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 (全册)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6.00 KB
- 文档页数:98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读准文中的多音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回血”、“轻盈”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人物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宽容的魅力。
4、以护士的口吻,复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理解“宽容”的意思。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中心与体裁1、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1)出示词语正音(2)课文写了哪几个人?(3)指导概括主要内容2、初步体会中心,了解课文体裁(1)课文到底是写人还是写事呢?(2)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三、理解人物个性,体会宽容的魅力1、体会妻的恼怒对护士的影响(1)读读课文3-8节,把写护士的语句划出来,想想护士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2)交流句子(3)体会心情变化。
①理解“瞟”,体会护士的心情。
指导朗读②联系妻子的话,展开想象,体会护士的心情。
指导朗读③分组读3-8节(4)小结:因为妻子的恼怒使护士的心情由紧张到慌乱、害怕、痛苦,所以护士第一第二针都没有扎中。
2、体会“我”的宽容对护士的影响(1)读读课文9-18节,先划出写护士的句子,再想想护士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用一个词语写在句子旁边,再想想她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的?①理解病人说“你是新来的”这句话②体会“谢谢你!”的含义③理解“轻盈”④指导朗读3、体会宽容的魅力(1)妻子的这一句“还是你行!” 是在夸丈夫行,其实就是在说她自己不行。
她不行在哪?(2)串读全文,通过对比加深理解(3)小结:“我”和妻子不同的态度形成了不同的结果,妻子的态度让护士两次都没扎中,而“我”的宽容让护士一针见血。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标题: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表达能力。
3. 学习欣赏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材为参考,包括以下单元内容:1.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2. 《我要你一笑》3. 《汤姆住院了》4. 《劳动最光荣》5. 《笑话的力量》教学步骤:第一课:《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活动1:导入通过看图和简短的对话,引导学生了解“痛苦”的概念,并与自身经历进行联系。
活动2:课文阅读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活动3:语法学习针对本课中出现的常见语法点,如动宾结构、连词、时态等,进行讲解和练习,巩固语法知识。
第二课:《我要你一笑》活动1:导入播放有关正能量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笑”的意义和影响。
活动2:课文阅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进行角色演绎,加深理解和体验笑对人们的影响。
活动3:情感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他们在生活中通过笑容传递温暖和关爱的具体行动,鼓励他们互相表扬和支持。
第三课:《汤姆住院了》活动1:导入通过图片和简单问题,导入话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猜测和探讨。
活动2:课文阅读学生听读课文的同时,进行理解问题的解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活动3:写作指导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作一篇“帮助我”的文章,并相互交流和修改作文。
第四课:《劳动最光荣》活动1:导入与学生讨论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生产的关系。
活动2:课文阅读学生阅读课文,重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活动3:作文训练学生团队合作,针对不同的劳动场景撰写相关作文,并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第五课:《笑话的力量》活动1:导入通过播放搞笑视频或分享笑话,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笑话”的思考。
活动2:课文阅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笑话的构成和笑话的力量。
五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观书有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小诗。
讲述的是在读书后,产生的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一起看看五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欢送查阅!五年级语文下册s版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
(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朱熹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奉献。
二、写——整体感知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
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全诗歌)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三、品——复原诗情(一)、出示:自学要求: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全诗,指读)(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
(教师做上记号)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借助图画)(3)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查字典。
21.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秦、邸、熏、汴”4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这三首诗,默写《示儿》。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准备:课前查阅一下关于这三位诗人的资料——他们生活时代的情况,他们写的其它忧国忧民的诗篇等。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秦、邸、熏、汴”4个生字。
2.学习《出塞》,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自学《题临安邸》、《示儿》二、教学重点、难点: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谁记住了本单元的主题?为什么称为“赤子情怀”,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赤子怎样的情感呢?我想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所了解(二)新课1.学习《出塞》(1)读古诗,有韵味①读正确、通顺。
A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出塞》。
B这首古诗有好几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字音吗?你能结合注释,提醒大家注意它的读音吗?引导学生读准:还(huán):回来。
未还:没有回来。
将(jiàng):将领。
飞将:汉代著名将领李广。
教(jiào):让。
不教:不让。
指名读。
除了多音字,还有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说说你怎样记这个字?“秦”字查什么偏旁?(禾)②读出古诗的韵律。
同学们,这首诗是几言诗?谁还记得七言诗怎样读,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律?(前四后三)板书;有韵味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自己读,指名读。
(2)知作者,解诗题想一想,读好了古诗,接下来做什么?(了解作者及题目的意思。
)板书;知作者,解诗题。
哪位同学能带领大家学习?引导学生答出;①出塞:到边防线上去戎守边疆。
②王昌龄:唐代诗人,善写七绝,多边塞诗。
教师准备资料: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S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掌握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展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自我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第2课:《爬山虎的脚》第3课:《开国大典》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掌握课文写作手法。
难点:分析课文表达技巧,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1)导入新课,让学生自主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
(3)分析课文写作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2课:《爬山虎的脚》(1)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练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第3课:《开国大典》(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讲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2. 课文理解评估: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估:抽查学生对生字词的书写和运用情况。
4. 写作练习评估: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批改,检查学生对课文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
10*《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3、学会6个会认字,并能按要求进行词语积累。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和《海豚救人》这三篇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
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之后学生可简单谈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话。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了什么,画一画你是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的?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
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把黑甲虫称作“游侠”呢?小结:从这位勇敢的游侠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
它是快乐的,作者看到了它,并做了合理丰富的想象,也感到了快乐。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可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等关键词句,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友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大家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他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
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导读:说起语文,我们不觉提起了那“春眠不觉晓”的怡人,“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与语文的情谊,虽有千年之久,但却也是一幅幅短暂的瞬间!以下是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肴、岂、泱3个生字,会写淹、岳、粥、寝、凌、佳、肴、岂、咽、宰、泱11个生字,掌握米粥、废寝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载难逢、殿试等词语,能够听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云山苍苍,江水泱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江上渔者》,读这首诗,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2.介绍范仲淹(1)读读这段话,了解了什么?(2)对范仲淹你们还有哪些了解?二、自主读书(一)读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二)同组互读,检查读书情况(三)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范仲淹的几件事?三、检查预习情况1.听写词语毫不介意粗茶淡饭废寝忘食贫寒闭门不出2.用上以上听写的词语,试着说说的主要内容。
3.联系文章内容解词出示划粥割齑四、再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五、布置作业1.读课文2.找有关范仲淹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导入出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读懂了什么?2.从这句话中看出作者什么?3.读了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生:(1)为什么这么说?(2)他是怎样先天下之忧而忧的?(3)他做了什么?二、初读课文(一)默读课文,全文写了范仲淹几件事?(生:读书)(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学2.划粥割齑3.闭门不出4.谢绝佳肴三、深入读书(一)自主默读,仔细读读课文,用笔画出范仲淹的言行(边读边批注)(二)讨论交流,感悟理解。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海上英魂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革命英烈的事迹,尊重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的贡献。
2.通过阅读海上英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纯洁的思想品德。
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通过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背景等内容,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点1.扫描阅读,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人物形象。
3.分析文学作品的背景,了解历史文化的发展。
三、教学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
2.通过学习文学作品理解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讨论法:通过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3.朗读法:通过朗读文学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情节和人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革命英烈的图片,比如岳飞、黄继光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事迹。
通过讲述一些英烈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提高学生对英烈的崇敬之情。
2. 朗读(10分钟)让学生轮流朗读海上英魂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情节,以及人物背景和性格。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
4. 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性格、言行等方面描述人物特点,挖掘出人物内涵。
5. 分析历史背景(15分钟)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6. 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学习内容。
六、课后练习1.自行阅读文学作品,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2.通过搜索了解一些历史文化知识,增加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3.尝试写一篇150字以内的小结,总结本次课学到的内容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革命英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年级学生非常关心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的心理。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下面由我来为大家整理关于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设计理念:本文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着力通过图文结合,引导朗读,激发学生想像,让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体验感悟,培养想像能力、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体会“我”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势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课型:新授课教法:谈话、讲授、合作交流教具:小鸟标本、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1、出示小鸟标本)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动物?(小鸟)今天,小鸟很开心,它飞呀飞,来到了你的桌上,你会怎样做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关心小鸟的孩子是好孩子。
)2、小鸟飞呀飞,飞到一个小朋友家的阳台上下班。
这个小朋友会不会像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他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 板书课题,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 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把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 听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自己不会读的生字词3. 出示生字、生词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 再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1. 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各写了什么?2.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结合图理解。
3. 我看到湿漉漉的小鸟,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小组合作学习2----5段。
并讨论。
4. 交流汇报。
(1)“我看到的小鸟想到它很可怜,同情小鸟。
让学生找出句子。
(2)我看到小鸟,阻止妈妈到阳台收衣服。
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文阅读和写作。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进行批判性思考。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写作。
教学准备:1. 《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材及相关辅助教材。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学生练习册、笔、纸等学习用具。
4. 教学课件和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 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包括课文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等。
2.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3. 教师讲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学生个人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答案。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册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3.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2. 教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并提醒学生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等。
2. 教师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3.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自评,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2024年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生字词,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姿势和阅读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阅读能力的培养。
难点: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中心思想的把握。
复杂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与课文相关的趣味故事或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字词教学教授新课中的生字词,解释词义,并给出例句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听写、填空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课文学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
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准备下一节课。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加深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生字词听写、课文朗读、句子分析等练习,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文素养。
(3)通过课内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人与自然(1)课文:《草原》、《荷花》、《古诗词三首》(2)口语交际:介绍自己喜欢的动植物(3)作文:我的动物朋友2.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1)课文:《太阳》、《月亮》、《春风》、《夏夜》(2)口语交际:介绍生活中的科学现象(3)作文:我身边的科学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1)课文:《对子歌》、《古诗词三首》、《传统节日》(2)口语交际:介绍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3)作文:我喜欢的传统节日4. 第四单元:寓言故事(1)课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2)口语交际:讲述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3)作文:我喜欢的寓言故事5. 第五单元:人物描写(1)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上的武松》(2)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物(3)作文:我印象深刻的人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感受、体验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书写规范等。
单元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多彩的民族文化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了五篇民间传说和英雄传奇故事。
其中《神鸟》《冬不拉》《火把节》是精读课文,《格萨尔王的故事》《刘三姐》是略读课文。
通过阅读这五篇课文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各族人民的勇敢、纯朴、善良的美德,同时也会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32个,会写生字38个,理解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及给他们带来的有益启迪。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
4、初步学习民间故事的表现手法,展开想象的翅膀,学写故事。
教学重点: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并勇于在交流中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策略:教学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并勇于在交流中说出自己的想法。
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
单元各课主要学习内容:1.《神鸟》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体会到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
2.《格萨尔王的故事》使学生了解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转》,体会到格萨尔王是一位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英雄。
3.《冬不拉》让学生知道这是哈萨克族民间传说,培养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4.《火把节》使学生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德。
5.《刘三姐》使学生了解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同时反映了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课时分配:课题编写《神鸟的故事》课型习作指导课时一课时主备单位主备教师负责领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比较清晰地、完整地编写一个故事,内容要生动感人,结构要完整。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审题的方法,大胆展开想象,表达一定的意思或中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编拟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写作的乐趣,接受自我教育,懂得应该保护动物的道理。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轻松的心境。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读题。
2.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3.师小结并介绍作诗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当院墙壁上。
二、诵读,明诗意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了解全诗大意、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3.师述古诗大意,学生闭眼冥想画面: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
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
4.说说你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三、精读,悟诗情1.默读,抓词感悟,说说你新的体会。
(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悟)2.汇报交流:(1)湖阴先生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S版)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1. 课文:《春日》朱熹2. 生字词:慵、妆、翠、融第二单元:美丽的夏天1. 课文:《小池》杨万里2. 生字词:映、透、嫌、吵第三单元:秋天的收获1. 课文:《夜书所见》叶绍翁2. 生字词:萧、送、涨、饱第四单元:寒冷的冬天1. 课文:《江上渔者》范仲淹2. 生字词:塞、涌、凝、缩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语文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4. 实践教学法:通过写作、朗读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在单元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4. 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全学期的学习成果和语文素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2课时)1. 课文《春日》朱熹的学习与讨论(1课时);2. 生字词的练习与运用(1课时)。
S版五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1、神鸟……………………一实小曹丙娟
2*、格萨尔王的故事……一实小曹丙娟
3、冬不拉……………………刘杜陈爱慧
4、火把节……………………刘杜高燕
5*、刘三姐……………………刘杜高燕
第二单元
6、猫…………………………向阳范军伟
7、珍珠鸟……………………向阳范军伟
8*、海豚救人…………………谷里李玮
9、老人与海鸥………………谷里李玮
10*、草虫的村落…………龙廷徐西军
第三单元
11、黄道婆……………………龙廷徐西军
12、提灯女神…………………楼德李雪
13*、香玉剧社号………………楼德李雪
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楼德杨建华
15*、花木兰…………………楼德杨建华
第四单元
16、范仲淹的故事…………青云石清珍
17、体育课……………………青云石清珍
18、虎口藏宝………………平阳韩丽娜
19*、顶碗少年………………平阳韩丽娜
20*、丢失的一天………………平阳刘洁
第五单元
21、古诗三首…………………平阳刘洁
22、左公柳……………………一实小房霞
23*、郑成功收复台湾……一实小房霞
24、隐姓埋名三十年…新汶实校林维勇
25*、海上英魂…………新汶实校林维勇
第六单元
26、少年闰土…………………平阳徐林
27、凡卡…………………………平阳徐林
28、孔明借箭………………谷里袁培栋
29*、战风车…………………谷里袁培栋
30*、童年乐趣………………刘杜陈爱慧。