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524.50 KB
- 文档页数:7
河道流量比测率定方案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是国家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中的一部分,主要目的为中小河流的防洪减灾决策提供水文信息。
河道流量及流速是在防洪减灾决策水文信息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由于水文站所安装的流量仪器设备需比测率定,建立符合规范要求才能投入正式使用,为了尽快使各测流设备早日投入使用,制定流量比测率定工作方案非常必要。
1、基本情况1.1工作任务湛江水文分局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水文站流量比测率定工作任务为该项目新建的14个水文站1.2各水文站的洪水特性14个新建水文站分布于13条中小河流上,集水面积最大的为杨家水文站,为664Km',集水面积最小的为城月水文站,集水面积只有28.6Km',集水面积小于200Km2的有11个站。
1.3各水文站交通情况各中小河流水文站交通相对便利,各水文站均建设于道路旁,汽车可以直接到达。
距离巡测基地最远的站点为迈文水文站,距离约135km,行车需2.2小时,距离巡测基地最近的站点为源水水文站,距离约10km ,行车只需0.5小时。
2、成立比测率定工作组织机购2.1领导小组:成站由分局局长为组长、分局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和分局各部门为成员的比测率定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协调开展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建设系统水文站流量比测率定工作。
2.2工作小组:成立由分局分管理站网方面的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站网管理科、水情科、测报中心副科级以上干部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
(1) 水情信息组:由分局水情科组成。
职责为外业测验组提供水情信息。
(2)资料分析组由于分局站网管理科组成,职责为各站积累一定的比测率定资料后,及时开展分析工作,尽快建立各站指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关系和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为水情预测预警提供流量数据。
3、流量比测率定方案通过现场实测的流量资料与水文站所安装的测流设备所测到的同时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水文站所安装的测流设备的指~断流速关系。
3.1各水文站所安装的测流设备各中小河流水文站现安装了雷达流量监测系统HST-RD0,采用定点测流的方式,包括非接触式雷达测:量传感器、流量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和拓泰流量在线监测智能管理平台。
四平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四平市中小河流雨量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阐明开展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是我国水文事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该系统,使监测系统发挥最大效益。
关键词: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四平市中图分类号:p332 文献标识码:?e1 项目背景2011年8月31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及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作。
2 系统功能2.1总体实现功能系统建设的总体任务是对辖区内的报汛站进行水文信息的自动采集、本地存储、远程传输、异地接收处理和入库等建设。
2.1.1 遥测站集成完成报汛站的水雨情信息采集系统设备开发、安装、调试,实现水雨情信息采集及报汛通信。
2.1.2 中心站集成雨量站发往市局的数据,统一传输格式,接入原系统;按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建立遥测数据库。
建立信息中心水情(远程)查询、分析、报表生成、报警提示、信息发布等应用系统。
2.2 遥测站的功能本系统遥测站具有以下功能:雨量采集:雨量计每次翻斗触发rtu将降雨时间写入固态存储模块,并使雨量累计值增量。
遥测站平时报汛采用定时自报、限时增量报的工作方式,当满足自报或加报条件时自动把测站的信息发回中心站,定时自报的时段值(1~24)可设置。
雨量增量加报。
雨量加报阈值(2个)可设置。
雨量计每翻斗一次,rtu使雨量累计值增量,同时比较当前雨量累计值和上次上报的雨量累计值,如果二者之差超过设定的阈值,并且当前时间和上次上报时间之差也超过设定的阈值,则rtu进行一次加报。
本地或远程修改系统参数后,与中心站进行通信确认,保证遥测站参数与中心站存储参数的一致性。
具有实时钟,以完成对水位、雨量的自动记录与定时上报。
可采用gprs/gsm通信模块或北斗卫星终端作为通信工具,同时支持gprs数据传输、gsm短信息(sms)传输和卫星数据传输三种传输手段。
江西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江西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建设情况汇报江西省水文局二○一二年七月一、项目基本情况我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总规模为新建水文站124处,改建水文站58处,新建水位站162处,改建水位站7处,改建水情信息中心站9处,新建省级应急机动监测能力1处,建设雨量站866处,222条河流的预警预报软件系统,13个水文巡测基地建设。
项目规划总投资5.9686亿元,分3年建设完成。
2011年度我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主要为改建水文站58处,新建水位站162处,改建水位站7处,改建水情信息中心站9处,新建省级应急机动监测能力1处,建设雨量站866处。
截止2012年7月1日,我省866处雨量站安装全面完成,22处水文站、84处水位站开工建设,其中20处水位站水雨情信息已入网,可在省中心查询到实时信息,在今年防汛工作中发挥了作用。
目前完成土石方33983立方米,混凝土3438立方米。
完成投资约4000万元,其中雨量站标2293万元,土建标约1200万元,其他投资完成约500万元。
二、项目的组织实施(一)江西省水利厅高度重视中小河流监测系统建设工作。
成立了以孙晓山厅长任组长的江西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有四位厅领导任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水文局,由谭国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单位有:省水文局、省防办、厅计财处、建管处、水资源处、监察室等。
省水文局负责项目实施的管理工作。
厅领导十分关心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经常到省项目部检查指导工作,深入工程现场检查工程质量、进度。
为加强厅直属基建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四个安全”,水利厅成立了厅直属基建协调工作小组,由杨丕龙副厅长任组长,驻厅纪检书记李东江任副组长,对厅直属基建项目进行每月稽察,重点稽察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和基本建设程序,资金管理,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及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建设项目责任人及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落实情况等。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9期水文水资源水文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及发展方向陈飞(河南省水文水资源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摘要:水文应急监测为上级防汛指挥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文章介绍了水文应急监测的工作模式,细化了各参与单元的任务职能,阐述了加强水文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并指出了目前水文应急体系存在的共性问题,即“人、设备、后勤”三因素制约,探讨了解决方案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日后水文应急监测工作的模式及方案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文;应急监测;现代化中图分类号:P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853(2023)09-0060-020引言水文应急监测是指在特大洪水、山洪、堰塞湖、水库溃坝、水闸倒塌、超标泄洪等特殊水情下,对各项水文要素进行监测。
其任务是为水文应急分析计算及应急预报提供前期基础资料和实时信息。
水文应急监测所取得的宝贵数据为政府提供了决策支持,从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水文应急监测的必要性1.1水文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国家成立了应急管理部,凸显了国家对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视。
因此,提高水文应急监测能力和预测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水文行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实践能力、协同作战能力、灵机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使水文应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现代化,成为国家不可或缺的应急力量,是现代水文发展的重要一环。
1.2防汛应急反应的需要在汛期尤其是超标准洪水暴发期间,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对水文监测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对监测信息的覆盖面、时效性、准确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水文部门必须深入险地,全力以赴做好水文应急监测工作,以获取宝贵的测验资料,分析研判水文特性,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雨水情信息,为各地坚守堤防、转移安置群众、组织排涝等提供可靠的数据及技术支撑。
1.3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新时代水文应急监测体系,不仅是水文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行业提出的新要求。
四川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四川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保证验收质量,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软件系统验收规范》(GB/T 28035-2011),及水文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有关规定等要求,结合项目特点和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省水利厅为全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主管单位,省水文局、各市(州)水务局为相关项目的建设管理单位,负责项目验收管理工作。
第三条工程验收依据:(一)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规范;(二)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三)经批准的工程实施方案文件、调整概算文件等;(四)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及相应的工程变更文件等;(五)施工图纸及主要设备技术说明书等;(六)省水文局下发的相关技术文件;(七)签订的合同文件等。
第四条项目验收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
本办法所称法人验收主要是指由项目法人组织的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和项目初步验收。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是指承建单位按照所批复项目的单项合同约定完成建设任务后,由项目法人主持针对单项承建合同的验收。
对于新建(或改造)水文站、水文巡测基地,项目法人可按照生产业务用房工程、水文测验设施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水文信息服务系统及仪器设备购置五部分进行合同工程完工验收。
项目初步验收是指所批复项目的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在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基础之上由项目法人主持的验收。
2011年新建雨量站水位站工程,可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与项目初步验收合并进行。
政府验收是由四川省水利厅主持或委托相关单位主持的验收,主要是针对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单个项目实施方案的最终验收。
如果具备相应竣工验收条件,也可对项目法人实施的所有中小河流水文监测项目统一进行竣工验收。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水利部水文局二。
一一年九月目录一、目的意义 (4)二、适用范围 (4)三、建设目标 (4)四、建设原则 (5)五、防洪与测洪标准 (6)六、雨量、水位、水文站设备通用要求 (7)七、雨量站建设 (8)八、水位站建设 (9)九、水文站建设 (12)十、水文巡测队和巡测基地建设 (20)一、水文应急(机动)监测队建设22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一、目的意义为指导全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统一全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建设技术标准,规范水文信息采集、数据传输处理流程,加快水文现代化进程,提高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能力,兼顾公共服务和管理、决策需求,特制定《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全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所涉及的雨量站、水位站、水文站、巡测基地、应急监测队等水文监测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配置及规范化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
亦可作为系统设计、审查和验收的技术依据。
三、建设目标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应以先进测报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通过系统建设达到提高水文测报自动化水平,改善测验人员的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
确保设施设备先进可靠,测验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水雨情信息采集及时准确。
中小河流新建或经过改建后的雨量站应全部实现自动测报,水位站、水文站水位监测应95%以上实现自动测报,水文站应优先采用自动化测流。
测站数据传输以公网为主,公网未覆盖地区采用卫星通讯方式,国家重要站或本地区防洪特别重要的站可以采用公网和卫星双保险传输模式。
数据接收处理应建立统一的水文测验管理公共数据平台。
四、建设原则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应遵循实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统筹兼顾的原则。
1、实用可靠原则监测系统建设方案的确定,测验方式的选择和仪器设备的选型,应因地制宜,功能完善,操作方便,维护简单,实用可靠。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系统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系统洪水预报子系统是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门。
该系统要以其它系统提供的各类信息为基础,进行洪水预测、预报和分析计算,快速、准确的为防汛抗旱部门提供调度决策的科学依据。
1 功能系统以实时雨水情数据库、历史洪水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库、气象数据库等信息资源为基础,依托计算机网络环境,遵循统一的技术架构,具有系统管理、预报模型管理、预报方案管理、模型参数率定、实时交互式预报及自动预报、预报评估等功能。
作业预报是整个系统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自动预报功能和自动校正技术是中小河流山洪预警预报的必须具备的两个功能,因为中小河流洪水具有来势迅猛,突发性强,成灾快的特点,人工预报一般很难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自动校正技术使得自动预报避免计算机的累积误差达到人工交互式作业预报的优点。
开发出适用于中小河流的洪水预报子系统,为中小河流的防洪、抗旱、会商提供依据,并且实现已有洪水预报和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整合。
洪水预报子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管理、预报模型及预报方案管理、模型参数率定、实时预报及自动预报、模拟计算及历史数据验证等功能。
该系统一般情况下由省级中心和地市级分中心的专业人员操作执行,同时也可采取自动预报的方式执行。
2 框架在省中心及各地市级中心采取胖客户端的方式建设部署洪水预报子系统。
图11-1 洪水预报子系统部署架构图洪水预报子系统各项功能之间通过实时水情数据库和预报专用数据库实现数据的交换。
预报软件平台洪水预报业务流程如图所示:图11-2洪水预报子系统作业流程图3技术实现图11-3 洪水预报子系统功能示意图1、定制预报方案,建立模型组合和流程关系等。
对于同一预报断面可以有多种预报方案。
以水文站为控制划分预报区域。
每个预报断面还可划分为若干个单元面积(河段)分别计算。
由对话框引导输入预报断面的流域参数,如单元面积(河段)数、每个单元面积的雨量站数、站号和权重、河段的上游输入和各单元面积(河段)的拓扑关系等。
目录第一节总则---------------------------------------------------------------------------- 2第二节质量检测、控制监理实施细则--------------------------------- 6第三节投资控制监理实施细则---------------------------------------- 8第四节进度控制监理实施细则--------------------------------------- 16第五节安全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20第六节土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22第九节建筑材料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34第十节工程质量检测试验监理实施细则------------------------------------ 37第十一节砼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41第十二节工程验收监理实施细则--------------------------------------- 46第十六节仪器设备安装监理实施细则第十七节埋件预留监理实施细则第十八节工程验收监理实施细则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监理实施细则第一节总则编制依据本细则根据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技术要求及图纸、业主与承建单位合同文件、监理规划、有关监理规范等要求编制。
本细则使用范围本细则使用于:河北省2011 年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
工程主要内容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改建水文站20 处,新建水位站38 处,改建水位站2 处,新建省水文信息中心1 处,水文信息分中心3 处,组建水文应急机动测验队 1 个,工程仪器设备购置等。
水文基本建设投资是水文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
2011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水文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会议精神,拉开了全国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序幕。
我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工程点多面广,分布于全省各市、县,236条河流,投资规模大,围绕如何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水文监测系统项目,经过调查研究、清理思路、分析梳理、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供同行借鉴。
1.河南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工程的建设任务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若干意见》(国发[2010]31号),提出了未来5年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任务。
明确要求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加强水文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监控河流汛情,提高水文监测和预报精度。
河南省规划自2011-2013年间,在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工程投资9.1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58亿元,地方配套4.58亿元。
在236条中小河流重点控制河段共建设301个水文站(新建244个、改建57个),136个水位站(新建101个、改建35个),2158个配套雨量站,18个水文信息分中心站,7个水文巡测基地(新建4个、改建3个)及1个省应急机动测验队,236处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系统。
2.统筹兼顾,科学编制实施方案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不仅关系到区域防洪安全,也关系到流域防洪安全,还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工程建设管理的思考□原喜琴(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还原水量计算精度,因而也影响可利用量计算精度。
3.1.3可利用量计算合理性评述以上对地表水可利用量、地下水可利用量、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成果进行计算和分析,由于计算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复杂、区域各种条件千差万别,加上受人类活动影响等多种因素,给计算带来困难,直接影响计算成果精度。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
(特力康-林晓晓)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防汛更是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国家提出了建设“数字水利”的目标,防汛部门能实时掌握重要的防汛数据,防汛抗洪工作逐步从被动抗洪向主动防汛转变。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伴随社会发展,人类活动的影响,山洪灾害事故发生频繁。
据全国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计,近些年来,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因灾死亡、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财产损失均占因洪灾害总计的70%。
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成为防洪减灾体系的薄弱环节。
“滑坡”、“崩塌”、“泥石流”、“中小河流”、“病险水库”……这些热点词汇充斥着从国家宏观决策到相关行业领域的行动方针,也成为各界人士所议论的热点话题。
为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洪决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实施水文计算机防汛检测系统建设,及时对可能或正在发生的汛情、险情、灾情进行动态监视,随时了解现场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确保安全运行,特力康研制了一款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监视河流湖泊的水利运行情况。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通过各种探测器,探测到水利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水质、水流速、水量、视频图像或图片等数字化信息,通过GPRS/CDMA通道,上传到在线监测监视中心,同时可通过内部网登录各种内部管理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
监控中心设有LCD拼接大屏幕系统,各种在线监测数据、图象、视频和抢修车辆位置等信息能直观显示在大屏幕上,使监控人员能及时监视现场情况,准确判断状态,指挥车辆和专业人员处理各种检修和抢修工作。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监控中心显示屏显示图像)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
1.能探测空气温度;
2.能探测水质;
3.能探测水流速;
4.能探测风速和风向;
5.能探测气压;
6.能探测雨量;
7.能上传视频图像或图片,实时监控现场;
8.具备太阳能供电;
9.具备防雷击设计;
10.设计防腐、防高磁、防高圧;
11.传输通信通道可以兼容PRS、CDMA、3G、Internet或性能更优越的通讯形式;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名称技术指标
工作电压 DC12V
功率6W(瞬间MAX:30W)
通信方式 GPRS、CDMA、3G、Internet或性能更优越的通讯形式
温度范围:-40℃~+60℃;
精度:±0.5℃;
气压范围:550~1060 hPa;
准确度:±0.3hPa。
湿度范围:10~90%RH,精度:±3% RH;
风速范围:0~60m/s;
精度:±(0.5+0.03V )M/S ,V 为标准风速值;
风向范围:0~360°
分辨率:±3°
准确度:±5°。
水位范围:0~300m
精度:0.005m
雨量降水强度:0~4mm/min;准确度:±0.4mm。
摄像机摄像(照相)机传感器:1/4″CCD;
水平清晰度:不低于480线;采用低照度摄像机;
视频分辨率:D1,640×480,可根据用户要求调整;
摄像机镜头:用户在后台可实现对摄像机方位、焦距、光圈、景深、云台预置位的远程设置和控制;
系统配置的云台有不少于64个预置位;
监视角度:水平0~355°,垂直90°连续可调;
变焦率:18倍光学变倍/22倍电子放大;
照片格式:JPEG;
平均无故障时间 50000H
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的应用,对领导决策和减少洪水灾害,缓解城市的防洪压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工程案例图
(工程案例图一)(工程案例图二)
(工程案例图三)
(工程案例图四)(工程案例图五)(工程案例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