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5e 第16章 系统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203.00 KB
- 文档页数:28
MIS课程设计仓库管理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仓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仓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仓库管理系统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仓库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仓库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3.了解仓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4.能够运用仓库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管理。
5.能够熟练操作仓库管理系统,进行库存管理、出入库管理等操作。
6.能够运用仓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决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协调和能力。
2.培养学生对仓库管理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仓库管理基本概念:介绍仓库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术语,使学生了解仓库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2.仓库管理方法和技巧:讲解仓库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包括库存管理、出入库管理、库位管理等,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仓库管理系统介绍:介绍仓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应用,使学生了解仓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4.仓库管理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仓库管理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仓库管理操作实践: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仓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巧,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仓库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仓库管理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仓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巧。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目录1 绪论 (1)1.1 题目的背景及意义 (1)1.2报告的构成及研究内容 (1)2系统分析 (2)2.1 用户需求 (2)2.2 可行性研究 (2)2.3 目标系统相关调查 (5)2.3.1 业务相关组织机构调查 (5)2.3.2 工作现状调查 (6)2.3.3 信息流程调查 (7)2.3.4 现状评价 (9)2.4 目标系统数据储存分析 (10)2.4.1 基本项 (10)2.4.2 E-R图构思 (10)2.4.3 E-R图改进 (13)2.4.4 数据存储初步构思 (15)2.4.5业务流程再造(BPR) (16)2.4.6 构思新的DFD (18)2.4.7 功能层次图 (21)3 系统设计 (24)3.1 总体设计 (24)3.1.1 一般关系模型设计 (24)3.1.2 处理功能总体结构设计 (26)3.1.3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26)3.2 详细设计 (28)3.2.1 数据库结构的具体设计 (28)3.2.2 总体布局设计 (30)3.2.3 核心处理功能页面设计 (32)4 系统实现与运行 (33)4.1 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 (33)4.2 系统的主要代码 (40)4.3 系统的运行 (47)4.4 系统评价 (67)5 心得体会 (68)参考文献 (70)1 绪论1.1 题目的背景及意义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便捷。
每天,社会上各种企业、机构、组织、社团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处理,如果这些繁杂的信息处理工作用人工的方法来完成,那么其工作量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而且,人工处理的方法有着容易出错、效率低下、成本高等的缺点。
所以,为了克服人工处理的不足之处,各社会在组织是十分有必要去开发一个能有效处理各种信息的系统,去帮助该组织去完成好日常工作,从而使自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mis系统总体规划的原则有哪些Mis系统总体规划的原则有哪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已经离不开Mis系统,即管理信息系统。
Mis系统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并提供决策支持而设计的一种综合性信息系统。
在Mis系统的总体规划中,有许多原则需要遵循,以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Mis系统总体规划的一些原则。
一、系统化原则Mis系统总体规划的首要原则是系统化原则。
这意味着Mis系统应该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独立的组件。
系统化原则要求对Mis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包括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和用户等方面。
只有将这些组成部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才能实现Mis系统的高效运作。
二、整体性原则Mis系统总体规划的整体性原则要求在规划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整体业务流程和需求。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以确保Mis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长远发展需求。
此外,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分析,可以避免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短板或冲突。
三、可扩展性原则Mis系统总体规划的可扩展性原则要求系统设计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Mis系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业务需要和技术变革。
因此,系统设计应考虑到未来的变化,并采用模块化、可配置和可定制的结构,以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四、一体化原则Mis系统总体规划的一体化原则强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
企业内部的各个功能模块和子系统应该能够无缝地进行数据交换和互联。
一体化原则要求Mis系统能够实现各个功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提高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效率。
五、内外一致原则Mis系统总体规划的内外一致原则要求系统的外部界面和内部逻辑保持一致。
外部界面是与用户直接交互的部分,内部逻辑是指系统的数据结构和处理过程。
内外一致原则强调系统界面的友好性和易用性,以及系统内部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只有内外一致,才能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mis教务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教务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与操作流程。
2. 学生能够理解数据录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的基本数据库原理。
3. 学生能够描述mis教务处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mis教务处系统的登录与基础操作。
2. 学生能够利用mis系统进行课程查询、选课、成绩录入与查询等操作。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练习,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遇到操作障碍时,能够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教务管理系统操作的积极态度,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管理中的价值。
2. 增强学生的信息责任感和数据保护意识,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尊重他人隐私。
3.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用性信息技术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强,课程设计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学以致用。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学评估侧重于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二、教学内容1. 教务管理系统概述- 系统简介:介绍mis教务处的定义、功能及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教务管理系统简介”2. 系统登录与操作界面- 登录与退出:讲解如何正确登录mis教务处系统,以及安全退出。
- 操作界面:介绍系统界面布局,讲解各功能模块的位置及作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系统登录与操作界面”3. 基础操作功能- 课程查询:教授如何查询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授课教师等。
- 选课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选课,了解选课规则。
- 成绩查询:讲解如何查询个人成绩,了解成绩分布情况。
- 教材章节:第三章“基础操作功能”4. 高级操作功能- 数据更新:介绍如何更新个人信息,如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