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酸价米糠油酯化脱酸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87.16 KB
- 文档页数:3
米糠油化学酯化脱酸的研究
马传国;王高林;王德志
【期刊名称】《中国油脂》
【年(卷),期】2008(033)012
【摘要】以单甘酯和甘油混合物作酯化剂,ZnCl2为催化剂对米糠油进行化学酯化脱酸研究.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添加量、酯化剂添加量和单甘酯与甘油的比例对酸值的影响.由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酯化脱酸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00 ℃,反应时间6 h,催化剂添加量0.4%,酯化剂添加量150%,单甘酯与甘油的比例为1:1.在此条件下酸值(KOH)由原料的43:0mg/g降到2.2 mg/g.【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马传国;王高林;王德志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44.4
【相关文献】
1.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高酸值米糠油化学法酯化脱酸工艺 [J], 万聪;何东平;胡传荣;刘零怡
2.高酸价米糠油酯化脱酸技术的研究 [J], 聂留俊;李桂华;毛程鑫
3.米糠油酶法酯化脱酸的研究 [J], 马传国;潘思轶;王高林;王德志
4.无溶剂体系高酸值米糠油酶法酯化脱酸工艺优化研究 [J], 万聪;彭辉;杨洁;阁霄
艳;何东平;胡传荣
5.高酸值米糠油酶法酯化脱酸研究 [J], 吴聪;曾庆梅;靳靖;魏春燕;黄博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糠油蒸馏脱酸室内试验报告
粮食部陕西油脂科学研究所[1]
【期刊名称】《中国油脂》
【年(卷),期】1981(000)0S1
【摘要】前言我国有丰富的米糠资源。
米糠油是一种良好的食用油脂。
当前米糠制油日益发展。
因而对米糠油精炼技术进行一些研究,是十分需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目前国内生产的毛米糠油,一般酸价较高含杂又多,很不容易精炼。
各生产厂大多采用二次减炼法脱酸,耗碱量大、操作不易掌握、精油率低,成本高,而且不能彻底除去残留农药,影响了米糠制油的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所根据商业部科技局1978年下达的编号为2—04的课题任务。
进行了米糠油蒸馏脱酸小试。
探索米糠油蒸馏脱酸工艺的可能性,摸索其工艺条件,为进行中间试验提供有关的技术数据。
鉴于国家还没有颁布食用米糠油的。
【总页数】9页(P424-432)
【作者】粮食部陕西油脂科学研究所[1]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
【相关文献】
1.高酸值米糠油物理法蒸馏脱酸工艺优化 [J], 张鹤男;肇立春;宋二立;王佳佳;孟思;汪涛
2.米糠油物理精炼蒸馏脱酸工艺与设备 [J], 钟科贤
3.2种脱酸工艺对米糠油甘油酯组成及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的影响 [J], 李泽泽; 刘玉兰; 马宇翔; 孙国昊
4.米糠油脱酸精炼工艺优化研究 [J], 周奇形; 肇立春; 杨玉霞; 袁亚玲; 朱杭; 孟思; 武家琪
5.高酸值米糠油同步脱酸脱蜡工艺 [J], 邹曼;王娟;何东平;胡传荣;高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糠油脱酸工艺和方法研究进展曾庆梅,潘宗琴,韩 抒,徐 迪,周先汉,胡 斌,张冬冬(合肥工业大学 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9)摘 要:米糠油传统的化学碱炼脱酸工艺存在明显不足,国内外米糠油脱酸工艺方法研究非常活跃,并且有些方法已经开始应用于实际生产。
本文归纳了米糠油脱酸工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
对国内外现有的几种脱酸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总结了各自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系统研究米糠油脱酸工艺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关键词:米糠油;脱酸;游离脂肪酸Review on Deacidification Techniques of Rice Bran OilZENG Qing-mei,PAN Zong-qin,HAN Shu,XU Di,ZHOU Xian-han,HU Bin,ZHANG Dong-dong(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Bio-process, Ministry of Educatio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Abstract :Obvious shortages exist in the conventional chemical deacidification technique of rice bran oil. Researches on the deacidification methods are quite activated both our country and abroad, and some methods have been put into appli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deacidification methods of rice bran oil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various deacidification methods and some problems respectively were analyzed. It can provide clues and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eacidification o f r ice b ran o il.Key words :rice bran oil;deacidification ;free fatty acid 中图分类号:TS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7)07-0560-05收稿日期:2007-05-20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攻关项目(0701*******);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KF2004005)作者简介:曾庆梅(1962-),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生物化工。
无溶剂体系高酸值米糠油酶法酯化脱酸工艺优化研究万聪;彭辉;杨洁;阁霄艳;何东平;胡传荣【摘要】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两种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IM和Lipozyme 435)对高酸值米糠油的酶法酯化脱酸效果.结果表明,脂肪酶Lipozyme 435脱酸效果较脂肪酶Lipozyme RMIM更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对高酸值米糠油酶法酯化脱酸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脂肪酶Lipozyme 435添加量为米糠油质量的3%,反应时间10 h,甘油添加量为理论甘油质量的250%.在最优工艺条件下,米糠油酸值(KOH)从39.81 mg/g降到2.06 mg/g,脱酸率达到94.83%,谷维素保留率为92.44%、VE保留率为77.94%、植物甾醇保留率为82.34%.【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6(041)004【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高酸值米糠油;Lipozyme 435;酯化脱酸【作者】万聪;彭辉;杨洁;阁霄艳;何东平;胡传荣【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4.6;TQ644.4米糠油是由稻谷加工的副产品米糠经压榨或浸出制取的一种油脂,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合理,并且含有丰富的谷维素、VE、角鲨烯、植物甾醇、复合脂质等十几种天然生物活性成分,被誉为“营养保健油”[1-3]。
米糠油能促进胆固醇和脂类的代谢,有效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还具有改善神经官能症、促进生长发育等功能[4-5]。
收稿日期:2001-10-15作者简介:李桂华(1952-),男,河南信阳市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油脂化学方面的研究.文章编号:1671-1629(2002)01-0036-03高酸价米糠油酯化脱酸的研究李桂华1,徐广超1,朱书爱2(11郑州工程学院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 450052;21郑州油漆厂质检处,河南郑州450052)摘要:在高温真空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甘油,可使高酸价米糠油中游离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酯化脱酸的方法,可有效地降低高酸价米糠油的酸价(使其小于4),并可显著地提高米糠油的精炼率.关键词:米糠油;酯化;催化剂;甘油中图分类号:TS22416 文献标识码:B0 前言我国稻谷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约1700万t ,居世界第1位.如将稻谷加工的副产品米糠(50%)用于制油,数量相当可观,据初步统计,每年可达75万t.实践证明精炼米糠油是国内外公认的优质米糠油.因其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以及维生素E 、谷维素、甾醇等许多营养活性成分,对降低血清胆甾醇、防止动脉硬化等多种心脏病有一定疗效[1].为了探索高酸价米糠油的精炼技术,国内外也都做了大量工作.国内通常采用的常规碱炼法,不但碱炼损耗大,精炼率低,而且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污染环境.我国及印度学者曾对高酸价米糠油采用生物精炼方面做了研究[2],但由于酶的价格昂贵,加上保存条件要求高,因此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较困难.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物理精炼法[3,4],通入饱和蒸汽汽提除去游离脂肪酸,虽然汽提脱酸的效果十分理想,但精炼率仍较低,加上物理精炼的真空度、温度高,同时米糠油中一些特色的营养物质也一起被除去,所以也不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精炼方法.近年来人们在探索用酯化脱酸的方法精炼米糠油,目前仍限于实验室的研究阶段[5].为此,本实验研究根据米糠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在高温、真空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与甘油反应生成甘三酯,甘二酯与甘一酯;或油中的甘一酯、甘二酯与游离脂肪酸发生再酯化的原理,进行酯化脱酸精炼,以降低糠油的酸价,增加中性油的含量.酯化反应实际上是甘三酯水解反应的逆反应,也是一种可逆平衡反应,若要产生更多的酯化产物(甘三酯),就必须将酯化反应生成物中的水分尽快除去,以不断破坏可逆平衡反应.因此,反应系统必须有一定的真空度和温度.为加快酯化反应速度,还应加入催化剂.可供选择的催化剂有酸性催化剂和碱性催化剂,如苯磺酸、对甲苯磺酸、β2萘磺酸,甲醇钠.无机催化剂有AlCl 3・6H 2O 、CdCl 2、2H 2O 、FeO 、Mg 、SnCl 2・2H 2O 等等[6].为此,本实验根据温度、催化剂、添加甘油量、反应时间等不同条件进行酯化,探索酯化后油脂的酸价、色泽变化情况,以研究确定米糠油酯化脱酸的可行性及最佳工艺技术条件.1 材料与方法111 原料脱胶米糠油:由河南省豫达实业有限公司提供.酸价:2314,色泽:Y 35R1313(罗维朋比色计2154cm 槽).112 试剂甘油:化学纯,北京化工厂;SnCl 2・2H 2O :化学纯,北京化工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化学纯,上海化学试剂厂;甲醇钠:化学钝,上海试剂一厂;乙第23卷第1期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Vol.23,No.12002年3月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Mar.2002醇:分析纯,郑州化学试剂二厂;乙醚:分析纯;天津化学试剂三厂.113 仪器84-2型数显搅拌恒温电热套:山东鄄城华鲁仪器公司;罗维朋比色计:浙江光学仪器厂;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循环水真空泵:郑州巩义水泵厂;有机合成仪:中量.114 方法11411 酯化脱酸的方法称取一定量的脱胶米糠油于三颈瓶中,在高温真空搅拌条件下干燥脱水,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添加各种催化剂(SnCl2・2H2O、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甲醇钠)及甘油,进行酯化脱酸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将油样倒入分液漏斗中,用饱和食盐水水洗,直至催化剂全部被除去,然后再真空干燥脱水.如需脱色的油脂,不需要水洗除去催化剂,可等油样冷却到60℃左右,在真空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白土进行脱色,脱色后过滤除去催化剂和白土.11412 分析方法酸价、罗维朋色度的测定按国标的方法进行. 2 结果与讨论211 反应温度对酯化脱酸的影响为探索高酸价米糠油在不添加甘油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温度对酯化脱酸的影响,将油脂试样在真空度0109MPa、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4h,酯化脱酸后米糠油的酸价随着温度的变化结果如表1所示.表1 反应温度对酯化脱酸的影响温度/℃120140160180200220酸 价211721172113181716101516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酸价逐渐降低,120~160℃,酸价降低不明显,180℃以后,酸价降低的速度加快,但超过200℃,酸价降低速度变慢,由此可看出,酯化反应最合适的温度在180~200℃.212 反应时间对酯化脱酸的影响为探索在一定温度下时间对高酸价米糠油在不添加甘油和催化剂条件下自身酯化脱酸能力的影响,将油脂试样在温度200℃、真空度为0109 MPa、使其进行酯化脱酸反应,不同酯化时间对油脂酸价和色泽的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反应时间对酯化脱酸的影响酯化时间/h酸价色泽(Y35)02314R131321916R131941713R141161610R141381512R1916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酯化时间的增加,油脂的酸价逐渐降低,同时色泽逐渐加深;6h以后,酸价下降的速度很低,而色泽加深较快,由此可见,在上述酯化条件下,高酸价米糠油自身虽能酯化脱酸,但其酯化脱酸的速度及酸价降低的程度有限.213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脱酸的影响由于高酸价米糠油在不加催化剂及甘油、高温真空及长时间反应的条件下进行酯化脱酸其结果不理想,为此,实验采用SnCl2・2H2O为催化剂.其反应条件为真空度0109MPa,温度200℃.分别添加不同量的催化剂,进行2~4h的酯化反应,酯化后酸价和色泽变化结果如表3所示.表3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脱酸的影响时间/h011%012%013%AV色泽AV色泽AV色泽02314R13132314R13132314R131321910R221416R27141318R291041619R191317R23101315R2213从表3可以看出,使用催化剂以后,酯化速度大大加快,在2h之内,酸价就降低了很多,2h以后,酸价降低的速度明显减小.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酸价逐渐降低,但超过012%以后,脱酸效果不明显.糠油色泽在开始2h突然增加很多,随着时间的增加色泽有所变浅.214 甘油添加量对酯化脱酸的影响在提高酯化反应速度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降低高酸价米糠油的酸价,实验采用了在真空度0109MPa、温度200℃、时间2~4h,催化剂为油重的012%、添加甘油进行酯化脱酸反应.各不同甘油的加入量与酯化结果,酸价和色泽变化如表4所示.73第4期 李桂华等:高酸价米糠油酯化脱酸的研究 表4 甘油添加量对酯化脱酸的影响甘油添加量/%2h4hAV色泽(Y35)AV色泽(Y35)10613R1417201114R1714610R151530913R22517R2050510R2317319R22100216R2213从表4可以看出,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添加甘油进行酯化反应,酸价明显降低,并且随着反应时间及添加甘油量的增大,酸价逐渐降低,使用理论量50%甘油,反应4h酸价就降到了4以下.理论甘油量的计算方法:理论甘油量= 015AV÷3.215 米糠油酯化脱酸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为了探索本实验的最佳工艺技术条件,根据初步实验结果,以SnCl2・2H2O为催化剂做正交实验,分别选择4个主要影响因素,每因素取3个水平,如表5所示.表5 正交实验的因素和水平水平甘油量/%温度/℃催化剂量/%反应时间/h120160011223018001243502000136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较好的工艺条件为:甘油添加量50%,温度200℃,催化剂用量为012%,反应时间为6h.采用此工艺条件进行酯化脱酸,可使高酸价米糠油的酸价降低到4以下.3 结论通过此次实验,探索出米糠油酯化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催化效果好的催化剂为SnCl2・2H2O,温度200℃,催化剂为油重的012%,反应时间6 h,甘油的添加量为理论过量甘油50%.参考文献:[1] Bhattacharyya A C,Bhattacharyya D K.Deacidi2fication of high FFA rice bran oil by reesterifica2tion and alkali neturalization[J].JAOCS,1987,64(1):128-1311[2] 郭达1高酸值米糠油的生物精炼[J].中国油脂,1994,19(6):14~161[3] 倪朝权1对物理精炼米糠油工艺操作的探讨[J].中国油脂,1993,(2):62~631[4] 柴本旺1米糠油物理精炼工艺的研究[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9,20(1):5~91 [5] DE B K,Bhattacharyya D K.Physical refining ofrice bran oil in relating to degumming and de2waxing[J].JAOCS,1998,75(11): 1[6] 董建林,魏冰1高酯值米糠油借助脱色与酯化脱酸工艺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0,25(6):82~851SY UDY OF THE ESTERIFICATION OF FFA IN RICE BRAN OI LCONT AINING HIGH ACID VA LUE WITH G LY CERINLI G ui2hua1,X U G uang2chao1,ZH U Shu2ai2(11School o f Grain,Oil and Food,Zhengzhou Institute o f Technology,Zhengzhou450052,China;21Quality Test Department o f Zhengzhou Paint Factory,Zhengzhou450052,China)Abstract:G lycerin was added to esterify with free fatty acids in rice bran oil containing high acid valu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high tem perature,high vacuum and being catalyzed.The single facor experiments and orthog onal test showed that esterification by glycerin reacting with free fatty acids could reduce the high acid value in rice bran oil effectively(less than4)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efining rate.K ey w ords:rice bran oil;esterification;catalyst;glycerin83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第2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