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强肿瘤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
5.心血管保护:膦甲酸钠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
它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稳定性,从而减少血管炎症的发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6.保护肝脏:膦甲酸钠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可以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膦甲酸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膦甲酸钠一般以药物形式供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膦甲酸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剂量和使用频率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执行,不得随意增减或中断用药。
•膦甲酸钠通常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在使用膦甲酸钠时应特别注意医生的指导。
•膦甲酸钠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使用前需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总结膦甲酸钠是一种在医药领域广泛应用的药物,具有抗炎、改善骨质疏松、抗肿瘤等多种功能主治。
在使用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遵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膦甲酸钠注射液质量标准
一、处方及组成
膦甲酸钠注射液应由膦甲酸钠、氯化钠、枸橼酸钠、氨丁三醇、氨基酸等组成,处方及组成应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二、外观
膦甲酸钠注射液应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不得有沉淀、悬浮物、杂质等可见异物。
三、鉴别
膦甲酸钠注射液应与对照品溶液具有相同的色谱特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
四、装量
膦甲酸钠注射液的装量应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规定。
采用专用仪器进行检测,保证每瓶的装量准确、一致。
五、渗透压摩尔浓度
膦甲酸钠注射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应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规定。
采用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进行检测。
六、可见异物
膦甲酸钠注射液不得有肉眼可见的异物,如颗粒、漂浮物、纤维等。
采用目视法或光散射法进行检测。
七、不溶性微粒
膦甲酸钠注射液中不得含有不溶性微粒,如玻璃屑、橡胶屑等。
采用光散射法或显微镜检法进行检测。
八、细菌内毒素
膦甲酸钠注射液中应无细菌内毒素,采用鲎试剂法进行检测。
九、无菌
膦甲酸钠注射液应无微生物污染,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测。
十、注射剂质量的一致性检验
为确保膦甲酸钠注射液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应对每批次的注射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鉴别、装量、渗透压摩尔浓度、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无菌等项目的检测。
同时,应根据国家药品标准对注射剂的有效期进行规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膦甲酸钠注射液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膦甲酸钠注射液商品名:英文名:Foscarnet Sodium Injection汉语拼音:Linjiasuanna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分为膦甲酸钠,其化学名为膦甲酸三钠盐六水合物。
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6H 2O分子式:CNa 3O 5P·6H 2O分子量:300.04【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本品为病毒抑制剂,本品可以非竞争性地阻断病毒DNA 多聚酶的磷酸盐结合部位,防止焦磷酸盐从三膦酸去氧核苷中分离及病毒DNA 链的延长。
本品在细胞内不需依靠病毒的胸腺嘧啶激酶激活,停用本品后病毒复制仍可恢复。
体外试验显示本品可抑制所有疱疹病毒的复制,包括单纯疱疹(HSV-1和HSV-2型)、带状疱疹、E-B 病毒、人疱疹病毒-6和巨细胞病毒。
本品尚可非竞争性抑制HIV的逆转录酶和乙型肝炎病毒DNA 多聚酶。
【药代动力学】本品给药后药物可浓集于骨和软骨组织中。
脑脊液内药物浓度约为同时期血药浓度的43%。
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4~17%。
本品在体内不代谢,成人静脉滴注47~57mg/kg ,每8小时1次后,血药峰浓度(Cmax )可达575mmol/L 。
其血消除半衰期(t 1/2β)为3.3~6.8小时,主要经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分泌排泄,约80%~87%自肾排出。
偏偏NaONaO CO a【适应症】本品主要用于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治疗。
也可用于对阿昔洛韦耐药的免疫缺陷者(如HIV感染患者)的皮肤黏膜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1.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1)诱导期用药:每8小时一次,按体重一次滴注60mg/kg,用输液泵滴注1小时以上,连续14~21日,视治疗后的效果而定,也可按体重一次90mg/kg,每12小时一次。
肾功能减退者剂量应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如下表:肌酐清除率(ml/分钟)每8小时剂量(mg/kg)肌酐清除率(ml/分钟)每8小时剂量(mg/kg)≥9660543590574832845342287849362572463021664224186039(2)维持期用药:按体重一次90mg/kg,一日1次。
临床上宜单独输注的药物临床上宜单独输注的药物抗菌药物因其不稳定性、中药注射剂因其成分的复杂性,在临床使用时其注射制剂推荐单独使用;但除了这两种药物之外,在临床中还有很多药物也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不同厂家的说明书可能要求不同):1.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pH值应为~,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pH值应为~,注射用兰索拉唑的pH值应为~;因其注射液均呈碱性,易与其他药物发生反应,故配制的溶液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或在同一注射器中合用;2. 奥沙利铂、表柔比星、米托蒽醌、长春地辛、卡铂:本品不能与其他药物混于同一注射器中使用或同时输入;3. 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氯化钠注射液(不含防腐剂)是唯一被允许用于重新溶解吉西他滨无菌粉末的溶液;除此之外,本品不得和其它药品混合;4. 白消安注射液:不要同时输注其他相容性未知的静脉注射溶液;5. 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6. 羟喜树碱注射液:由于本品呈碱性,与其他药物混合易引起pH 改变,应尽量避免配伍使用;7. 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柔红霉素切不可与肝素混合:因这类药物在化学性质上不相配伍,可产生沉淀物;柔红霉素可与其它抗白血病药物联合应用,但切不可用同一只针筒来混合这些药物;8. 止吐药(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帕洛诺司琼、甲磺酸多拉司琼):本品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9. 注射用利福平: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在一起使用,以免发生沉淀,与其他静脉注射药物合并治疗,需通过不同部位注射;10. 注射用利福霉素钠: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以免药物析出;11. 注射用阿昔洛韦:本品呈碱性,pH值为~;与其他药物混合容易引起pH值改变,应尽量避免配伍使用;12. 注射用更昔洛韦:本品不应混合其它静注物;13.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本品应严格单独输注,禁止与其他药物混合输用;14. 果糖二磷酸钠:本品宜单独使用,勿溶入其他药物,尤其忌与在之间不溶解的药物共用,也不能与含大量钙盐的碱性溶液共用;15. 膦甲酸钠注射液:本品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静脉滴注,本品仅能使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16. 唑来膦酸注射液:本品不能与任何其他药物混合或静脉给药,必须通过单独的输液管按照恒量恒速输注;17. 伊班膦酸注射液:为避免配伍禁忌,本品只允许与等渗氯化钠或5%葡萄糖液混合,不能与含钙溶液混合静脉输注;18. 蔗糖铁注射液:本品不能与其它的治疗药品混合使用;19. 注射用胸腺五肽:溶于%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慢速单独滴注;20. 注射用胸腺肽:本品不宜与其它药物混合在同一管道内注射;21. 注射用胸腺法新:本品不得与任何药物混合注射;22. 鹿瓜多肽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时,本品宜单独使用,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23. 注射用白眉蛇毒凝血酶:目前尚无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但为防止药效降低,不宜与其它药物混合静注;24. 注射用双嘧达莫:不宜与葡萄糖以外的其他药物混合注射;25.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26. 羟乙基淀粉130/氯化钠注射液:应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如果在特别情况下需要与其它药物混合,要注意相容性(无絮状或沉淀)、无菌及均匀混合;27. 注射用吗替麦考酚酯:骁悉500毫克注射用粉末不能与其他静脉注射药物或输液混合物混合使用,也不能通过同一输液管同时使用;28. 注射用盐酸氨溴索:禁止本品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注意配伍用药,应特别注意避免与头孢类抗生素、中药注射剂等配伍应用;29. 左西孟旦注射液:稀释后的左西孟旦输液单独输注,输液配制后应在24小时内使用;30.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本品不能与其它药物混合,既不能用于同一输液瓶,也不能应用同一输液管道(包括肝素);31. 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由于帕瑞昔布与其它药物在溶液中混合可出现沉淀,因此不论在溶解或是注射过程中,严禁与其它药物混合;32.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通过静脉通路给予依诺肝素,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或同时注射;33. 碘普罗胺注射液、碘佛醇注射液、钆贝葡胺注射液:对比剂不得与任何其它药物混合使用以避免可能的不相容风险;34. 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如未作相容性实验,此药物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35. 醋酸加尼瑞克注射液:本品没有进行药物相容性研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用法用量
导语:注射液是常见的治疗疾病药物,对这样的药物种类比较多,在对这样药物使用上,都是不能随意进行,否则对自身疾病治疗没有任何帮助,而且对身
注射液是常见的治疗疾病药物,对这样的药物种类比较多,在对这样药物使用上,都是不能随意进行,否则对自身疾病治疗没有任何帮助,而且对身体也是会有影响,那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是很多人不熟悉的,对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用法用量如何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
剂量个体化。
1.爱滋(AIDS)患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肾功能正常)
诱导治疗:推荐初始剂量为60mg/kg,每8小时一次,静滴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根据疗效连用2~3周。
维持治疗:维持剂量为一日90~120mg/kg(按肾功能调整剂量),静滴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维持治疗期间,若病情加重,可重复诱导治疗及维持治疗过程。
2.免疫功能损害患者耐阿昔洛韦单纯疱疹病毒性皮肤粘膜感染。
推荐剂量为40mg/kg,每8或12小时一次,静滴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连用2~3周或直至治愈。
使用本品期间应密切监测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详见下表:
HSV CMV
肌酐清除率相当于80mg/kg/日相当于120mg/kg/日相当于180mg/kg/日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膦甲酸钠与喷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分析膦甲酸钠与喷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13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应用膦甲酸钠的观察组和应用喷昔洛韦的对照组,各66例。
治疗7天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程度及临床症状,统计治疗效果。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较喷昔洛韦,膦甲酸钠在改善带状疱疹患者的躯体疼痛上效果较为明显,患者皮损恢复时间短,结痂快,治疗有效率较高,因此,针对该类患者应该优先选择膦甲酸钠。
关键词:膦甲酸钠;喷昔洛韦;带状疱疹;治疗效果引言带状疱疹(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该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病变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其传播途径仍为“皮肤-空气-呼吸道”。
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
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膦甲酸钠、喷昔洛韦等,但不同的药物分子构成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影响。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对于带状疱疹应用膦甲酸钠与喷昔洛韦的不同临床治疗效果,下面将对探讨结果做出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132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病例73例,女性病例59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5.32±5.87)岁,皮疹出现时间12-72h,平均时间为(21.43±3.25)h,将所有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