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K12学习2018秋七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_会说话的图画教案1人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新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2)体会手绘线条表达的乐趣。
(3)培养和发展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难点:能够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的表达再现生活中见过的形象。
教学设计:
1、情景导入。
(1)看flash线条先生。
(2)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组成什么图像?导出本课课题。
2、探索创新。
(1)师生共同感受: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手绘线条表达的乐趣。
(2)组织学生玩我画大家猜的接力游戏。
3、巩固练习。
(1)让学生动手动脑画图,如画一张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图,展示房间布局等。
(2)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作,教师进行指导。
4、作品展示。
(1)让学生上讲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2)师生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5、教师小结。
理解手绘线条的意义和特点,它是文字之外的“第三语言”。
6、课外拓展。
(1)失眠了,你能用手绘线条图像表现出来吗?
(2)理解日常生活中手绘图像的绘制过程。
教案《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授课教师:卢海云学校:和政县三十里铺初级中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确定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习目标:1. 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功能、用途及简单表达方法。
2. 学生探究出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和特性;锻炼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 体验信手画来的乐趣,认识手绘线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美术、大自然、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和功能。
难点:用手绘线条图像传达信息,进行交流。
教学方法:讨论法、示范法、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知道的线条有哪些?那你能用这些线条组成什么图形?那你还能用图形,连续画出与前一个图像有关联的多个图像吗?((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图像接龙))二、讲授新课,展开活动1、展示课件并示范,引出线条的含义。
2、设问思索: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线条?包含到了哪些领域?(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不要害怕,大胆发言。
)师:出示各种图片生:分析各自内容和作用。
(引导学生欣赏图例,初步认识手绘线条图像的普遍存在,让学生欣赏,知其伴随人类的成长而发展,且早于文字的产生,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能用到。
)3、总结总结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多种功能,除口语、文字是人类的“第三语言” 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受技法的约束,生活中应用广泛。
总之生活中处处都用到了美术,处处都用到了线条---------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更高于生活!(学生通过观赏、思考、理解,激发画一画、试一试的想法,使同学们快速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课堂练习,深入体验今天我们就用这看似很平常,作用很强大的线条来制作属于你自己的一张地图------ “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激发学生对手绘线条图像表现,继续完成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进入学习的重点难点,引申出手绘线条的不同表达方法。
2.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三册第二课。
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确定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功能、用途及简单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探究出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和特性;锻炼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信手画来的乐趣,认识手绘线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美术、大自然、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和功能。
难点:用手绘线条图像传达信息,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教具:ppt课件、记号笔、素描纸、自制卡片题板。
学具:课本、记号笔、有色卡纸等手绘工具。
教学方法:讨论法、示范法、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组织课堂,检察教具和学具,准备进入教学活动。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视频中用线条表达不同的艺术形象,把全体学生的精力迅速集中起来,自然地进入内容的学习,认识美术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明主题: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
)二、讲授新课,展开活动1、展示课件并示范,引出线条的含义。
2、设问思索: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接触过手绘线条图像呢?生:答。
师:出示各种图片生:分析各自内容和作用。
总结:手绘线条以简练的线条、高度概括的手法,传达信息,传递语言,便于人们之间的交流,是“会说话的图画”。
(引导学生欣赏图例,初步认识手绘线条图像的普遍存在,让学生欣赏,知其伴随人类的成长而发展,且早于文字的产生,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能用到。
)3、总结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多种功能,是人类除口语、文字外的“第三语言”,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受技法的约束,生活中应用广泛。
(学生通过观赏、思考、理解,激发画一画、试一试的想法,使同学们快速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
七年级美术《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一篇:七年级美术《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与教学反思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与教学反思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材分析】“美术学科要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学习和发展之基础的美术能力”,“手绘线条图像”是最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审美能力的有效切入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走近美术。
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情意性的学生中,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本课是新教材精神和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有别于以往素描等过于专业的美术基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
通过对手绘线条图像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在叙事、说明交流以及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和用途,既重视了学科间的综合,又不失美术学科特征。
【教学内容和目标】1、显性内容和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去表达物象,并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隐性内容和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体会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培养、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
【难点】能迅速、大胆有个性地对物象特征的把握和表达。
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手法,对复杂的物象综合处理,抓住关键,创造性的表达。
【教具准备】课件,范作,常见产品安装说明图,茶杯等实物。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第二课时(第三课)一、导入新课回顾上节所学内容,教师提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描绘,师生评议,教师概括总结,指出不足,并修改指正,说明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虽简单自由,但也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
学习目标:1.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和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
2.可以用手绘线条图像进行交流、传达信息。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上课时,师生间的相互问好。
师提问:刚才同学们起立的时候呈什么线?在向老师问好时呈现的是什么线?生:直线和曲线。
那今天天气很冷,也很干燥,想喝一杯热腾腾的水,可是老师这里只有一杯冰水,哪个魔术师能施展一下魔法,把它变成热水呢?(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杯水,请同学们把它“加热”)看来线条能够给我们传递出这种不同的信息,有着非常强的表现力,那我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导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利于新课的开展。
二、翻看教材,探究新知1.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历史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手绘线条图像的历史,学生阅读教材。
时间到回到远古时期,欣赏教材中贺兰山岩画《母子鹿》,说一说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外形、内容、构图......)师总结:贺兰山岩画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的人们就开始用线条和图像来记录、传达和交流,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一种天性。
2.手绘线条图像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在更多的地方见到各种各样的手绘线条,展示生物教材示意图、看图写话等相关图片。
师总结:手绘线条图像用具简便,表现手法随意,表达方式多样,随时随地都可以画。
这种“会说话的图画”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在与人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方式。
3.手绘线条的功能阅读教材第9页文字,说一说手绘线条的功能。
运用图例,举例说明。
(1)徐冰的地书——叙事、抒情、交流(2)行驶路线图——说明(3)情系汶川地震灾区——抒情(4)《阳光灿烂的日子》分镜头手稿——记录师总结:通过分析欣赏,我们了解到手绘线条图像的主要功能有:叙事、说明、交流、纪录、抒情等功能,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种语言”,它不分国界、不分人种,主要起到传达信息,获取信息的作用。
4.手绘线条的用途运用图例说明(1)动漫形象(描述物象特征)(2)机器部件说明图(说明机器构造)(3)科学家的一次实验记录(科学研究)(4)不同科目中的插图(教学示范)(5)军事地图(军事侦察)【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自古至今,手绘线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手绘线条图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受工具、技法的约束,具有极为广泛的实用性。
2.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共2学时【教学目标】:想。
(老师展示手绘线条图片画。
)老师:谁知道我画的都是什么东西?(学生争先回答并认真欣赏,产生浓厚兴趣。
)2、师生初步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老师: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东西,他们都是做什么用的?(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初步意识事物因作用不同而产生的外形的差异。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学生:我也想画出这么美的画,可是我能行吗?(及类似的话)老师:当然能行!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但发现后还要想办法把它用我们的画笔描绘下来。
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又快又好地画出我们看见的东西好吗?学生(齐声):好。
3、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方法。
老师:那么,通过刚才的欣赏,谁说一下我们该如何描绘一件物品呢?(学生开始分小组边议论边发言,各抒己见。
)(接下来,教师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拿出来与全体学生共同进行探讨总结。
)(各小组相互取长补短,一起完善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方法。
)(最后,老师将探讨结果板书到黑板。
)学生看作品,进一步系统的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4、老师总结本科教学内容。
老师:今天,大家的表现太棒了,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方面。
(老师边总结边板书,并给与一定的补充。
进行小结。
)5、内传递本科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我们先来画这几样东西,看看谁画的好。
(此时,学生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学生分组开始写生,老师组织、协调。
(学生分组开始写生。
)课堂内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
(学生分组出示优秀作品,自我评析,共同欣赏。
)(老师组织、协调并进行总结。
)七、板书设计: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1、手绘线条图像的特点:形象鲜明、绘制快速、用具简单、表达方式多样、易于掌握2、用具:笔(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等)纸(各种类型纸张均可)橡皮(可不用)3、注意事项:线条力求简洁概括。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的:1、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有个性地去表达物象。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像》教学设计教材解析本课是新教材精神和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有别于以往过于专业的美术基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
通过对手绘线条图像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手绘线条图像在叙事、说明、交流以及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和用途,既重视了学科间的综合,又不失美术学科独有的特征。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表达物象,并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体会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培养、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
教学难点:能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地表达,并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手法,对复杂的物象归纳、处理,抓住关键,创造性地表达。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课件呈现图像(贺兰山岩画),教师提问:画面给我们展现了什么内容?教师提问: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这么画呢?教师总结:手绘线条图像是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发展的,今天,图像的传达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使我们面临读图时代的挑战,以手绘图像来传达信息和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已成为我们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和交流的能力之一。
学生欣赏并回答:一只母鹿和三只小鹿,母鹿有一个大大的乳房。
学生欣赏并回答:希望母鹿多生小鹿,并且用乳汁把小鹿养得胖胖的。
【设计意图】通过贺兰山岩画这幅作品引出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期就能用收回线条图像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主题《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像》。
二、讲授新课1.欣赏图片教师展示,并提问:手绘线条图像有什么功能呢?教师补充说明: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多种功能,是人类的“第三语言”。
学生欣赏并回答: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多种功能。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与教学反思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材分析】“美术学科要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学习和发展之基础的美术能力”,“手绘线条图像”是最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审美能力的有效切入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走近美术。
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情意性的学生中,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本课是新教材精神和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有别于以往素描等过于专业的美术基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
通过对手绘线条图像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了手绘线条图像在叙事、说明交流以及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和用途,既重视了学科间的综合,又不失美术学科特征。
【教学内容和目标】1、显性内容和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去表达物象,并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隐性内容和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体会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培养、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
【难点】能迅速、大胆有个性地对物象特征的把握和表达。
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手法,对复杂的物象综合处理,抓住关键,创造性的表达。
【教具准备】课件,范作,常见产品安装说明图,茶杯等实物。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第二课时(第三课)一、导入新课回顾上节所学内容,教师提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描绘,师生评议,教师概括总结,指出不足,并修改指正,说明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虽简单自由,但也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表演,认识什么是手绘线条图像,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和特性,初步尝试利用手绘线条进行交流,传达信息。
2、情感与价值目标:使每位学生都可以敢于表达,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美术与其他学科、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学习本课的意义。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用美术知识为生活服务的愿望。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虽然从小就在用手绘线条作画,但是大多数对自己的绘画能力是怀疑的,甚至是否定的,如果很正式地布置手绘线条作业,学生可能会放不开,不敢大胆表达。
而如果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手绘线条,就会使他们增强自信,放开去画,并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手绘线条功能和特点的理解。
教学难点:用手绘线条进行表达。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屏幕显示)“请你帮帮忙”:一个旅行者在旅途中感到不舒服,想找点热水喝,但语言不通,怎么办呢?请大家帮他想个办法。
学生回答:打手势、画图表达等。
教师顺势请几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画出来,让大家评价谁的表达最明确。
教师归纳:刚才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手绘线条来表达,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表达能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手绘线条图像的知识。
二、探讨新知:
1、手绘线条图像的起源:在文字没有出现以前,人们使用手绘线条图像传达信息和交流。
(展示:贺兰山岩画—原始人类对动物形态的描绘;手绘象形文字—文字的起源)
2、手绘线条图像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面临“读图时代”的挑战,用手绘图像来传达信息、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将成为21世纪的青少年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交流的能力之一。
3、欣赏、讨论、分析:(讨论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和用途) 提问:手绘线条图像有哪些应用呢?——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出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手绘线条图像,与学生共同分析,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A、手绘线条图像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屏幕展示:食品使用说明图—说明食用方法及用量; 化学实验演示图-标明实验器材及记录实验状态; 风景区示意图—展示景区风貌,说明景点位置; 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分组镜头手稿(交流); 建筑位置说明图—描述北京前门
的建筑位置。
B、手绘线条图像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应用: 屏幕展示:毕加索——和平的面容(抒情); 夸张的手绘线条——漫画(叙事);服装设计——用清晰、明快的线条说明服装的款式。
小结: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请学生填空):——具有叙事、交流、说明、记录、抒情等多种功能,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语言”。
优点:可视性强,快速方便。
(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受工具技法约束)
三、创作实践:大家画一画——你能在5分钟内画出来吗?
1、星期天的时间安排;
2、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3、喜欢的卡通形象;
4、最喜欢的服装、文具、食品,
(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抓住物象特征,体现出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大胆、果断地用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四、展示与评价:
1、各组学生对作品展开自评与互评,交流感受。
2、小组推荐作品,共同赏析。
请几位学生到展台前,通过大屏幕展示自己的作业,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并进行自我说明,教师从表达明确、大胆果断、生动流畅、有创造力、新颖独特等方面参与评价。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手绘线条图像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它的广泛用途,也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作为21世纪的公民,未来的主人,手绘线条图像是我们每位同学终身学习必备的技能之一,希望大家能把它运用得更好,为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