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单元库参数提取

标准单元库参数提取

标准单元库参数提取
标准单元库参数提取

标准单元库参数提取

参数提取是通过HSPICE对修改供电电压之后的标准单元重新进行时序和功耗的仿真。由于需要对input transition time和output net capacitance的每一对组合点作HSPICE仿真,仿真工作量很大。因此我们考虑写一个批处理程序调用HSPICE进行仿真。这里我们采用微电子所开发的LPE工具进行参数提取仿真。它是一个可以在UNIX环境运行的可执行文件(由于其C++源代码有问题,不能在LINUX环境下重新进行编译)。

使用LPE提取电路参数的流程如下:

①LPE工具底层调用Hspice进行运算,因此,需要终端能够运行Hspice,并在.cshrc文件中配置好Hspice的运行环境。

②配置LPE的SPICE器件模型文件lpespicemodel.txt、模拟环境文件lpeenv.txt 以及环境条件文件lpedefault.ctr。

lpespicemodel.txt:首钢NEC提供了最好(Fast)、最坏(Slow)和典型(Typical)三种情况的spice模型。lpespicemodel.txt将三种模型整合在一起,并分别注明最好、最坏和典型情况,文件格式如下:

!BEGIN TYPE

.MODEL PMOS

.MODEL NMOS

!END TYPE

其中,TYPE分别对应FAST-FAST(最好)、SLOW-SLOW(最坏)和TYPICAL (典型)

lpeenv.txt:定义模型的类型(FF,SS,TYPICAL)、Spice模拟器(Hspice)和

参数单位(如时间、电容、电压单位等),除模型类型根据用户需要制定外,一般采用缺省定义

lpedefault.txt:定义环境条件,如电压、温度等,采用缺省定义即可

③配置LPE的输入文件(以an02d0为例):an02d0.def(单元功能文件)、an02d0.spi(单元网表文件)和an02d0.condition(任务描述文件)。

单元功能文件an02d0.def:说明单元的输入、输出端口以及单元的功能函数,文件如下:

type:com;

input:A1,A2;

output:Z=A1*A2;

单元网表文件an02d0.spi:对Cadence导出的原始网表文件an02d0.cir进行修改(注释掉EQUIV、PARAM、+vss!,将PM、NM、vdd!、vss!分别改为P、N、vdd、vss)后保存。an02d0.spi调用修改后的an02d0.cir,具体文件如下:.include’an02d0.cir’

.global vdd vss

x1 A1 A2 Z an02d0

*Z Z

*A1 A1

*A2 A2

.end

任务描述文件an02d0.condition:可以在文件中定义某一种参数的提取任务,也可以定义所有参数的提取任务,每种任务的描述格式基本相同,以提取A1到Z的上升沿延时为例,文件如下:

#Begin

#Table deley Rise Cell DRTemp2

#FromTo A1 Z

InputNetTransition 5 0.01 0.84 1.40 1.80 3.33

TotalOutputNetCapacitance 5 0.01 0.11 0.52 1.56 2.08

#End

注:Table表示输出查表模型的结果集,deley是参数类型(可以是power、setup、hold等),rise是沿(可以是fall),采样点为5×5,采样值为电压值和负载电容值。

④在UNIX环境命令行键入wave an02d0,执行LPE参数提取,参数结果存入文件an02d0.res

⑤改变lpeenv.txt的模型类型(SS、FF和TYPICAL),重新执行④,直至提取完所有情况、所有参数后为止

0.35标准单元库

1.建库流程 2.标准单元库的种类:符号库、布局布线库、综合库、仿真库、时序库、版图 库 特征化:可由库工程师来仿真各个单元的延迟。特这话一个标准单元库或者门阵列库包括各单元全定制版图的电路提取,提取的电路图含有所有的寄生电阻和寄生电容元件。然后库工程师对含有寄生单元的每个单元进行仿真,确定开关延迟 建库流程:1.版图库的生产 2.布局布线库的生成 3.符号库和时序库的生成 4. 仿真库的生成 5.测试芯片 为了优化标准单元库,从而减小芯片和更有效的使用布局布线工具,只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1.优化标准单元的宽度 2.优化标准单元的高度 3.优化布线网格Pitch 半定制设计:门阵列设计,标准单元设计,可编程逻辑等等 全定制已经不再是主流设计风格。(设计方法完全是设计师根据工艺,以尽可能高的速度和尽可能小的面积以及完全满意的封装,对立进行芯片设计,这种方法酸软灵活性搞,可以大道最优的设计性能,但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来进行人工的布局布线。一旦需要修改内部设计,将不得不影响到其他部分设计。)半定制中的标准单元法是利用标准单元通过EDA工具自动生成版图、并进行布局布线 单元特征化:完成单元电路特征性能分析及性能参数的特征化。特征化的主要内容有:延时、建立时间、保持时间、最小脉冲宽度、输入电容、功耗、直流特性等(使用工具siliconsmart) 为了标准单元库能在先进的EDA工具上使用,一个完整的集成电路标准单元库应包括:综合库、仿真库、时序库和版图库。 标准单元库中单元的种类: 1)基本单元种类:各种们电路、各类触发器、全加器、译码器、选择器等单元2)I/O单元种类:输入端口、各种输出能力的输出端口、三态输出端口、双向端口以及晶振单元、各种配置的电源地。 支持CMOS,COMS Schmitt Trigger,TTL,TTL Schmitt Trigger形式的输入端口单元。 3)宏单元:各种规模的SRAM ,ROM等 4)模拟宏单元:振荡器、上电复位电路、电压比较器、运算放大器、锁相环等 概念:Pad焊盘钝化层 设计规则的变化是指,同一家工厂的制造过程变化或者同一家工厂以不同的工艺生产。在不同的工厂生产情况下,所造成的设计规则的变化,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版图都要手动修改。所以作为一个版图工程师有必要对设计规则有足够的了解,知道设计规则存在的意义。

文本分类综述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4 ----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学院(中心、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程名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论文题目:文本分类综述 授课教师(职称):王素格(教授) 研究生姓名:刘杰飞 年级:2014级 学号:201422403003 成绩: 评阅日期: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5年 6 月2日

文本分类综述 摘要文本分类就是在给定的分类体系下,让计算机根据给定文本的内容,将其判别为事先确定的若干个文本类别中的某一类或某几类的过程。文本分类在冗余过滤、组织管理、智能检索、信息过滤、元数据提取、构建索引、歧义消解、文本过滤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文本分类的研究背景,跟踪国内外文本分类技术研究动态。介绍目前文本分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以及流形学习在文本分类中降维的一些应用。并且讨论目前文本分类研究面临的一些问题,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展望。 关键词文本分类;特征选择;分类器;中文信息处理 1.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到现在我们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容纳了海量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和信息,包括文本、声音、图像等。这里所指的文本可以是媒体新闻、科技、报告、电子邮件、技术专利、网页、书籍或其中的一部分。文本数据与声音和图像数据相比,占用网络资源少,更容易上传和下载,这使得网络资源中的大部分是以文本(超文本)形式出现的。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这些信息,并快速、准确、全面地从中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是当前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系统作为处理和组织大量文本数据的关键技术,能够在给定的分类模型下,根据文本的内容自动对文本分门别类,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组织文本、挖掘文本信息,方便用户准确地定位所需的信息和分流信息。 利用文本分类技术可以把数量巨大但缺乏结构的文本数据组织成规范的文本数据,帮助人们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通过对文本信息进行基于内容的分类,自动生成便于用户使用的文本分类系统,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组织整理文档耗费的人力资源,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因此文本分类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成为信息处理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2.文本分类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2.1文本分类技术发展历史 国外自动分类研究始于1950年代末,早期文本分类主要是基于知识工程,通过手工定义一些规则来对文本进行分类,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还需要对某一领域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提炼出合适的规则。H.P.Luhn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将词频统计的思想用于文本分类中。这一时期,主要是分类理论的研究,并将文本分类应用用于信息检索。在这一段时期,提出了很多经典文本分类的数学模型。比如1960年Maron在Journal of ASM上发表了有关自动分类的第一篇论文“On relevance Probabilitic indexing and informarion retriral”,这是Maron和Kuhns提出概的率标引(Probabilitic indexing )模型在信息检

第五章单元库设计技术复习过程

第五章单元库设计技术 单元库设计技术是当今VLSI设计的主要技术之一,借助这个设计技术我们可以获得性能优越的VLSIC。因为单元库是"专家系统",它是由经过精心设计和优化的电路单元模块所组成,单元库提供了性能优越的"高级"设计平台,或者说我们的设计是建立在高水平的设计基础之上。 5.1 单元库概念 在晶体管规则阵列技术中,我们用晶体管构造逻辑,我们所面对的设计基本单元是晶体管,这是的基本单元只有三个:增强型NMOS晶体管、耗尽型NMOS晶体管和增强型PMOS 晶体管。即使是门阵列,我们所处理的也还是如何将MOS晶体管"搭建"成我们常用的基本逻辑门。单元库技术所面对的直接是逻辑部件,既具有一定逻辑操作和运算功能的部件,它可能是一个逻辑门,也可能是一个功能块,甚至是一个功能相对完整的子系统。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有时需要具有优越性能的模块,我们需要全局和局部都优化的集成系统。全局优化是由设计系统对逻辑单元进行布局和布线优化迭代完成,生成符合某些目标函数要求的设计结果。而局部优化则是通过对基本逻辑单元精心设计完成,两者的结合才能得到满意的设计结果。 图5.1说明了采用门阵列结构所实现的两个基本逻辑门在性能上的差异。 图5.1 门阵列所构造的逻辑门及其性能差异 毫无疑问,用门阵列可以很方便地构造与非门和或非门。但是,因为门阵列的基本构造单元是MOS晶体管,并且每个NMOS管的尺寸相同,每个PMOS管的尺寸也相同,因此,将导致在构造不同的逻辑门时出现性能上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逻辑门的输出性能上,图5.1中MOS晶体管的宽长比设计是按照在最坏情况下(当或非门输出为低时仅有一个NMOS 管导通),或非门输出波形对称的要求计算的。考虑在输出逻辑低电平时,只有一个NMOS 管导通的情况,则输出波形中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比值约为1比1;在输出低电平时有两个NMOS晶体管都导通的情况下,输出波形中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比值约为2比1。但是,这样尺寸的MOS晶体管在构造与非门时,波形将严重地不对称。考虑在输出逻辑高电平时,只有一个PMOS管导通的情况,则输出波形中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比值约为1比4;在输出高电平时有两个PMOS晶体管都导通的情况下,输出波形中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比值约为1比8。同样地,如果用此种尺寸的MOS晶体管去构造倒相器,也会出现不对称,此时的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的比值约为1比2。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如果以倒相器为对象设计基本的晶体管尺寸,同样会使其他的逻辑门输出信号不对称。以任何一种逻辑门为参考都会有类似地结果。门阵列以整体结构优化、自动化设计程度高和设计周期短的优势在集成电路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门阵列强调整体结构优化,在局部结构上是不优化的。门阵列采用尺寸相同的基本单元,通过不同的布线实现不同的逻辑,将必然出现能力的浪费和不足。要获得每个逻辑门都满意的设计结果,只有对每个逻辑部件都进行专门地设计,这就是单元库设计技术。 将常用的逻辑部件分类分别进行精心的设计、验证,构成单元集合----单元库,设计系统根据集成电路或集成系统的需要调用这些单元完成设计。单元库设计技术分为两个主要的设计方法:标准单元设计技术和宏单元、积木块设计技术。

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文本分类方法综述 摘要:文本分类是机器学习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文本分类方法比传统的文本分类方法优势明显。本文综述了现有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文本分类方法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的广泛应用,信息交换越来越方便,各个领域都不断产生海量数据,使得互联网数据及资源呈现海量特征,尤其是海量的文本数据。如何利用海量数据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方便人们的查阅和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日趋重要的问题。因此,基于文本内容的信息检索和数据挖掘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文本分类(text categorization,TC)技术是信息检索和文本挖掘的重要基础技术,其作用是根据文本的某些特征,在预先给定的类别标记(label)集合下,根据文本内容判定它的类别。传统的文本分类模式是基于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的,在灵活性和分类效果上都有很大的缺陷。例如卡内基集团为路透社开发的Construe专家系统就是采用知识工程方法构造的一个著名的文本分类系统,但该系统的开发工作量达到了10个人年,当需要进行信息更新时,维护非常困难。因此,知识工程方法已不适用于日益复杂的海量数据文本分类系统需求[1]。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器学习的分类算法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分类器模型逐步被应用到文本分类之中,比如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2-4]、最近邻法(Nearest Neighbor)[5]、决策树(Decision tree)[6]、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7]等。逐渐成熟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更注重分类器的模型自动挖掘和生成及动态优化能力,在分类效果和灵活性上都比之前基于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的文本分类模式有所突破,取得了很好的分类效果。 本文主要综述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文本分类方法。首先对文本分类问题进行概述,阐述文本分类的一般流程以及文本表述、特征选择方面的方法,然后具体研究基于及其学习的文本分类的典型方法,最后指出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 2.文本自动分类概述 文本自动分类可简单定义为:给定分类体系后,根据文本内容自动确定文本关联的类别。从数学角度来看,文本分类是一个映射过程,该映射可以是一一映射,也可以是一对多映射过程。文本分类的映射规则是,系统根据已知类别中若干样本的数据信息总结出分类的规律性,建立类别判别公式或判别规则。当遇到新文本时,根据总结出的类别判别规则确定文本所属的类别。也就是说自动文本分类通过监督学习自动构建出分类器,从而实现对新的给定文本的自动归类。文本自动分类一般包括文本表达、特征选取、分类器的选择与训练、分类等几个步骤,其中文本表达和特征选取是文本分类的基础技术,而分类器的选择与训练则是文本自动分类技术的重点,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来就是通过将机器学习领域的分类算法用于文本分类中来[8]。图1是文本自动分类的一般流程。

工程项目开发建设程序流程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第一部分工程建设前期阶段 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主要指的是在工程建设的初期,建设单位形成投资意向,通过对投资机会等的研究和决定,形成书面文件上报主管部门和发改委进行审批,进而立项的过程。主要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立项审批。 一、项目建议书(由发改委实施) (一)项目建议书 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2、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的初步分析;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5、项目的进度安排;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计。 (二)报送材料:符合编制要求的项目建议书、审批请示及有特殊规定必备的附件材料。 注:若建设单位具有编制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能力,可自行编制。如不具备自行编制能力,可先行实行监理招标及设计招标,委托具有编制能力及相关资格的监理单位或设计单位编制。监理及设计招标要及时备案。 二、办理《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由规划局实施) (一)《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的审批,申请人需向规划部门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书面申请(原件1 份); 2、1:500 现状地形图(原件2 份,附电子文档); 3、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或书面意见(原件 1 份,限政府投资项目。书面意见仅用于投资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合并审批项目建议书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项目); (二)非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的审批,申请人需向协办部门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3、建设用地预审(限需新征集体土地的建设项目)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表》(原件1 份); (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原件 1 份,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选址情况、拟用地总规模和拟用地类型,项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农用地的,还应包括补充耕地初步方案);

课程开发流程与标准

凯信公司课程开发流程规定及相关标准评定 为规范公司培训课程开发的流程,明确各阶段的内容及标准,使得课程开发的过程更具有序性,且完善对开发讲师的可考核性,提高课程的可评估性,人力资源培训部特制订此规定。 凯信公司课程开发严格依照以下几大流程,并依据相关标准进行 评审,评审通过,课程方能进行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课程需求调查 课程需求部门或课程开发讲师此阶段需完成问卷/ 访谈/ 岗位分析与差距等各种方式的需求调研工作,并向培训部提交《XXX 课程开发需求分析报告》,报告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内容: ○1背景描述:需求调查的大背景、公司现状分析。 ○2问题描述:在背景下产生的特定问题,即描述公司标准与公司 现状之间存在的哪些差距;问题的描述需建立在调查结果之上。 ○3调查结果分析:根据需求调查的结果(数据结果或访谈结果),对问题产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进行详细分析; ○4差距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受训者技能现状与标准评估之 间的差距;以及差距产生的原因分析; ○5确定培训需求:描述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和紧急性;针对问题, 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描述培训需求,确认培训方向。 需求报告需得到人力资源经理、培训经理及课程实施对象部门负责人的三方核对,确认审核后,培训部相关人员或课程开发讲师方可 进入开发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制定课程大纲 根据需求分析报告,以及5W1H的课程开发思路,进行课程规划。 (5W—— What(是什么 ) 、Why(为什么 ) 、Who(谁) 、When(什么时间)、Where(什么地点);1H—— How(如何做)),完成并提交《 XXX 课程设计大纲》,详见附表 1。 终端店铺课程的设计大纲需通过由营销中心营销总监、直营/ 加盟总监、直营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培训经理、营运主管等人组成的评 审团一致通过后方可进入第三阶段。 写字楼职员课程的设计大纲需通过人力资源经理、培训经理的评审通过后,方可进入第三阶段。 课程大纲评审标准(满分100分)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得分 1、课程对象定位清晰准确,与需求分析 10 分 课程教学目标及定位一致。 (20 分)2、课程目标至少三条以上,并阐述文字 10 分 清晰,精准。 1、大纲结构完整(包括课程目标及意义、 大纲结构及基本格式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重点、教学方法和15 分教学素材组织等相关方面的完整) (30 分) 2、大纲层次性完整(大纲——章标题— 15 分 —课程内容,大纲至少体现三级层次) 1、教学大纲的系统性及连贯性强 5 分 2、课程教学内容能遵循 5W1H原则15 分 3、课程重点明确,每一章节的计划时长 5 分 分配合理 大纲教学内容( 50 分)4、内容涵盖了方法论和理论深度,能体 5 分 现对学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 5、素材(视频、案例、故事、游戏等) 分 10 选择丰富、运用合理 6、大纲内容实操性强,案例典型,能理 10 分 论联系实际

建设项目开发流程图

建设项目开发程序流程 第一部分工程建设前期阶段 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主要指的是在工程建设的初期,建设单位形成投资意向,通过对投资机会等的研究和决定,形成书面文件上报主管部门和发改委进行审批,进而立项的过程。主要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立项审批。 一、项目建议书(由发改委实施) (一)项目建议书 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容: 1、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2、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的初步分析;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5、项目的进度安排;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计。 (二)报送材料:符合编制要求的项目建议书、审批请示及有特殊规定必备的附件材料。 注:若建设单位具有编制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能力,可自行编制。如不具备自行编制能力,可先行实行监理招标及设计招标,委托具有编制能力及相关资格的监理单位或设计单位编制。监理及设计招标要及时备案。 二、办理《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由规划局实施) (一)《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的审批,申请人需向规划部门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书面申请(原件1份); 2、1: 500现状地形图(原件2份,附电子文档); 3、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或书面意见(原件1份,限政府投资项目。书面意见仅用于投资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合并审批项目建议书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项目); (二)非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的审批,申请人需向协办部门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3、建设用地预审(限需新征集体土地的建设项目)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表》(原件1份); (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原件1份,容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选址情况、拟用地总规模和拟用地类型,项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围外的农用地的,还应包括补充耕地初步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 作为新生事物的校本课程开发,它没有形成固定的程序,也没有现成的经验。我们只能在总结学校操作层面经验的基础上,勾勒出校本课程开发流程的五个步骤。 1.明确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或技巧,而是一种理念,关涉一种教育哲学。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问题上,目前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认识: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取向;教师主体的开发程式;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民主公平的教育观念;个性化的价值追求以及广泛多样的课程资源观。正确的理念能够指引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形成教育合力,凝聚学校特色,促成学校优势和学生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人格的**臻完善与自我实现。明确理念的方式主要有:(1)概念化。通过概念界定把一些模糊、笼统的理念明晰化和概括化;(2)总结法。把一些散乱杂芜的课程理念通过总结、归纳,使之纯化和结构化;(3)提升法。把一些停留在感性或经验阶段的理念进行提升,使之理论化和特色化;(4)引入法。把一些教育理论家的富有创意和智慧的理念引入学校中来。在明确理念的前提下,学校自主决策,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在集体合作、探究与共享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2.情况分析。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要科学规范,又要符合实际。应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对学校内、外部的情况进行详尽地分析。外部情况的分析包括社会和地区文化的变迁、社会和家长的期望与价值观、课程政策的改变、教师培训机构、研究中心等的潜在作用、地方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存量等。内部情况的分析包括学生的资质、知识、习惯、兴趣、能力、已有经验与需要、校长和教师的价值观、兴趣、技巧、知识和经验、优势与缺陷、学校的氛围、权力结构以及课程的

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只有把学校的资源条件分析透了,才能决定做何种程度的开发。这个步骤一般在开发的起始阶段进行,多采用问卷、观察、访谈等形式进行调查,获取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 3.制定目标。在分析与研究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制定校本课程的目标。目标是有层次的,包括一般目标与特殊目标,前者指教育的价值或哲学;后者指学生通过实施相应的课程之后,所应具备的价值观和具体的知识与能力。 4.设计方案。课程目标的制定为课程方案的设计指引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因素的分析研究,从而确立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包括两种:一种是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它属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方案;另一种是教师层面的校本课程方案,它属于具体某一门类的课程方案,又称为“课程纲要”。其主要议题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参考资料、教学组织方式、课程实施说明、考核评价说明等。 5.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个人,要强化新的课程理念和特色意识,应创造条件和氛围,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支持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主体不仅要研究校本课程方案的落实程度,还要研究在执行一个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按照实际情况对课程方案是否进行了一些调适,并关注影响课程管理的相关因素。 由于具体的学习情境千差万别,应拟定评价标准,并根据评价的反馈重组、修订校本课程方案。吴刚平先生认为,从操作方式看,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可以分为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以及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

开发规划项目前期经过流程

第一篇开发前期的工作 一、确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 对项目从前期开发角度入手,进行合理分析和有效测算,为公司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建设项目用地计划办理 1.所需资料 a.地形图(划示用地范围,标明大约面积) b.与地块出让单位签署的用地协议 2. 办理程序 a.备齐资料 b.到地块所在地土地部门办理 三、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与报批 1.编制及所需资料 a. 开发单位营业执照 b. 开发资质证书 c 用地计划审核意见 d. 建筑设计方案(总平面图等) e. 其他相关资料 2.报批程序与报批资料 a.将所需资料备齐送至投资咨询公司,委托其编制《项目建议书》 b.准备《关于项目建议书报批申请报告》 c.将《项目建议书》与申请报告送计委报批 注:投资3000万元以下项目由区计委立项;超过3000万元以下项目由区计委转报有关部门审批 四A、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意见申办 1. 所需资料 a.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其他计划文件(复印件一份) b.地形图(均应划示用地范围) 4份 c.土地权属证(复印件1份) d.联建协议书(复印件1份) e.选址论证 f.上海市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到区规划局领取) 2. 申办程序 a.准备数份项目建议书批复及数份地形图 b.将上述资料分送有关部门签署选址意见并加盖公章 c.将有关部门的意见备齐,同时备齐(1)项所有资料,送区规划局规划科办理四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办 1. 所需资料 a.建设工程的计划批准文件(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其他计划文件)(复印件一份) b.地形图(均应划示用地范围) 6份(其中一份应有消防、环保、交通、防疫、水利等部门选址意见及公章) c.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文件及副图(1份)

培训课程开发流程管理规定

课程开发流程规X 为“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公司培训体系建设,规X培训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工作,加强公司培训工作的规X化、制度化,特制订本规X。 一、课程开发流程 培训课程开发流程主要包括:课程确立、课程开发、课程评估、课程归档四个大

对流程图的说明: 1、培训课程的确立: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课程设置、培训课程的说 明3个环节。 1.1、培训需求调查 通过绩效考核、XX评议等方法确认员工现在岗位或期望岗位要求应具备的观念、技能与员工现实的观念和技能的差距。分析产生上述差距的原因,可通过培训解决的差距就是培训需求。 调查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重点团队分析。 调查对象:员工、直接上级、人力资源部、部门总经理、总裁室成员。 参与人员:文化与培训部策划处、课程开发处、实施支持处全体人员,

部门培训负责人、培训专岗,讲师,咨询公司等。 1.2、培训课程设置:由文化与培训部根据调查得到的培训需求结果,针对特定对象的培训需求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 1.3、课程说明:由文化与培训部对培训课程进行说明,包括对课程目标、培训对象、参训人数、课时、师资、课程开发策略(自行开发、外部引进、或与外部培训机构合作开发)、所需资源(培训设备、资料、成本预算)等方面的说明。 2、课程开发:包括课程内容设计调查、搜集资料、确定课程大纲、初步开发(编写讲义初稿)、专项小组研讨、编写课程资料6个环节。 2.1课程内容设计的调查: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学员的问题和期望、分析学员特点(学员的数量、学员的学习经验、学员的能力水平等),确定培训所要求讲师的经验和能力,收集与课程有关的案例等资料。 2.2搜集资料:确定培训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观点(主流和非主流的观点)、案例(本企业和外企业的案例)等。 2.3确定课程大纲:确定课程大纲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培训目标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呈现顺序 ?选择培训方法 ?时间分配 ?确定培训所要求的资源:场地、教具等。 2.4初步开发:编写讲义初稿

文本分类中的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综述

文本分类中的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综述 摘要:文本分类是信息检索和过滤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任务是对未知类别的文档进行自动处理,判别它们所属于的预定义类别集合中的类别。本文主要对文本分类中所涉及的特征选择和分类算法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采用kNN和Naive Bayes分类算法对已有的经典征选择方法的性能作了测试,并将分类结果进行对比,使用查全率、查准率、F1值等多项评估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最终,揭示特征选择方法的选择对分类速度及分类精度的影响。 关键字:文本分类特征选择分类算法 A Review For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In Text Categorization Abstract:Text categorization is a key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filtering,whose task is to process automatically the unknown categories of documents and distinguish the labels they belong to in the set of predefined categori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 the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in text categorization, and make deep research via experiment. kNN and Native Bayes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have been applied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classical feature detection method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based on classical feature detection methods have been made a comparison. The results have been mad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alysis by assessment indicators, such as precision, recall, F1. In the end, the influence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s have made on classification speed and accuracy have been revealed. Keywords:Text categorization Feature selection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基于特征值提取文本分类方案

目录 一、综述 (2) (一)实现目标 (2) (二)主要功能 (2) 二、总体架构 (3) 三、各模块建模挖掘层详解 (4) (一)无监督学习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有监督学习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输入层和输出层详解 (6) (一)输入层 (6) (二)输出层 (6)

基于特征值提取文本分类设计方案 一、综述 (一)实现目标 本模块实现了对文本文档集合的分类特征值提取。对输入的分类文档,基于词频、互信息、类别信息的综合特征,从每个分类中挖掘出对应的有效特征值。 该模块还实现了对特征值的权重计算,按照特征词的权重值,构造了分类器。新增文本可以通过文本分类器进行分类,无法分类的文本可以人工分类后重新执行特征值抽取功能,重新调整特征值,从而达到优化分类器的目的。 该模块由Java编写,可用于任何需要挖掘文本主题的项目中,也可以单独使用。 (二)主要功能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原始语料库进行中文分词、去除停用词 ●词性过滤,只提取名词,动词 ●按类别进行特征词提取 ●特征词权重计算 ●文本分类

二、总体架构

三、挖掘层详解 1.文本分词 中文分词采用开源的Ansj分词工具,基于中科院的ictclas 中文分词算法,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比其他常用的开源分词工具(如mmseg4j)的分词准确率更高。Ansj是一款纯Java的、主要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高精度的分词工具,目标是“准确、高效、自由地进行中文分词”,可用于人名识别、地名识别、组织机构名识别、多级词性标注、关键词提取、指纹提取等领域,支持行业词典、用户自定义词典。 Ansj实现了用户自定义词典的动态添加删除,当然,也支持从文件加载词典。用户自定义词典默认路径:项目目录/library/userLibrary/userLibrary.dic。格式为:[自定义词] [词性] [词频],其中[词性]和[词频]两项可以空缺不写。本项目在Ansj原本自带的词典(367425条)基础上,扩展了以下词典: 1)从数据库中抽取的电信业务词库(5767条) 2)广深东佛城市信息精选词库(来源:搜狗细胞词库)(62617条) 3)搜狗标准词库(392778条) 4)搜狗精选词库(392507条) 5)搜狗万能词库(362333条) 本模块还提供了从数据库加载词库的功能。目前整理了以下的数据库版本的词库: 1)公积金领域词(1332条) 2)医保领域词(2503条) 2.词性过滤 代词、连词、介词等的表征能力比较弱,因为一篇文本中的代词、连词或介词对于区分这个文本所属哪个领域几乎没什么参考价值。为此可以将表征能力很差的词性的词过滤掉。而名词和动词的表征能力最强,它们是文本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项,因为大量的汉语知识表明,名词和动词是一个汉语句子中的核心部分,它们的简单组合,往往就可以表达出一种中心思想,一种主题。因此,我们只保留名词和动词,将其他词性的词作为弱词性词过滤掉。

流程管理-房产开发建设流程 精品

房屋开发建设流程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XX年1月1日开始实施,在这里讲一讲报建的先后顺序来说。 1\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要点批复阶段 土地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两个证,加上规划要点批复,是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前提.但是,这几样东西领取的先后顺序,非常的有学问。有经验的同志,一看这几样东西的发出时间,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地块背后的故事。这三样东西涉及到国土部门和规划部门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目前我国法律也没有很好的规范这个问题。 简单的说一下,土地证由国土部门颁发,是土地权属证明,载明了土地用途及使用期限(只是载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规划部门颁发,是核定土地用途及用地界线的法律依据;规划要点批复由规划部门颁发,是确定土地使用强度指标的法律依据,如容积率啊建筑密度啊停车位配置要求啊这些指标都在这个批复里体现出来,包括现在的那个小户型比例限制要求,也会在这个文件里体现出来。 一般来说,一块地,必须要由规划部门核定规划要点,颁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下简称地规证)之后,才能领取土地使用权证。这绝对应该是必须的程序。因为国土部门必须依据规划部门核定的土地功能及土地使用强度,才能计算出土地出让金,才能在土地证上载明土地用途及年限。 但是呢,在现实中呢,这个想法只能是理想状态。因为首先,很多地方的国土部门在出让土地的时候,根本不考虑规划,直接就整块出让了。然后给人家办出商住用地土地使用权证。这种让人无法理解的土地出让模式一度非常盛行。然后受让了土地的开发商,再去规划部门软磨硬泡,无论是修改规划也好,还是根本没有规划都好,反正,我的土地出让金是已经交了,剩下的事情你规划部门得给我搞定。 新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八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

单元库设计说明

标准单元设计 标准单元设计 (1) 标准单元基本概念 (1) 标准单元基本类型 (1) 标准单元设计 (2) 格点的设置 (4) 垂直水平布线格点 (5) 标准单元设计模板 (7) 标准单元PIN脚示例 (8) 标准单元基本概念 集成电路设计单元库是集成电路设计所需单元符号库、单元电路结构库、版图库、电路性能参数库、功能描述库、设计规则和器件模型参数库的总称。从系统行为描述、逻辑综合、逻辑功能模拟,到时序分析、验证,直至版图设计中的自动布局、布线,都必须有一个内容丰富、功能完整的单元库的支持。另一方面,在自底向上的设计流程中,则是从单元库中一个个具体单元开始,逐步构成各级功能模块,直至整个系统。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造工艺向超深亚微米和纳米迈进。系统级芯片(SOC)的规模越来越大,系统级芯片的设计越来越复杂。采用全定制设计提高了设计的性能和密度,但是成本太高。尽可能使用已验证的可重复使用的IP库,是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设计一次成功,降低系统级芯片成本的关键。标准单元库是IP库中最基本的一种。基于单元的设计的优点是对于一个给定的工艺,单元只需要设计和验证一次,而后就可以重复利用许多次,因此分摊了设计成本。为了缩短设计过程并使设计自动化,基于单元的设计愈来愈受青睐。标准单元库在基于单元的设计中地位十分重要,是设计的基础,它为基于单元的设计流程的各个阶段提供支持,对设计的性能、功耗、面积和成品率至关重要。 标准单元基本类型 通常标准单元库中的标准单元按功能分类一般分为如下几种: 1.逻辑门:如与门、或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或与非门、异或门及混合逻辑门等。每种单元又包括多种驱动形式。 2.驱动单元:驱动单元有正向驱动和反向驱动两种形式,每种驱动单元可以有四种不同的输出负载能力。 3.时序单元:如触发器、锁存器、移位寄存器等。其中触发器又包括D触发器,RS触发器,JK触发器和T触发器,每种触发器还可以设有清零/置位端等。 4.运算单元:包括半加器、全加器、减法器和二位比较器等。这些单元级联

房地产开发流程及五证办理流程

房地产开发流程及五证 办理流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房地产开发流程及五证办理流程 原则上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又称建筑工程开工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详细查看下面: 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 1.选址意见书(审查用地性质、范围、面积是否符合城市整体规划)(30个工作日) 程序: (1)企业提供申请报告、规划申请表、总平面图、土地转让协议或国有土地使用证、企业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报规划局用地处 (2)用地处转总工室审查 (3)报局业务会批准 (4)领取选址意见书 2.规划院实地测量,并处定位图,收取测量费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0个工作日) (1)企业持定位图、选址意见书、用地申请到用地处审查 (2)主管局长、主管局市长批准 (3)打交费单,领取用地规划许可证 4.国有土地使用证(60个工作日) (1)建设单位持用地申请、航测图、平面布置图、土地转让协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转让双方的有关证件、委托书到土地局土地利用处 (2)土地评估 (3)土地局测量对现场测量,出定界图 (4)缴纳土地出让金和契税,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

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市消防支队盖章(15个工作日) (1)持消防审批表、全套施工图到市消防支队建审科进行审批 (2)核发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盖章 2.人防证明市人防办六十个工作日办理自建手续 3.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30个工作日) 建设单位持单位申请、总平面图、资金证明到市房管局规划发展处办理 4.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0个工作日) (1)建设单位持申请报告、建设工程规划申请表(消防盖章)、土地征、用地规划许可证、总平面图、全套施工图、四套航测图到市规划局建管处 (2)以上资料由总工室、局业务会审定后报处长、局长签字 (3)打交费单交费,领取建设规划许可证、放验线通知单 5.放线报告(15个工作日) 持放线通知和施工图、红线图到规划院测量队放线。 三、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建委) 1.报建(1个工作日) 提供资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报建申请表4份、红线图、施工图、规划总平面图 2.现场勘察(3个工作日) 3.组织招标 4.抗震审查 5.施工合同审查 6.交费,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施工合同、勘察合同、设计合同、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讲解学习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一、过程模式的提出 “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LawreneeStenhouoe)系统确立起来的。斯腾豪斯对过程模式的建构是从对“泰勒原理”的批判开始的。 斯坦豪斯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中,对目标模式的课程理论进行了分析批判,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理论。对目标模式的批判是其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理论阐述的前提和依据。 斯坦豪斯认为,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不应当是按照某些事先决定的行为目标制定出一套“方案”,然后再加以评价,而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的研究、开发、评价不是公开的、独立的,而是一体的,所有这些都集中在课程实践当中,且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斯坦豪斯把目标模式的症结归纳如下。 1、目标模式是一种雄心勃勃的综合性理论,在理论综合上的这种大胆尝试对于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由于缺乏情境的资料和实施的知识,虽达到了逻辑上的一致性,却失去了牢固的基础,这种高度的思辨性往往带来实施中的不适用问题。 2、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本质。斯腾豪斯认为,对于训练行为技能来说,目标模式是很适用的,它通过分析使要形成的操作行为明晰化,从而促进了训练过程。如在军队和工业界,适用目标模式取得了很明显的成功。但对于知识的学习来说,目标模式是显然不适宜的。这是因为知识的本质在于可以通过知识的运用进行创造性思维。与信息不同,人由此进入了知识的本质,这一本质是一个支持创造性思维,并为了判断提供框架的结构。因而,课程应该考虑知

识中的不确定性,鼓励个性化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把知识及其学习作为满足预定目标的尝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即引导儿童进入知识之中的过程,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导致的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的程度”。目标模式显然与此要求相悖。按照斯腾豪斯的说法,目标模式的实质是通过目标的分析,使教育结果的质量标准“形式化”,这样做的结果实质上是降低了质量标准。此外,目标模式还有使知识服务于既定目标的“工具化”的倾向,这是“为了满足目标而使用损害内容的方法。”目标模式通过武断地规定思维界限及对知识中的未决问题武断地限定答案,使学校获得了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和力量,教师的角色,则从一个复杂的知识领域中的学生,就变为传授学校认可的观点的师傅。这就歪曲了知识的本质。 3、目标模式往往忽视或低估那些不能被严谨地加以表达和检测却十分重要的教育结果。如果人们广泛地接受与期望按照行为鉴定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那么,无可避免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课程将倾向于强调那些已被鉴定了的因素。那些难于检测的重大成果,那些很少转译为行为术语的重大成果便倾向于萎缩了。 二、过程模式是什么? “过程”意指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过程模式”是在批判泰勒等人目标模式的基础上由英国现代课程论著名专家斯腾豪斯提出来的。鉴于目标模式在实践中呈现的难以逾越的局限性,为了使教育目标具有意义,须将目标当作程序原则,而不能视之为终极目标。所谓程序原则,是指课程设计者(教师)的价值观会指导其在

文本特征提取以及分类结果分析

文本特征提取以及分类结果分析 一、目标: 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用于文本的自动分类。 二、要求: a)编写特征提取程序,从训练语料中根据IG,MI,CHI或CE等指标,分别提取文 本特征词集。 b)编写文本特征向量生成程序,根据得到的文本特征词集,生成任意文档的权值特征 向量。为其它设计分类器的同学提供训练文档和测试文档的特征向量集。 c)编写统计程序,对其它同学的分类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准确率(Precision)和 找回率(Recall),以及综合指标(F-Measure=…)。 三、文本特征提取原理 文本特征提取是进行文本分类训练和识别的基础。其基本思路是基于向量空间面向(VSM――Vector Space Modal),即把一篇文本视为N为空间中的一个点。点的各维数据表示该文档的一个特征(数字化的特征)。而文档的特征一般采用关键词集,即根据一组预定义的关键词,以某种方法计算这些关键词在当前文档中的权重,然后用这些权重形成一个数字向量,这就是该文档的特征向量。 由上面的简介可知,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1)如何定义“关键词集”(或称为“特征词集”);(2)如何就是某个关键词在一篇文本中的权重。 1.提取关键词集 首先,我们提取关键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文本进行分类。一些词,如“的”,对应文本分类不可能有任何帮助;或者,“计算机”一词对进行“台独类”和“成人类”文章的分类也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关键词集是与分类目标相关的。从上面的例子可以想象,在提取关键词集中有两个步骤: d)筛选关键词的各种方法 根据词汇与预定义分类文本的相关程度来筛选关键词。使用一个训练文档集(其中各文档的分类已经由人工指定),通过计算其中词汇与文档分类的相关程度,选择相关程度高的词汇作为表达文档特征的关键词。 词汇与文档分类相关度的计算有多种方式。 1)词频(TF-Term Frequency): 该思路很简单:如果词汇w在Ci类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就用它作为一个关键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