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期末重点复习题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1.94 KB
- 文档页数:3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将电能转化成磁性的装置叫________,要使它的磁性强一些有________、________等办法。
2、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世界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3、增加纸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可以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4、月球围绕地球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
5、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6、丹顶鹤全身布满羽毛,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类。
一群丹顶鹤在迁徙过程中会排成“人”形,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
7、同一栖息地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之间会形成________关系或________关系。
8、咀嚼米饭或馒头时,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或馒头中含有________,在米饭或馒头中滴入几滴碘酒,米饭或馒头就会变成_______色。
米饭中储存的能量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D.无法确定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环境影响生物3、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形态发生了改变B.产生新的物质C.没有什么变化4、用蜡烛火焰加热金属汤匙中的白糖约5分钟,白糖()。
A.只是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后来生成黑色的物质C.先变成水,后来变成黑色物质 D.没有发生变化5、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A.火山B.环形山C.海洋6、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是()等。
A.改变颜色B.发光发热C.产生沉淀物D.产生气体7、四季的形成是由()形成的。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亮自转8、曾经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后来被列为矮行星的是()。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_________万倍。
2、铁生锈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
4、在能量中,______________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5、增加纸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可以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6、________和________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7、我们制作晶体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8、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头骨近似于________,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
二、选择题。
(共20分)1、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2、污水需要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
A.沉淀、过滤、消毒B.消毒、沉淀、过滤C.过滤、消毒、沉淀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4、下面三种用同种材料建造的桥,承受压力的能力最强的是()。
A.B.C.5、下列天气现象中,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A.大雪B.冰冻C.暴雨6、摆摆动的快慢与()有关。
A.摆幅B.摆锤C.摆线长短7、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8、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分析正确的是()A.前者没有产生了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
B.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C.前者发生了化学变化,后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9、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A.南北极改变B.南北极不变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把易拉罐压扁B.水结冰C.铁钉生锈D.气球爆炸三、判断题。
(共20分)1、使用显微镜时必须闭上一只眼睛。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加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_。
2、电动机是一种用________产生________的机器。
3、动植物具有与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
5、________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6、放大镜的镜片又叫________,其特点为________,生活中用到放大镜的是________。
7、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星,叫做________;像地球这样自己_______,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
8、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小明爸爸爱运动,小明也有运动的天赋,这是()。
A.形态特征的遗传B.生理特性的遗传C.生理特性的变异D.生理特性的变异2、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云母、小苏打、维生素C B.水晶、雪花、玻璃C.盐、铜矿、高锰酸钾3、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A.变快B.变慢C.不变4、人为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三大部分。
A.空气污染B.农业污染C.自然污染5、污水需要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
A.沉淀、过滤、消毒B.消毒、沉淀、过滤C.过滤、消毒、沉淀6、北极狐的耳朵比红狐长得小,个体却长得要大,这是为了()。
A.捕猎食物B.野外奔跑C.适应寒冷7、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过程实际上就是把()。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8、下列做法中不能有效防止铁生锈的是()。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当导线中有________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________ 。
2、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______变成的。
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4、在能量中,______________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5、我们身体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______,手握物体处是_______,上臂的肱二头肌处是_______。
6、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
8、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_________万倍。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云母、小苏打、维生素C B.水晶、雪花、玻璃C.盐、铜矿、高锰酸钾2、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A.转动速度B.转动方向C.发电机大小3、摆摆动的快慢与()有关。
A.摆幅B.摆锤C.摆线长短4、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
A.越费力 B.越省力 C.用力大小不变。
5、下列不属于导致世界人均供水量减少的原因的是()。
A.环境污染逐渐严重B.海洋面积增大C.人口迅速增长6、下列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关系中能产生月食现象的是()。
A.B. C.7、房间中的冷空调往往装在上方位置,汽车中的热空调往往装在下部。
这主要和热传递中的()有关。
A.对流B.传导C.辐射8、()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细胞B.器官C.组织9、开水沸腾时,可以看到茶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气”,这是()。
A.水蒸气B.空气C.小水滴10、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将铁钉放入盐水中 B.在铁钉上抹油C.在铁钉上刷油漆三、判断题。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自行车的刹车运用了___________的原理。
2、动物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3、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_________ 。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一张纸,通过增加________、增加________或改变________等方法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5、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_________,许多传染病就是由此引起的。
6、在能量中,______________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
8、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在放大镜下,()是柱状的颗粒。
A.味精B.白糖C.食盐2、用同一杆秤分别称量三个物体,杆秤平衡时的状态如下图,则三个物体中最重的是()。
A.重物A B.重物B C.重物C3、空塑料瓶在()情况下最不容易倒。
A.瓶口向下 B.瓶口向上 C.瓶口向上瓶里装一些沙4、下列不属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是()。
A.电饭锅做饭B.划火柴C.天空中划过的流星D.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5、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无法确定6、“秤砣虽小,能压千斤”中包含的道理跟()有关。
A.杠杆B.滑轮C.轮轴7、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玻璃B.雪花C.食盐8、下面()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A.圆顶屋顶B.赵州桥C.金字塔D.乒乓球9、根据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
2、放大镜的镜片又叫________,其特点为________,生活中用到放大镜的是________。
3、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距离太阳最远的星是________,________距离地球最近。
4、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_____;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__________;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5、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______变成的。
6、许多岩石是由________集合而成的,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岗岩,可以看到花岗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
7、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
8、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手柄是_____,铁杆是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列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
A. B. C.2、使用酒精灯加热物体应该用()加热。
A.外焰B.内焰C.焰心3、曾经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后来被列为矮行星的是()。
A.冥王星B.天王星C.彗星4、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分析正确的是()。
A.自行车把是利用杠杆的原理来控制方向的B.自行车的刹车把是利用斜面的原理刹车的C.自行车的脚蹬子是利用轮轴的原理工作的D.带动自行车后轮转动的齿轮越大越省力5、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糯米包成粽子B.面团拉成面条C.米饭酿成黄酒6、摆摆动的快慢与()有关。
A.摆幅B.摆锤C.摆线长短7、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说明: 文档整理了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的内容, 试卷内容涵盖教育大纲内容, 突出了重点知识的检测, 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 望对同仁有所借鉴。
目录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1) (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 (9)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2) (11)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 (16)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3) (18)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参考答案2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1)(时间: 60分钟总分: 100分)一、选择题(每空2分, 共40分)1. 人吃了食物, 就可以将()转换为(), 使人能够工作、学习、运动等。
A.热能B.电能C.化学能2.下列事例中, 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从空中下降的跳伞运动员B.骑自行车冲上斜坡C.跳高运动员离地腾空上升3. 下列对能源的利用事例, 属于利用生物质能的是()。
A.抽水机抽水B.植物的光合作用C.秸秆焚烧4.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这句成语, 从食物链的角度来分析, 正确的是()。
A.螳螂→蝉→黄雀B.树→蝉→螳螂→黄雀C.黄雀→螳螂→蝉5.在自然界中, 有一类生物占据了食物链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们让我们拥有一个干净的地球, 它们是()。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6. 生态平衡是一种()。
A.绝对平衡B.动植物数量相等平衡C.动态平衡7. 新能源的开发是以()为原理的。
A.节约不可再生资源B.能量递减C.能量转化8. 核能的利用分()两大类。
A.核裂变和核聚变B.核裂变和核变C.核聚变和原子能9. 如果电磁铁的线圈圈数有以下几种, 那么()的磁力大。
A.50圈B.100圈C.80圈10.某农田保护区, 为防止鸟类啄食农作物的种子, 对鸟类进行大肆的捕杀, 后来发现农田中有大量害虫,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2、小电动机中的转子相当于是个________,它工作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了________能。
3、材料越厚,它的抗弯曲能力越________。
4、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_____才可以看清楚。
5、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或________来实现。
6、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是________。
7、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8、把薄板型材料弯折成“V”,“L”等形状,实际上是减少了材料的________,而增加了材料的___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二、选择题。
(共20分)1、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蟋蟀的“耳朵”在其()。
A.头部外侧B.足的外侧C.足的内侧2、具有稳定性强的框架是()。
A.三角形B.长方形C.五边形3、框架结构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支撑力大B.实心的C.抗风能力强4、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B.沙子C.土壤5、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A.火山B.环形山C.海洋6、要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用的方法是()。
A.滴稀盐酸B.滴碘酒C.滴水滴7、太阳系里唯一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是( )。
A.太阳B.月球C.火星8、燃放花炮时在空中发生剧烈的爆炸,这是发生了(),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没有变化9、曾经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后来被列为矮行星的是()。
A.冥王星B.天王星C.彗星10、下面不能再生的能源是()。
A.煤B.风C.太阳能D.地热能三、判断题。
(共20分)1、废电池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2、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期末重点复习题(含答案)六年级科学总复六年级____班姓名:__________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1、人在一生中的两次生长高峰为(出生后一年)、(青春期)。
2、人的生长发育最显著的变化是(身高)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3、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4、女生的青春期大约从(10岁)开始,男孩大约从(11)岁开始进入青春期,(14)岁开始变声。
在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
5、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7、(吸烟)和(酗酒)是少年健康的大敌。
8、把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
人的一生大约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9、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有三种方法: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根据(自己现在的身高预测);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
10、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材,我们应该怎样做?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不挖鼻孔)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吸烟、不酗洒、公道安排每天进餐次数和时间)3)注意研究姿势和用眼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胸离课桌一拳、注意采光和照明)4)加强体育锻炼(游泳、跑步、踢球)5)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1-2年级10-11小时3-6年级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5小时、成人7-9小时)6)不耽溺电脑(恰当使用丰富业余生活,其实不是坚决阔别电脑,当能尽情玩网络游戏)7)科学用脑(科学用脑五要素:课程交替、动静结合、反复强化、勤于思考、恰当休息)11.连线牙牙学语—婴幼儿期努力工作—青年期十月怀胎—胎儿期生长迅速—青春期抚育后代—成年期颐养天年—老年期勤奋求学—学龄期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1、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面】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家庭垃圾中有约三分之一是碎菜叶、蛋壳等,叫________垃圾。
2、像水龙头一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___。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化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
4、电动机的工作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________,利用________的相互作用转动。
5、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_。
6、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相互转化。
两只手相互摩擦,我们的手会感觉比较热。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
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
8、许多岩石是由________集合而成的,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岗岩,可以看到花岗岩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
二、选择题。
(共20分)1、金鱼和鸽子的共同特征()。
A.都有翅膀B.都用鳃呼吸C.身体里都有脊柱2、光学显微镜的镜片()。
A.两块都是凸透镜 B.两块都是凹透镜 C.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3、放大镜又叫凸透镜,是因为放大镜具有()特点。
A.透明,中间厚,边缘薄B.不透明,中间厚,边缘薄C.透明,中间薄,边缘厚D.不透明,中间薄,边缘厚4、下面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白糖、纯碱、维生素C B.食盐、水晶、玻璃 C.沙子、味精、黄铜矿5、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A.转动速度B.转动方向C.发电机大小6、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B.空气C.细菌7、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六年级____班姓名:__________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1、人在一生中的两次生长高峰为(出生后一年)、(青春期)。
2、人的生长发育最显著的变化是(身高)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3、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4、女生的青春期大约从(10岁)开始,男孩大约从(11)岁开始进入青春期,(14)岁开始变声。
在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
5、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7、(吸烟)和(酗酒)是少年健康的大敌。
8、把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
人的一生大约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9、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有三种方法: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根据(自己现在的身高预测);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
10、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不挖鼻孔)(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吸烟、不酗洒、合理安排每天进餐次数和时间)(3)注意学习姿势和用眼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胸离课桌一拳、注意采光和照明)(4)加强体育锻炼(游泳、跑步、踢球)(5)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1-2年级10-11小时 3-6年级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5小时、成人7-9小时)(6)不迷恋电脑(适当使用丰富业余生活,并不是坚决远离电脑,当能尽情玩网络游戏)(7)科学用脑(科学用脑五要素:课程交替、动静结合、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11. 连线牙牙学语—婴幼儿期努力工作—青年期十月怀胎—胎儿期生长迅速—青春期抚育后代—成年期颐养天年—老年期勤奋求学—学龄期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1、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4、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就是遗传现象。
5、变异:(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不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变异。
6、生物除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自身也会产生变异,有的变异对生物有(害),有的变异对生物有(益),有的变异对生物即(无害也无益)。
7、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如:一颗之果,有苦有甜;黄鼠狼生鼠辈,一代不如一代;一母之子,有愚有贤;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8、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这是因为(变异现象)。
9、变异现象的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可遗传的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如:高茎碗豆和矮茎碗豆播种出新苗。
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
10、(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2001年2月,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1、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12、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13、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与祖先一样(√)14、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15、生物界,各种各样的昆虫都是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16、父母都是高个子,因为遗传的缘故,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第三单元《进化》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1822年)被人们发现的。
2、恐龙已经灭绝了,人们主要通过(化石)来了解恐龙。
恐龙的模型、图形和影片是根据(化石)复制出来的。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恐龙是(卵生的)。
3、写出你所知道的五种恐龙(霸王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鸟龙)4、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5、大自然中的化石如:恐龙化石、植物化石、三叶虫化石、鱼化石。
6、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
人们对各种化石以及生命进化感到困惑已有(数百年)。
7、有些生物在地球已经不存在了如:(恐龙、奇虾、渡渡鸟)。
8、现在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太,我们称为(“活化石”)如:(大熊猫、银杏、蟑螂、白鳍qí豚)。
9、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10、化石的形成过程。
(28页。
注意顺序)动物死亡→被沉积层包围→矿物化→地壳运动→接近地表11、(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出版了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著作(《物种起源》),他认为生物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
达尔文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
1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13、(云南澄江动物化石)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祖先的化石。
(云南澄江生物群)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14、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的原因是(减少热量的流失,有利于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暖)。
15、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16、化石就是生物。
(×)17、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要比浅色心蠖蛾的数量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8、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现在今天看到的长颈鹿。
(×)19、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20、科学家做出的解释都是正确的(×)21、所有的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都会形成化石(×)1 222、现代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已经知道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只是推测.23、不同年代地层之间的生物是没有联系的。
(×)24、关于恐龙灭绝的各种假设都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但对全球性的恐龙灭绝问题至今还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25、自然界在其进化和发展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变化,为什么有些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逝了?生物灭绝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生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被自然淘汰,如恐龙;另一种是被人为消灭,如渡渡鸟。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1、(蓝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2、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
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栖息地)。
3、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
合作伙伴: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和(树木)、鳄鱼和(鳄鸟)、鸟和(果实)敌对关系:熊吃鱼、小鸟吃昆虫、捕蝇草吃昆虫4、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5、仙人掌的表面有许多刺,这是它的叶子,它把易散发水分的(叶子)长成细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它的茎表面生(蜡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6、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能在沙漠生存是因为它有(抗捍、抗风沙)的本领。
7、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行走;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能量)等适应沙漠行走的特征。
8、浅海里生活着一些小动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适应海洋环境)的结果,背部颜色浅可以使水面上的天敌(难以发现)。
9、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的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答:可以加强对自己的保护。
斑马的条纹可以让它在草原上不易被敌人发现,以保护自己,免受更多的攻击。
10、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11、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12、大自然的清洁工-----(分解者)。
分解者:地球上有一类专门“吃”动植物的(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即分解者。
13、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在许多(食物链)。
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通过食物网,就可以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14、构成食物链的群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来自光合作用。
如:玉米、枊树、小麦、白菜、小草。
消费者:以其它食物为食。
如:蜘蛛、老虎分解者:如蔴菇、细菌、蚯蚓、霉菌。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各种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16、食物链的营养主要来源于(植物)。
17、作为生产者的植物,其养料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
18、食物链画法:稻子→蝗虫→青蛙→蛇→鹰19、生态系统:(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2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21、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是(巨大的灾难)。
人为破坏生态平衡,如:(过度放牧、过度捕捞、喷洒农药)等。
22、要保护生态平衡,应该建设(生态工程)。
23、我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4、(保护动植物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25、沙漠中没有生物。
(×)26、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
(×)27、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
(√)28、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29、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30、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31、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工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自我做起,不乱丢垃圾等。
禁止过度放牧,保护草原;不喷洒农药,采用天敌防治病虫害;不过度捕捞,让自然休养生息;不乱砍滥伐,多植树造林,不猎杀野生动物等等。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1、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能量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