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百花园五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五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1.理解和运用“是……的”结构。
2.熟练读懂文本并运用所学知识,自我表达。
3.培养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及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1.熟练运用“是……的”结构。
2.文本的理解和表达。
3.初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百花园中五朵花”:请学生先了解“百花园什么样子?”。
学生以小组形式自由讨论,老师指导。
2.思考题:让学生阅读文章时先思考问题:文章叙述的是五朵花分别是什么颜色,每朵花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再读文章寻找答案。
讲解新课1.定义“是……的”结构:是……的”是用来加强强调的一种结构,它可以强调主语的特质或状态。
例如:是粉红色的花,是干净整洁的课桌等。
2.“是……的”结构的运用:通过老师的例子演示出“是……的”结构的使用方法,并请学生跟读几个示例。
3.学习新单词:请学生跟读生词并适当配合手势以加深记忆。
4.学生阅读课文:“百花园中五朵花”,老师边读边引导学生熟悉文章,并重点提醒学生抓住其中的“是……的”结构。
5.理解文章:让学生回答文章背景、主旨等问题,并总结文章中的“是……的”结构。
6.练习本文:请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并演示阅读理解过程。
教学总结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新单词。
2.形式多样的小结方式: 可以请学生回答问题、演示小报、做手工和涂色等。
课后练习1.完成课后习题,并按要求进行交作业。
2.多读小故事,有意识地使用“是……的”结构。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表达,通过课文的阅读、理解和实践操作,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是……的”结构,并在实践中加深熟练度,同时,为学生日后阅读文章、听课等方面的应用功夫打下基础。
同时,对于练习过程中表现出成长和成就的学生,在课后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五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百花园五”的五个栏目里,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词语分类、标点符号的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读背古诗、阅读短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学习。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读、思、议、说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1.“语海畅游”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2.“积少成多”安排了《别董大》一诗,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感受语言魅力,体会挚友深情。
3.“阅读平台”的《心灵创可贴》一文真挚感人,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感受小女孩儿纯真的爱心。
4.“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意在通过让学生讲述家庭生活中感人的故事,感受亲情的平凡与伟大,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学时引导学生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学习把最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重难点分析:1.“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与家长充分交流,选出真正能够感动自己也能感动他人的事例在班内交流。
2.“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要指导学生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写具体,注重细节描写,从细微处见真情。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2.准备能记录家中感人事例的照片或视频录像。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 课时五、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1.分部分,指名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注意让学生倾听,指名评价。
]2.找出课文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叙述的顺序。
3.结合课后习题第 2 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六、布置作业1.抄写喜欢的词语。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五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百花园五”的五个栏目里,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词语分类、标点符号的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读背古诗、阅读短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学习。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读、思、议、说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1.“语海畅游”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2.“积少成多”安排了《别董大》一诗,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感受语言魅力,体会挚友深情。
3.“阅读平台”的《心灵创可贴》一文真挚感人,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感受小女孩儿纯真的爱心。
4.“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意在通过让学生讲述家庭生活中感人的故事,感受亲情的平凡与伟大,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学时引导学生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学习把最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重难点分析:1.“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与家长充分交流,选出真正能够感动自己也能感动他人的事例在班内交流。
2.“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要指导学生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写具体,注重细节描写,从细微处见真情。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2.准备能记录家中感人事例的照片或视频录像。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北京申奥过程北京时间7月13日晚,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在莫斯科投票决定,北京成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新浪体育从1998年开始一直追踪报道北京申奥全过程,回顾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历程,几多感慨,几多自豪!1998年11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对申办工作进行了研究,决定由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五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百花园五”的五个栏目里,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词语分类、标点符号的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读背古诗、阅读短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学习。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读、思、议、说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1.“语海畅游”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2.“积少成多”安排了《别董大》一诗,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感受语言魅力,体会挚友深情。
3.“阅读平台”的《心灵创可贴》一文真挚感人,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感受小女孩儿纯真的爱心。
4.“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意在通过让学生讲述家庭生活中感人的故事,感受亲情的平凡与伟大,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学时引导学生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学习把最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重难点分析:1.“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与家长充分交流,选出真正能够感动自己也能感动他人的事例在班内交流。
2.“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要指导学生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写具体,注重细节描写,从细微处见真情。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2.准备能记录家中感人事例的照片或视频录像。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 课时长着圆锥形牙齿的鲸类——伊河豚伊河豚的体长为210~250 厘米。
头部圆钝,由喷气孔往前的部分呈圆形膨大。
没有喙,在一张大嘴的周围有唇状的隆起。
眼睛很发达,位于口角的后上方。
外耳孔开口于眼睛的略后方。
喷气孔的位置则比较偏,位于身体中线的左侧。
从侧面看,它的颈部比较明显。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五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基本信息•课本:《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课时:第五课语文百花园五•适用对象:四年级学生1.2 教材特点《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以考查学生文字理解、表达、批判和鉴赏能力为核心,融合了语文知识和生命素养,具有以下特点:•突出语文知识的渗透与应用;•结合生活实际,增强学生思维创造力;•强调情感教育,增强学生道德修养。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2.1 教学目标语文百花园五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错误做法。
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听课和讨论,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理解文章中罗琳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理解文章故事情节,循序渐进地培养把握文章脉络和结构的能力;•通过本文让学生认识做父母的责任,增强关爱家庭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
2.2 教学要求•了解文章基本情节,能够熟练、准确地朗读文章;•能够较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逻辑和结构,概括文章主旨;•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互相讨论并进行简短的发言;•培养学生阅读、表达、思考、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方法3.1 教学内容•预备活动 4 min:教师宣布本堂课教学内容并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听读教材 8 min:学生自觉、主动地读完整篇文章并回答问题。
•阅读理解 10 min:围绕叙事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展开课堂讨论。
•课文分析 10 min:对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和理解。
•交流讨论 10 min:让学生分组,回答问题并展开交流和讨论。
•课外拓展 8 min: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拓展其他知识,如培养写作能力等。
3.2 教学方法•艺术化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绘画、音乐等元素,活跃课堂氛围。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自主性和探究性。
•讨论式教学法:通过随堂讨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语文百花园五教学设计教案示例语文百花园五【内容简析】本次语文百花园共支配了五个栏目,包括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其中语海畅游支配了词语真好玩、词语分类、标点符号的用法等语文基础学问。
通过这些训练,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学问,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育学生的阅读实力、口语交际实力和作文实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设计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沟通为主要学习形式,通过师生互动,采纳读、议、练、说、评等方式进行训练,培育学生自我学习实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
2.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3.巩固学习词语分类,朗读、背诵、积累古诗。
4.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内容,感受人物情感,培育学生阅读实力。
5.说写结合,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描写方法,讲解并描述并记叙自己家中感人的故事,培育学生口语交际实力和作文实力。
【重点难点】把握短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讲解并描述并记叙自己家中感人的故事。
【教具打算】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
一、引入新课,提出要求二、巩固基础,语海畅游1.学习连词“和”及“与”的用法。
①自由读词语,留意带点词“和”及“与”。
②结合词语说说“和”及“与”的用法。
③仿照课文词语,用“和”及“与”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2.进行词语分类练习。
①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②明要求:找出不是同一类的词语写在括号里,并说说找出这个词语的理由。
③学生自由练习,小组合作沟通,检查汇报。
3.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①学生自由读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思索为什么这样加。
②老师检查学生加标点的状况,并结合句子,提示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③补充练习,进一步体会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附补充练习:1.公园里的花真多哇有玫瑰芍药山茶花杜鹃花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像金令人纷繁芜杂2.这个假期我读了爱的教化和寄小读者这两本书收获真不少3.扑通一声调皮鬼佳佳摔倒了她痛得大喊奶奶扶扶我三、读读背背(“积少成多”)1.学生自由读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留意读准字音。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五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百花园五”的五个栏目里,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词语分类、标点符号的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读背古诗、阅读短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学习。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读、思、议、说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1.“语海畅游”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2.“积少成多”安排了《别董大》一诗,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感受语言魅力,体会挚友深情。
3.“阅读平台”的《心灵创可贴》一文真挚感人,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感受小女孩儿纯真的爱心。
4.“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意在通过让学生讲述家庭生活中感人的故事,感受亲情的平凡与伟大,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学时引导学生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学习把最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重难点分析:1.“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与家长充分交流,选出真正能够感动自己也能感动他人的事例在班内交流。
2.“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要指导学生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写具体,注重细节描写,从细微处见真情。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2.准备能记录家中感人事例的照片或视频录像。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桂林山水的传说朋友,一提起桂林,你也许马上就会想到她那如簪之山,如带之水,幽深的洞府,嶙峋的奇石,进而联想那细雨空朦、烟岚缭绕,如情似梦的绝妙佳境吧!我想,假如你能进一步了解到一个个与山水相关的优美动听的故事,那么,你会对桂林山水的美妙神韵更加心神领会的。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五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百花园五”的五个栏目里,安排了词语真有趣、词语分类、标点符号的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读背古诗、阅读短文、口语交际、习作等学习。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读、思、议、说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1.“语海畅游”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2.“积少成多”安排了《别董大》一诗,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感受语言魅力,体会挚友深情。
3.“阅读平台”的《心灵创可贴》一文真挚感人,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感受小女孩儿纯真的爱心。
4.“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意在通过让学生讲述家庭生活中感人的故事,感受亲情的平凡与伟大,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学时引导学生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学习把最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重难点分析:1.“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与家长充分交流,选出真正能够感动自己也能感动他人的事例在班内交流。
2.“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要指导学生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写具体,注重细节描写,从细微处见真情。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预习。
2.准备能记录家中感人事例的照片或视频录像。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二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兴趣入手,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达到逐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正确区分和运用同音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题:语文百花园五(第1课时)教学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教学目标语海畅游-----同义词、逻辑训练、加标点。
积少成多---《送孟浩然之广陵》
阅读平台---《心灵创可贴》
教学重点语海畅游-----同义词、逻辑训练、加标点。
教学难点语海畅游-----同义词、逻辑训练、加标点。
教学准备
教学
一次备课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文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例子。
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字的注意点。
3、出示幻灯
“一起”和“一同”……学生读这组字,并开火车进行口头说句。
4、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学生做练习,教师检查反馈。
6、出示课本例子
7、学生做练习,教师反馈做练习情况。
(1)把“学生”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示年龄的。
设计
教学设(2)把“少年”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示职业的。
(3)把“电视”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剧种的。
(4)把“电影“删掉,因为其他三个都是表示家用电器的。
8、(1)出示课外练习,学生做练习。
(2)学生做课本中加点的练习。
9、反馈练习情况。
(1)电灯、电话、留声机是爱迪生发明的。
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
(2)他小时候记性很好,不到三岁,就能背诵杜甫的《绝句》。
人们称赞说:“这小孩多可爱呀!”
10、出示课外练习,学生做练习。
二、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3、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4、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阅读平台-----《我是中国人》
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心灵创可贴》,要求读得流利、连贯。
2、你读懂了什么?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自渎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4、你喜欢苏茜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理由。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
计(我们应该学习苏茜那可富有爱心的童心。
她是一个善良的小姑娘,是一个关心他人的小姑娘。
)
四、作业背诵《送孟浩然之广陵》
课题:语文百花园五 (第 2、3 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及笔下生辉
教学目标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笔下生辉----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
教学重点笔下生辉----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教学难点笔下生辉----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一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新课
背诵、默写《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1、教师读题目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学生自己的照片并先在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学设计4、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三、笔下生辉------写“讲述我家的故事”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幻灯出示要求:
(1)想一想:怎样把文中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呢?。
(2)怎样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4、总结
5、学生写作文,教师随堂指导
6、作业:完成习作
7、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
8、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